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前脚刚把老九赶走,刘昌后脚便迈入大殿。

“陛下,樊楼送来密报。”

“呈上来。”

接过密报,只看了一眼,他眼中便闪过一丝冷笑。

淮南西路以及传国玉玺归宋国,秦凤路和永兴军路归西夏,完颜宗望自己则要了河北东路与山东,余者皆归完颜宗翰。

好么,真把齐国当餐盘上的鱼肉了?

不过这份密报也透露一个信息,金、宋、西夏三国四方的利益,基本上已经谈拢了。

桌面上的东西一旦谈好,接下来就是准备动刀兵了。

宋金两国都吃过火器的亏,不会没有准备。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韩桢,定然会选在春夏交际之时,这个时间段雨水充沛,尤其是南方,气候潮湿,火药的威力会大打折扣。

四五月份,最有可能发动突袭。

当然,也不排除会选择其他时间。

念及此处,韩桢吩咐道:“宣林丛。”

不多时,小虫身着一袭官袍,大步踏进垂拱殿。

韩桢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宋金西夏三国的密探都安插好了?”

小虫答道:“除了少数密探因各种原因暴露和失联之外,大多数都已成功蛰伏。”

韩桢交代道:“密切关注这三国在边境的粮草调动,一旦发现异动,立刻禀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从来都是先调集粮食辎重,随后大军才会出动。

一个合格的密探,只需通过市场上粮价的变化,便能推断出近期是否有战事。

当没有天灾之时,粮价忽然毫无征兆的大幅上涨,除了战争,不会有其他原因。

“臣领命!”

小虫面色肃然。

处理完这些事,天色已经彻底变黑。

冬季日短夜长,傍晚稍不留神就被夜幕笼罩。

回到延福宫,韩桢与一众妻妾在大殿内用餐。

安娘与狄家姐妹开始显怀了,小肚子微微隆起,她们倒还好,没有像韩张氏怀小荷月时那般,吐得稀里哗啦,除了有些嗜睡之外,与平常无异。

现在,她们三个是赵富金重点保护对象。

若能诞下一个带把的,她以及朝堂上的群臣们,起码能稍稍放心一些。

……

元月初一,正旦日。

天蒙蒙亮,文武百官早早地便等在宣德门前。

待城门打开,进入皇宫,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排成整齐的队列。

韩桢身着隆重的大裘冕,带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赶往南郊祭天。

此次祭天,与上次登基之时又有所不同。

上次是登基,主要是得到天帝的认可,这次则是向上天汇报自己这一年的功绩。

祭品也有所改变。

忙活了近两个时辰,正午时分,重新回到皇城,举行大朝会。

宋承唐制,唐承隋礼,所以这三朝的大朝会不议事,而是一种礼仪,规制繁琐。

一年之中,要举行三次大朝会,分别是圣诞、冬至以及正旦。

圣诞并非外来词,自古有之,乃是皇帝寿辰之日,明清时又称万寿节。

不过韩桢对大朝会进行了改制,取消了圣诞的大朝会,只保留冬至的大朝会,同时将正旦的大朝会,从礼仪改为年末总结大会。

“拜见陛下,陛下万福!”

延福宫大殿之内,群臣齐齐下跪,行大礼参拜。

宋以前,不兴跪拜,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头百姓皆是如此,只行作揖礼。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跪拜,比如祭天、皇帝登基、大朝会等意义重大的场合。

而且,中原的跪礼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下跪,乃是三肃六拜之礼,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女子则是反过来,六肃三拜。

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庄严肃穆,颇具美感。

而直接下跪叩拜,那是北方蛮夷的礼仪。

文天祥当时被俘,押送到忽必烈面前时,面对下跪行礼的要求时,直接梗着脖子说: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礼,可赘跪乎?

意思就是,跪拜是你等蛮夷礼节,我南人只作揖。

后来,元朝夺了天下,跪拜礼开始盛行。

朱元璋为了彰显正统,承认了元朝,同时也将元朝的许多礼制承袭了过来,跪拜礼便是其一。

而清朝贵族女子的六肃三跪三拜,除了名字相近之外,其余根本不搭边,动作是满人自行设计的。

“赐坐!”

