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年杜士仪在洛阳,漫步于敦化坊的时候,就曾经对那种从容雅静到几乎懒散的氛围印象深刻,而后路过陆象先和源乾曜两人的宅邸时,这才明白了其中究竟。而对于陆象先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他自然更不会忘记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陆家自汉之后,累世显贵,陆象先高祖陆琛,本为陈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因为泄露禁中之语而被赐死,时年四十二岁。而隋灭陈,唐代隋而主天下,陆家人亦是入朝为官,但在陆象先之父陆元方之前,陆氏子弟的宦途不过平平。谁也没有想到,陆元方陆象先父子能够先后拜相。

即便此前陆象先早已罢相,而后更因为心向睿宗,不太被李隆基待见,数年前又丁继母忧,在苏州陆氏老宅中守了整整三年,但一朝起复,先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后为邻近长安的同州刺史,即便不入三省,依旧无人敢小觑。

陆家还有其他分支,例如丹徒枝亦是欣欣向荣,可在吴郡一问陆家,人人都会立刻拿手一指这座位于苏州城北的陆家老宅。陆宅外头的青砖上能够看出清清楚楚的苔痕,但门前有人经过的时候,却一律策马缓行,不敢高声。门前的仆役并没有什么整齐肃然的排场,当杜士仪到门前下马的时候,他们甚至并没有急着迎上前探问,而是等到杜士仪把缰绳扔给身后从者,自己走了过来的时候,方才有一个年纪很不小的仆人上前躬身行礼。

“不知这位郎君想要拜访家中何人?”

“在下殿中侍御史杜士仪,敢问陆十五郎可在家中?”

尽管陆家之中仕宦者数以十计,那些寻常百姓闻之色变的御史,在陆家人听来不过平常,但杜士仪自报家门后,那仆人依旧小小吃了一惊。他想了想便笑着说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杜侍御,郎君就在家中后院钓鱼,我请人引杜侍御进去。”

陆象先三子,如今尚在苏州家中的是尚未出仕的幼子陆偃,这一年方才十九。他十六娶妻,迎娶的是吴郡张氏的女儿,如今膝下已经有一子一女,但对于自己的出仕仿佛并不热衷,为人很有几分懒散,陆象先此前丁忧在家服孝的时候,竟也不曾管过他。即便夫人急得团团转,他也只说了一句话。

“儿孙自有儿孙福。”

可就是这位懒散晃悠的陆家十五郎君,却负责陆家在吴郡所有的产业。而只要他用的人,一眼一个准,更不许扰民盘剥民利,这也使得陆家的家声在吴郡洁白无瑕,人人称道。此时此刻,杜士仪随着一个婢女一路走来,远远就看见一个身上裹得厚厚实实如同大阿福的人坐在凉亭边一动不动,等到近前他才发现,对方头靠着凉亭的柱子,竟然正在打瞌睡。

看到这一幕,他简直有些哭笑不得。大冷天在水边睡觉,这也就罢了,难道这些陆家人就不怕陆偃直接掉下去?

仿佛是看出了他的疑惑,那个引路的婢女轻声说道:“郎君其实清醒着,杜侍御不用担心。”

从杜士仪刚刚走过来,到现在走到陆偃身后,他怎么都没法想象,清醒着的人能够维持这种一动不动的姿势这么久。盯着人看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想咳嗽的时候,他听到身前传来了一个懒洋洋的呵欠声,紧跟着,那一尊水边上的大阿福终于动了。

“呵……站着说话累得很,杜侍御有话何妨坐下来谈?”

杜士仪听到这话,不禁鬼使神差地想到了自己那位同样疏懒的大师兄卢望之。他见旁边堆着好几个座垫,沉吟片刻也懒得啰嗦,一股脑儿取了好几个摆开,这才盘膝坐下道:“陆十五郎请袁使君带话请我来,不知所为何事?”

“我没去过两京,本来只是想瞻仰一下大名鼎鼎的京兆杜十九郎是何等样人。”

陆偃转过头来,露出了风帽底下黑亮的眼睛:“不过见了杜侍御之后,我就奇怪了。按理说你应该不是那等好大喜功的多事人,为什么非要学宇文融,左一个条陈右一道奏疏,搅动了一场又一场风雨?你到苏州前后不到十数日,就已经有不少人打算抛弃种了几十年的稻子,改种茶树,还有另外一拨人在种什么木棉,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传闻中懒散的陆十五郎,第一次和自己相见词锋就这么犀利,杜士仪先是愣了一愣,随即就反问道:“那陆十五郎是觉得,稻米乃是果腹的食物,若是百姓趋利而不种稻米,届时会引来大乱子?”

