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这是视角法则中的第七条法则。虽然并不是非常靠前,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它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前半句: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这意味着不论什么样的视角,也不论此视角将带来何种视界以及由此导致何种后果,其视角本身与其他视角之间依然是平等的。
即使有的视角会带给你无尽的痛苦,有的视角会带给你无尽的快乐,它们依然平等。
这种平等性究竟来自于何处?如果仅凭视角带来的结果进行判断,很难明白其根本平等的性质。所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考察。
注意,不要被视角下的“视界-世界”所迷惑,而应把关注的重点放到“视角”本身。
当我们仔细地观察“视角”本身,就会发现,虽然可以说视角存在,但也可以说它并非“真实”地存在。
特别是,当我们仔细考察是否存在一个永远独立不变的视角时,就会发现,这样的视角根本无法找到。
一切皆是视角,同时也不存在一个永远独立不变的视角,连心也不例外。所有的视角,都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和存在。当条件变化,视角就会发生变化。而且,从本质上讲,视角只会变化,不会消灭。
视角的产生和消解,其实正是视角变化的表征,新的视角产生,旧的视角消解。但新旧视角之间是没有缝隙的,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同一个本体——“视角-心”。
视角,其实是心的“眼睛”。心的变化会带动视角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也会带动心的变化。心与视角既同为一体,又相互影响。看似为二,其实为一。看似为一,又表现为二。
更有智慧高超的人,可以多个视角同时起用。比如佛教里的观音菩萨,据说就可以千手千眼同时妙用而无碍。
空空一心,妙用无穷。生命就是这么奇妙!
如果我们直接去考察心呢?我们考察视角,或许还有个入手之处,如果去考察心本身的话,则犹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考察心,你只能见到念头——注意,其实念头就是视角!只要你仔细地去体会,就一定会发现这一点——所有的念头皆是视角,没有例外。
也许有朋友会说:“我可以见到无念之心,那时没有任何念头,空空如也。”
也许你的确可以见到无念之心。但其实,所谓的“无念之心”也仍然是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即使那是一个“空空如也”的视界。
空,同样是一个“视界-世界”,同样离不开“心-视角-视界-世界”。只是,这时的心以及视角是不可见的,是完全合一的,且远离了各种妄动之相。但极为细微的妄想仍然存在。比如,空。
当你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心灵,只感觉到一片大空的时候,这时就很容易被空相所惑。这是因为“心-视角”和视界贴得太近,甚至可以说为零距离,所以很容易将视界完全等同于“心-视角”。
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了视角的超越性——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视角法则九)。“心-视角”,不在视界之中。所以,心其实是超越于空的,非有非空,离相离言,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当你深深地静下来,深入地去体会自己的心,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呈现在视界中的皆是心的某一种相。相,是会变化的,随因缘条件不同而变化。比如,在禅定中感觉到的无边无际的空,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觉受,是一种相,它很快就会变化。当你从禅定中出来时,这种觉受就消失了。
但凡你可以感知到的任何一种现象,不管是图像、声音、气味、味道、触感、语言、行为,还是内在的感觉、觉受、思想、情绪、情感、心念,甚至意识等等,皆是相。
相,即是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视界非本体。本体离于相,离于视界,不在视界之中。但本体与视角却无法分离。这里的视角不是具体的某种视角,而是“能视之性”。
心,本自无体,或者说以空为体。但同时,此空并非绝对空,还有一个“能视之性”无论如何也空不掉。“能视之性”,是心本自具足的性质。即使心可以闭上眼睛不看,“能视之性”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能视之性”为什么空不掉呢?因为“能视之性”就是以空为体的心本身。空而能视,即名为心。视而能空,即名为觉。空心本觉,觉心本空,空空之心,自空自觉。
空空之心觉,即是最究竟的“视角”——“视觉”,非视角,非不视角,名曰“究竟觉”,不仅超越视界,更超越视角。不仅超越视角,更超越于心,是心的终极超越。在究竟觉的超越视觉下,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皆空无其体而妙相宛然。
一切视角,皆空无其体,本自平等。一切视角,皆为心之妙相,本自平等。一切视角,皆为觉之妙用,本自平等。
摄相归用,摄用归体,摄体归空,摄空归心,摄心归觉。心空觉明,心明觉空,明空心觉,心觉明空。了然一味,一性圆融。
至此,对于一切视角之平等性,尚有何疑?
