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这次举行石渠阁之会,欲与诸子百家名士共商国事……”一进门,董仲舒就开明宗义的道:“师兄长者,素为陛下所敬,不知可有什么计划或者说想法?”

说着,董仲舒就抬眼看了看胡毋生身旁的弟子公孙弘。

旁的,董仲舒无法确定。

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相信——公孙弘肯定知道某些外人难以知晓的内幕。

毕竟,他身为主爵都尉,出入宫闱,与兰台的不少尚书,甚至尚书令汲黯,都是往从甚密。

若是绝密的军国大事,公孙弘可能还会被瞒着。

但这种实际已经公开的秘密,董仲舒知道,公孙弘肯定是知晓一二的。

而他就缺这个关键性的沟通渠道。

胡毋生却是笑笑,没有接话。

这种事情,是不能乱说的。

当今最讨厌乱嚼舌头根子的家伙!

去年,兰台一位颇有潜力的尚书郎,就是因为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掌握的信息,结果被发落到了会稽郡去破山伐庙,与当地巫祝做斗争去了。

“师弟请入内……”胡毋生微微笑着,将董仲舒迎进自己的书房。

立刻就有下人奉上了从南方运来的上等茶叶,为主宾客人泡上。

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茶叶香味,让董仲舒嗅着,都忍不住赞道:“师兄好雅致!”

如今,在长安的贵族士大夫圈,这种泡茶的方式非常流行。

尤其受到黄老派贵族和士大夫的追捧,认为这是真正的君子雅兴。

就连儒家也颇为喜欢这样的饮茶之法。

不过……

这种从南方运来的青茶,尤其是上等青茶,现在价格昂贵,不是等闲人能用的起。

但胡毋生就不同了。

他的弟子公孙弘,身为主爵都尉,掌管天下工商税收大小事宜,负责核定商贾訾产。

整个天下,想要巴结他的商人,不知道有多少。

虽然公孙弘在坊间的物议很好,两袖清风,就连一日三餐,也是其细君亲手所做,不止有一个人曾经看到过主爵都尉的夫人,带着下人在市籍之中选购青菜和米醋,也不止有一个人曾经亲眼看到过这位主爵都尉自己给自己缝补衣物。

虽然说,这有可能是作秀。

但,最起码董仲舒从未听到过任何公孙弘以权谋私的传闻。

恰恰相反,这位当今的税吏,任何人的税都敢收。

传说,他甚至连程郑氏外戚和卓氏外戚的税,也是分文必争。

但,公孙弘可以两袖清风,并不代表商人们就没有送礼和孝敬的地方了。

公孙子不收钱?

没关系!

公孙子有老师,而他的老师在临淄有一座名为稷下学苑的山门。

把子弟外甥什么的往稷下学苑一塞,岁时奉上捐赠。

这公孙子总没有办法拒绝了吧?

毕竟,大家打的旗号是‘敬胡子长者,奉财帛以助胡子教化天下’

别说公孙弘没有办法拒绝和阻止,就是胡毋生本人,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当世办学,不必从前了。

以前,大家都是用竹简学习。

即使是穷光蛋,只要有毅力,去山上砍点竹子,自己动手,用绳子串起来,再买把刻刀,这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现在就不同了。

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

而胡毋生如今门下弟子号称三千,贤者一百零八人。

其中寒门弟子占据了超过七成,至少有千余人是纯粹的穷人,别说笔墨纸砚了,就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搞不定!

更何况,如此多人聚集在一起学习。

光是场地、住宿和卫生以及大小杂务,每年就要吞掉数以百万的金钱。

这些钱,总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吧?

没有金主资助,如今天下任何学派都无法发展壮大,更别提争夺话语权了。

董仲舒自己就是办学的,他深知办学的艰难。

为了更好的弘扬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传承的先贤思想。

现如今这天下的知名学者,谁不是为五斗米折腰,捏着鼻子收下了一大堆,其实资质很一般,但就是家里有钱,愿意出钱的富商子弟为学生?