陆偃眼神一闪,咄咄逼人地问道:“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劝导人行此趋利之举?”

“因噎废食,智者不取。”杜士仪先以八个字开篇,随即方才微微一笑道,“陆十五郎只看见了种茶也好,种木棉也好,暂时挤占了耕地,但实则茶田棉田,和从前的桑田并无任何不同桑田中的桑叶可以喂蚕,蚕丝成茧,可以制成丝绢。而茶田所产乃是茶叶,看似不是百姓日常必需,但对于突厥契丹奚族吐蕃这样以肉食为主的异族,却是不可或缺,一旦习惯了就再也不能割舍。而市面上少了的粮食,可以通过以茶叶从他们那里换取肉食来进行补充。”

他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至于木棉,陆十五郎也许没有看到过实物。比如冬天御寒,达官显贵用丝绵,用狐皮熊皮乃至于貂皮袄子,而寻常百姓顶多是一件羊皮袄,甚至家中贫寒的,甚至不得已用絮袍来过冬。丝绵和各种毛皮虽好,但价格高昂,后者又要杀生,相形之下,木棉保暖和丝绵虽有差别,其价却廉,而若是织成布匹做成衣服,较之麻葛更胜何止一筹。倘若说稻米治的是饥,那么,木棉治的就是馁何来盛世,无饥馁方才是盛世况且,一样东西多了,价格就会贱,一样东西少了,价格就会涨,这也是可以调节的。”

陆偃被杜士仪说得眨了眨眼睛,好一会儿方才拿下了头上的风帽,露出了乌黑软滑的头发,又长长舒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倒是我闭门造车,道听途说。”他丢下手中鱼竿,一骨碌爬起身,却是对杜士仪深深一揖道,“刚刚若有怠慢,还请杜侍御恕罪。”

陆偃这前倨后恭,却只是因为自己刚刚那番话,杜士仪不禁哑然失笑,少不得双手扶起了他。

而直起腰的陆偃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却又忍不住打了个呵欠,慌忙歉然笑道:“我从小就是老犯困睡不够,故而随时随地都会打瞌睡,还请杜侍御不要见怪。至于棉田和茶田的事,不但我陆氏,就连张氏得知之后也颇为在意,故而借我之口问明杜侍御,也免得有所误解。毕竟,没想到顾氏突然会那般热衷。”

杜士仪知道最近顾三郎顾佑频频造访自己,其余各家必定不会当成没看见。和蜀中没有真正底蕴的世家豪族不同,吴郡这三家都是曾经在魏晋南朝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真正世家大族,和他曾经用强力手腕压下的所谓蜀郡四大家完全不同。所以,他也没有否认,点了点头就爽快地承认了下来。

“顾三郎是来问我要了名帖,去拜访了从蜀郡到江南来置办棉田和茶园的几家人。”

陆偃一时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想了想便开口说道:“杜侍御初来乍到吴郡苏州,大概也听说过,所谓东南吴姓,朱张顾陆为大。顾陆两家,不仅在南朝时在吴地独领一时风骚,而且到了北朝,也曾经为了家族存续入仕为官。只不过富贵则富贵了,却未免为朱张以及吴人不齿。故而南朝时,论及吴中四姓,本该是顾陆朱张,但到了北朝乃至隋唐,反而成了朱张顾陆。张氏乃是我陆氏的姻亲,如今也正当显贵。反倒朱氏自贞观以后,已经渐渐式微了,没什么出色人物,而顾氏虽则二十年前还出过一任宰相,可如今也已经渐渐走了下坡路。”

这并不是什么不可对人言的*,陆偃对于杜士仪刚刚坦然相告很有好感,对于此一节自然也不遮掩:“顾氏曾一度致力于开办私学,传授儒业,当年吴郡朱子奢朱学士便是从学于顾彪先生门下。而顾相国当年拜相后,深受天后爱重,虽然年余便故世了,但天后还一度为之辍朝一日。

那时候是顾氏最显赫的时候,然则顾琮诸子都不甚成器,顾润以宰相子入仕,至今不过秘书郎,据说身体不好。而顾浚则是在京候选,反而需要顾氏本家反哺其在京开销。顾三郎的父亲顾清乃是顾相国幼子,早年混迹科场,奈何一无所获,顾佑虽则谦和有礼,有乃祖之风,可读书也不过尔尔,所以,顾氏方才会有如此处境。”

