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波澜
局面一直持续到某一天的深夜。
包工头继续作恶时,姑娘凄惨的哭泣引来一位起夜的揽工汉,年轻人见义勇为,把满身伤痕的姑娘救了出来。
只是包工头很有背景。
鸡蛋碰不了石头,为姑娘名誉着想,揽工汉只好把无助的姑娘送到回乡的车上,就此离开这个城市。
这时还不是以后。
人们对类似事情远没有到熟视无睹的程度,笑贫不笑娼的拜金风气也没有形成,自然的,人们更没有学会沉默。
先是接头巷尾议论。
随后,在工作期间也开始有人讨论,不久,就有仗义执言者撰文。
他们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声讨和抨击这种现象,呼吁找到那个包工头,挖出他背后的保护伞。
维护社会正义,还小姑娘以公平。
更有有识之士,发文呼吁建立机制,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利。
一时之间,黄原城掀起一波风潮。
更有不少热心肠的市民,赶到东关桥头送衣送物送吃食,慰问揽工汉们。
也是在这个阶段,侠客岛接二连三的文章陆续发布,从各个角度对揽工汉们的家庭、工作、生活进行描绘,更进一步的推波助澜。
正是在这个时候,田福军来到黄原履职,车到东关,他特意让司机停车,亲自步行到东关桥头,现场了解东关劳务市场里揽工汉们等活的现状。
黄原报他当然是看的,突然出现的“侠客岛”文章,他期期不落。
此时的报纸,真实可信还是标签。
刊登时事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实,根本不允许任意杜撰文章。
原本,农民进城务工的事,孙少杰就给他分析过,他知道起因,也了解趋势,少杰也断言过,会形成社会问题。
所以,田福军很是关注。
这时,东关桥头人来人往。
因为是早晨,聚在大桥头揽活的工匠还不是很多。
旁边的大街上,上班的人群倒是非常拥挤,自行车和行人组成的洪流,不断头地从黄原桥上汹涌而过。
来黄原闯世界的揽工汉们,衣衫不整,被褥破烂,阵营杂乱,行李上别着的那些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从某种程度上彰显了他们身上拥有的技能。
城市里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是洪水一般喧嚣。
揽工汉们有的心慌意乱,有的麻木不仁,有的听天由命,似乎有些累极了,有些人甚至就那么枕着行李睡在人行道上。
由汽车、自行车和行人组成的长河,虽然就在他们身边流动,但仿佛看不见他们,没有目光扫过他们。
田福军忽然回忆起侠客岛文章里的某一个片段——“把眼前大街上幸福和幸运的人们忘掉。忘掉!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把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作自己的正常生活……”
他驻足桥头,伫立许久。
小半晌的时候,一个穿油污卡衫的包工头,嘴里噙着黑棒烟来到大桥头,一群揽工汉猛的涌上去,瞬间包围了他。
包工头就像农村人买牲畜一样打量着周围的一圈人,不时还在人身上捏捏揣揣,看他们身体歪好,然后才挑选几个人带走。
田福军看得脸上直抽抽。
被带走的人就像是参加了工作一样高兴,而那些没被挑选上的人,只好灰心地又回到自己的铺盖卷旁边,等待着下一个“救世主”的到来。
“田书记,时间……”
这时,司机走上前来提醒,田福军知道,就在此刻,行署那里还有一群人等着他,迎接他这个新领导履任哩。
田福军叹了口气,“走吧。”
揽工汉们的现状,比他原来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没有尊严,没有保障,没有未来,劳动像是在乞讨。
这还只是刚开始。
随着时间推移,进城务工的人将越来越多,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若是不加关注和管理,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形成各种社会问题。
看来,孙少杰之前说的那些,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说完全。
对田福军来说,无论农民,还是市民,都是黄原市的人民,没有区别。
虽然人离乡贱。
但身为一个地区的负责人,他有能力,也有义务,为辖区内的每一个劳动者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劳动环境。
至少要是一个给予劳动者尊严的环境。
师范后街小院。
田晓霞刚从学校回来,稍微收拾一下,鬼头鬼脑的探查一遍,正要出去。
刚出院门,就被过来的孙少杰给堵了一个正着,“进来,俄有事跟你说。”
“还有急事呢……”
“说完再走不迟。”
“呐,就几句啊,俄真有急事。”
自孙少杰过来,两人再也没有以前那样自由,收集素材,写文章都是背地里悄悄进行。
“什么急事?接头?”
田晓霞一惊,猛摇头,“没有!”
“是吗?那你告诉俄,有一段没见少平了,他去哪里了?”
“不……是说了嘛,实习去了。”
“去哪里实习,莫非出了黄原城?”
“是……啊不是……是!是出了城。”
“呵呵……”孙少杰把一叠报纸放桌上,“说说吧,这些文章是怎么回事?”
“什么文章?”
“侠,客,岛……”
“侠……侠客岛啊,知道,知道,黄原时评嘛,最近在做一个务工群体的系列报导,影响挺大的,俄最近常看。”
田晓霞已经觉出了情况不妙,这回怕是要露馅了。
“俄是说,侠客们是谁?”
孙少杰在“们”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睛紧盯着面前的审问对象。
坏菜了!
晓霞姑娘眼睛滴溜乱转,搪塞着说道:“这谁能知道,人家用的是笔名。”
“还不承认……小翠又回来了,你们知道吗?”
“怎么可能!”田晓霞大吃一惊,“那天可是俄亲自送她上的车……车……”
糟糕!被诈出来了耶……
“还有什么说的?”孙少杰问。
田晓霞见暴露了,索性光棍起来。
“是又怎样?又不是甚见不得人的事,俄们一致认为,这事情做得对。”
“三年努力考到这里,你们来黄原是干什么来了?学校放假了,还是你们毕业了?还有一年多,课不上了?”
“有分工,有……补习的……”
“呵呵,补习……果农们都知道,新栽种的果树,第一次挂果都要摘掉的,为的就是养树,打好基础,以后好结出更大更多的果子,你们呢?该蓄力的时候不蓄力,有点本事就显摆……”
孙少杰化身大妈,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听得田晓霞直翻白眼。
“怎,还不服?”
面对这个多年来的赞助对象,晓霞姑娘实在是硬气不起来。
“哪有,服!服滴很呢……终是耐不住好奇,于是问道:“说说呗,你咋知道是俄俩写的?”
少杰淡淡的说道:“小翠回来了……”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