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功德点啊,这顿饭请的值。
南奚又吃了个馄饨,对着坐在对面的黎北穆壕气地说道:“快吃吧,他家的馄饨做的真是一绝,你要是不够可以再要一碗。”
随即她想到了傻大个儿这一身穿着,问:“你不会是吃不惯这个吧?”
糟了,好像真的不该带他来馄饨摊的。
黎北穆摆摆手:“不是不是。”
他试着吃了一个,味道出乎他的意料,“好吃!”
很快,他就把一碗馄饨都吃完了,甚至连汤都喝光了。
南奚见他真的没有勉强,笑着问:“我说的没错吧?这家的馄饨真的很好吃,我吃过一次就忘不掉这味道了。”
她又给黎北穆点了一碗。
黎北穆嘴上说着不用,可等馄饨真的端上来后,还是忍不住又吃了起来。
“没想到这样一个小摊子生意都这么好。”黎北穆看了看四周,一共不过五六张桌子,竟是都坐满了。
南奚指了指斜对面的贡院,“那是因为今天科考开始了,他们都是考生的亲人,虽然不能帮着考试,却可以在外边陪伴。”
黎北穆又仔细看了看四周,面上扬起欣慰的笑意:“看来百姓的日子还是颇为富足的,甚好甚好。”
这傻大个儿的傻气怎么说犯就犯?
南奚直接瞥了他一记白眼:“那是因为穷人没钱吃馄饨,你该不会真的以为这馄饨很便宜,所有人都吃得起吧?”
卖馄饨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憨厚耿直,闻言还特地过来解释了一句:“我这馄饨不贵的,你们吃的多,可以给你们便宜一文钱。”
所有人朝这边望过来。
南奚:“……”
黎北穆不信:“你看,这老板多实惠,又便宜一文钱,怎么还会有人吃不起?”
南奚直接结了账,“你跟我来。”
看在那10个功德点的份上,她今天就免费给这傻大个儿好好上一课。
可谁知黎北穆起身离开的时候没注意脚下,竟是被绊了一下,身体下意识倾斜,刚好就倒在了路过的一个女人身上。
“啊!”
女人尖叫一声,双臂紧抱着胸口后退,怒斥:“光天化日,你竟敢轻薄于我?”
她的声音很大,不光是馄饨摊上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都望了过来。
他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黎北穆。
黎北穆:“?”
他还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
“我没有。”
“这是误会。”
他企图跟那个女人解释,但是女人不听,还以为黎北穆上前是想要继续,“别以为你长得好点儿就可以对女人为所欲为了,小小年纪就这般不学好,当心我报官!”
女人甩袖离去,黎北穆被骂的云里雾里。
他转头看向南奚,解释道:“我真的没轻薄她。”
南奚忍不住笑:“行了,也许人家只是心情不好,而你刚好撞上去了。”
这种事情只能认倒霉,毕竟他是真的撞到了那个女人。
小闹剧很快结束,周围人继续自己的事情,南奚带着黎北穆去了城北郊外,那儿有一个破庙,里边住着十几个乞丐。
“你觉得,他们吃得起馄饨吗?”南奚问。
这是黎北穆第一次见到乞丐,原来,真的有人衣不蔽体,饿的与狗夺食,穿不暖,吃不饱。
“这……”黎北穆道:“乞儿毕竟只在少数。”
哪个国家还没几个乞丐了?
南奚见他仍不信,点点头:“好,那你再跟我来。”
她又带着黎北穆去了之前她和菡萏芍药去过的村子。
这个村子都是以种地为生,可秋收后除了上交的地租便不剩下多少,所以家家过的捉襟见肘,大人不舍得看病,小孩不舍得上学,生活好像完全没有奔头。
“南姑娘,您来了?”因为上次南奚来过给他们看病,又经过了郝大娘家的案子,所以村里人几乎都认得她了。
对她是既感激又愧疚,所以见了面都会热情地打招呼。
“南姑娘,我家刚烤了点儿红薯,可甜,您要不要来尝尝?”
“南姑娘,我孙子从昨晚儿上就一直哭,也不吃饭,不知道是咋个回事,能不能麻烦您来给瞧瞧?”
南奚笑着点点头:“好的,张婆婆,我这就去。”
他们跟着到了张婆婆的家。
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儿不大,里边的土地长着喜人的青菜,再往前是一座茅草屋,进门是厨房,厨房的左边有一个房间,床铺边上又延伸了两块木板,上面躺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旁边是流着泪为孩子心疼的母亲杨氏。
“儿媳妇儿,快去倒点儿茶,南姑娘来了。”张婆婆说道。
杨氏紧跟着起身去张罗。
“不用了,大嫂,先给娃看病要紧。”
南奚来到床边,先是看了看孩子的眼睛,又看了看他的舌苔,随后开始把脉。
最后拿出针包,在孩子的肚脐附近扎了几针,很快,孩子放了几个屁,也不哭了,开始伸手要抱抱,还想吃东西了。
张婆婆和杨氏齐齐松了口气。
“南姑娘,你真是活菩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南奚笑着道:“没那么夸张,张婆婆,孩子就是吃的凉东西,又吹了冷风,寒气入体,形成了胀气,哭是因为肚子疼,以后多注意些就好了。”
张婆婆和杨氏非要给南奚钱,可她没要,这里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她又怎么能拿她们的钱?
“这些药丸你们留着,以后若是再遇到这种情况,就给孩子吃一颗,不要多吃。”留下点儿药,南奚便拉着黎北穆一起离开了。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功德点又涨了10个。
黎北穆好像受了什么打击一样,从张婆婆家里出后就没再说过话。
“怎么了?”南奚问。
黎北穆看了她一眼,随后转身又回了张婆婆家。
她们正准备吃饭,碗里的粥几乎看不到米粒,桌上放着一盘黎北穆并不认得的炒野菜。
黎北穆怔住了,“这些东西怎么吃得饱饭?孩子还那么小。”
张婆婆只能解释:“家里米不多了。”
杨氏也是个善良的,问:“你是不是饿了?要不我再去给你重新煮点粥,多放些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