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得知儿子获得了大捷、还被皇帝亲口升为黄州知府,沈廷扬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当晚回到在京城的住处,妻妾侍女过来伺候,他还有点魂不守舍。

“老爷你这是怎么了可别吓我们啊。”其妻徐氏不无担忧地问。

“林儿在黄州大捷,陛下大喜,升他为黄州知府,敕命已经拿去等内阁票拟了,后日朝会之后就会下发。”

沈廷扬被揉了好一会儿胸口,才大喘气地说,

“摆酒!好好摆上十桌八桌的!我要宴请户部同僚!哼,那些年初原本想跟我家议亲、后来见林儿去了流贼肆虐之地当官,又忙不迭退缩的家伙,如今可后悔了吧。

才二十出头就做到五品知府,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果然是乱世出英雄,这都是刀头舐血挣来的功劳,升迁就是快呐。”

徐氏和几个姨太太听了,也是喜不自胜。虽然沈树人不是徐氏生的,她只是继母,但自家人有出息总归是好的,也不担心争这点家产。

徐氏忍不住说道:“真是大喜啊,老爷这几天你可得好好歇息歇息宽宽心了,剩下的事儿就交给下人操心吧。倒是你提到林儿的亲事,是不是该加急议一议了。

当初你那些同僚怕他有危险,想观望一下,咱也大人不记小人过。这次既然说是黄州彻底平定、当地已经安全,相信便是朝中阁老有孙女的,也不会阻挠跟咱家结亲了吧。”

徐氏不懂国家大事,能操心的也就这点八卦,刚才听丈夫说起儿子的婚事,立刻让她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似乎天下大家闺秀可以随便她卖菜一般挑挑拣拣似的。

沈廷扬相对冷静一些,也觉得妻子有点过于猖狂了,轻咳一声:

“不要得意忘形,未曾娶妻的五品知府,普天之下也不是没有,咱本分一点,不要乱高攀,能稍微高攀一级半级的也就够了。

说起这事儿,倒是想起前天蒋侍郎盘问我时,问起我家和湖广巡抚方孔炤家是否有深交,还怀疑方巡抚跟我家秘密商议谋为亲家,不然方巡抚为了要为林儿遮掩、驳回左良玉和袁继咸的申诉。

唉,这事儿要是真的就好了,桐城方家也算三代书香、文坛名门了。当年方巡抚的三个妹妹、堂妹,都有才学节义之名,丧夫后也都能清心守寡。

听说之前煌言侄儿就娶了方巡抚的外甥女,也就是他那守寡表妹的女儿,很是安分和睦。想来方巡抚的女儿,家教一定会更好吧。

回头让人准备一份重礼,去湖广探望林儿之后,顺道送去荆州府,到方巡抚那儿探探口风,就说是感谢他的仗义秉公。林儿还和方以智同年,有这份交情在,说不定方巡抚就会考虑了。”

徐氏听丈夫说得悠然神往,一开始也颇有同感。但后来听丈夫提到方巡抚的三个妹妹、表妹,便有些不快,隐隐然还有些醋意。

毕竟这都是跟他们同一辈的人,丈夫话里话外都透出“富商出身不差钱,就想跟文坛领袖家族结亲”的不甘心,让她颇为不爽。

她想了想,极力劝阻说:

“女人有才有节义又怎么了平平安安才是福!那方家上一辈姐儿三个都守寡,说不定就是方家女人都命硬克夫!管你什么书香门第也不能娶这种!咱家还缺贞节牌坊不成!”

沈廷扬被这么一怼,也有些后怕,才暂时收了这个念头。

此后数日,沈家大宴宾客,沈廷扬也是受到了同僚不少恭维。

不少京官也重新递来了橄榄枝,塞了一堆自家女儿的生辰八字,沈廷扬都回了礼,但一律不给准信,先把八字留下慢慢合慢慢挑。

十二月初一,例行的大朝会之后,内阁票拟流程也走完了,升官的文书也正式下发。

沈廷扬也给儿子修了一封家书,准备过几日也让南下的家人捎去,里面也提到了给他议亲的事儿,并偷偷附上一些文字描述的资料,算是给儿子自己一点选择权。

明朝正常的婚姻,当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根儿轮不到年轻人自己做主。

沈树人这也是立功升迁太快,官位品级都快跟父亲差不多了,沈廷扬只好宠着他一点。给他个范围让他自己挑,但“入围候选人名单”还是要父母先把关。

……

忙完这事儿后,时间也已是腊月,沈廷扬本以为能清闲一些。

但是腊月初二这天,他又被心血来潮的崇祯召见了,还一并找了蒋德璟去奏对。

沈廷扬心中嘀咕,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是崇祯回去后仔细想了想,对他那天提到的“厘金改革”的事儿挺感兴趣,想详细聊聊。

沈廷扬心中微微叫苦,知道儿子家书中跟他提过的这个政策,如今推行时机其实还不太成熟,会遭到很多阻力和反噬,但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那天他不过是为了投石问路、找借口求见探皇帝口风,才冒险提前提出来的,压根儿没指望能被皇帝通过。

