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意愿终究是落空了。
雨花阁,跟她这里相隔太远,即便是过去给太后请安,也不得往这里走。
德妃摇摇头,有两分的失落。
于穗岁知道自己是单独住的时候,嘴角往上扬了扬。
“开心了?”康熙看于穗岁一笑,就知道她现在心情不错,本想着安排她去永和宫,一来那边德妃温顺,可以照看石氏;二来那边也有几个跟她差不多出身的嫔妃,说不定能说上话,不至于一个人那么无聊。
于穗岁当然开心,谁想自己头上有个大领导之后再来个小领导的,这导来导去的,说不定哪天就导没了。
“开心。”于穗岁的笑容真诚又明媚。
梁九功就跟根棍子一样,杵在一边,不说话。这石姑娘还是厉害,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嫔不说,还自己单独住。
要知道现在皇上的嫔妃,有不少的大应常在们都是挤在一起住的,一个住东屋,一个西屋,中间的明间两人共用的。
只能说,还没有住上大通铺。
康熙又同于穗岁说了一些话,定了进宫的时间后,他就去处理今天的一些不重要的折子去了。
青霜立刻道贺,“姑娘,哦不,看奴婢这嘴。是娘娘!”她本来是要说恭喜娘娘的,哪里想到自己一开口,就是以前的称呼。
姑娘姑娘的叫习惯了,这马上就得改过来。
于穗岁笑盈盈的,“院子里的人,都多发半年的月例。”她没有什么钱,这些钱肯定是要康熙出的。
他一个皇帝,还怕养不起她这个小小的嫔。
康熙那边前脚刚过回到书房,后脚就听人来说于穗岁要钱的消息,瞪了一眼梁九功后,梁九功麻利的跑出去办这个事了。
德妃那边催了几次,才等到姗姗来迟的四贝勒。
四福晋早就想要进宫的,但是四贝勒不让,又骂了她,她哭了一场,眼睛又红又肿,这下真不方便进宫请安了。
若是德妃跟四福晋关系有多好,那没有特别好。
只是这如今除了自己的额娘跟家里的人会关心她外,就只有德妃会提及两句。
请安还是不欢而散。
四福晋走之前悄悄跟德妃身边的姑姑说了,说石嫔长得倾国倾城的,叫德妃留意一下。
那样的美人,不会不得宠的。
之前皇上安排她住在绮春园,自然有皇上的道理。
德妃对于穗岁没什么好奇的,长得再漂亮,可若是跟她没有了关系,她也不会多关注多少。
宫里的嫔妃哪一个不好看,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出来。
皇宫从来不缺美人。
要想在这宫里闯出一片天来,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于穗岁入宫之前,宫里的高位嫔妃,就没几个真的将她放在心里放在眼里高看一眼的。
结果等她入宫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她们又倒吸一口凉气。
本以为就是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人,结果是个天仙下凡。宜妃目不转睛的盯着于穗岁,头一次觉得自己长得自惭形秽。
美,实在是太美了。
皇太后见了也陷入了沉默,皇上说要磨磨她的性子,可面对这样一张风华绝代的脸,有什么性子可以磨。
再是不好的,看着这一张脸,气也消了。
“过来,到我近跟前,叫我仔细看看。”皇太后招手叫于穗岁过去,站在她面前。
于穗岁也不扭捏,直接几步走过去,皇太后又叫人搬椅子,又拉住于穗岁的手,柔软细腻。
“是个美人坯子。”皇太后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只觉自己听的那些歌曲看的那些个戏里说的眉如翠羽,肌若霜雪,真有其人。
佟贵妃想起一句:眉黛春山远,髻鬓月露寒。石嫔身上有一种月亮的清冷之美,可她笑着的时候,又如和煦的暖阳。
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句话,在石嫔身上变成了真的。
