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众多行星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就是火星了,尤其是自转角度,和地球的差别极其微小。
但这种相似也只是相比其他行星而言,实际上火星与地球的差别极大。
首当其冲的就是体型,火星的赤道半径为三千三百九十六公里,仅是地球的一半,而体积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更是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火星的公转周期为六百八十七天,几乎是地球两倍,也就是说一火星年相当于两地球年。
而对地表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大气层,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因而火星地表的大气压强还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稀薄的大气蓄不住热量,保温效果极差,使得火星的温差极大,最高温和最低温能相差一百六七十度。
白天时分,哪怕是赤道地区,地表的最高气温也只有二三十度,其他地方的温度就更低了,而到了夜晚,温度就会迅速下降到零下几十度,至于两极最低气温更是能达到零下一百二三十度。
大气的稀薄,也无法像地球大气层那样,层层过滤来自宇宙的各类射线,使得火星地表常年受到高强度的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再加上极端的昼夜温差,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岩石的风化,让火星地表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砂砾,形成了独特的戈壁滩风貌。
光照不足、温度太低,根本不足以维持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需,因而tpc建造了人工太阳,用于给太阳光无法到达的行星提供光和热。
“这就是人造太阳啊,”飞鸟站在圆形的舰窗旁,看着外面那个漂浮在宇宙中的哑铃状人造天体,眼睛瞪的大大的,嘴里更是大呼小叫。
“人工太阳实验机NSp——康帕内拉!”
大古念着它的名字,同样感到震撼不已。
这是个极其巨大的天体,光是长度就超过了三公里,两端是一大一小的两个球体,中间由几十根巨大的管道和一根主轴连接着。
大的球体是就是人工太阳的主体,能够模拟恒星,释放强光和高热,小的一端则是动力炉,能够给人工太阳源源不断的输送海量的能源。
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不管看多少次,都会倍觉震撼,深感人类科技之先进、科技之伟大。
“这样的东西,竟然还真造出来了。”
千叶诚同样在观赏这堪称划时代的产物。
人工太阳绝对会载入人类的史册,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的活动范围,不再受太阳光的限制。
人类诞生在距离太阳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地球上,这就意味着人类被限制在‘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地表。
但有了人工太阳,就能在任意地点模拟出‘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光照环境,极大的扩展了人类的宜居环境。
当然了,在任一地点创造出适宜人类的光照环境是未来的目标,现在的话,这个人工太阳的任务是为火星生态环境综合改造的下一阶段服务。
其实就是围绕火星转,增加火星的光照和温度,从而创造出和地球相差无几的光照环境,毕竟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是地球的一点五倍,这就使得火星接收到的阳光强度仅为地球的43%,使得火星的地表,比起地球来说,显得尤为昏暗。
万物生长靠太阳,不仅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就是动物没有足够的光照,身体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想要在火星进行大规模的移民,让民众正常的生活和居住乃至繁衍,火星的光照势必要达到地球的水平。
在太阳无法将足够的光传递过来的情况下,就需要人工补光了,才有了人工太阳计划,并付诸了行动。
如今火星的大气第一阶段改造工程已经完成,火星大气的氧气总含量从原本的百分之零点一三,增加到了现在的百分之一点三,短短几年时间里,火星大气的平均氧含量翻了十倍。
而火星地表氧含量则勉强达到了一些植物的生长所需,因而tpc的生物研究所火星分局,将在人工太阳到位后,就开始室外大规模种植适合现在火星环境生长的植物,再加上火星大气改造系统,共同组成了火星大气改造的二期工程,目标是人类在室外能够正常的呼吸,而不必佩戴呼吸辅助设备。
大气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综合工程,改善大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的是创造出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环境。
人类不仅要能呼吸,更需要吃饭、喝水。
植物是一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础,没有植物食物网就是空中楼阁,根本就无从谈起。
而植物还能存水、固土,改善土质,能够将火星糟糕的土质,尽快的变成肥沃的土壤,满足种植粮食作物的需求,从而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
第三点,也是很少有人关心和了解的一点就是固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实就是固碳的过程。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碳就在此过程中变成了植物的一部分。
人类的文明开端被认为是学会使用火,而火焰就是碳燃烧的产物,不管是柴火、煤炭,还是石油、天然气,都是c+o2变成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除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能源之外,还给人类本身提供生物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地球生物被称为碳基生命体,米饭、馒头等主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全都离不开‘碳’,足以说明‘碳’对地球生物的重要性。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碳’,万物皆亡。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先把‘光’这一无法被碳基生物直接使用的能量,以‘碳’的形式固定住,再被碳基生物所使用。