待行完礼,韩桢大手一挥。

“谢陛下。”

文武百官纷纷跪坐在软榻之上。

刘昌唱喏道:“诸部禀奏。”

对于赵鼎、吴敏这些赵宋旧臣不太熟悉,但山东系的官员已经习以为常。

这是要汇报各部门一整年的工作。

谢鼎作为文官之首,率先起身道:“臣谢鼎,奏内阁之事……”

内阁禀奏完,接着就是户部、吏部……

以前那套搞得神神叨叨,现在有了年末总结,文武百官对各部院都有了清晰的认知。

开始还好,朝堂上和和气气。

等到陈东汇报时,气氛顿时就变了。

“今岁,督察院查处贪官污吏六十五名,查处脏银及抄家所得共计三十七万余贯。”

韩桢对贪官污吏零容忍,贪污千贯以上,直接诛三族。

千贯以下,流放。

六十五人,哪怕贪污千贯的只有一半,按照诛三族来算,杀了也得有千余人。

一时间,不少官员心有戚戚。

各部院汇报结束后,韩桢做了一番总结,旋即是关于明年的展望与安排。

韩桢端坐于龙椅上,朗声道:“圣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朝绝不能如伪宋那般,寅吃卯粮,因此朕打算设立预算制度。自今岁起,各部院监寺、地方州府郡县,在都需在年初时,为本部门计算好合理的预算,交由户部与督察院审查。”

“往后,各地州府夏秋赋税以及商税,自行扣留预算,余者再上交国库。”

赵宋的政策,是重中央而轻地方。

常说北宋是举一国之力供养一城,到底是怎么个供养法,许多人并不知晓。

赵宋各地方赋税,统统上交国库,粮食、钱财、布帛等物资也全部运送到东京城,官吏俸禄等开支,由中枢一应拨款下发。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是没钱的。

这么做的好处,是加强中央集权。

但坏处也很明显。

比如修个桥、铺个路这等惠及民生的好事,只能让官员自己想办法。

官员哪来的钱?

最后还不是只能求到当地门阀士绅,地主富商的头上,这就导致门阀士绅渐渐与官员产生利益纠葛。

官员想升官,博个好名声,就得求助于这些地头蛇。

再比如某地灾荒,当地政府没钱,只能上奏折到中央。

奏折送到京师,再经中书门下、皇帝审批,然后户部拨款放粮,运送到受灾当地,这一来一去最起码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得饿死多少百姓?

若当地官员处理不当,甚至还会引发暴动起义。

这也是为何,北宋一百余年,起义如此频繁的原因之一。

韩桢这个做法,确实整改了一系列弊病,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当地政府有了钱,难保不会有官吏铤而走险,上下其手。

所以,他才会让督察处介入,配合户部审查。

一旦发现呈交户部的数目,与当地府库账目对不上,那就有乐子了。

“臣领命!”

一众文武官员齐声应道。

韩桢点点头,而后问道:“诸位还有何奏言?”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文武官员不论品级,皆可启奏发言。

这是低级官员们一次露脸的机会。

若是把握住了,被陛下与朝中大佬们记住,往后仕途不说平步青云,起码能少走好几年弯路。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站起一人:“臣有奏!”

此人韩桢没甚印象,看他官服上的鸂鶒纹饰,显然只是个七品官儿。

一旁的刘昌,用微不可闻的声音提醒道:“陛下,此人姓苏名迪,苏轼之孙,苏过之子,任进奏院编辑部郎中。”

“哦。”

韩桢微微点头。

苏迪朗声道:“陛下心忧天下、胸怀万民,微臣提议,当重启登闻鼓!”

吴敏赞道:“此举大善!”

赵鼎却反对道:“不可,登闻鼓直达天听,而百姓愚昧,陛下日理万机,岂能把光阴耗费在家长里短之中?”

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一时间,朝堂吵成一片。

登闻鼓!

据说,此鼓自尧舜禹之时就已设立,乃敢谏之鼓,凡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均可挝鼓上言。

历朝历代,皆有设立。

不过其他朝代的登闻鼓,基本就是个摆设,流于形式,有些朝代甚至对其严防死守,生怕老百姓拿这玩意搞事情。

比如明朝,一度将登闻鼓高悬于常人够不着的位置,还派遣一大堆锦衣卫排成人墙以阻止人们靠近。清朝更是规定甭管鼓敲得有理没理,先打三十板子,看谁还敢来扯淡?

唯独在北宋,登闻鼓就设在宣德门外,不但可以随便敲,而且谁都能敲。

该说不说,赵宋这一点做的比较好。

比如京师有个百姓丢了头猪找不着,就干脆擂响登闻鼓把宋太宗赵炅给敲出来了。

对于此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淳化四年》中有记载。

【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豭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直,因语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亦为听决,大可笑也。然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寃民矣。】

起初还好,没几个百姓敢去敲登闻鼓。可到了宋仁宗赵祯继位后,一切都变了,京师百姓但凡有个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也不去开封府了,直接来宣德门外敲登闻鼓,再发几句牢骚解解气。

久而久之,赵祯被敲的不厌其烦,干脆把登闻鼓给撤了。

这就是为何要赵鼎反对。

真要放任百姓去敲登闻鼓,那官家一天十二个时辰,甚么事儿都办不成了,光处理百姓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了。

(本章完)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