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刘永和老汉闲聊,了解一下宋朝平民百姓的生活。原来,这老汉家里有二十几亩薄田,收成好的时候,每年也有五十贯的收入,那也就相当于一万五千块钱,不农忙的时候他还帮人家拉货,每年也有二十几贯的收入,一年总的收入也达到了两万多块。家里除了老两口还有一个未成亲的儿子,日子过的倒也滋润。看起来,在这大宋朝,只要人不懒,都会生活的不错的。
时间过的倒也快,太阳已经升起在地平线。照在身上暖暖的。
刘永回想着破庙里发生的事,此时想想还有些后怕,万一他们找到了那人,自己和英英恐怕就要葬身刀下了。他拿出了木头雕刻的小鱼儿,仔细端详,回想着那人临死前的话:“交给,鹅,鹅……”
“鹅什么呢?姓鹅的人?有这个姓吗?难道还是一个叫鹅的地方?”刘永心里实在是想不通,“老兄,你的遗愿看来我是不能帮你完成了。”再看看小木鱼儿,又想:“既然完不成,那还留着它做什么?”想着就要扔在路边,但扬起来的手又停在了空中。
“不行,不能扔。那些追杀的人弄不好就是为了这个小木鱼的。看来这不是一件普通的东西。”刘永心里真可谓是柔肠百转啊。
“叔父,你做什么啊?”英英看到刘永奇怪的动作和神情后问。
刘永笑笑,道:“没什么,英英好好休息,说不定我们还要走路呢。”
一听走路,英英的小脸一下就拉下来。刘永笑道:“怎么了?英英不想走路了?”英英点点头。
“那叔父就挣钱顾马车好不好?”刘永逗她。
“嗯,好。”英英真的相信了。
看到英英一会生气一会儿高兴的样子,刘永喜爱的忍不住把英英抱在怀里。
刘永决定保存木鱼,待以后打听打听。而脑子里不断的想着那个鹅字。
老汉吃了一条免费的烤鱼,心里美滋滋的,竟然一路哼着难听的小曲儿。但在刘永听来,老汉难听的小曲儿还是和这周围的景致很切合的。这难听的小曲给眼前的花草树木,远山近水披上了一层古香古韵。
老汉架着马车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边转去。刘永便问道:“老伯,为何转弯?”
“郎君,李家村集在这面。”老汉解释道。
“那不是离我去的眉州城远了吗?”刘永探起身来,他可不想偏离路径。
“我说郎君啊,反正这里距离眉州城还远的很,再说你不是要去集市的吗?”
“可我以为是在官道的路边啊?”
“官道上哪里有集市啊?”
“那离那集市还有多远?”
“不远了,八九里路吧。不过你要在这里下车可要付我至少一半儿的车钱。”老汉三句话不离一个钱字。
刘永觉得八九里路也不远,便道:“谁说我要下车了?”
又走出几里路,岔路就多起来,行人也随之多起来,他们大多往一个方向,看来都是去赶集的。有的赶着牛马车,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独轮木车,一些妇女则挎着各式各样的竹篮。期间也不乏一些娇艳的姑娘。绿衫,粉衫,黄杉,点缀在人丛和返青的田地里,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只蝴蝶映着骄阳翩翩飞舞。
这是刘永来到大宋后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人,恍然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看到男人们大多是灰黑色,或者是深青色的粗布麻衣,头上大多裹着巾帻。期间也不乏一些穿绸缎的人。当然了,这些人都是骑着高头大马的。
看到有几个姑娘谈笑风生的走过来,刘永赶紧正正纱帽,正襟坐好。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架势。
几个姑娘见了刘永,都是噗嗤一笑,个个红着脸,扭头跑开了。跑出几米远还不忘回头再看刘永一眼。然后把头簇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显然她们是在议论刘永。
刘永洋洋得意,心想:“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我刘永也有今天啊,也能凭着一张脸就让姑娘们脸红害羞啊!”