再次面君后,崇祯先简单问了几句“如果实施这项新政,能搞到多少钱”。

沈树人也只有如实回答:“陛下,厘金这项措施,名义上只是给与流贼或鞑子接壤的州府的商旅,提供护航、盘查,才能征收的。

如果贸然要作为一般性的商税征收,于祖宗之法无据,也会被天下士绅官僚抵制——我朝每年商税才多少,之所以无法增加,都是因为从商者多有士绅背景。

而陛下之前加征三饷,主要是农民和贫苦之人承担,这些人在朝中没人为他们诉苦,所以三饷推行在官员层面阻力不大。

陛下要估算厘金之法推行后,能收上来多少钱,臣只敢以长江流域水路航运商旅,以及北方边关为限,估个数字——

这两个区域实施厘金后,按照往年钞关过境货物数量算,每过一省收取一厘(百分之一)盘查费,每年约能得……三四百万两。如果税率继续提高,或者是官军水师提供护航,收费也等比涨价,则收入也能再涨数倍,但军费成本也会暴涨。”

沈廷扬说的这个数字,基本上也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沈树人之前跟他家书闲聊时,大致算了一下。

厘金这项制度,历史上要到晚清、曾国藩为了对付太平军,才搞出这个财源来编练湘军、淮军。最后也确实是靠着这笔钱,把太平军干掉了。

所以纯粹从“不得罪农民又确保筹措出足够的解决农民军所需的军费”方面来说,厘金确实是可以给一个王朝续命的,但副作用也很明显。

清朝实施厘金后,到反攻太平天国的后期,厘金总收入达到了一年两千多万两,跟明末三饷的总和差不多。厘金盘剥的是商人而三饷盘剥的是农民,清续命成功了明朝没续上。

不过晚清时人口已经有三亿多了,是如今大明的三倍,而且还是厘金税率多次提高后才有的数字。如今开征厘金,除以三分之一再砍对半就差不多了,所以长江流域的新商业税,也就三四百万两。

崇祯听了这个数字后,也不算太欢欣。

毕竟去年开征的练饷就有七八百万两了,相当于厘金的两倍。除非厘金提高税率,否则是替代不了三饷的。

至于明朝原本的商税……几大钞关每年从几万两到十几万两不等,加起来总和也不到一百万,只能算是零花钱级别,明朝压根儿就不靠商税活。

崇祯反复思考之后,叹了口气:“那就说说厘金一旦实施,可能会出现的坏处吧——让朕猜一猜,首当其冲的,是不是又会惹来如同当年对矿监、税监的抵制那般,闹得江南汹汹”

崇祯是见识过他兄长末年、南方苏州反抗魏忠贤税监的破事的,也看过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

虽然他登基后,因为打击魏忠贤,把那些当年反抗税监的人洗白了。可十几年皇帝当下来,他内心其实也多次动摇过,很多问题都看明白了,怀念起那些税监、矿监的好处。

只是碍于皇帝的面子,被清流架在“天子不可与民争利”的道德绑架上,下不来台。

不过,沈廷扬的回答,却让他稍稍有些意外:

“陛下……如果实施得好,并且对试点范围控制得当,厘金遇到的阻力,倒是可能比天启年间派出矿监、税监要小得多。但是,那会导致厘金有别的危害,不得不虑。”

崇祯眉毛一挑:“哦如何能让厘金少受阻力别的危害又是什么”

沈廷扬一咬牙,把他之前跟儿子家书时讨论过的细节,挑了几点说了:

“天启年间,南方士绅抵抗矿监、税监,一方面是那些宦官确实搜刮无度,没个章法。虽然也为朝廷扩充了财源,却至少十之六七落入了奸宦及其党羽手中。

而且商税征收,历来都是由朝廷统一调度,当时南方没有贼乱,百姓士绅都觉得他们是在拿自己的银子补贴北方人,故而怨恨。

如今形势,比天启年间又危急不少,南方也有了贼乱,蔺养成部近在安庆、庐州,那已是南直隶地界,便是南京六部和苏杭富庶之地的豪绅,都能感受到家园被威胁。

如果陛下加征新的商税,能够专款专用,用于围剿南方的流贼。而把省出来的三饷、给北方战事使用,那么南方豪绅的抵触自然会降低,毕竟这些钱是在保卫他们自己的家园,没那么抵触了。

但是,这种措施的劣势也很明显,自宋朝以来,朝廷都要地方军、财分离,防止出现唐时的藩镇割据。

我朝虽然在地方上分了三使,军事镇守主官与财权握在不同的封疆大吏手中,可真到了战事危急时,怕是还会出现强人独断专行。其中利害,不可不慎。”

这些话,都是沈树人跟父亲分析的,也是基于他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清朝用厘金后是没有亡于农民军,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此后也尾大不掉,成了东南互保。最后南方地区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拖了六十年后还是埋葬了清朝。

厘金之策一出,对于在南方剿贼的军阀而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未来在湖广肯定会出现保扶大明的“曾国藩、李鸿章”。

但大明江山保住之后,还听不听他崇祯的,就不好说了。

偏偏沈廷扬还说得那么诚实,一点都没藏着掖着,崇祯都不好怪他包藏祸心。

“这事儿……还是再议吧,眼下只能默许黄州那边继续搞,朕不嘉奖也不怪罪。至于湖广能不能推行,且看明年形势如何。”

挣扎再三,崇祯最后还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暂时选了个拖字诀。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