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为什么李素要选择把王必雪藏起来、对外宣称王必已经被他“感化”、幡然悔悟真心归顺朝廷,而把曹操派来跟王必联络的薛悌推出去?

这一点其实稍微想想就容易想明白:王必是知道自己被反间了的,也知道自己没有投靠李素。如果把王必推出去,他有可能先虚与委蛇忍辱负重,而一旦有机会对公众或者别的诸侯开口,就拼死反咬一口揭露真相。

比如历史上,把一个城池围困住、然后城外有援军将到、先派个使者快马突围进城鼓舞士气、告诉他们援军快来了再坚持一会儿,胜利就在眼前……而每每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突围的使者被围城部队抓了,围城部队指望用死刑相威胁,逼迫这个密使在城下喊话说“援军不会来了”,往往都会翻车,被对方死前喊出反面效果的话。

无论华夏还是日本的历史,这样的例子都数不胜数——当然了,那都是发生在汉末三国之后的,再往前似乎还没有过。

但李素不能不防,他多么会借鉴历史教训,怎么能在这里翻车。

所以,选择都不知道自己被反间利用了的薛悌,去任人盘问,才是最安全的。

但既然李素这个计划需要表现出“王必被他感化而投效”,那一直关着王必也不是办法,肯定需要一个最终封口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似乎也不难,到时候就让王必“因为坏了曹操的大计,被曹操派来报复的刺客刺杀”好了。

……

薛悌的被抓、王必的被控制,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给关中世家知道,所以直到袁术占领区的第一批商人运着粮食抵达长安时,关中本地的世家还不知道王必出事。

所以,韦康和卫觊,还在借着这一波粮价的暴涨,自以为安全地躲在人群里散播流言,把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咎于李素的苛政,按照他们之前跟王必商量好的计划行事。

七月初二,长安城南门外,一支数百辆牛车构成的车队,运了每车数十石粮米,累计两三万石,缓缓地排队进城。

这些商队倒也不是从武关开始就全程走山路陆路,因为汉水有一条靠北侧的支流,名叫丹水,是从武关道山谷里流出、在南阳郡南乡县汇入汉水的。所以粮队在武关道的六百里路程中,前面三百五十里可以走丹水河运,一直到商洛。

从商洛再往北到蓝田的二百多里,才必须换牛车。这也是武关道运粮成本比陈仓道还低的原因,否则要是六百里全山路,起码再贵翻一倍。

这支商队的头目姓杜,名叫杜岚,是南阳豪商。车队里还带了几个同姓的士人随行,也是姓杜,不过却不是一家人,为首者叫杜畿,出自京兆杜氏。

南阳杜氏的始祖,是当初光武帝刘秀起兵时的发小之一,宛城杜茂,杜茂在东汉中兴的“云台二十八将”里排二十,按说应该是勋贵之门。

不过杜茂的后人有犯罪被削爵,到其孙子杜奉那一代,就只剩下世袭的侯爵爵位,没了官职,于是回到南阳老家,成为大地主和豪商,不再出仕,此后近百年,到杜岚这一代,依然是荆北的大商人。

而杜畿是京兆杜氏的分支,三年前因为董卓之乱,关中有被恐怖统治的风险,家族才花了些钱粮,让杜畿半是探路半是迁居,去南阳打前站,看看南阳那边袁术的统治区,日子会不会好过一些。

若是袁术施行仁政,京兆杜氏当时一度打算把杜陵周边的田地卖掉大部分,凑了钱到南阳重新置业。杜畿初到宛城时,要找大商人大豪强买地买房,就在一众豪商里遇到了同样姓杜的杜岚,两人渐渐熟络起来,多有合作。

只可惜,袁术占南阳三年,也没见施行什么仁政,甚至南阳这种人口稠密富庶的帝乡所在,都一度被颍川、汝南的黄巾军残部侵袭,百姓凋敝。杜畿看袁术不像是个能成事儿的,才写信回来劝族人不要轻举妄动。

毕竟迁徙是非常伤筋动骨的,要贱卖老家的不动产、再去高价买外地的,所托非人的话,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然要看准了一步到位了。

套用谯周的一句话: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这一次,家里人来信,说关中李傕已经被灭,其余西凉军阀也是跑的跑死的死,最多盘踞陇西,不可能再危害关中了,所以给杜畿写信,约他回来一起看看,商量“京兆杜氏是应该彻底投刘备还是彻底投袁术,或者继续保持分头下注,在两家的地盘上各留一支分支族人”的问题。

杜畿就带着“考察团”的心态,跟着卖粮的杜岚一起来了长安。

杜畿进城后,第一时间确认了粮价,心中暗忖:“都说刘备施行仁政,尊奉天子,可是看这长安城内民生之凋敝,更甚于宛城啊。

袁术治下,也就是汝南常年饿殍遍野,其他几郡勉强也能活,宛城的粮价,可是很少有超过两千钱的,今年就算粮食大量外流,也不到一千钱。”

