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一计灭三鸟,得天下三州!
刘云既然已走,朝中众臣亦无异议,迁都于许都之时,便就此定下。
曹操内心窃喜不已,待到了许都,一切还不是任由他说了算?
届时便罢了刘云的官爵,又让献帝下诏,使各诸侯讨伐。
那么便大事可定了。
刘云回到营寨中之后,便将今日之事,俱与孙坚等人说毕。
于是,孙坚劝道。
“主公,既然那小皇帝不知好歹,不如我们撤兵回江东去吧。”
“任他曹操劫持,江东如今已经日渐稳固,尚有袁术等人觊觎。”
“再则,曹操必非久居人臣之人,到时我们吞并荆州,再取上将兵临曹操的基业。”
周瑜也是说道。
“主公,孙将军所言甚是,吕布尚在徐州,若无主公在江东威慑。”
“只怕此人早晚必将心变,如今朝廷之事,既在曹操之手。”
“已成定局,业实难图,若率兵攻之,倘不能一举拿下,必成久战。”
“而兖州距离洛阳亦进,后勤补给可以迅速抵达。”
“主公基业都在江东,支援尚需经过荆州,若被袁术于半路截之,断我后路。”
“则势必危急,纵有千军万马,亦非对手。”
听到周瑜的分析,刘云当即便了然,便让孙坚等人下去准备,欲还江东。
这边,曹操听说刘云已有撤军之意,心下更是大喜。
遂迎着献帝,引军在左右护送,径往许都而去。
杨奉,韩暹得知,便引军来追。曹操令许褚迎敌,又差满宠秘密前往杨奉军中,策反徐晃。
徐晃果然降了曹操,于是杨奉,韩暹都被曹操杀败,手下军士尽皆逃亡。
杨奉,韩暹亦亡命往南阳而去投袁术了。
刘云见献帝最终果然还是随曹操往许都而去,不禁长叹一声。
亦引军回江东去了。
自此,曹操声威大震,天子百官俱到许都,曹操便给手下将士,尽皆加官晋爵,不在话下。
曹操又从程昱之计,向献帝进言罢黜刘云吴王之位,夺其骠骑将军之职。
献帝心下复疑,遂只免了刘云骠骑将军职位,升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
至于吴王之位,献帝亦知刘云外江东声势浩大,也不敢过于将之得罪,遂作免。
曹操也没有过于强逼,毕竟刘云的吴王,各地诸侯,也大多不认。
免不免影响不大,也就是个名声而已,毕竟扬,徐二州还在刘云的手里。
这些才是实打实的。
曹操自此尽将豫州也尽收于手,前豫州刺史孔伷病死,郭贡担任豫州刺史后,又被荀彧劝降。
于是,曹操见大事已定,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须过问于他。
便又想率兵攻打徐州,以报父仇。
因此,荀彧献计说道。
“南阳袁术,曾与刘云颇有怨系。”
“如今明公可遣使一人,往南阳向袁术处去,只说刘云欲吞并南阳,剿灭袁氏。”
“再言明公欲相助袁术,共分扬,徐二州,袁术必然中计,将率南阳之众,侵犯江东。”
“刘云势必率军反击,明公再遣密使往徐州见吕布。”
“吕布其人,好利忘义,明公以高官厚禄许之,又令天子下诏,尽赦其罪。”
“吕布或感激,或谋利,必起兵于徐州造反。”
“明公可作壁上观,静观其变,若三方尽伤,公可尽起兵马,逐一击破。”
“若谁势微,公再以兵助弱势一方,待吞并一人,再图另一人。”
“如此,不仅能图得徐州,还能夺取扬州,剿灭刘云所有势力。”
“又除袁术这一大敌,收复南阳,荆州刘表不过附庸而已,届时必俯首称臣!”
“一计灭三鸟,得天下三州,则天下之间还有谁是明公的对手?”
曹操闻言大喜,遂用了荀彧之计,遣使往南阳袁术处而去。
袁术闻刘云欲兴兵将他吞并,覆灭袁氏,不由大怒,曹操有许诺共同出兵,攻打刘云,共分二州。
袁术欣然同意,便让上将纪灵,起十万兵马,先往徐州杀去。
曹操收到回信,见袁术果然中计,便又遣使前往徐州,准备密谋吕布造反。
一面又遣夏侯惇,曹洪共领十万兵马,只在沛县安营扎寨,也不攻打,只是等待。
却说吕布,闻许都来使,于是急忙接见。
来使据说曹操之意,吕布心下大喜,正要答应,忽然想起刘云之前的话,心下不由一惊。
陈宫也闻讯而来,得知使者来意之后,便向吕布说道。
“如今我们已经降了吴王,若是再反,则天下真无你的容身之地了!”
“这段时间我是怎么教你的?如此反复无常,必无人可敢信服于你!”
“那曹操,乃是一世奸雄,如今奉天子以令诸侯,他的话不可信!”
“再说,你若真反了吴王,必死无葬身之地!曹操定不能相容!如此不过是曹操之计而已。”
“欲借你之力,吞并徐州,并扬州二地,甚至还想就此除掉吴王以及袁术。”
“若吴王被曹操所除,你亦离死不远了!”
“况我观吴王,乃天下真正的英雄豪杰,隐隐有天子之气!必能逢凶化吉。”
“曹操,袁术,袁绍之流,日后必定不是他的对手!”
“奉先莫要听信曹操之言,以致自误!”
陈宫的一席话,直说的吕布汗流浃背,不能言语。
若果真如此,他险些误中曹操之计了!
旋即吕布大怒,呵斥使者道。
“曹阿瞒竟敢欺我!遣你这小人来唆使我!”
使者脸色溘然苍白,被吕布拔剑一剑枭首!
当下,吕布又割下使者的头颅,同陈宫径往徐州郡府而去。
将头颅献到刘备与卢植的面前,卢植慌忙惊问此是何人首级。
陈宫应道。
“这是曹贼从许都派来的使者,欲说奉先于徐州造反。”
“袁术再外攻打,曹贼坐山观虎斗,收取渔翁之利,被奉先怒而斩了。”
“还请刘府君和卢尚书明鉴。”
卢植和刘备闻言大惊,当下急忙修书一封,让糜竺快马加急送往丹阳。
糜竺知军情紧要,当下不敢耽误,也不收拾行李,只带了些许干粮,便骑马往丹阳而去。
在九江郡得边让相助,送船渡江,历经十余日,这才到了丹阳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