那几个姑娘虽然跑开了,但是还时不时的回头偷看刘永,刘永忍不住抬手和她们打招呼。便把那些姑娘羞的咯咯的笑。
“叔父,那些姐姐笑你呢。”连英英都看出来情况不对了。
老汉插嘴道:“嘿嘿,那些姑娘是看上你叔父了。”语气不冷不热的,似乎是有些吃醋。
“叔父,那些姐姐看上你什么了?”英英不明白就问。
刘永得意洋洋的甩了一下头,险些把帽子甩掉,赶紧抓住,只说了句:“没什么。”可心里那个美啊,都快冒出鼻涕泡了。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其实男人也是一样的。
这一路上,年轻的姑娘没少看,大多都喜欢多看刘永几眼,他也都是微笑面对,心里想:“你们要是想要签名那就上来吧!”脑子里便出现了一堆漂亮姑娘围着他要签名的情景。想着想着,自己都笑了。英英就奇怪的问他笑什么,他只说:“没什么。”英英就不高兴,小嘴巴撅的老高,可以挂个油瓶子了。
小孩子即便是生气也是可爱的,尤其是像英英这样漂亮的小姑娘,更是让人又怜又爱。刘永伸手指刮了英英撅起的小嘴儿,逗她笑了。
这还真是个大集市,只不过没看到老汉所说的什么李家村。经过打听,才是道这个集市是几里外的李家村人创立的,这个地方正是方圆十几个村的中央位置,每月仅仅四个集。
这是一片开阔地,早已经有商贩摆摊儿叫卖了。
刘永放眼看去,在这足足一个球场大小的空地上,来来回回的排了七八条由摊贩们组成的长龙。那些买东西的顾客们则贴着这些长龙蠕动,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
老汉把马车拴在树上,叮嘱刘永千万别想逃跑。而刘永却领着英英去路边的小河沟里洗了把脸,整理一下衣衫。回到马车前,刘永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跳进这人山人海里了。小英英更是跃跃欲试,眼睛直视盯着那些个热气腾腾的摊贩。因为但凡冒气的都是做各种小吃的。
“叔父,英英想吃汤饼。”小英英扯着刘永的衣襟,也不管他有没有钱。
“英英听话,等一会儿叔父赚到钱了就没给你买来吃好不好,还买别的,你看那里还有烤肉的呢。”刘永一面说,一面手指着。
“嗯。”英英痛快的答应。
刘永搓了搓手,咬了咬牙,眼睛里闪过一道寒光。一旁的老汉还在叮嘱刘永别跑了。刘永也不搭理他,牵着英英的小手进了热闹的集市。老汉不放心,只好先放下自己要买的东西跟在刘永身后。
走在人群里,浏览着两边的摊贩,卖什么的都有,从瓜果梨桃,猪羊鸡鸭肉类等农产品,到生活用品,再到生产用资料农资农具,大大小小的一应俱全。刘永奇怪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集市就没有人管理和收税吗?就问老汉。
老汉道:“县衙原来是在这里设置税场的,可后来遭到了村民的抵制。都说村民们做的不过是街边小摊贩一样的小买卖,按照大宋的税法是不用过税的。为此有人还告到了州里,县衙就把税场撤销了。到现在一直就是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自行交易。很自由的。”
刘永点点头,心里想:“真没想到,这大宋朝廷对小商贩还真是仁义。”
刘永牵着英英的手慢慢的浏览小摊儿所卖的东西。而英英直把眼睛往卖吃的上面盯。每到一处就站着不走。
对面一个肉饼摊儿,大腹便便的老板正忙着烙肉饼。一张小桌前坐着一个妇人和两个孩子,孩子们正手捧着油汪汪的肉饼大快朵颐。英英盯盯的看着人家,眼里充满了羡慕和期盼之意。
此时刘永心里酸酸的,他把英英抱起来,柔声道:“英英,叔父一会儿就给你买着吃啊!”英英相信刘永,点点头,可眼睛去始终不离那大快朵颐的两个孩子。
没办法,刘永赶紧抱着英英走了。却听身后那妇人道:“真是的,穿的也不差,也不给孩子买个肉饼吃,看把孩子馋的。”又听一男子说:“别看穿的人模人样的,其实就是个穷鬼。别说是肉饼,我看他连个炊饼都买不起。这样的人我见多了。”
刘永顿了一顿,侧眼一看,说话的正是肉饼摊的老板,脸上还带着些鄙夷之色。他咬了咬牙不做理会走进了人群里。
走走停停的不落一个摊位的看,用了大概半个小时走完了整个集市,又回到了老汉栓马车的地方。
老汉一直跟着,不离不弃,看到刘永空空的转了一圈,便对自己那一百五十文的车钱感到担心了。
“哎,我说郎君啊,我那车钱你不会赖账吧?”老汉问。
刘永瞥他一眼,微微一笑,道:“老伯你是不是很想要这笔车钱?”
老汉坚定的点点头。
“那你要按照我说的做。”刘永道。
“怎么做?”老汉问。
“老伯,你把马车卸下来,然后推到那里。”刘永用手指给老汉看。那是一个位于两排摊贩尽头中间的地方,是一块儿空地。
“在那里放辆车恐怕不妥吧。”老汉心里有所疑虑。
“怎么有人管吗?”刘永问。
“那倒是没有。”
“那这样啊,你离的远一些。”
老汉点点头,觉得可行。
“好了,老伯这就去吧。”刘永道。
老汉不知道这位看起来俊俏而古怪的年轻人想要干什么,但为了自己的车钱也只好照做了。
刘永看到老汉按照自己的意图做好了,就拉着英英从新钻进熙熙攘攘的人丛里。直接来到了一个无人问津的摊位前。
(求收藏,求推荐,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