刚刚问杜士仪话时异常犀利,此刻评点别人,陆偃同样毫不留情面。见杜士仪果然面色一动,他就坦然说道:“另外,我承认,杜侍御刚刚所言是正理,但陆氏秉承家父家祖之风,不喜欢求新求变,故而无法支持你劝茶之举。至于木棉,既然乃是蜀人在江南自行其是,那就更不用说了。陆氏不会附和,但也不会反对。只不过,蜀人占地,在其余各州也就罢了,只希望在吴郡不要太过出格。”

陆偃既然说得坦陈,杜士仪也能够理解。早就知道吴郡如今尚有三大世家,他此前所谋方才避开了这里。他轻轻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吴郡之地,文人杰地灵,蜀郡那些人自然不敢与之争锋。”

“杜侍御言重了。家父一直告诫家中子弟,不许与人争斗,而旁人既非占我陆氏之地,要做什么更与陆氏无关。只不过,我妻家张氏行事就急躁多了,张尚书亦是在朝,若有冲突难以善了。说起来,蜀郡来人选了会稽郡,还真是选对了。会稽四姓,虞魏孔贺,可如今早已盛衰不同了。当年永兴文懿公虞世南虞尚书一度显赫一时,可子孙两代之后,虞氏便再无出色人物在朝,一时没落无闻。而魏氏谢氏早在两晋就已经颓败了,唯有贺氏尚长盛不衰,如今贺礼部在朝深受任用。不过贺氏偏居一隅之地,行事并不咄咄逼人。”

陆偃说着有些孩子气地一笑,随即就提起了鱼竿道:“杜侍御既然来了,和我一块钓个鱼轻松轻松可好?我这塘里特意让人放了好些鲈鱼,做鱼羹最是鲜美无比,只可惜我枯坐一天也往往钓不上一条来。张氏那儿就不用拜访了,我那妻兄为人冲动,一个不好给人脸色看,更听不进去劝说,杜侍御不用去碰他钉子。”

身为妹夫,如此说自己的妻兄,再加上之前陆偃给人的印象便是直爽敢言,杜士仪知道对方绝不是无的放矢。如今的吴中四姓,只剩下了三姓依旧显赫,顾氏不论是否因为陆偃所说的原因,终究流露出了对茶叶和木棉的兴趣,而陆氏明白表示不掺和也不反对,现在唯有张氏中人尚未表明态度。而按照陆偃这么说,张家他也不用去了。他要的是劝茶,又不是让人把耕地全都废了种茶

杜士仪心里如此想,手上便接过了陆偃递过来的鱼竿,含笑抛下了鱼竿。尽管这大冷天在塘边钓鱼,阴寒之气扑面而来,可当不消一会儿浮子渐动,须臾便钓上了一条大鱼的时候,他不禁立时为之大笑了起来。

“我坐了一上午都一无所获,杜侍御你运气也太好了”

陆偃懊丧地嚷嚷了一声,却又连声唤来仆人,吩咐他们拿到厨房立时活杀现炙。而那边厢仆人刚刚退下,就只见一个三十出头四方脸的青年大步走来。

“十五郎,这位就是京兆杜侍御?”

那青年不等杜士仪答应或否认,便冷淡地开口道:“在下吴郡张九,家父张兵部。今日此来只为一件事,请杜侍御收起劝茶之心”

说完这话,他竟是拱了拱手便扬长而去。直到这时候,陆偃方才眨了眨眼回过神来,却是对杜士仪摊手苦笑道:“如何?耳报神又快,性子又急躁不听人言,常来常往到我家还不用通报,平日我可没少被他耳提面命教训丨不知上进。我这妻兄早年明经及第,先为秘书省正字,再为扬州司户参军,而后迁监察御史,因为犯了之前的张嘉贞张相国这才任满在家告病暂歇。我岳丈张尚书膝下三子,二子门荫,唯有他科场题名,所以助长了他这傲气。”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战场合同工什么!越娶妻越强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李治你别怂汉道天下明朝伪君子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打造巅峰大明:开局奖励装甲师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帝国霸主东晋北府一丘八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扼元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五代梦生死狙杀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三嫁夫君超宠的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抗战之烽火燃血神探张天海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