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沈忆宸简直被气笑了,他本以为看在朝廷御史的身份上,每个州府好歹征调万把两银子没问题吧。

结果没想到,连千把两银子都不给,特别最后那一百两银子的真好意思说出口?

“诸位同僚真是出手大方,今日本官若是不询问,还真不知山东州府已经贫苦到如此地

步。

听着沈忆宸话语中揶揄意味,山东布政司众官员只得尴尬陪笑。

讽刺两句又不会掉块肉,出钱出粮那是真的在割肉!

看着山东布政司众官员嬉皮笑脸的模样,沈忆宸明白这群人软的肯定不吃,必须得来点硬家伙了。

只见沈忆宸慢悠悠说道:“既然如此,那非常时期就得行些非常手段了。

“本官生长于应天府想必诸位都知道,南直隶以及浙江布政司的幕僚师爷可谓天下有名,精通刑名、钱谷、文牍。”

“整肃史政不查银钱米粮的账本说不过去,你们说本官应该从哪一个州府查起呢?”一边说着,沈忆宸目光在山东布政司官员身上来回扫视,众人都眼神躲闪不敢对视。

江浙地带幕府文化兴于明朝,盛于清朝,经济发达文风鼎盛导致读书人众多,内卷之下一些没有获取官职的文人,就会选择成为各级地方长官的私人顾问。

后世着名的“绍兴师爷”,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沈忆宸其实除了卞和这个送上门的幕僚外,与江浙的幕僚群体并不是熟络。不过借用他们的名头查账,来吓唬一下山东布政司众官员够了,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沈忆宸是否有这方面的人脉。

这年头明朝地方官府的账,想要挑毛病哪怕清廉如海瑞,都可以挑的漏洞百出。倒不是说他贪墨,而是明朝地方财政系统极其奇葩,不可能不出问题。

最不可思议的一点,就是终明一朝连个统一的财政部都没有,更没有统筹的支付转移渠道,户部被分权的太厉害了。

用一个后世流行词来形容,就叫做“去中心化”。

举个例子阳谷县收到地方赋税,它不是上缴财政部门后,再根据需要和预算发放,而是在地方自行分配。

比如县衙直接决定发放官吏差役俸禄多少两,驻军卫所多少两,河堤衙门维护留用多少两上缴封地藩王多少两等等.

单纯这样也就罢了,发放白银起码数字明确,无非就是地方分配权力大了些。问题明朝的财政收入,并不是单纯的白银,而是收取实物的!

于是乎上面的白银数量,还需要折算成米粮、布匹、丝绸、盐茶、油椒等等零七八碎的东西,换神仙来都算不清楚。

更为离谱是,这一堆东西不是单一上缴户部,还得运送到承运库、内库、太仆寺、工部、礼部.

反正中枢能想到衙门,基本上都能分到一杯羹,折腾到最后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全是一笔糊涂账。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财政收入始终只能维持在两千万两上下,到了明末崇祯年间直接崩溃。而清末就算到了光绪年间,岁入总额依然维持上亿两规模,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究其原因,除了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带来的征缴力度区别外。财政执行效率区别,同样是很重要的因素。

就明朝这种财政混乱体系,地方官不贪不乱才有鬼了,能撑两百多年才崩溃,更是祖坟冒青烟

所以只要沈忆宸去查账,就一定能找出毛病来问罪!

望着一众官员皆不发言,布政使洪英清咳一声,然后开口道:“诸位同僚,沈佥宪乃朝廷御史整肃史政,尔等理应配合,怎能遇到难处就推诿?’

“这样吧本官作主,山东布政司诸位同僚想想办法,从各州府征调五万两白银来支援沈佥宪赈灾治水。吾等身为一方父母官,当以百姓为重!”

除去巡抚这样的外派“特使”,布政使才是正式的一省主官。所以这边洪英一拍板,那边山东布政司官员立马就点头附和道:“藩台所言甚是,吾等身为亲民官,岂能因眼前困境而推托?’

“沈佥宪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吾等定当全力配合!”