2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强调视角的平等性,是为了解除对于视角的某种误解——错误地认为视角之间从根本上就不平等。
为什么强调视角的平等性如此重要呢?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最顽固的视角——“我”。当一个人总是以“我”这一视角为中心,无视其他的视角时,就将“我”之视角凌驾在了其他视角之上。
特别是当一个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时候,就更容易以“我”为主,傲视群雄。但其实,他本自自由的生命已经被强大而顽固的自我视角所绑架而不自知。
只有深深地明白,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那紧紧捆绑着他的自我视角的绳索才有机会松动,然后慢慢解绑。
“我”并非其他,而仅仅是一种视角。它与其他视角一样,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皆空无其体,皆无常变化,并无可以依恃的超越于其他视角的独特实质。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考察,就会发现,“我”其实仅仅是一种执着,本自无我,但却顽固地执着于有“我”。
所谓的“我”,就是执着于一种自他对立的视角,并在这种对立中不断强化对这一视角的执着。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场景:一只小狗总想抓住自己的尾巴,可是它的尾巴比较短,怎么也抓不到,但它总是不甘心,于是不断地绕着圈子追逐自己的尾巴,然后就这样不断地一圈接一圈地转着追,总是停不下来,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停下来。
“我”,其实就是总是想抓却怎么也抓不住但还是忍不住要去抓的那个执念。
我们总想抓住更多的东西,用来充实“我”的欲望——我们嫌欲望不好听,于是将它打扮了一下,变成了快乐、幸福、事业、财富等漂亮的词。
可是不管我们获得了怎样的财富、地位、权力、名声等等,“我”总是难以被填满,反而会越来越不满足,总是希望抓取得更多、更多、再更多。
然而,一旦变故来临,这些看似非常真实的一切,就会像越吹越大的水泡一样,突然破灭,曾经的真实感被幻灭感所替代,就像正做着一场好梦却突然被惊醒,甚至还发现自己正身处险境危机四伏。
很多人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最后走上了绝路。但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被这个本自如梦如幻的世界欺骗了,更是被“我”欺骗了。
在“我”这个面具下,一直深深隐藏着的其实是不断膨胀的欲望,和越迷越深的执着!除非我们始终保持着警觉与反省,时刻守护着自己心中的净土,否则大概率会被戴着“我”之面具的欲望和执着所吞没。
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总是会把生命不断地引向欲望、放纵、执着、渴求、不满、烦恼、痛苦、愤怒、仇恨……所以,决不能让“我”一直凌驾于其他视角之上。
所有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都是一种“无我”的视角。在“无我”的视角下,警觉、反省、自律、自强、精进、无私、大爱、奉献等引领生命不断升华的视角系统才会逐渐成长起来,从而引领生命不断成长、完善、升华,不断走向自由、智慧、圆满。
“我”与“无我”,这两种视角的确平等,但并不等效。每个人都有选择某种视角的自由,同时也需要完全地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所有结果。
明白视角的平等性,可以让我们不再执着于自我视角的“优势地位”——注意,这种“优势地位”并不是视角本身本有的,而是我们的心赋予它的。
明白视角的平等性,可以使我们的心平等地看待其他视角,从而为心之视角的转变创造机会。所有的视角均可平等地为自心所用,但任何视角都休想绑架自己的心灵,哪怕是“我”这一视角。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会审视自己的视角,时刻保持警觉与反省之心。
当一个视角能够帮助我们的生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充满自信、自强的正能量时,我们就可继续使用之。
当一个视角会加重我们的欲望,引起内心的不安、不满、烦恼、痛苦,甚至愤怒和仇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反省,深入审视这一视角,然后尽快转变视角。视角转变,视界以及生命的体验就会同步转变。当转变成充满爱和智慧的视角时,负能量就会得到转化,正能量就会增长。
对于转变视角,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可以请教自己信得过的老师,或者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不断学习和实践大道文化,开启大道智慧,即是训练和不断提升智慧视角的最好的方法。
在此,特别推荐雪漠老师的几本书,对于智慧视角训练有着非常好的帮助:《雪漠智慧课程》《真心》《老子的心事》《佛陀的智慧》《大师的秘密》《空空之外》等。
3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意味着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生命都可以依自己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世界,生活在自己的视角所呈现的世界里。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还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将自己的视角凌驾于他人之上。即使在你看来,你的视角属于更高的维度、更高的境界。那种所谓的更高,只对你自己有意义。你可以让它作用于自己的生命,享受它带来的一切,但你不可以用它来挤压别人。每个人都有依自己的视角生活的自由。
如果一个人在他自己的视角下,可以自由快乐地生活,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和困惑,那么他就没有改变现有视角的动力。除非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视角下的所谓自由和快乐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的如梦如幻,那时,他自然会开始寻找出路——新的视角。这时,如果你能给他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对他来说或许才是一种帮助,而不是挤压。有效的帮助不仅需要缘分,也需要合适的时机。
