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江口
孙少杰放下那枚西王赏功钱,递给白萌萌,“收好,放着留个纪念吧。”
说罢还不放心,又叮嘱道:“只是千万不要示人,任何人,也不能卖。”
“那有啥用噻?”
“说了是纪念。”
“我不要,换换噻。”
孙少杰知道这妮子是盯上了自己的龙凤金币,看了看阿尼尔,索性摸出来两枚递给白萌萌,“拿着,一人一个。”
“我打条红绳穿了,咱们挂着。”
白萌萌喜滋滋的给阿尼尔说道。
阿丽努尔看到了,禁不住有些眼热,见她水汪汪的瞟过来,孙少杰忍不住苦笑,只好也摸出一枚给她。
“这东西真好看,咋做出来的?”
龙鳞片片清晰,凤羽根根分明,线条自然,栩栩如生,宛然真物附着。
拿来赏玩,确实赏心悦目。
同样是金币,那西王赏功钱跟它一对照,简直就是地下作坊粗制滥造的产物,根本没有一点可比性,不忍目睹。
“偶然收获,量不多。”
孙少杰猜测阿丽努尔有拿去批发的意思,忙编个理由杜绝一切可能。
“可惜了这制作工艺……”她说道。
少杰发现自己想差了,这妮子要的不是实物,竟然是想挖师傅,果然是搞艺术品买卖的生意人,眼光与众不同。
“好了,阿尼尔,说说情况。”
少杰收起那枚西王赏功钱,问道。
“那天晚上,我和萌萌去江边……”
白萌萌忙插嘴,“玩!是玩噻……”
“明白!”孙少杰打趣,“是,玩……”
白萌萌“哎呀”一声,“我去接水……”
说罢,就跑出去了。
“实际上是萌萌说她在江边捡过黑石头,沉沉的,我看了后发现是表面氧化了的白银,就想去那边看看,那天时间有些晚,但天上有月亮,路过江口那边时,发现江中停有一艘小船,开始以为是因为天热,有人夜泳,但他穿着水靠,于是,想靠上去看一下,旁边林子里突然窜出来四五个人……击倒他们以后,那船忽然靠近岸边,有人举起了枪……我捡起江边石头掷过去还击……”
听完阿尼尔的话,孙少杰了然了。
想必电话里说受伤的那两个人,就是被石头砸的,他记得白萌萌家就在石龙村,距离江边也就一公里左右。
这就对上了。
石龙,加上前些年闹运动被打碎了的石虎,正应了童谣里面说的“石龙对石虎”,它们遥望的方向,正是府河汇入岷江的江口——那个当年的战场。
“那金币就是从现场捡到的……”
“事情出了以后,有旁人知道吗?”
“大晚上的,没有传开,人是萌萌跑村上队长家叫来的,后来部队里就来了人,那个张哥说认识你……”
“他是以前在老部队时我的排长。”
两天后,阿尼尔出院。
余下只剩换药,他自己就能搞。
从市里过大桥到岷江东岸,沿江岸向东北方向走不太远,就是府河汇入岷江的江口。
这里其实是个三岔口。
再往上当地人叫金马河,府河和金马河连接下游的岷江,呈“Y”字状。
此时正值丰水季节,滚滚河水奔腾汹涌,由于刚从雪山上下来时间不长,打老远就能感受到水里释放出的寒气。
这时候下水摸金……还真是要钱不要命啊。
“这里江边,感觉和玉龙河好像。”
孙少杰知道,阿丽努尔说的是水里的寒气,说起来,玉龙河和田段,比这里距离雪山要近上不少哩。
只是那边夏季气温要高上不少。
到阿尼尔说的事故地点,孙少杰了望了一下石龙村,随即走向河滩。
不时下蹲,在脚边的石头地上翻捡一通,然后前走一段距离,再次重复同样的动作。
过了一会儿,少杰对岸上喊道:“你们先回去,我往前面走走。”
阿尼尔想起那年在玉龙河边的事,拉住要跟过去的姐姐,对白萌萌说道:“咱们去看那个石龙。”
虽然不知道真实原因,但一直跟在少杰身边,尤其还有在战场上并肩战斗的经历,阿卡身上的神奇事情,阿尼尔还是感知到一些的。
见他们走远,少杰手里蓦地出现一方虎头金印,上面有六个不认识的字。
想必,这就是那永昌大元帅印了。
果然是在这个位置!
越往前走,东西越多,不时有东西从手里闪现,大西金银锭、大顺金银币、金册、玉器……孙少杰对照着前进。
往上走了约一公里,回头又往下游走了两公里,见确实没有了,才上岸。
白萌萌家里。
这个位于石龙村里的小农家,早已今非昔比,比之孙少杰初来那时,换了个大模样。
房子是推倒了重建的青砖大瓦房。
白灰勾缝,两侧山墙上面刷了大白,勾勒了婆娑竹影,青砖蓝瓦白墙,加上院子里的那一丛纤竹,显出别有不同味道的朴素清瞿风格。
孙少杰知道,那是文气。
大文豪的故乡啊。
白父很是热情,白萌萌和母亲忙里忙外的张罗,她两个弟弟也长大了,没有了以前的淘气,显得有些拘谨和害羞。
解决了经济问题。
农家里往日的那些鸡毛蒜皮再也没有了,一家人显得和和睦睦。
孙少杰能看出,白萌萌显然也很享受这种感觉,情绪一好,竟然难得的显出几分温柔来,让人不禁大跌眼镜。
想当初,十四岁的小姑娘勇敢的孤身离家,追着尾巴走了几千公里。
纵然有阿尼尔暗中帮忙,应该也受了不少苦吧,两人之间的感情,想是在那时就打下了基础,时过五年,好似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这时,突听隔壁人家骂儿子。
“狗日的莽子,老子叫你切打酱油,你格老子跑到街沿边边上看闹热。憨眉憨眼的,听街边子几个老背时的冲壳子,你娃包包吼头的票子遭贼娃子摸球了蛮,你吃个球!”
远远的传来回骂,声音苍老。
“狗日的老张,你格老子的骂娃子捎上老子做啥子噻?谁是老背时的,日你先人板板,还打酱油,你吃个屁!”
……
川蜀话那怕骂人,听着都带劲儿。
孙少杰细听了一会儿,直乐,忍俊不禁的问白父,“叔,四五年了,村里如今的光景咋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