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作为穿越小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金手指,本书为了还原明末清初真实历史,书中切合明末清初真实历史,只是在下列环节做了一定改变。

一、税赋方面:很多人认为明朝灭亡除了小冰河气候之外,最大问题就是税赋问题,官绅贪污横行,例银不断,生活奢靡,朝廷没有什么钱,而普通老百姓在太平年岁尚可饥饱,到荒年流离失所,乞讨生活。

而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将解决赋税的重任放在老百姓身上,先是辽饷,再是练饷,最后是剿饷,几乎是正赋的一倍,再加上官府层层摊派,如此老百姓税赋几乎是朝廷明文正赋的4-10倍。

因此本书最大改变,就是对税赋方面改变。

为解决普通民众负担,取消出县劳役(大家可能都熟知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古代征发劳役,对民众影响可能还比赋税更甚),取消摊派,或将一些摊派(如征发劳役的费用)转为正赋,取消三饷,将良田田赋定为每亩1升稻谷,旱地1亩6升(比起正赋有所增加,但比起加派三饷之后减少甚多),以解除老百姓头上枷锁。

为了弥补免除跨县劳役的损失,免除三饷的损失,主角采用重新丈量土地,征收商赋的方法,征收矿业税等方面进行弥补。

1、在明朝,只要考取功名官府发放钱粮补助生活,而且不需要缴纳粮食。也就是如果你是一个举人,你家根本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但缺额朝廷不会减少,加派在普通民众头上,如此增加民众负担。

一般民众赋税增加,为了逃税,很多人投充到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躲避税赋。

在明朝中叶首辅徐阶就这样有两万亩土地(很多事投奔在其名下的)。

为增加税赋,保证税赋公平,除了对读书人正常补助之外,废除读书人不缴纳税赋现象。(这种方法在明朝有一定共识,海瑞就曾经逼迫首辅徐阶吐出万亩土地。)

2、古代施行官绅共治,地方赋税全都归地方乡绅。就像在八十年代中叶一样,所有农户会到集市上贩卖农作物,或者购买农具与生活必需品。

当时官府有委派人员征收商赋,征收钱粮为贩卖货物1-3%,在共和国这些征收钱粮作为地方税收收入,但在明清时期,这些收入全都进入地方官绅豪强荷包。

还有关赋,就像明朝海瑞也干过,但这些完全凭借个人兴趣,收入多进入地方官绅荷包,而没有进入官府。

主角以民间集市为单位设立乡公所,委派少量人员征收税赋,或者管理地方治安,如此花费少而收益甚大。

在一个县,一个府(地级市),民间集市数以百计,每个集市每年即便收上来七八百两白银,一个府(地级市)就达十万两之数,一个省达百万两之数,可以弥补取消跨县征发劳役,免除三饷的损失,也可在地方建立各个据点,加强对地方控制。

通过官绅一体纳粮,通过设立乡公所征收商赋,通过规范关赋与矿赋征收,完全可以弥补免除跨县劳役,免除三饷损失,为战争提供钱粮支持。

二、政府改造:

1、建立乡公所,在封建社会,朝廷官署仅仅设立到县,对有的大县还建立一个巡检所(县的派出机构),如此结构难以对下面完成控制。

为了控制地方,官府协助地方官绅建立亭(乡)、里、甲这种民间组织,但这些组织虽受官府监督,但多为民间组织,难以控制地方。

为改变现状,以集市为单位,或者在过去亭(乡)、里甲基础上,建立正式派出机构,即乡公所。

当然,由于明朝人口甚少,乡的设置不可能达到现在这个规模,简单推断,在明朝如果要设立乡公所,大概有点像八九十年代很多区政府那样(在八九十年代,县与乡之间有分区这样一个行政单元,每个县七八个分区,每个分区五六个乡)。

如此在县下面建立人数在1-2万人左右的基层行政单位,加强对地方控制(在汉朝,有的大县人口就超过十万,其父母官称为县令,从这个角度来看,要保障对地方控制,在明朝末年官府应该建立下级机构,也就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分区行政单元)。

