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这里的[止],有这样几个含义。
第一,止住妄念,回归正念。所谓的正念,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即是时刻铭记,大学之道的修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要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从外界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之中,回到对自性本心智慧的追求之上。
其次,[止]还代表着止住私欲,回归公心。所谓的私欲,就是个人化的各种欲望;而公心就是一种无我之心,无私之心,无欲之心。这种公心具体的体现仍然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三,止,还代表着[戒]的意思,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儒家中倡导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其中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一种止,也就是止住恶,回归善。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四,止,从明明德的角度,从开发自性本心智慧的角度,那么这个[止]就代表着止住无明,回归智慧,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本自具足的明德,回到自性本心的智慧之中。
止,即是说一切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都需要止,都需要戒,然后将自己的身口意集中到自己生命的内在,回归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来,回归到明明德,回归到亲民。知止而后有定,如果说不知止,那么我们的心就会跟随着各种不同的欲望去追逐各种欲望而无法进行大学之道的修行。
只有将我们的心收回来,止住妄念,止住私欲,止住小我,止住恶,止住无明,知止而后有定,定于明明德,定于亲民,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在佛家的《坛经》中,对于定有这样的说法,于念离念,于相离相,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其实它与知止而后有定是有着内在精神相通之处的。
外离相为禅,外离相其实就是指就是离于各种妄念,离于各种欲望,离于各种概念,离于各种现象,离于各种执着;内不乱为定,内不乱,就是始终将自己的心定于对于自性本心的追求上,定于对明明德的追求之上,定于对亲民的追求之上,定于对大学之道的追求之上。
这就是外离相为止,内不乱为定。定,还意味着一个人将他整个生命最重要的方向定下来了,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定于去寻求大道,寻求圣贤之道。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志愿和一生的目标定于大学之道上。这个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同样含有这样的含义。另外在实际的修行中,定,它既包括身体的定,就是要静下来,因为在儒家中同样有静坐修行这样的修身的内容,所以说身体要定,然后心要定,离于对欲望的追逐,而回到自己的内在上来,去开发自己的本心。
然后,定,还包括意要定。心要定,意要定,然后志要定,然后目标要定,然后一生的信仰和追求都要定下来,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定而后能静
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安定下来了,不再去攀缘外部的世界,不再去追逐各种欲望,然后以追求大道为唯一的方向,这个时候人的整个生命状态整个身心就能够静下来了。所以说这个静,它不仅是指身体的安静,也是指心的安静,这个静,有离欲也就是离于欲望的含义。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的欲望,离于贪嗔痴慢疑,离于所有不如法的身口意的行为,这样的状态就是静。
静,还代表着内心的宁静。这个宁静,代表离于散乱,离于昏沉。如果说虽然我们能够安静地坐下来,但如果我们的内心妄念纷飞的话,虽然身体坐在那里,但是心中仍然是散乱的,那么这就不能称之为静。静,是一种离于散乱的状态。
定而后能静的静,它同时还有一种离于昏沉的潜在的内涵在里面。如果说你虽然静下来了,但是昏昏欲睡。那么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定而后能静的静。这个静,是一种清明的静,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静。
静,在日常生活中,它还代表着离于攀缘,离于执着,时刻安住在内心的宁静之中。而这个静呢,它也是自心的明德本自具足的宁静。
另外在静坐观心的时候,这个静,它既包括身体的静,也包括内心的静,还包括念头的静,还包括呼吸的静。因为心和气(呼吸),它是相互影响的。当你的心静下来了之后,你的气息,你的呼吸就静下来了。同样的,当你通过对呼吸的调整,让呼吸静下来了,这种状况下心自然也会跟着静下来。所以说如果静坐观心的时候内心的念头很多,不容易静下来,这个时候对呼吸的观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你可以一边静坐,一边观照自己的呼吸,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通过深而长地呼和深而长的吸去调整,调整自己的内心,通过深呼吸就可以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调整到松、静、自然的状态。