于穗岁脸上带着温柔的笑,由皇太后打量,爱不释手的拉着自己的手。
“是个好姑娘,长得也太俊了些。你往我这里一站,感觉屋里都亮堂了不少。”皇太后眉开眼笑,她从没见过石嫔这样貌美之人,哪怕她是个性格恶劣的,也都认了。
屋里一时之间只有皇太后的夸赞之词,嫔妃也才反应过来,皇太后原来是喜欢长得漂亮的人。
德妃在太后不远的地方,也晃了晃神。
四福晋说的时候,她还不在意,如今看了真人,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若是住到永和宫,不知该有多好。
皇太后跟于穗岁说话,越说越高兴,留着于穗岁吃了午膳才放她回去。
旁边的姑姑这时才找着空问皇太后,为何这般看重那石嫔。
皇太后笑脸盈盈,脸上的褶子都带着喜悦的气息,“她身上有一股活劲儿,宫里的人,大部分都没有。”有些人,进宫了,就认了命。
有些人,也争也强,也夺。可就是说不出来,石氏身上有一股子劲儿,那种劲儿不是演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那种。
姑姑不懂太后说的具体的意思,只道:“太后,若是您这般明目张胆的喜欢石嫔,只怕宫里的嫔妃们又要多心。”嫔妃都是一个人至少有三百个心眼子的人,说一句话,不知道脑子里要过几转才说出来。
太后不在乎,她如今只管皇上就好,嫔妃的意愿,不在她考虑的范围里。
她是皇上的嫡母,这些嫔妃是皇上的嫔妃,若是不孝,那皇上脸上也挂不住。
“一个丫头罢了,有什么多心不多心的,谁让她们自己长得没有那个丫头好看。”皇太后喜欢于穗岁身上那股子鲜活的劲儿,是自己从心里发出来,带着勃勃生机。同春日里那草原上,努力钻出地面的草一般。
找不到确切的形容词,只是觉得她真的有感觉。
于穗岁不知道太后是这样想得,只觉得太后对她的态度不错,是个好事。
青霜跟赤雾担心了一个晚上,都没有合眼,这下总算是放心了。
不用担心太后不喜欢娘娘了。
就是前脚刚回去,后脚王嫔就来拜访了。
王嫔来得很快,几乎是跟于穗岁是前后脚。
青霜说的时候,有些迟疑,她知道娘娘是个事少的人,也是个不喜欢跟人交往的人。
可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过来拜访,还是曾经皇上的宠妃,如今膝下还有三个阿哥。
“不见!”于穗岁干脆利落的拒绝了。
王嫔她刚刚在皇太后那里见过一面,是个温柔似水的江南美人。
赤雾抬眸看了眼于穗岁,张张嘴,过了好一会才小声道:“娘娘,这会不会有些不好?”宫里的嫔妃上门,这样直白的拒绝,连杯茶也不给端,等会流言就要传出来,对娘娘的名声极为不利。
于穗岁转头看向赤雾,她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关心,“没什么不好的,我本来跟她们都不熟,也不抱在宫里找姐妹的希望,何必花这个时间出去呢。”于穗岁实在是不想在小说世界里找朋友了。
一次又一次的别离,她若不是每一次都在任务完成之后会清除之前的感情,她早因为心脏过载,已经不工作了。
以前的人,现在想起来她们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她只有跟电影一般的记忆,而没有当时的心境与情感。
青霜跟赤雾诧异的看向于穗岁,娘娘的想法,还真是不一样。
只于穗岁这样说了,赤雾也就没有再接着劝了。
王嫔被拦在了雨花阁外。
等青霜出来之后,王嫔本以为是叫她进去,结果是打发她回去。
王嫔勉强的露出一个笑容来:“即使如此,我便不打扰石妹妹了。”她没想到于穗岁不见她。
本以为怎么也能进去说两句话。
她见到于穗岁那一刻,直觉告诉她一定要跟她交好,若是不能交好,那也不能得罪。
王嫔铩羽而归。
路上王嫔的宫女脸上带着忿色,“这石嫔也太过装大了些。”都是嫔位,娘娘过来了,竟然说什么已经休息了,不方便。