所以,不止是胡毋生,就是董仲舒,也其实昧着良心,捏着鼻子,收下了许多许多的商贾子弟为门徒,同时接受了大笔的赞助。

毕竟,诸子百家可以讨厌商人,但没有人能讨厌商人的钱。

没看到,连黄老学的巨头,黄生的清河学府,都开始出现了商人子弟的影子?

连向来清贵,不爱掺和俗务的黄老派都是如此了。

本就是在尘世中打滚的其他学派,自然无人幸免。

所以,董仲舒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这位过去‘贱为布衣,贫为匹夫,行正循义,了义好礼’的师兄,实则早已经被商贾的糖衣炮弹打的放弃了许多原则和底线。

因为他也是如此!

不然,那稷下学苑和颍川学苑的资金怎么来的?

他们师兄弟以及上百的弟子门人,是如何在这长安城里,住得高屋大宅,出入车马相随,锦衣联袂?

总不能就靠着那点博士官的俸禄和太学的津贴以及补助吧!

想到这里,董仲舒的心里其实是苦涩的。

若有可能,他根本不想要商人的钱,也不愿意接收那些资质残差不齐,品行也是高低不一的商贾子弟。

本来说好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结果,在现实面前,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在趋向于利。

就连当今天子,嘴上虽然不去谈论义利,但实则,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是盯着利益走。

有利可图,立刻就抛弃了嘴上的那一套,马上就去做,倘若要赔本的时候,则斟酌再三。

董仲舒甚至听说,如今的兰台尚书,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计算投入的得失与产出。

好好的国家,渐渐沦为利益的殿堂。

偏偏却又看上去正义凛然,仿佛神圣无比。

这真让董仲舒有些看不太明白!

胡毋生也是抬眼望了一言董仲舒,师兄弟两人都是尴尬的一笑。

“自元德二年,陛下行博士分级之制以来,天下博士在册已近四百……”胡毋生拿起茶杯,闻着香气,慢条斯理的道:“其中,八成为四百石、六百石及千石博士……”

这事情,听上去似乎与如今的石渠阁会议无关。

但董仲舒知道,恰恰相反,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通过博士官分级制度,当今天子实现了他最大的一个目标——打破权威和学术的垄断!

在从前,汉家博士,地位清贵,尊崇,受天下敬仰!

但现在呢?

长安就有一个笑话:当你站在大街上时,看到儒冠者路过,拿个石头砸过去,十之**,必是博士。

这个笑话虽然夸张了些,但却也不无道理。

当今天子通过不断扩充博士的队伍,让博士这个头衔烂大街,直接导致了曾经公认的权威和学阀的标志——博士体系的崩溃。

更进一步引发了诸子百家内部的纷争。

在以前,那些小派系,小学派,要是敢唧唧歪歪,一位类似董仲舒或者胡毋生这样的博士站出来,足以一锤定音,让他们闭嘴!

但现在却不行了。

天下大小学派之中,哪个学派没有博士坐镇?

你是博士,他也是博士。

顶多就是你的级别比他高。

但想要说教或者让他低头屈服,纳头就拜?

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正是因此,谷梁、思孟以及重民才得以崛起。

而在以前,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谷梁?思孟?重民?算那根葱?也敢与我口画圣贤之行?谈论义利之争?

思想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但现在,人家不仅仅可以与董子、胡子谈论圣贤之行,口画天下大事,更可以据理力争,打着先贤的旗号,指点江山。

更有人就借着喷人和攻仵其他学派而崛起。

譬如,荀子学派,就是如此,从一个最初不过百来号人的小学派,发展壮大,如今已经号称有门徒两千,贤达三十六,影响力在燕赵地区甚至盖过了公羊派!