当呼吸进入一种若有若无的时候,这时候心必然也会进入一种非常宁静的状态。对于这种心灵的宁静状态,在不同的阶段它也有不同的表现。之前曾经针对这种静的状态,大致分成十个阶段。
安静。安静,就是刚开始静坐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收回来,收回到自己的内在。
然后接下来是平静。平静,就是不管是身体还是呼吸,还是心,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安静的状态。平静下来后,通过深呼吸继续去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当逐渐地更深地静下来了之后,就会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
宁静的状态呢,它是念头比较少的状态。如果说你处于修行的起始阶段,那么就需要花一定的功夫去观照念头。因为在观照念头的这个修行阶段,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降服自己的心。如果你内心的念头非常的多,而你的心又不能够定在对念头的观照上,很容易随着念头去攀缘念头跟随念头不断地升起更多的妄念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虽然看起来在那里平静的坐着,但其实内心并不安静,并不宁静。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通过对念头的观照,只是观,观而不随,做自己内心念头的旁观者,通过这样坚持不断地去训练,然后逐渐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以至于你会发现念头已经很少升起了。这个时候就会进入到静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宁静。
在宁静之后呢,心里面已经基本上没有念头升起了。没有念头升起的时候,能够很平稳地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之中,长时间地安住在宁静的状态之中,形成一定的定力。这个宁静的状态是非常稳定的,那么这就是定静。
再接下来一步,你在这种定静当中,既不昏沉也不散乱,非常的清净,就进入到清静的状态。
很多人进入到定静的状态之后容易昏沉,这个时候念头没有了,但是容易昏昏欲睡。这也是修行者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阶段。而通过对内心提起警觉,当发现有昏沉的苗头的时候,要及时的去调整它。这种昏沉的习气,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轻,有的人重,如果说比较重的话,那就需要通过坚持去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阶段。当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阶段之后,就会进入到一种既非常宁静,即非常稳定的定在这种宁静当中,同时又是非常清明的状态,这就是清净。
再接下来的时候,在这个静坐当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虚化了,身体似乎不存在了,心似乎也不存在了。在这样一个状态里面就叫做虚静。《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虚极静笃,说的就是虚静。
如果说再继续深化,你真的感觉不到你的身体,完全是一片大空。就是说你在静坐当中已经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这个时候包括自己的心,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痕迹,一片大空,不管是身还是心,都进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的状态,“自己”完全空掉了,但是仍然很清明,这就叫做空静。
在空静的状态下,深入的去体会和体悟,这个时候如果你对自心的空性和觉性能够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了悟的话,这个时候就可能会有一个质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明心。对于自己的心忽然明白了,明白了自己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就叫做明静。
当修行者对于自己的心性,对于自己生命的真相,再也没有任何疑惑了之后,而且还能够在生活中安住于自性本心本本有的这种宁静当中空明当中,并将这种空明化为智慧的妙用,也就是说你的心不仅是空的是静的,同时还是明明灵灵的,是光明的,是智慧的,是鲜活的,是灵动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就叫做灵静。灵就是心灵的灵,灵敏的灵,灵,代表智慧的鲜活,也就是鲜活的智慧的妙用。
然后在这样的状态中继续修行,直到达到完全破除所有的执着,连细微的执着也全部破除,就达到了寂静的状态。这个寂静就是涅盘寂静的寂静。
静而后能安
静而后能安的安,当修行者通过在长期的观心训练的修行中,特别是见到了自心的真相之后,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本自清明的状态,本自宁静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够稳定的相续,即是安。安,还有安心的意思。因为你已经见到了自心的真相,对自己的生命不再有这种根本性的疑惑,然后对于自己生命的方向也已经清清楚楚,不再患得患失,能够安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能够安于明明德的修行,能够安于亲民的修行。这个时候心安下来了,就是安心。
