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父亲步行去了向阳,大约一个半小时才到。王校长和二队队长都在屯头等着了。寒暄了几句,队长张罗着:“走吧,看房去!”
屯子四十多户人家,三条街。走到第一趟房东数第三座房,队长引路,从东边这家院里穿过去。过了一道门,就停下了。院里杂草东倒西歪,墙皮已经脱落。房顶有些塌陷。队长拉开屋门,三人进去,屋内呛鼻子的气味熏得让人想吐。垃圾到处都是。土炕上铺着半截席子。窗台上成了花大姐和蚂蚁的老巢。空中悬挂着蜘蛛,见来人,忙不迭地向高处逃走。父亲开口:“好久没住人了吧?”队长说:“是啊!这样肯定不能住人。你要是点头,社员们算出工给你收拾出来!”这时候,就听见门“吱嘎”一声响 ,进来一个山东口音的年轻妇人,怀里抱着一岁多大的女孩。队长介绍:“这位是东屋邻居王嫂。”父亲叫了一声:“王嫂”。那女人咯咯乐起来。“别看着破,房子没人住,拾掇好了,一样住人。”队长逗她:“那要是小王出来进去都走你家院子,你可同意?”王嫂赶紧表态:“随便走,那路也走不坏,总不能让大兄弟扛着腿吧!”众人都笑了。
队长问:“怎么样?”
父亲点头说:“就按您的意思办。”
队长笑了:“人小鬼大,不是为了留住你,哪能由我出面呢,呵呵!”“那队里还有些草,木头去东山采伐几棵,木匠和社员算给队里出工,记工分。把房盖儿揭了,重新上房盖。窗户重新做。其他的活就得你自己来。另外,二队始终缺个会计,我一个人担着也不合适。你来做这份工。按出工计算,也记工分。房子就给十五元吧!你有工资,开支给就行!”
父亲非常满意,想着自己的那个梦,还偷着傻笑。“行,队长,通知房主人来做手续吧!”父亲假期在饭店干活,留了私房钱,一直没舍得花。房钱还是够的。
队长又说:“我姓孟,叫我孟叔就行。你抓紧时间把户口牵到二队来。需要去派出所走个手续,再到村委会办理落户手续。
父亲感激地一一答应下来。
队长跟王嫂说:“你也辛苦一下,给做饭。记工分。煮面条就行。叫小王去队上领一袋面。”王嫂也乐呵地应下了。
说干就不能拖拉,队长去叫人了。分工落实。这院里立刻就热闹起来了。来了很多新面孔。
几个壮汉直接上房,掀开烂草,喊着口号,三下五除二,就把房盖给掀下来了。房架也都烂了,直接凿下来。从下面看,露天了。
木头采伐回来了。一波木匠钉房架 ,一波木匠量了窗户尺寸,取料开始打窗户框架,设计窗扇。
房东来了,跛脚的老年男人。父亲付了十五元,做了合同。那人便走了。对于他来讲,这房也就只能父亲买了才有钱。没有进账的他, 这些钱也够他用一段时间呢。如果没人接手,这房慢慢腐烂,塌了,就一分钱都不值了。况且,没有队上出工,谁愿意接受这个破房子呢。费工偏小,还得走邻居家的院。万一得罪了邻居,门都出不去。即使扛着腿也出不去呀,除非长了翅膀。
晚上,社员到点下工了,父亲在王嫂家吃了面条。也没打算走。交完钱,这房子就是他的了。他要趁着满月,好好收拾院内杂草和房盖草。那里面藏满了白色虫卵。得赶紧清理掉。就靠这一双手,把杂物抱到园子里的深坑。凌晨时分,总算有点眉目了。父亲点燃了那堆废物。烟雾缭绕,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次日,社员上工,看见院落清理干净了。还真是对这个瘦骨嶙峋的白面书生敬畏不已。“小伙子,也是恨活的人。”“也对,这些活早晚都得干。”……来的人在议论。父亲也不熟,不搭言。只是笑呵呵地,把王嫂烧的开水给大家满上。
其实,父亲就是喜欢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感觉。等到桃李满天下时,手捋须髯,含笑也能九泉了。为了这,吃多少苦,他都愿意。
只要让他有机会站到讲台上,无论讲台在哪儿,无论学生大小,他都无怨无悔。
看到眼前忙乎的社员,想起太平村的百家饭,朴实的一张张笑脸,自己何德何能受此厚待,若不能全心致力于教育,那将是愧对一方人情,一生我心都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