因此,长的漫山遍野、看似稀松平常的草木,其实是一个个天然的生物版本的‘太阳能发电机’,而且能量转换效率比目前人类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板都要高上很多很多。
正是因为植物亿万年来的努力,才让地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了万分之三的程度,并且给人类留下了亿万吨的煤炭,供人类度过了文明的前期发展所需。
而火星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哪怕到现在经过大气改装系统多年的‘稀释’,也还是超过百分之六十五。
这么高的二氧化碳含量,一旦大气厚度继续增加,温室效应也会跟着与日俱增,让火星温度不健康的升高。
就像金星,因为大气中百分之九十七都是二氧化碳,造成了极强的温室效应,白天赤道地区能达到四百六七十度之高,而火星要是和太阳的距离与金星一样近的话,白天温度也能达到这么高。
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继续人工释放其他气体,而是大规模的种植植物,让天然的大气改造机、能量制造机、食物提供机——植物参与进来,和人工一起逐渐的改造火星大气,并最终成为主力军,从而将火星的大气和土壤都达到适宜的程度,到那时,火星将真正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供亿万人生存和繁衍。
“火星改造将在今天正式拉开序幕。”
火星的奈奥马尔斯空间站的站长,站在一旁,眺望着远方正在调整轨道的人工太阳,很是感慨的说道:“待人工太阳点亮,火星的温度就会逐步上升,到那时冰川融化成水,滋润火星的土地,植物有了足够的光和充足的水,就能成长起来,一点点的改善火星的大气和土壤。
这样就能在改善后的土地上种植光合作用效率更高但较为娇弱的植物,而耐受干旱和恶劣气候的植物则向外围控制。
就这样一点点的扩大种植面积、慢慢的增加种植种类,火星的大气和土壤不断的变的更好。
我相信,总有一天,火星会和地球一样,漫山遍野的长满花草树木,沟壑成为河流、陨石坑变为湖泊,还会有蓝天、大海、鸟兽、虫鸣!”
山崎站长说着说着,脸上满是希冀,仿佛看到了理想中的火星——美好而充满希望!
不仅仅是他,还有众多顶着火星狂暴的沙尘、忍受火星恶劣环境、不顾火星低重力导致的身体不适而努力工作的人们,都是带着满腔热血,为了人类第二家园的理想,而长年累月的努力着。
因为火星内核冷却的缘故,使得火星磁场消失,再加上火星质量仅为地球的九分之一,因而火星重力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在这样低重力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会使得人体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对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但是火星的建设人员,就是在沙尘漫天、出入都要佩戴氧气面罩、低重力带来的身体不适中,坚持到了今天,并将火星改造成现在勉强能让人生活的程度。
愚公移山、代代相传!
没有尖牙利爪和强健体魄的人类能够屹立地球之巅并走向宇宙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和火星生态环境改造工程一样,努力的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代继承,如此反复循环,一代代的努力下去,再糟糕的环境也会慢慢的变好。
“是啊,火星的明天一定是更好的。”
千叶诚点了点头,赞同道,只要人类有这个恒心、有如此的毅力,火星只会更好。
虽然说人类中也有龌龊和各种勾心斗角、自相残杀,但人类的闪光点更多,尤其是人数众多的普通人,很多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个别人类的邪恶和卑劣,并不代表全体人类皆是如此。
正是知道这一点,千叶诚才会到今天依旧在地球,努力的在做些什么。
就像这一次,之所以亿万里迢迢的来到火星,就是为了保证人工太阳安全部署,防止意外发生。
他可是还记得,人工太阳遭到过宇宙生命体的袭击,并计划控制人工太阳降落到地球南极,融化南极的冰川,从而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淹没大量的陆地。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千叶诚才特意来此,并坐镇奈奥马尔斯空间站,全程监视人工太阳的入轨,万一有什么变故,能够立刻做出反应。
对此,火星分部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人工太阳带有‘太阳’二字,内部就是进行核聚变来发光发热,说白了,就是一个超大号的氢弹,一旦落下,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正是担心有万一,还调派了装备有多种武器的奈奥马尔斯空间站伴飞,以防不测,现在有奥特曼坐镇,那更加万无一失了。
“可火星不是没有水吗?”
飞鸟听着他们的对话,扭过头来,疑惑的问道,他记得学习过的火星知识里,说火星表面有干涸的河床和湖泊遗址,表面在久远的过去存在过液态水。
怎么现在说,人工太阳能融化冰川呢?
火星哪来的冰川?
山崎站长笑呵呵的解释道:“火星表面是没有水,但是小行星带有啊,还有土星环也是大量的冰构成,只需要瞅准角度,将这些冰球推过来,落到火星无人地带,就是水源呀,而且火星的地底是存在水的,只不过多以冰的形式。
只要温度上升,地上地下的冰都融化,地下河和地上河都流动起来,火星就活了。”
“哦,原来是这样。”
飞鸟恍然大悟的的点点头,明白了火星生态改造的思路。
说白了,就是遵循自然为主、人工为辅。
虽然火星地下有冰,但能不动就不动,让其成为地下水,流动起来,毕竟在水循环中,地下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一旦缺失了,那地上水再多也存不住,还是会渗透到地下。
所以,tpc宁愿花费大代价,从小行星带甚至土星运冰过来,也不想轻易动火星的地下冰,为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的保持自然。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嘛!
“开始入轨了。”大古一声喊,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引了过去,全都看向了今天的主角——人工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