明明她们刚过才看着她进去的,哪有一进门就睡着的人。
王嫔轻柔的拍拍小宫女的手,温声细语:“你啊,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可别乱说这些。”她心里肯定是也有些不满的,只是没有那么多。
宫女还想再说,却被王嫔盯了一眼,不情不愿的闭上了嘴。娘娘就是太过温柔,好说话,叫石嫔这样刚刚入宫的人欺压到了头上。
于穗岁在榻上一躺,青霜就拿着一条水光滑亮的白狐毯子过来,轻轻地搭在于穗岁的身上,放低了声音道:“娘娘,内务府那边说等未时正安排宫女太监过来,让娘娘选。”
雨花阁本来也就没有住过人,这娘娘入宫前雨花阁修缮好了,可宫人这些,只有一部分的做打扫杂事的。
娘娘身边的四个大宫女,六个二等宫女都还没有选。
姑姑倒是定下了,只是她前两日天寒地冻,摔了一跤,摔断了尾巴骨。娘娘进宫那天过来磕了头,娘娘说让她回去养好再来。
于穗岁恩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赤雾端着新鲜切好的鲜果进来,上面的小金叉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娘娘说她就喜欢这些阿堵之物,越是金光闪闪越是喜欢。
于穗岁一张嘴,就是一块脆爽多汁的砀山梨。这是安徽那边的梨,皮薄多汁,脆爽浓甜出名。
有果中甘露子的说法。
只是这个时候,这砀山梨也肯定是出自冻库。
“娘娘,奴婢想着这在宫里,不必在绮春园里,这规矩这些,奴婢们是不是也要制定个规矩?”赤雾问道。
她跟青霜在绮春园里被娘娘纵着,自由惯了,这一回宫,就觉得哪里都拘束,有些不自在。
更不要说娘娘了,只怕这几日也是不习惯得很。
于穗岁咽下嘴里的香甜的梨后,道:“照着宫里的规矩就是,别整那些虚的。只要不出错,还是以前怎么样就怎么样。”清宫的规矩,那就不是给人做的。
动不动就是跪在地上,她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会有‘跪得容易’这样的东西存在的必要。
“可这样,这样会不会对娘娘不好?”青霜有些担心,这样一来,万一有人说娘娘规矩松散怎么办?
这说出去了,以后要改可就难了。
于穗岁张嘴又接受了赤雾的投递,过了一会道:“有什么好不好的。我们在这宫里住的时间又不长。等春节一过,说不定还不等出正月,皇上就要搬去畅春园里住。到时候,这些个规矩不又是成了摆设。”这雨花阁只是在皇宫里的住处,歇脚而已。
就跟度假屋一样,住不长久的。
这皇宫里不适合生活,狭小又阴森。
人住在这里,没有病也得吓出病来。说到这个,于穗岁就想吐槽这一本小说的作者,参考资料可以,怎么复原故宫啊。
故宫那房子是人能住的。
又小又紧凑,还不多。
这雨花阁明明是乾隆朝修建的佛堂,现在给整了出来就算了,哪有嫔妃住佛堂的啊。
她都不想骂了。
还是藏式的佛堂。
现在她躺着的榻就是在二楼,估摸着之前说不定是摆佛像的。
青霜赤雾一想也是这个理,皇上不喜欢住在皇宫里,太过威严肃穆,看得人很压抑。
她们跟着在绮春园里住了一段时间,才觉得绮春园是什么好地方。
于穗岁吃了一整盘的梨之后,眯着眼睛,摆摆手,“我有些困了,想睡了。”早上起太早了,在太后那里也没能摸鱼成功。
太后可能是个颜控,对她特别的友好。
青霜赤雾立刻从凳子上起来,轻手轻脚的下了楼。
等到差不多内务府的人要过来的时候,又蹑手蹑脚的进来叫于穗岁起来。
内务府的人,都是人精,瞧着于穗岁一进宫就是嫔,都嗅到了她是未来宠妃的苗头,很快的就筛选好了人。
三十个宫女、十个太监备选。
于穗岁选人也不问话,而是叫她们三十个人站成三排报数,随意的点兵点将,念到数字几就是谁,半刻钟没用,就已经选好了八个宫女,两个太监。
内务府的管事也没见过这样选人的人,惊讶归惊讶,只是也知道这不是她该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