“哪怕就是地方衙门饿肚子,下官也定当把赈灾银钱给凑齐,不能让百姓受苦!”“藩台与佥宪体恤爱民,下官当引以为榜样。”

这番变脸速度,简直让沈忆宸叹为观止。

以往身处朝廷中枢,身边不是高官重臣,就是翰林清贵,再不济也是那群言官喷子。不管文人风骨这玩意是嘴上说的,还是身体力行,至少大家都是场面人要点脸。

山东百万灾民浮尸遍野,局势糜烂成这个样子了,还好意思说身为亲民官,宁愿苦自己不愿百姓受苦,真就是脸都不要了呗。

五万两白银看似很多,但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跟大规模赈灾而言,堪称杯水车薪。

要知道沈忆宸追缴阳谷县几个大户税粮,折算成白银都有三万多两,整个山东承宣布政司这般咬牙硬挤才五万两?

洪英的这招以退为进,糊弄鬼呢?

“洪藩台堂堂一方大员作主,本官认为怎么也得值个五十万两,否则传出去岂不是有损洪藩台威名?’

沈忆宸已经没耐心跟这群地方官玩什么虚与委蛇了,他现在只想搞钱,然后进驻张秋镇治水。

既然一省主官洪英站了出来,那沈忆宸也就干脆打蛇顺棍上,逼迫他来表态了。

“沈佥宪这是什么话,一省财政怎能如此轻浮随意,莫非京师繁华闪了眼,认为五十万两是个小数目?”

感受到沈忆宸话语的攻击性,洪英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

好歹洪英也是从二品大员,并且身为布政使主管一方。当着属下的面沈忆宸这般不给面子,自己要是没有拿出硬刚态度,以后还如何服众御下?

“五十万当然不是小数目,但偌大一个山东连五十万两都征调不出来,本官有理由怀疑贪墨亏空严重!’

沈忆宸继续咄咄逼人,他打定主意要是山东布政司官员不从,那自己连夜奔赴布政司衙门查账。

甚至都不需要亲自查账,因为明朝御史出镇地方,有跟言官一样的风闻奏事权力,怀疑贪墨亏空即可问罪。

不撸几个地方官员下马,真把自己这个御史给当耳边风了?

看着局面有图穷匕见的趋势,巡抚张骥站出来,开口当这个唱红脸的和事佬。

“沈佥宪,五十万两山东各州府确实征调不出来,还望体谅地方官府的难处。”

“治理黄河水患乃福泽山东万民之事,排除万难诸位同僚也得尽一份力,要不各退一步,就以二十万两白银为准如何?’

从五十万两变成二十万两,这叫各退一步吗?

屠龙刀也不过如此吧。

就在沈忆宸准备讨价还价之时,张骥看着他淡淡说道:“沈佥宪,山东地界不仅你一人有奏事权力,本官也可以直达圣听!’

“互相推诿扯皮,延误了河工工期,苦的还是苍生百姓。

张骥把话说的很清楚了,要是沈忆宸继续“胡搅蛮缠”,那他也上疏朝廷去打嘴炮。

一省两尊大神互相对立攻击,就会如同明末党争一般,陷入内耗大家都不干事了。到时候洪汛期再起大水,除了百姓遭殃外,沈忆宸治水失败同样要问责,可谓两败俱伤。

“好,就二十万两,还请诸位同僚兵贵神速!’

与张骥想象中的画面不同,沈忆宸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立马就答应了下来,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其实沈忆宸也很清楚,山东地方官府是不可能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的

之所以漫天要价,就在于大明官场讲究一个中庸,直接要二十万两肯定不同意。而狮子大开口说五十万两,他们就会折中调和,觉得二十万两可以接受了。

沈忆宸本以为自己的理论很完美,殊不知他才仅仅在第一层,张骥后续的做法已经到第五层了!