视角是平等的,意味着我们可以分享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但只是分享就好,他人是否认可和接受是他们自己的事。比如,修行。修行只对认为自己需要修行的人才有意义,不认为自己需要修行的人,修行即与其无关。
当然,如果我们不被修行的概念所局限,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的话,其实所有的生命都在修行。生命的进化就是修行,不进化就会被淘汰。只要一个生命还在存活,那么它就必然在修行。
修,就是调整、转换视角。行,就是实践调整转换后的新视角。打破原有视角的束缚,转变视角,发现新视角,并训练自己用新视角去生活,就是修行。
没有生命在视角之外,没有生命在修行之外。除非它已经死去,不再活着。而视角是不会死的,只会变化。所以,生命和修行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开始修行——改变视角,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改变的动力,另一种是想要改变但不知道如何改变。没有改变的动力,意味着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他认可的,或是可接受的,至少是可忍受的。如果忍受不了,他自然就会寻求改变。如果想要改变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如果你认识他,有机会与他交流的话,那么不妨跟他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一切皆是视角,还意味着:所有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视角而已。
生命是视角的体验,体验着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佛陀的觉悟,正是悟入了一种“超越性视角”,在这种超越性的视角里,生命本自自由,本自解脱,本自光明,本自圆满。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要开示的唯是他所悟入的“超越性视角”。
这一“超越性视角”,对于所有尚未达到“超越性视角”之境界的人来说,是他们目前所有的“心-视角-视界-世界”所无法企及的。这就是人们面临的难题。如果你没有吃过某一种水果,吃过这种水果的人该如何向你形容这种水果的味道呢?无论怎么形容,你还是不知道。
一切有、无、虚、实,一切真、假、善、恶,一切时间、空间、世界、宇宙,一切物质、精神、心灵、灵魂,都是“非超越性视角”下的视界。在“超越性视角”下,它们就像梦幻泡影一样。
佛陀总是站在“超越性视角”之中,不断地为我们描述“超越性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但因为我们深深地陷在“非超越性”的视角里,所以对于佛陀开示的“超越性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我们总是会悄然转变为“非超越性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这就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除非我们能够放下原有的视角,否则我们就无法悟入佛的视角。一切皆是视角,连我们的“自己”也是一个视角,而且是最顽固的视角。你无法扔掉“自己”这个视角,因为,你就是“自己”这个视角本身。所以,真正的放下,不是扔掉,而是转变。视角可以转变,只要我们放下对原有视角的执着,改变就会发生。所以,破除执着就成了禅宗最核心的教导。
而最奇妙的是,一旦破除了所有的执着,“超越性视角”就会自动显现出来。于是,佛陀将“超越性视角”显现出来的那一刻称之为觉醒,亦名开悟。
所有非超越性视角及其呈现的视界,相对于超越性视角来说,即是梦,即是迷。学习佛法,即是学习悟入“超越性视角”的方法。如果你总在“非超越性视角”下的视界和世界里寻觅佛法,寻求觉醒、开悟,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你会说,我目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非超越性视角”,这让我怎么办?
佛陀和所有历代的祖师们已经拥有了超越性的视角,甚至可以说,超越性的视角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全部,所以他们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最擅长的智慧就是“度”——即搭桥,在“超越性视角”和“非超越性视角”之间搭建一个过度的桥梁。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搭桥师,号称可以搭建八万四千多种桥梁。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各种新的桥梁也在应运而生。
但不管哪种桥梁,其核心架构都涵括了“缘起性空”这一桥梁中的桥梁,如果缺失了“缘起性空”这一智慧的心髓,那么,你通过这座桥梁所到达的彼岸就绝不是“超越性视角”。
“缘起性空”是佛陀为“超越性视角”与“非超越性视角”之间搭建起来的最基础同时也是最核心的“渡桥”。其他所有看似不同的渡桥,都是“缘起性空”这座渡桥的变化相。如果没有“缘起性空”这个最根本的核心,那么这座桥,就不是佛法意义上的渡桥。
从视角的角度来看,“缘起性空”则更像是一副眼镜,是佛陀为我们准备的一个非常好的“观”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近似地观看和体验一下在“超越性视角”下,我们日常视角下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一定要记住,不要忘记了佩戴“缘起性空”这幅眼镜,否则你一定会被“非超越性视角”下的“视界-世界”所迷惑。要时刻记得戴上“缘起性空”这幅眼镜,当你戴上它,“非超越性视角”就变成了“半超越性视角”。
而随着你佩戴习惯的加深,慢慢地,“缘起性空”就会从借用的工具变成内化的工具,渐渐地与你的视角合一,当完全合一的时候,一个大事件就会在某个时点发生,它看似偶然,但其实只是瓜熟蒂落——你生命中的“超越性视角”诞生了!从此,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个拥有“超越性视角”的生命。
那时,虽然你拥有了超越性的视角,但你仍然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至于“缘起性空”这一“眼镜”或者“视角”本身是怎样的,笔者将会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阐述,此处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