而博士官的泛滥,在如今石渠阁会议即将举行的当口,也就立刻成为了关键。

因为,可以肯定一点——石渠阁之中,非博士,休想在其中占据一个位置。

甚至即使是博士官,若没有关系和门路或者足够大的名声,也是挤不进去的。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石渠阁地方狭小。

主体建筑就是汉家皇室档案馆和太史令的门署。

这两个地方,向来是禁地。

特别是太史令门署,别说诸子百家了,便是天子,恐怕也进不去!

进去了,就是当面打史家的脸。

更会将自己摆到如同赵盾一样的尴尬位置——您是想篡改史书呢?还是想掩盖什么呢?

如今的太史公司马谈虽然看上去温文尔雅,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有人想要强闯太史令门署,那他必然宁死不屈。

即使是死了,他的继任者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在青史之上留下:某某乱其史的备注。

所以,实际上可供作为会场的地方,就是石渠阁前殿以及周围的广场。

大概最多可以同时容纳五百人。

而考虑到安保以及天子的尊严汉家的脸面,实际上能塞四百人已经是很不错了。

而天子及其扈从,还有文武百官,列侯外戚,肯定至少占走一百个席位!

留下的三百席里,黄老和墨家,至少也要占走一百席!

这是不用去想的。

黄老学是东宫两位太后都非常尊崇的学问,特别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据说这些年就一直邀请黄生等黄老学巨头入宫讲学。

至于墨家?

有着天子撑腰,基本上可以确保拥有足够多的席位。

那么剩下的位置,就只有两百席。

这两百席,对于现在的天下诸子百家来说,只能用僧多粥少来形容。

旁的不说,儒法两派,如今加起来就拥有门徒弟子接近二十万之众。

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上百之多!

单单是儒法,两百席就根本无法满足。

更别提,现在,安东有杂家崛起,燕赵之中有纵横家的传人开山立学,武苑之中,兵家的思想也渐渐复苏,已经有不止一位将军,转向了纯战术理论的研究方向。

譬如,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郦寄还有俞候栾布。

这些大人物,这辈子该捞的荣誉和功勋也都捞的差不多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留下著作,留下自己在历史上的印记。

另外,农家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别看农家现在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实则,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伴随着元德以来的开疆拓土以及新工具和新耕作技术的推广,遍及天下郡县。

在如今的汉室,有些地方可能没有儒家,有些地方可能没有法家,有些地方甚至还可能没有黄老派的踪迹。

但是,当地必定有农稷官!

而农稷官,就是农家子弟!

这些人,平时隐蔽在汉室庞大的官僚体系,依托着墨家、法家、黄老派甚至儒家的遮蔽,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一如老实巴交的农民。

但谁敢忽视他们的影响力?

旁的不说,现在的大农丞商容,就是一个已经被证实的,纯粹的农家传人。

与农家比,即使是如今如日中天的公羊派,其实也不够看。

好在,农家素来与世无争,其宗旨和思想,也只是希望多推广农业技术,多打粮食,从而实现民富国强。

所以,无论是谁上台,农家都会与之合作。

而农家本身,其实没有想要执政的意愿。

他们的定位,更多的是辅佐当政者,完成相关的政策和技术的推广普及。

别说是黄老派和法家了,就是儒家上台,农家也可以被收编和合作的对象。

但,除了农家之外,其他学派都是竞争者,都是敌人!

即使是同为儒家的某些派系。

譬如说,公羊的死敌谷梁!

还有那个到处喷人,自我宣扬自己才是孔子的正统嫡系,其他派系都是歪曲孔子思想的荀子学派。

董仲舒只是跟胡毋生对视一眼,两人甚至没有说话,就已经达成共识了——别人可以不管,谷梁派和荀子学派,必须要狠狠的教训!

让他们知道知道,这个世界,究竟谁才是大佬,他们应该听谁的!

更让天下人知道,谷梁和荀子,是旁门左道,学不得!(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