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丰产方
是啊。
他只是一个小小退伍兵,又不是抵御外侮,哪里用得着他忧国忧民呢?
尽管有前世认知,但他原来社会层次并不高,所有的认识,多是来自于耳闻目染和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
看书看报,听课听讲。
纵然加上自己理解,终也不过窥豹一斑而已,怎就敢说一定就是对的?
尽人事,听天命。
他又没决定从政,想那么多干嘛。
今世能参与进去,有机会发声,能做一些事实改变让人看到,就足够了。
把所知说给相关人,自有人会去考虑,既使改变不了,那也是自有原因。
所以,不如享受好春光。
可话虽如此说。
若是有机会,还是要努力一下的,只是不管结果如何,不要纠结就是了。
需要自己关心的,还是身边亲人。
“金秀,哥告诉你啊,什么享受好春光,这种思想在你可是要不得。”
“咋了?”
“你一个十几岁的女娃,趁年轻怎么也都要出去闯一闯的,哪有这时就想着享受的?你要知道,只有经历过绚烂的平淡才是真的平淡,你说对不对?”
“你一个二十几岁的男娃,怎变得跟老头子似的?”金秀牙尖嘴利还嘴。
“俄可是听说,五年前就有人大言炎炎,说他的理想是岁月静好来着。
不对,是混吃等死。
好像也并不比俄现在大几岁吧?”
田润叶,咋什么话都往外说呢?
“你跟哥能一样吗?”
“咋不一样了?”
“那时哥已经出国打仗了,你呢,最远出过原西县吗?”
“俄去过省城!”金秀甚是气馁。
“呵!好远……”
啊呀呀,气死人了。
“你等着,俄也会出国的。”
“很好!有志气。”孙少杰表扬。
“另外,提醒你一下啊,哥已经结婚了,是男人,不是男娃。”
“结婚嘛,领个证的事,很了不起吗?”
呵!时代已经变了吗?
“金秀同志,你这思想很危险呀,若是让你妈知道……”
“你还敢告状?!”金秀撇嘴,鄙夷着说道:“只有小孩子才告状。”
“兰香!”孙少杰高喊。
“咋了?”厨房里应声。
“把你闺蜜拉回去,好好教育下。”
“你是哥嘛,不要推卸责任。”
哈呀,个个牙尖嘴利呀。
“哥,你老了!”
金秀说着,骄傲的转身,小腰一扭就去了小厨房,背影里全是得意。
俩妮子手段不凡。
一顿午饭,虽然简单,但色香味俱全,看来,平日里没少倒腾吃的。
两人也终于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礼物,金笔、手表、收录机、照相机……全是孙少杰战场上顺手牵羊搞来的,一下子全给了她们。
就这俩有出息的妹子。
自然要好好照顾,总也要把该吃的吃过了,该见的见过了才好。
幸福来的太猛烈,两人尖叫着,蹦跳着,兴奋了好久。
“哥,卫红的呢?”兰香问。
“像个当姐的!”少杰赞扬一句,“路过石圪节,早在门市上就给她了,你俩上学嘛,洋玩意儿多些,特别照顾。”
“谢谢二哥!”
金秀终于得手,在孙少杰脸上亲了一个,抱着东西蹦跳着跑了。
“死妮子……兰香,你干啥?”
“不能厚此薄彼噻,哈哈……”
得,又跑一个。
青春真好啊!
田主任很生气。
琢磨完孙少杰说的话,他突然发现,内容虽然震撼,干货也不少,但他想知道的,却没有说出来。
他问的是啥?
是怎么把分了田的农民再次整合起来,重新进入经济大循环!
可现在呢?
谈了一通坏处就跑了,田主任气得中午饭都差点吃不下了。
徐爱云见他味同嚼蜡,不由得嗔怪道:“怎,嫌我做的饭不好吃?”
“不是,让那臭小子给气的。”
徐爱云大奇。
“怎刚回来就气到你了?”
“说话遮遮掩掩,该说的一点没说,一点都不爽利。”
“这还不是怪你。”
“咋了?”田福军纳闷儿。
“我早说让你把晓霞和他的事定下来,你却非要让他们自己处,结果呢,他娶了一个小学毕业的农村女子……”
徐爱云怨念颇深。
想起来就生气,不只一次的念叨田福军了。直到现在她才知道,那小子为了润叶竟然把事情做到了这种程度。
唉,气死个人。
田福军也没想到。
“俄看晓霞跟孙家三娃相处得也不错,也能管住他……”丈夫弱弱的解释。
“那能一样吗?”
“过日子跟其它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那二娃还能亏了咱闺女,总有你后悔的时候。”
徐爱云下了断言。
田福军再也吃不下去,放下碗筷,背着手走了出去。
“你去哪里?”
“上班!”
田福军到办公室,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打电话叫来司机。
“你去,把供销社孙主任给俄叫来。”
“孙主任?他不是……”
田福军突然想到,孙少杰回来后,工作还没有安排呢。
臭小子!
“去林业站小院,就是晓霞以前住的那个地方,准在那里。”
司机过来的时候,孙少杰已经打算带兰香和金秀回村里过周末了。
他也想回家商量一下。
孙少杰计划去黄原一趟,把车还给赵大奎,也要跟商全对接一下工作。
再晚一会儿,小院里铁定没人。
听司机一说,只好随他去县委。
“二哥,俄俩……”
“先坐车上等一会儿吧,俄谈完工作,咱们再一起回。”
见到田福军,先被怼了一通。
孙少杰不知田福军是在家里受了气,借题发挥,只好装鹌鹑。
怎么也是干老丈人哩。
当田主任终于发泄完郁闷,重新问起那个问题时,孙少杰想起田主任曾经做过的事,随口就说道:
“丰产方啊,您不知道?”
“啥丰产方?俄应该知道吗?”
看来,田主任还没有想过。
“就是公司加农户。”
孙少杰简单解释,“土地虽是一家一户各种各的,但农民可以共同接受科学技术的指导和其它方面的帮助嘛。
比如化肥、种子、统购……等等。
如此一来,基层干部和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立即就可以投入进去……”
田福军一听就明白了。
这样做,不破旧却能立新,原来的机构能重新发挥作用,帮助增产增收。
原来大集体时本就有四级科技网。
虽然现在因为分了地,没办法发挥作用了,但用这种形式,就能重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农民自然也会欢迎的。
水稻方、谷子方、油菜方,每种来个几万十几万亩,还怕没有粮食吗?
“比如咱们县的大马河川,本就是传统谷子产地,搞一个谷子方多好……”
孙少杰絮絮叨叨的,不断说着。
“其实,现在种高粱也不错,只是因为没有配套的产业,没发挥出价值。
比如酿酒、养殖等,所以显得不如谷子受欢迎罢了……”
田福军仍然沉浸在思考中。
这样搞,是个好好办法,国家只需要在化肥和良种方面投点资就行了。
“您若是答应,把丰产方里生产出来的粮食卖给指定单位,可能钱都不用花,就能把事情给办成了……”
好主意呀!
有这么好的办法不早说,被逼得狠了才一点点挤牙膏,不是个人。
田主任又有些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