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心思
孙少杰不像他表现得那样潇洒。
客观来说,以自我剖析的角度来讲,他偶尔也是会隐隐有些后悔的。
尤其是,只要看到润叶,这种后悔的情绪就会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
而且挥之不去。
他又不是圣人。
就像人人都有皮袍下面藏起来的小,不能示人,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
同样,他更不可能是个牛头人。
润叶自己选了别人,不但不是一时冲动,而且还由来已久。
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更何况,那人还是对孙家,甚至对他都做出过巨大牺牲的大哥。
若只是前者,他还能争上一争。
动用些手段都在所不惜。
但面对大哥,他根本没得选择,除过竭力成全,再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至于秀莲。
若不是二爸和田福堂搞事,也不会有秀莲这档子事儿。
人家又不是非要嫁给孙家人。
大不了以后暗地里给些帮助就是,有的是避免遗憾的办法。
但那时万事俱备,一个不慎就可能让田福堂翻了盘子,为避免横生枝节,他也只有那个办法可以快刀斩乱麻。
否则,他哪会随便去招惹秀莲。
再说了,那时若任秀莲那样回去,简直坏良心,他都没办法对自己交代。
娶秀莲足以对得起自己,自己也足以给秀莲幸福,那为什么不呢?
说一千道一万。
时过境迁。
那种后悔,也仅仅只是情绪而已。
不可能表现出来,更不可能付诸行动,因为凡事虽然可以回头看,只是路无论如何不能回头走。
逆行违反交通法,要负全责的。
可是大哥为什么会突然醉酒?
润叶为何又突然有此一问?
甚至她还违反常理的劝自己那样,这不但不符合她的道德观,也不像她的为人,事有反常皆为妖,那么,难道是她看出什么来了?或者是遭遇了什么?
不应该呀。
那种情绪自己一直隐藏得很好的。
想来,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就会消失得了无痕迹,慢慢的再不复现了。
怎么可能会被人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呢?
或许,明天要跟大哥谈谈了。
还有,润叶都问了,无风不起浪,有没有什么风声会传到秀莲那里呢?
或者她会感受到些什么。
那样,她的日子肯定很难过。
不行!
需要回家一趟看看秀莲,或者索性者把她接回黄原,两地分居要不得。
打定主意,少杰去拐去学校找商全请假,老爷子问理由,他说想媳妇了。
“秀莲刚走有两个月?再说了,你不是经常回家嘛……”
“两个月时间还短?”孙少杰莫名惊诧,“您有老婆跟着,俄呢?别只许您这州官放火,不许俄这百姓点灯哈。”
“滚!滚……”
“好嘞!”
“回来!”
“啊?”孙少杰愕然,“不能朝令夕改啊,会丧失威信的。”
商全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很是无奈。本事有,而且很大,任何事情,只要说出来,他都能拿出解决办法。
几乎就没有能难得住他的问题。
虽然经常性的不上班,但创造的价值,为供销社做出的贡献,比谁都大。
就是杀伤力太强了些。
这才几年啊,几乎以一己之力,血洗了两回官场。
田福军能有今天,这小子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若不是他深悉内情,还以为是田福军的手笔呢,至少也是合谋。
但不是,就是这小子所为。
那田福军甚至都不知情。
唉,算了,人比人,气死人,老子不跟他计较。
“咱们打算建立配送网,推动零库存管理,但没有钱买那么多车……”
话音未落,答案来了。
“简单啊,找银行,他们有的是钱,量大管饱。”
“说人话。”
“供销社的优势是现金流水多,全国第一,这是银行最喜欢的优质资产。
把车厂和银行叫到一起,签个三方协议,供销社买车,银行给钱,车厂卖车,然后供销社分期付款给银行还款。
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若是再促成供销社把日常流水存入贷款银行,车厂交易资金也照此办理,叔,到时候您就是银行他爹……”
还能这样搞?
商全两眼直转圈圈儿,他马上就体会出了其中的诸多好处。
这简直是骨头里面榨油。
把那一点东西穷尽了用处。
豪不夸张的讲,说当爹虽有些过,但言听计从还是能办得到的。
哈呀,一分钱不出,就有了车用。
简直神了。
“走你的吧……”
商全直接下了逐客令,忙着咧,没时间再理会这小子了。
“得令!”孙少杰抱拳转身,刚走不远却又回转身。
“咱们主要是用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分销,用不了太大的车,干脆订制,用卡车底盘,马力不用那么大,车厢用铝合金板……算了,太贵,直接用防水帆布封了,下雨下雪都不用怕。若是下面做成活动的,三面都能卸货,拿来送货,方便得很。”
这也能行?
还真行!
商全叹为观止。
“赶紧走赶紧回,别耽搁了。”
“得嘞。”
第二天。
孙少杰没有马上走,而是等在大哥进修的学校门口。
见他们下课了,挥手叫人。
“大哥,这里……”
“少杰,你咋来了?”
“这不是见你昨天喝多了嘛,过来关心一下,怎样,一块吃饭?”
“那你嫂子咋办?”
“呵,一顿饭而已,离开你她还能饿着不成?咱们可是有一段时间没……”
“行!行……由你。”孙少安忙打断少杰的话,“说吧,去哪里?”
“嗯……喝羊汤?”
孙少杰又想起了贾老师,这些年,没少给他揽客了,再敲他一顿去。
“那好吧,等俄一下,让人给你嫂子捎个信儿……”
少安说着转身,在人群里踅摸一下,发现目标,“老张!老张……”
“少安,啥事嘛?”
“让你婆姨给润叶捎个信儿,就说中午俄不过去吃了,跟俄弟弟有事。”
“行咧,忙你的去吧。”
“走吧。”他对少杰说道。
“刚才那个老张是原南县的吧?”
“对!你认识?”
“面熟。上次去原南,好像见过,他也要高升?”
“差不多吧,来这里学习的,不都是追求进步的嘛。”
“哈哈哈……追求进步,说得好!”
贾冰现在已经是黄原报文艺周刊的编辑了,春风得意,一见到孙少杰,就嚷嚷着说要请客,“好吧,便宜你了。”
孙少杰勉为其难。
“哈呀,你倒不客气。”
“分享喜气嘛,这是为你散福。”
“有道理!这位是……”
“俄大哥,未来的芝麻官,赶快巴结。”
“啊哟,那更要庆贺了……”
贾冰和少安握手寒暄,他们其实见过,那年少安来黄原送西红柿,他们和赵大奎一起,来这里吃过荞面圪凸。
只是时间久了而已。
萍水相逢,谁又能记上几年呢?
当然,第一次在黄原吃荞面圪凸,见大诗人,少安是不会忘的。
贾诗人寒暄过后,转过头还不忘挖苦孙少杰,“我说你咋混的呀,怎只见忙活不见升官啊。”
“当官多累呀,哪有这样逍遥自在。”
“哈……你这是逆潮流啊……对了,再过段时间有高价酒喝,一起呀。”
“啥?你又要结婚?”
“滚你的蛋!”贾冰骂道。“不是我,是武局和杜局家结亲。”
孙少杰心说:来了呀!
老子在黄原布下个天罗地网,看那老小子这回哪里跑。
少安问:“杜局?”
“你也躲不开的,到时候咱一起。”
“为啥?”
“杜丽丽呀,润叶姐唯一的闺蜜,正好赶上,到时候她还能不去呀,她一去,你还不妇唱夫随。”
“那倒也是。”
说起杜丽丽,少安就知道了。
“老贾,问你件事。”
“说呗。”
贾冰送羊肉汤过来,随口应道。
“你认识一个姓古的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