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做事很雷厉风行,夏南将这事交给自己,他风风火火地找了姚忠商议之后,先点了几个管事,在姚忠率领下出发买粮。
而顾锦自己,找了一拨北地来的商人,探听北地有什么出产。
夏南得到唐鹤年回信,说顾锦答应了这事,已经在着手安排后,松了口气。
他找上顾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顾锦是真的有经商之能。虽然这位大舅子不按牌理出牌,他想的那些生意点子,都是别人眼中不务正业的,可架不住真的赚钱啊。
另一方面,顾锦帮着自己做事,他就不用怕找不到顾如画了。他很怕自己安定了北地事务派人去京城接她时,她已经消失不见了。现在,有顾锦在,顾如画肯定要见自己的。
夏南心情很好。心情一好,他都有心思带兵去秦州附近晃了一圈。
云子全一直镇守秦州,秦州守军三万,加上云氏一族收服的其他人手,陆陆续续都到秦州汇合。
一个小小的秦州城,驻扎了将近十万大军。
云子全本来以为夏南率兵是要攻打秦州的,调兵遣将,严阵以待。结果夏世子压根什么都没干,就到城外五十里出溜达了一圈。
秦州城中驻军,看着世子率兵前行、兵强马壮的样子,发现他与传闻中病弱的成王府世子压根不是一回事。
他们守在秦州,本来还打算看夏南的笑话来着。就算有成王妃收买的将领辅佐,夏南要收拢云州城的军心,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现在,他们发现,夏南不仅没有焦头烂额,才过了这点时间,就有余力行军调兵了。他不仅不是传说中只知道风花雪月的风流世子,还是个允文允武的将领。
有些人投靠夏北,是觉得夏南不堪大任。一时间,这些人心中犯了嘀咕。
若是夏南率兵过来直接攻打,夏北号召、云子全带队,众人也就锣对锣鼓对鼓地见个真章。
可是,夏世子率兵从秦州城附近晃过,派人敲锣打鼓宣传了一下成王已经苏醒、王爷和世子对于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若是能擒拿附逆将领,各有赏赐。
他明晃晃鼓励秦州城内外官兵立功,率领十万大军从秦州南边到北边走了一圈,将秦州附近几处军营的守将调换之后,直接沿着秦州北边布防,切断了秦州与北地边防的联系。
然后,他又带着调下来的军队回到云州去了,看着就跟来换防一样轻松。
他轻松了,秦州就难受了,不能痛快打一架,还得想着他到底什么时候来打。
夏南围而不攻的架势,既往不咎的告示,还有立功有赏的政令,让秦州城人心有些浮动。
皇城司的人,守在秦州城外,有了意外收获。
邓自谦一听到消息,连忙禀告了夏南,有从南面来的人,半夜敲开了秦州城门,而皇城司的人顺着蛛丝马迹探查,发现那人是从京城来的。
夏南大喜,褒奖了邓自谦的功劳,命他全力负责侦查此事,“京中有人与云氏逆贼勾结,就怕有人在京城对圣上不利。邓千户若能查出此人来历,大功一件。我一定亲自上折,为邓千户请功。”
邓自谦一口应下,“末将必定全力以赴,不负世子期望。”
皇城司的人查消息是好手,何况这些年,皇城司在北地也留下不少眼线,邓自谦接手这事,夏南直接将这事丢开手了,叫了同贺吩咐,“你让人小心探查,皇城司的人打探过后,将有关人等都监视起来,不可打草惊蛇。”
同贺双眼都发亮了,“主子,待到这次平定了叛乱,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皇城司留在北地的钉子都拔了?”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啊。成王府在京城能弄个天心庵,北地也不是铁板一块,皇城司这些年在北地必定也有了暗桩据点。
“说起来,还得感谢邓千户呢。”有幕僚忍不住笑呵呵地说道。
夏南笑着摇头,“邓自谦未必想不到我们会顺藤摸瓜,只是——功劳太大,他舍不得放弃。”
夏南将这事交给邓自谦,就是要他利用皇城司的人调查。他会想不到可能会暴露皇城司一些暗线?
但是,邓自谦觉得自己的根基在京城,就算明宗示意过会让他留在北地,邓自谦还是想回京城去。
所以,明知夏南的举动有深意,他还是禁不住这诱惑。也许,他还想顺着这事查出京城主使人,到时是投靠这人,还是拿这人当进身之阶,都在他掌握之中。
邓自谦要是一心忠君,夏南给出的诱饵就无用。可看他这样子,显然也想在夺嫡中占个队。就不知他心里,是看好夏结,还是看好夏绰。
之前京中与夏北母子接触的人,是云妃。这次,若还是云妃,她想借着云侧妃母子做什么?
之前云妃想借着云氏一族抬高自己出身,也想拉拢夏北母子为夏绰助力。现在,自己与夏北胜负未分,夏北应该帮不了云妃什么,云妃还会派人见他?
夏南心中思量片刻,吩咐同贺,将京中来人可能是云妃派来的这事,透露给邓自谦知道。云妃到底想做什么,就让邓自谦去头痛吧。
他吩咐完之后,忽然觉得这事非同小可,他可以写信告诉顾如画一声。
于是,夏南打发同贺等人退下后,亲自写了一封信,跟顾如画提了这事。借着这信,
夏南的书信还未到京城,顾如画这边,先接到了一个消息,明宗招了玄城子进宫,君臣畅谈甚欢。玄城子还在宫中御花园露了一手空手偷蟠桃的绝招,说这是他自西王母的果园中偷到的长生不老仙桃。
这凭空冒出来的玄城子,一下子镇住了众人。皇城司显然也查过他的来历,觉得没问题。明宗这些时日越发喜怒无常,早朝杖杀朝臣的事都不止一次了。拿着玄城子献上的仙桃,他大喜过望,觉得玄城子是天赐仙师,封他为国师,接替菩真之位,替自己祈求长生。
而第二天,晋王凑了个双喜临门,在早朝之上禀告——登仙台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