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是在各院自己吃的,吃完饭,苏伯鸿来找苏柏源,兄弟二人去了书房,苏青乖巧的给他们上了茶,之后就回房了。
书房里。
苏伯鸿喝了口茶,感叹“三弟还是跟以前一样,能找到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这茶还真不错,昨天你派人送过来的大米也很好,口感好不说,吃完后感觉精神头都好了不少,今天王爷来拿的应该就是这个大米吧?”
苏柏源笑笑“是的,差不多。”
要是苏青在,会很有底气的反驳,“什么差不多,那是差好多,给大伯家的是在空间里种的普通大米,因为有灵气滋养,健身效果有,但却并不神奇,而给王爷的,却是真正的灵米,参宝说,那是修仙的人吃的,没有杂质,不过那东西不能随便拿出来。”
苏青很清楚,这个空间是她因缘际会捡到了宝,她也没想着贪占,所以除了自用,或是库存足够多的,真正珍稀的东西她都没打算染指,因为她从心里认为这个空间不属于她,能拿到这些已经很幸运了。
参宝伴她此生已经能够帮助她良多,再多的,她也从不奢求,好东西还是要尽可能的多存着些,万一参宝以后再遇到修仙世界的人,万一那人身无分文,为了参宝自身的安全,这些灵米灵蔬多些存货,以后的空间拥有者不至于把主意打到参宝本身,他修炼到成人不容易,小命得仔细看护着。
跑偏题了,说回书房这兄弟俩,苏伯鸿继续开口“三弟啊,大哥知道你和弟妹的感情好,也只有一子一女,子嗣不旺,但那也不能把青青一个女孩子当男孩养啊,
你是没看见今天在南辰王府,青青跟赵景勤比武,那叫一个勇猛,现在知道这事的人不多,以后你们还要回幽州,影响不大,可青青回幽州之后你可得仔细嘱咐了,不能随便与人动武,否则真嫁不出去了可有的你们夫妻哭的。”
苏柏源……“大哥,谁说我要把青青嫁出去的?我这金尊玉贵的养大闺女容易吗,给别人家我们夫妻才舍不得呢。”
“再说,青青自己开了饭庄,营收养自己没问题,啊,大哥可能不知道,青青在洛州给我们一家置办了房产,三套三进的宅子正好占了一条街,中间那套我们夫妻住,左边那套给她大哥,右边那套是她自己的,以后有我们照看,需要嫁人受苦吗?
所以大哥呀,真的不用担心她勇猛,我们夫妻还觉得平日里青青太乖巧懂事了些,要是能够更刁蛮点,以后就更不会受欺负了。”
看着苏柏源那副沾沾自喜的模样,苏伯鸿觉得一口老血堵在嗓子口,这时他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决定,分家好,离得远远的,省的他哪天忍不住打死这个不省心的弟弟。
“你,算了,你自己有想法也是好的,至于青青嫁不嫁人,有时间还是问下青青的意愿,可别最后好心办坏事,耽误了孩子的终身。”
苏柏源点头“大哥提醒的对,回头让你弟媳找个时间跟青青谈谈,看她自己有什么想法,不过游学是青青提出来的,这几年应该不会考虑这些。”
苏伯鸿对于游学也很赞同“是啊,这方面的眼界青青是比其他人强,建章哪怕不入仕,眼界开阔,将来若是真的教书育人,教出的孩子我相信也会更加优秀,而女孩子能走走看看,后半生若是不被困在后院那一方小天地也是好的。
你看京都繁华吧?那些个世家大族不缺权势,不缺金银,但是女儿家都困在后院教育些没用的女红诗词,嫁人后那些个争风吃醋,害人坑人把那后院搅和成啥样了?有些眼界心胸甚至不如那些个乡间乡绅的女儿,真是悲哀。”
苏柏源点头“我也跟章儿说过,要是在游学过程中有喜欢的,让青青把把关,如若兄妹俩都满意的,就来信告诉我一声,我们夫妻也去看看,能定下就早点定下来,年纪也不小了,若是没有合适的,回到幽州,亲事就由我们夫妻定了。”
苏伯鸿也很赞同“是,亲事不能急,一个好的亲事那是能够昌盛三代,一个不好的亲事那是毁三代的,三弟这做法,大哥赞同,可惜你的这几个侄子,眼光不行,所以亲事都是你大嫂做主的,不求多恩爱,能相敬如宾也是好的。”
哥俩又聊了一会儿,苏伯鸿今天在王府开始堵在胸口的一口气散掉了,也就回主院了。
第二日一早,苏伯鸿带着苏建章去了官学,因为是苏家的孩子,官学里的学官还是很重视的,亲自过来进行考核,因此,一些听到消息的学子都围到了学官考核的教室。
先考核的是背诵,这两年苏建章哪方面进展最快?毫无疑问,记忆力增长最快,之前那些本书也不是白抄的,一字一句照着抄哪有边背边默写快?由此,苏建章的记忆力完全被锻炼了出来,那一笔字也是不错的,虽不能自成一派,但也初见风骨。
背默这一块很快通过,围观的学子们也不禁心生佩服;接下来就是民生考校,但是从分家到现在8年时间,苏柏源这一支从买房置地开始到饭庄经营,苏建章虽未完全参与其中,但多少也懂一些,
毕竟也下地干过活呢,这方面的见解也比这些蜜罐里的学子强出了不少,而且这一路游学,虽然未遇到什么困难,但是看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感慨和想法还是颇多,阐述的一些观点也更接地气,深得学官心意。
只是诗词歌赋部分苏建章虽不至于露怯,但是这种需要心思细腻,情绪感悟的,确实不太擅长,中规中矩。
即使是这样,学官也对他刮目相看,而且心生可惜,这样务实的人才,太适合在地方上成就一番了,可惜可惜,不过学官还是很痛快的同意了旁听的要求。
苏建章随苏伯鸿还没出学院门,苏建章的名字就已经在官学里被四处传开,甚至传到了京都市井之中,一下子就扬名京都了,都知道苏家有一个苏建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