静而后能安的安,还有一种安详的意蕴在里面。当你的心安下来了之后,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心灵的愉悦,身心都很轻松自在,内心非常的祥和、安详、喜悦,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够安享心灵的宁静与喜悦,就是安。
安而后能虑
安而后能虑,就代表着安并不是一种贪恋,并不是一种对于这种心灵非常宁静非常愉悦的状态的执着,不要停在这里,不要止步不前,而要继续深入的修行。继续深入修行的内容,就是安而后能虑。
这个虑,有思考、体察、体悟、观照、研究等等的意思在里面。安而后能虑,虑什么呢?所虑的内容就是大学之道本身,就是如何明明德,如何亲民。所谓的如何明明德,也就是如何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如何亲民,也就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如何自觉觉他,对于儒家而言,就是如何内圣外王。
虑而后能得
虑而后能得,这个得,就是体会、体证、体悟、了悟对于自觉以及觉他,如何自觉,如何觉他,如何正心诚意,如何格物致知,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都有了自己的体悟,都有了自己独到的体悟。这就是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物,其实它不仅是指物体,也不仅是指事物,更贴切的一个词,其实是现象。也就是说,能够被我们所感知的所有一切对境、所有一切现象,都可称之为物。它既包括身外的现象,也包括身体的现象,还包括内心的现象。物有本末,本就是本质。末就是细节、表象、现象。物有本末,就是所有一切人事物的现象,它都有深层的本质和表面的现象。对于这种本质和现象,都需要在“虑而后能得”的“虑”的过程中去研究、去体证、去体悟“物”之“本”、“末”。
对于修行者自身而言,这个物,还特指修行者自己,特指修行者自己的心,特指修行者自心中的念头,以及由念头所产生的各种现象。这个时候对于这个物的体证,也即对于自心的本和末的体证就是整个修行的核心。所谓的明明德,就是指修行者自身自心那个内在的性德——天性之德,生命中本自具足的本然的性德。体悟清楚了,让这个自性的本有的觉性光明在自己的生命中显现出来,就是明明德。
事有终始
我们上面说,物是指现象,那么事呢?事就是各种不同的现象在不同的因缘条件下成住异灭、生灭变化的过程。这就是[事]。任何[事],都有终有始,有开始有结束,所以说,事有终始。
那为什么不说[事有始终]呢,而说[事有终始]呢?
事有终始,这样一个表述,它暗含着这样一种深层的意义,即,一个现象的结束同时就是另一个现象的开始。也就是说,现象是在相续不断的变化的。一个现象的生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现象的灭。同样的,一个现象的灭,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个现象的生。而如果说[事有始终],虽然也把现象的生灭这样的一个特性表达出来了,但是我们在读这样的句子的时候,[事有始终],有开始有结束,就会将这样的一个过程片段化,而没有那种连续变化的这种意蕴在里面。而当说[事有终始]的时候,它既包含了[事有始终],同时还包括了这种相续不断变化的这种含义在其中。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所先后,这个[知],就是通过前面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知],就是虑而后能得的[得]。这个得就是这里的知。这个知,它不是知识,而是对于所有一切现象,对于所有一切人事物的了悟,对于究竟本质、究竟真相的了悟。
知所先后,不仅要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而且还能够全面性的、深入性的,能够去关联性的对所有的人事物的现象更全面地进行把握。
知所先后,在不同的修身的内容中,在不同的修行的阶段,知所先后,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有所差别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从宏观上而言,明明德为先,亲民为后,也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先自觉再觉他,没有明明德也就无所谓后面的亲民。然后,在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中同样有先有后。在大学后面的内容中,这些都会有更为具体的讲解。
比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的次第,就是一种符合大学之道修行规律的一种先后的次第。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说,当一个修行者明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时还明白了“止、定、静、安、虑、得”这样的修行次第,既明白了修行的目标,又明白了修行的次第,然后按照这样的修行路径、方法不断地去修行的时候,[则近道矣],也就是说,当我们这样去修行的时候,就比较接近我们的目标了,距离我们的目标就不远了,距离大学之道,距离大人之道,距离大道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