2、强化职能机构管理,古代朝廷有三省六部的说法,地方则有三班六房说法,究其实际,就是现代所说的各个职能处室。

对三班六房进行改造,将账房改为财政所这样一个单位,加强对财政收支管理。

将三班中壮班改造为一般民警(连同乡公所有1-2个一般民警),将快班改造为刑警,如此三班中两班基本上是现代公安局的雏形。

将皂班一部分改造为县衙门办事人员,一部分连同地方乡公所人员改造为税收官,保障地方税赋征收。

通过改造,建立现代政府雏形,加强治安与税赋征收,强化财政统筹。

3、对官吏进行改造,在古代小吏虽然为贱业,但在地方权势甚大,就像儒林外史所说那样,一般民众见其要称呼大爷,并且灰色收入非常高。

在明清时期,一般衙役正饷不到六两银子,但正如很多文献所说那样,即便规规矩不贪不没的,每年可以分得50多两例银。(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不过二十两白银)

古代朝廷规制中衙役数量很少,很多民间无赖充作白役,也就是现代所说的临时工,但可能没有正饷,只拿例银这种。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古到今官府里面做事的虽然薪酬不高,但一个个实际收入蛮高。

主角对衙役进行改造,除了给予正赋之外,再加上各种奖金什么的,保证其收入达到二十两白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除此之外,就是引入大量退役军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古代高级将领,王侯将相退休之后,或者身故之后,朝廷会给其功名,有俸禄,有的更有封地。

而普通大头兵死后好的有点抚恤金,不好的白死了。

通过立有战功的老弱病残将士转业为官府差役,即便战场上伤残退役之后不但生活无忧,而且在社会上活得非常有面子,生活有滋有味。(对士人来说,差役属于贱业,但对普通老百姓,差役那可是一方土皇帝)。

共和国建立之后,为什么对外战争百战百胜,为什么很多穷苦地区老百姓踊跃参加解放军,主要还是参加解放军若能够立功的话,能够有一条出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立有战功的老弱病残将士专业为地方差役大大提高部队士气,改变民众勇于私械怯于公斗的现象,也可改变差役为贱业的印象。

三、军队改造:

1、前期刺刀或者铳刺运用:在明朝末期,铳刺已经发明,但没有大规模运用。

明朝军队常常一触即溃,有人认为很多部队已经改造为火器部队,但丢失肉搏本领。

而刺刀运用,普通火枪手就秒变为长枪手,先通过火枪齐射打垮或者重挫对方士气,然后通过刺刀冲锋击溃对方。

有人评价鸦片战争,清军就是被英军刺刀捅跨的。

可以说在机枪发明之前,火枪齐射之后刺刀冲锋战术为最经典,最实用战术。

从这个意义来看,明朝末年火枪手很少装配刺刀,或者说军队丧失肉搏能力,这是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否则的话,满蒙八旗战术没有什么革新,在明朝初年被朱元璋等人打得找不着北?

缘何到了明朝末年,遇到满蒙八旗一触即溃?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分析那样,明朝中后期,随着火器运用,明朝已经成为一支以火力为主的军队。

但这样一支军队又抛弃了过去肉搏厮杀勇气与能力,从而被满蒙八旗击败,被倭寇击败。

而刺刀则给军队肉搏的能力。

2、后期燧发枪、佛郎机炮,红衣大炮运用。

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开发出燧发枪,即自生鸟铳,不需要点燃火绳开火。有人分析萨尔浒战役杜松失败,就是因为下雨火绳枪难以正常使用,大家只能点燃火把点火,从而成为八旗弓箭手活靶子。

在清军进攻云楠之时,李定国率部防守,也因为使用火绳枪点燃周围树木,最后被迫撤退。

作为穿越者,尽量减少使用新式武器,免得开金手指。

3、空心方阵运用:

其实明朝也有空心方阵,只是不是这样叫的而已,在戚继光《练兵纪实》中,步兵宿营,排阵就是使用空心方阵,一个司(营)下面四个局(连)分居四方,营部,辎重则在最中间,这是典型的空心方阵,在这里不需要赘述。

4、掷弹兵运用:

在北宋末年面对清军进攻,宋军就使用了震天雷这种原始手雷,经过几百年发展,在明朝末年各种手雷大量使用。

笔者到鼓浪屿观看郑成功纪念馆,里面也有手雷这种武器。

稍稍不同,主角只是将掷弹兵这种兵种正式编入军中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全尊重历史。

5、水军使用车船,从接驳战改为炮战与掷弹战。

车船出现唐朝末年,盛行于宋朝,到明清时期有点销声匿迹了。

主角结合现代所看到的船只,利用古代车船技术,创造飞虎战舰(古代车船名称),不算开金手指。

接驳战改为炮战与掷弹战,这有点过渡,有点仿照湘军战术。

但考虑到流寇没有正式水军,并且多为乌合之众,而清军水师孱弱,至少对付这两支水军还是能够做到的。

四、后勤改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作战动辄数万人,古代士大夫反对征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后勤压力。

一般战争,前方一个人,后方需要一个人补给,如果远距离作战,前方一个人常常需要数个人补充。

为了保证军需供给,军队常常抓壮丁运输军需,如此搞得后方很多家庭家破人亡,不得安宁。

如此前方消耗一斗粮食,后方需要一担粮食,这样造成战争花费倍增。

1、以水军为大军粮道:四(川)或者中国南方河流众多,主角采用湘军战术,以水军为大军粮台,远距离通过船只运输,近距离则通过车辆运输,如此减少对社会破坏,避免造成后方动荡。

从这个意义来说,这种后勤改革影响甚大,也大大减少战争对普通家庭创伤。

2、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运用:

主角最先想使用自行车,三轮车,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短途运输工具,通过自行车可以轻松的将上百近货物运输到百里之外,通过三轮车运输更多。

当然,如果从开金手指角度来看,自行车、三轮车也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作为现代人,再加上共享单车再次流行,即便未成年人很多也能够捣鼓出一台自行车、三轮车。

主角考虑到自行车、三轮车太石破天惊了,最后作罢。

只是改为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以作为大军短途运输之用。

如此大队(连级)主要使用箩筐肩挑,或者使用独轮车、二轮人力车运输物品,营(司)级使用二轮马车短距离运输军需物品,这样可以保证大军短途运输。

3、四轮马车:当然,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这些运输工具可以保证军队短途运输,未来如果需要长途运输,主角计划使用四轮车。

现在通过西方传教士,逐步引入四轮车(与现代汽车不同,只是动力由马匹提供,周身是木材结构)。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攻击,主要是因为没有四轮马车这种重载运输工具。

与南方不同,南方还可以大量使用船只远途运输,北方河流较少,远途运输只能依靠车辆,人力,如此每次征讨北方,耗钱耗物甚大,而所力功勋则太少。

如果使用四轮马车,两匹马拖拽,可以轻松达到七八百公斤,四匹马拖拽可以达到一顿五,如此后勤压力减少。

大家观看1812年拿破仑征讨俄罗斯战争,即便从波兰华沙到莫斯科距离就达到1267公里

大家试想想,大同到乌兰巴托直线距离不过一千公里,北(京)到哈尔滨的路程也不到1300公里。

拿破仑希特勒以分裂的欧洲对抗统一的沙俄,尚且两次发动大规模征战。

统一的中原王朝对付分裂的草原群雄,如果有四轮马车支持,必然早已经在中原文明控制下下(有效控制距离与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有关。

正如在古代很难控制很多偏远省份,王朝中枢稍稍出现问题就出现分裂趋势,但现代社会不同,由于飞机、铁路、汽车大量使用,有效控制距离大幅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引入四轮马车,东北与蒙古草原等地区,完全在中原文明控制范畴之内。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