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此风不可长
双水村。
自从醋厂停工,孙二娃举家没了踪影之后,村民们就陷入了恐慌之中。
他们原本以为,孙家既然能把钱给别人,给村里也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孙二娃一向好说话。
从来不跟村里抢利益不说,哪怕是他自己该得的,也并不占那个便宜。
这点,连田福堂都比不过。
第一年村里杀羊,明知道买羊的钱是他们孙家出的,孙少杰买肉还出了钱呢,一分不少,金富当场接的是现钱。
那可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连不值钱羊杂碎都花钱了呢!
当然,这里的“他们”,并不是双水村的全部,甚至不是双水村的大部分,但农村人都有个习惯,那就是事情不逼到头上,大都谁不愿意出头,即使看不惯的事,也相信“作恶自有天收”。
大家也不必指责他们,因为这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风险最小的生存哲学。
因为农民们大多无钱无势,既没有强出头的本事,也没有强出头的本钱。
血薄技能弱,根本拼不起。
不但大概率于事无补,而且根本负担不起强出头以后的那些可怕的后果。
羊群被狼残杀,为何不起来反抗?
因为不反抗还有一定几率可活,反抗的却是一定会被率先开刀,一定死!
所以,哪怕已经犯了众怒,只要强权依旧在,他们还是会服从的。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
那就是强权势弱的时候。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蚂蚁展现力量的时刻,一出“蚁多咬死象”上演,群起而攻之下,哪怕黄四郎也顶不住。
所以,在农村,只要有一定势力的人出头做事,若再有一些人跟着附和,大概率是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刘玉升就属于“有一定势力”的人。
双水村的这位靠“闷病”创业的假神汉,多年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双水村里的“精神领袖”,很受一些村民们吹捧。
尤其转过年后,他被北方一个以搞迷信活动着称的大寺庙任命为这一带的头领,负责收缴为神鬼许下口愿的老百姓的布施,这使得刘玉升在无形中增强了自己在公众中的权威。
现在,双水村里谁也不知道这家伙在暗中搜刮了多少愚昧庄稼人的钱财。
据有人估计,他虽不能和孙家一挣高低,但也足可以排在孙家之后了。
双水村第二,实至名归。
在刘玉升想来,若是在他的倡导下,能够成功的再剥一层醋厂的皮,那他的声望,就能直追当初的田福堂了。
要知道,这可是为“大家”挣利益。
那之后,他就可以到乘“大势”发动全村的人,把庙坪的那个破庙重新修复起来,续上断了多年的香火。
神汉也有乡土观念。
刘玉升曾发下“宏愿”,立志要为双水村做件好事,那样,他就可以在双水村的历史上留下他自己的一座纪念碑。
为此“无量功德”,刘玉升甚至准备奉献,自己拿出一部分浮财。
只是村里老人大都受过孙家恩惠,不愿意做这等“忘恩负义”的事。
无奈之下,刘玉升故技重施,以隐晦的话语拨动,挑起了部分无知毛头青年站出来发出声音,金俊武才刚当选,也想为村里办件“实事”,觉得只是出点钱而已,孙二娃一贯大方,不算啥事。
面对如此情形,别人也就不再说啥了,若真办成了,大家也都有利不是。
这时谁若再站出来,就是跟大家过不去了,连田福堂都不愿做那样的事。
孙家的另一个亲家金俊文唠叨过几句,见没人积极响应,也就不说啥了。
气得兰花一星期没给金成好脸色。
但孙少杰之后的一系列操作大出所有人的意料——醋厂不要那块地了。
不但不要,还有了迁出的打算。
他花了大价钱,在下山村和石圪节连建两个醋厂,下山村还种了柿子哩。
连高粱都不打算收了,醋厂甚至还停了工,这是真的是要迁出的意思啊!
太刚了!太出人意料了!
金俊武出面都不管用。
这样一来,事情就有些大条了。
烫手山芋重新回到了村领导班子面前,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是服软,让孙少杰“回心转意”。
一是索性刚到底,村里建醋厂。
酿醋,不是多高技术,孙家能做,别人也能做,不是啥大不了的。
当然,这是无知者无畏者的说法。
酿醋不是啥高科技没错,酿好醋却不是人人都能办到的。
而卖好醋,更是个大学问。
正当他们正举棋不定的时候,双水村里的另一个组织开始行动起来了。
那就是村民委员会。
这个诞生于分地之初,为制衡乡村领导班子,避免出现“干部经济”而建立的制衡组织,一经发威立刻就有了燎原之势。
因为孙少杰的一系列举措,刘玉升势力和新领导班子的情况不妙,正处于势弱时刻,此消彼长,符合大势。
村民委员会的委员们,多是村里上了年纪的留守老人,天生有些威望。
而里面挑大梁的,就是田福堂。
他虽退下来了,但也是村民。
以田福堂之前多年积攒下来的威望,混个意见领袖还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他还有个高参呢。
孙玉亭第一步,就是跑到公社刘根民那里告了刘玉升一状,说他搞封建迷信,而且借机敛财。刘根民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愿为双水村遮掩,又推波助澜的把事情报告到了县里。
于是,刘玉升就悲催了。
若不是孙少安拦着,还真有可能给他定个罪出来,毕竟“借机敛财”这样的事比较敏感,即使在农村,也是个“可大可小”的事情。
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敌方”力量。
刘玉升偃旗息鼓,金俊武孤掌难鸣,田福堂在“委员”内部统一意见之后,趁势召集双水村全体村民开会。
离开双水村权力中心半年之后,田福堂再次站在了村民们面前。
“万事说不过一个‘理’字,没了理就是不义之举,尤其还是为了财,更会遭人议论,会败坏了咱们村子的名声。”
田福堂大手一挥,气势磅礴。
“此风绝不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