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亲戚
从母亲那里没觉出甚危险信息。
孙少杰多少放下点心,留下一些给老人精心准备的礼物,他就回了醋厂。
醋厂的生意越发的好了。
因为是秀莲的嫁妆,所以醋厂仍以贺家醋坊命名,远跨几百里,从黄河对岸迁到黄土高原,贺家的醋也算是声名远播了,因为有了醋饮,在贺秀莲手里更是发扬光大,声名超过了她的父亲。
如今醋厂主要是金强带人做事,贺耀宗已经不大参与了。
老人家专心致志的含饴弄孙,闲下来就琢磨一些新鲜花样,主要是做一些技术革新,比如柿子醋、糜子醋、苹果醋什么的,反正是变着花样儿玩。
为此,他自己就占了三孔窑。
如今的孙家,老陈醋是相当的多,三年陈、五年陈的,分门别类,还全都是窖藏,村里老头没事就踅摸着和贺耀宗赌点什么,还常常能得逞,弄个一斤两斤的回去,老爷子也乐此不疲。
孙少杰先拐进醋厂。
如今是收麦季节,醋厂暂时停工,只有少数人轮班维持,孙少杰进来时,贺耀宗刚好从他的实验窑里出来。
“杰娃子!”
“叔,又研究出什么了?”
“给娃子们弄点零嘴,夏天热,孩子们贪甜,我就用柿子醋配了一点。回家没有?”
“还没呢,秀莲不在?”
“刚还在呢……”老人左顾右盼,又看了看天色,“应该是回去了吧,瞧着也该做饭了。”
“那我回去看看。”
说罢孙少杰转身就想回去,被贺耀宗一把拉住,“先别忙,有事给你说。”
“啥事?”
“这醋厂啊,底蕴还是陈醋,但陈醋需要窖藏,窖藏得有地方……”
孙少杰环顾四周,发现不知何时,这边土崖上的窑洞已经开满,再也无法扩张了。
“那就再选地方挖窑呗,家里的钱够吗?俄这里还有一些……”
贺耀宗摇头,“钱用不着,咱有的是,主要是地方……”
“地方啊……”孙少杰想了想,“西边不还有五个土台子嘛,索性全挖出来,再挖得深一些,应该够用一些年头了。”
“俄也是这么想,要不你去跟村支书言传一声?”
“那还不是您一句话,还用俄说?”
“现在当家的是金俊武。”
“哦?换届了?”
“过年刚选的。”
“咋,他有意见?”
“你是知道的,这醋厂是用村子的名义建的,而村里只收了三成……”
“以土地出资来说,在这山沟里,三成已经很多了,大城市也尽够了。”
“村里自己干,就是十成……”
“十成?”
孙少杰立时就警惕了起来,“怎,有人看上咱家醋厂了?谁起的头?”
“也不是谁起的头?大家都这样……”
“叔,您这是心太善了,把人看得太好,人性在利益面前经不住考验。
这人啊,都是盲从的,无风不起浪,我孙家做事,还从来没有亏欠过别人,没人挑头,不会‘大家都这样’的。”
孙少杰想了想,断然道:“这事您就别管了,由我来办,保证给您办得妥妥的。”
“杰娃子,乡里乡亲的,可别闹了生分,若是钱的事不用太争竟。”
“俄明白。不过,叔,生意有生意的规矩,这不是钱的事,是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这股歪风必须得打下去。
所谓“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事咱必须得争。有些东西,咱们可以不要,可他们不能来抢,尤其是用情分来要挟。在这个村里,该还的情咱们早就还完了,如今咱们不欠谁的。”
“咳,是俄多嘴了,杰娃子,这乡邻住一起呀,闹生分了不好,尤其是钱的事。”
“明白了!那我先回家看看秀莲。”
贺耀宗一下子乐了,摆摆手,“去吧,去吧,中午俄就在醋厂里吃了……”
老爷子想得有些多了。
贺耀宗说得没错,贺秀莲确实是回家了。
家里麦子收完,她就闲下来了,留在醋厂帮忙,换有地的人家回去收麦。
孙少杰的车一进村,她就知道了。
在双水村里,能开车的,尤其还是吉普车,就只有一个人,当那辆车直奔向孙家老院的时候,车上坐的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孙少安如今虽然也有车了,但他昨日刚走,不可能这会儿又回来。
都说久别胜新婚。
贺秀莲心里此时就是这样的感觉。
自从和孙少杰在一起,除过那年返回部队,他们之间还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长时间呢,说不想那是纯粹骗人。
所以,一确认是男人回来了,她连招呼都没来得及跟父亲打,就慌忙往山嘴家里去了。
烧水、洗澡、收拾屋子……
一通忙活。
孙少杰到家的时候,她刚换上一套平日里不好意思穿的“家居”服装,躲在窑里“消闲”,一进窑看到这场面,孙少杰哪里还忍得住,立刻就想上手解馋。
贺秀莲哪会让他轻易得逞。
“人家刚歇下,好不容易凉快一会儿,你又来闹人,你先说为啥这次去这么久?”
“那,先亲一个。”
贺秀莲倒是没有拒绝,顺从的攀着他脖颈吻了一下,“这总行了吧。”
“有些敷衍。”
“你莫得寸进尺啊。”
“关键俄还没得寸呢,抓麻雀还要先舍几粒米呢,你就这么一下,想用烘柿皮套饿老雕啊,想得太美了吧。”
“怎,不允许吗?”
“允!许!”孙少杰马上妥协。
“去南岛了一趟,给你带了好多好东西回来,想不想先看看?”
贺秀莲摇头。
东西甚时都可以看,不差这一时。
她在男人怀里找了个舒服姿势躺好,“还是这样好,就想听你说说话。南岛呀,那里好看吗?”
“要说吧,也就那样。”孙少杰是过来人,并不觉得水泥森林有啥好看。
他忽然心里一动,转而说道:“不过,你若想去,我带你去看看呀。”
贺秀莲摇头,“我是山里人,山里生山里长山里嫁人山里养,出去就啥也不是了,还是在家里自在些。”
“偶尔出去看看,也还是行的。
就像咱们去黄原,看看就回,又不是在那里住,就像进城一趟走亲戚。”
“走亲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