谈妥了征调山东各州府银钱事宜,沈忆宸立马下令东昌卫运军护送河湾处百姓,前往决堤的张秋镇,并且在那里大兴土木修筑营地,为后续以工代赈做好准备。

另外一日之后,征调的泰安卫三千卫所士兵,在指挥佥事韩斌的率领下赶到了阳谷县,算是解了人手不足的困扰。

只不过泰安卫并不是孤军前来,仅仅隔了不到两个时辰,济南卫五千卫所士兵,在都指挥同知的率领下,也来到了阳谷县。

但问题是,沈忆宸并没有征调济南卫的士兵,而且他们跟相隔仅仅百里的泰安卫不同,就算乘船沿黄河而下,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奔赴阳谷县。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他们是巡抚张骥调派过来的!

“东主,张骥调来济南卫的军士,恐怕事情不简单。

卞和看着浩浩荡荡开赴县衙的济南卫军士,面色凝重的朝着沈忆宸说了一句。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为自己壮壮声势罢了。

沈忆宸不相信张骥有什么不臣之心,哪怕与自己这个佥都御史不对付,调任卫所士兵来围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之所以这么大张旗鼓,恐怕是路上得知了孟安维的死讯,于是调兵过来护卫,同时可以杀杀自己的气焰。

沈忆宸这番猜测只对了一半,张骥确实是在途中得知了孟安维的死讯。但他调动济南卫的士兵,可不是为了护卫跟装装声势,而是之前早有策划。

只不过济南卫距离阳谷县路途遥远,加上卫所士兵行军缓慢,这才延误到了今日。

“卞先生,县衙存粮运输安排妥当了吗?’

“已安排妥当,三日之内可以全部装车运输到张秋镇。”

“那好,我们就即刻出发前往张秋镇。”

沈忆宸与卞和站在县衙门口,并不是为了观察到来的济南卫军士,而是准备动身前往张秋镇。

现在赈灾济民的米粮银钱都已经搞定,接下来就是沈忆宸出镇山东的真正任务治水。他也无需继续呆在阳谷县衙,陪着这群山东布政司官员虚假客套,该去做大兴水利的实事了。

张秋镇距离阳谷县城并不算远,直线距离大概二十来公里的样子。但是因为去年洪水泡坏了道路,一路上泥泞不堪,远远没有水路那麽顺畅。

沈忆宸一行人中午出发,一直走到夜幕降临,才来到张秋镇。

张秋别看它是一个镇,放在明清时期繁华程度不输于一般的县城。因为这里处于寿张、东阿、阳谷三县交汇处,并且还是京杭运河上的五商埠之一,几乎等同于后世的港口城市。

所以整个镇上最繁盛时期,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阳谷县城都稍逊一筹。

但是这一次沈忆宸来到张秋目光所至之处,基本上除了残垣断壁外,就是各种荒草丛生。原因就在于河口决堤之后,黄河巨大的水量几乎把整个城镇给冲垮了,民居尽皆坍塌,水深高达数丈。

哪怕现在冬季枯水期,洪水早已褪去,依然是满目苍痍。

不过相比较最凄惨的时刻,现在东昌卫运军已经在残垣断壁的基础上,开始重建房屋居所,让流寓道路的灾民有个安身之处。

而且哪怕洪水再怎么摧毁,相比较野外的荒芜一片,至少这里有着一些建筑基础,大兴土木的工程量要少一些。

只是很快沈忆宸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自己早在数日之前就发布了谕令,号召三省各地的灾民前往张秋镇救济。以目前灾民的基数,加上阳谷县这段时日流民的增长率。

不出意外的话,张秋镇至少会有数万灾民来到此处寻求救助。

而现在一眼望过去,加上阳谷县迁徙过来的灾民以及东昌卫运军,人数规模还不如当初在河湾处的灾民数量,显得很不正常。

“伍东,除了城镇开设粥棚,你还在其他地方设立了粥棚吗?”

沈忆宸把伍东叫了过来询问,这里的人数实在不对劲。

“回禀佥宪,卑职只在城镇开设了粥棚,并无他处,来到此地就只有这么多的灾民。”听到伍东回答,沈忆宸脸上表情有些疑惑,人都到哪去了?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庶女攻略画河山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