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黄原文章外面作
孙少平的问话,少杰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这样说道:“走吧,你收拾一下,请个假,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十分钟后,他们在北关一家小饭店坐定,为了能安静说话,少杰特意要了一个小包间。
“小翠回来了,还做了那个包工头胡永洲的二奶,俄和晓霞刚见过。”
孙少杰开门见山,直接说出关键。
“甚?!”少平直接跳了起来。
他甚至比晓霞还要不堪。
没办法,太毁三观了。
“坐下!”
孙少杰吩咐,还瞥了他一眼。
“惊个甚?
比晓霞还不如,社会风气已经变了,你们以为世事还跟以前一样啊。”
“不许再说俄!”田晓霞抗议,“什么叫比俄还不如,俄很差吗?”
她已经恢复过来,有精神斗嘴了。
孙少杰没有理她,自说自话。
“世事要变了,人们开始不满足于现状,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了。
发展经济,是必要尊重‘钱’这个一般等价物,而作为管理者,改变治理思维,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思维体系已经成为必然。
经济挂帅,重商主义,亲商亲资本……等等这些,很快就会成为官员们的必修课。
如此一来,全民拜金之下,金钱的魔力就能改变很多东西,这其中包括人们的既有观念和社会道德体系。
就小翠这事情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而且,类似事件,未来不但不会少,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挑战人们的想象能力。
你们毕业以后要进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所以,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是很必要的,不是说一定要你们接受或者认同,但提前有个认知还是好的。”
停顿一下,孙少杰看着低头沉思的两人,又继续说道:
“说这些,不是让你们‘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也不是让你们‘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当然,更不是让你们‘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大夫那样的人,在未来的世界上是活不下去的。
除非他远离人世,自耕自食。
你们不是想做记者吗?
那更要对社会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这样,写出来的报导才客观而公正,才能激起人们的同理心和认同感。
要知道,记者可不是个需要本色出演的职业,他的文章要符合公共认知。
至少不能总报导自己的所思所想,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之上,报导一些对社会有帮助,能启发人心,能启迪人性的东西。
总之,那渔夫说得好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比如小翠这件事,她接受现状其实也是无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她本人,而在于她那个无能而残忍的父亲。
你们给她钱,好心送她回家,但钱一花完,她父亲要钱不要命,肯定会又骂又打,仍然把她赶回到这里来做工。
至于怎么做工,他父亲是不在乎的,只要能挣钱。
她才十六岁,又没上过学,摊上这样一个家庭,她又能怎么样呢?”
洋洋洒洒,长篇大论。
孙少杰一说完,田晓霞就抬头,倔犟的问:“就这样放过那个包工头?”
孙少平也抬头,脸上也是愤愤不平,恨不得揪出胡永洲再来一顿胖揍。
说不定,还包括小翠的那个父亲。
孙少杰哂笑,“想什么美事儿呢……”
两人一喜,“二哥你说,怎么做?”
“小翠年龄太小了,那包工头先是强迫,后又用金钱诱惑,道德败坏,行为不堪,人品卑劣,还想包二奶?如此美事,是他个老小子能过的日子?”
田晓霞听着很是解气。
只是少平觉得很怪异,他怎么听,怎么感觉二哥的话语里有嫉妒之意。
孙少杰拿出一档案袋资料。
“用这些,写几篇文章,这次不投黄原报,投到省报上面去。”
田晓霞略一检查,吃惊道:“是他?”
“对,就是他,那胡永洲是他表哥,两人有分供,他是胡永洲的保护伞,以权谋私安排工程给胡承接,胡承接工程赚的钱,大头其实是他的。”
“有这些哪里还用得着写报导,给俄爸呀,他能管这事儿。”
“不可以!”孙少杰断然拒绝。“找你爸还不如俄直接去省上找乔伯年,但这事要想达到目的,不能那么办。
有四个理由:一、他站队苗凯,福军叔管不住他;二、你爸刚履职,这事不能插手;三、官场盘根错节,最善于利益交换,大事化小;四、这事挑开以后,说不定会清洗一批黄原干部,到时候福军叔是既得利益者,为以后计,这件事他不能沾,甚至都不能让他知道。
所以,黄原文章外面做,这事要由表及里,从上往下办。
先用报纸引发舆论,引起上面关注,到时候证据一递,铁证如山,大锤砸下,他们再能折腾也无力回天。”
“还用侠客岛的笔名?”少平问。
孙少杰摇头,“侠客岛的文章已经引起波澜,省上都有转载,这是好事。
但这件事最好不要跟晓霞有什么牵扯,由你出头吧,另选一个笔名,就以‘小翠事件’追踪调查为名义来报导。”
等两人走后,孙少杰换了身衣服,提了一点水果,又去了那个家属区。
觑见无人,就直接走了进去。
到了那个单元楼上,听了听并无声息,就大大放放的敲门。
隔壁房间有人开门,一个老太太探出头来,“小伙子,你找谁呀?”
“哦,大娘,俄找胡永洲,家里亲戚说他在这里包工,让俄来找个活。”
“他呀,那可不是个好东西啊小伙子,别跟着他走了歪路。”
“不会大娘,俄就是揽个活,跟他不牵扯。”
“那就好!你最好等他们吃饭时候过来,要不就晚上,白天他不在,那个小姑娘也去看电影了……唉,造孽呀。”
“噢……”孙少杰作恍然大悟状。
“那俄晚上再来,大娘,谢谢你,这水果送给您吃。”
“俄可不能要。”
“没事儿,您尽管拿着,俄回头再买。”
孙少杰把水果塞老人手里,就走下楼,但刚下一层就又停住了。
等听到关门的声音,他重又上来,走到房门口伸手只一摸,门就开了。
这是个筒子楼,胡永洲住的这个,是有三个房间的套间房。
果然是包工头,先富起来的人呢。
充做客厅的中间那间,竟还奢侈的装了一部电话,这就更方便了。
随便翻了一下,见没啥有价值的东西,摸出一个小东西,打开话筒,放了进去。工具箱最新产品,没想到竟用在这个胡永洲这老东西身上了。
打开窗户,在窗台下面放了一个接收装置,收拾干净痕迹,听了听外面声音,就开门走了出去,紧走几步到楼梯口,然后缓步下了楼。
回到另一个新分到的住处。
稍一洗漱,孙少杰换了身衣服,提上一个提包,驱车直接离开了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