杜畿有这样的第一印象,也不奇怪,主要是他还没有区分眼下的形势,究竟是刘备的锅,还是李傕之前的祸害、现在烂摊子被刘备接手。

杜畿多长了个心眼,就一边跟着杜岚卖粮,一边仔细观察。

卖粮的过程很顺利,倒是没有压价、克扣、大斗收小斗放之类的猫腻,这些细节让杜畿觉得刘备阵营还是挺依法行政的。

几百辆牛车,对方只花了一刻钟就验完货,开了钞引单据。商队一定要现钱结算一部分的,也可以给铜钱——不过几乎没有商队这么干。

因为京兆尹给出的期货结算价,蜀锦和瓷器、盐铁的定价都非常划算,要是全拿铜钱,回去之后未必同样的钱进得到那么多好货。所以只要对刘备阵营的信用稍微有点信任的商人,都愿意略微搏一搏。

“白米一万石,每石四千钱,折钱四千万,呐,这是折五千七百匹宽幅蜀锦的钞引,回到筑阳、南乡可以按这个提单提货,一共五十七张,每张一百匹。收好了,京兆尹的大印不能坏啊。”

“糙谷一万两千石,折白米八千五百石,折钱三千四百万,换瓷器和井盐各一半?行……”

“白面四千石,每石三千五百钱,原麦七千石,折白面五千石……新麦新米未晒干,再额外打七折。”

算账算到这一步的时候,商队负责人杜岚,和另外一支等着结账的商队的管事,似乎对之前宣传的收购价有歧义,不由叫起屈来:

“怎么回事?听桥将军说的,那是一石能赚三千钱,这儿长安的粮价什么都比完成贵三千钱,怎么只有白米白面是,原麦和糙谷一石才涨两千钱都不到?”

收粮的官员毫不退让,账目明晰地反驳:

“我们的告示贴得明明白白,长安城门口都贴着,万众皆知,你们是自己传差了吧?是不是桥蕤随口说‘卖粮到长安一石能赚三千钱’,你们都不问问清楚?收那么贵完全是因为运费贵,咱当然要按最高效的方法收。

你们运那么多还要加工还要损耗的粗料来,磨一磨还要折损掉三成,为什么不在南阳磨好了运过来,朝廷还要为你们这三成废料的运费付账不成?至于新米新麦不晒干割下来就卖,朝廷还为里面那点水分也付一石两三千钱的运费?

就好比你吃一个果子,平时便宜果子只要一个钱,好的果子要两钱。但这果子从南中运到辽东,运费要十个钱,这时候差果子变成十一钱,好果子十二钱,谁还买十一钱的差果子?”

这个话题无论怎么说,都是京兆尹官府一方占理。这些价钱李素也都是规定得很细,往外宣传过的,估计就是商人们口耳相传传得远了传岔了。

后世卖进口水果的,因为运输成本摊上去,导致原本差价几倍的优质品和劣等品,最终抵达用户端的时候可能只差一两成,导致那些远途运输的商人根本不会去卖劣等品,这基本上小学生都懂的道理。

而早些年李素治蜀的时候,也是尽量开发各种肉干和其他能量密度高的食物补贴军粮,为的就是同样的运输重量能效更高。

只是其他没有经受过蜀地后勤地狱难度拷打的外地商人,脑子里这根弦还不够紧,偶尔还幻想以次充好和稀泥混过去。

“这京兆尹治长安不简单啊,随便一个库吏,都能说出这些精于算学的道理,新任的治民官员,上到朝廷大司农,下到一郡的户曹从事,得有多会规划调度。

而且,市面上粮价虽然贵,但他们进货价就那么贵,也没有居中盘剥两头榨利。本钱贵了,也没办法。”

杜畿看了杜岚的吃瘪、少赚了一票,他在旁边观察,看到的却是李素治理长安的井井有条。

总而言之,整个卖粮的过程,无不透出高效行政的典范——至少对其他汉末的民政官员来说,算是典范了。

卖完粮食,杜畿回府拜访了几个本家亲戚,又顺便在街上逛逛,找些茶坊酒肆体察民情。看到别的吃饭喝酒的客人,杜畿就凑过去自来熟地聊几句,问他们对于长安粮价如今的看法。

几个客人忍不住吐槽:“日子难呐,已经荒年了,还摊上个刮地三尺的京兆尹,五千钱一石的白米谁吃得起,还不如吃一千多钱的豆子和八百多钱的芋头呢。听说,李素都不知趁火打劫刮了多少钱了。

咱上个月都吃了三五天芋头了,后来芋头都吃没了只能吃豆子,肚子胀气得不行。反正能不吃米面就不吃米面呗,偏不让他赚钱,如今饭馆里都开始卖豆菽的主食为主了,很少见白米白面。”

杜畿听了之后,觉得民意似乎不太靠谱,毕竟百姓不知道收购价,只知道卖价,杜畿刚刚跟人卖了大宗粮食,他是知道成本的,忍不住帮李素说了一句话:

“可是,有豆菽芋等物可食,价钱也还可以,比往年灾年涨了不到一倍,说明官府也不图盘剥啊?白米白面贵了,可以不吃嘛。

我看官府并没有赚多少差价,也是怕饿死人才提前涨价。种种定价策略,都是在引诱商人运更多干货、好货过来。”

杜畿一个外地人,居然能看透其中道理,普通的长安市民当然是不会卖账的,顿时嗤之以鼻,懒得再跟他哔哔。

不过,他这番言论,倒是让酒楼里另一个客人起了欣赏之感:“这位兄台好见识啊,眼光深远,不比愚夫,竟能看出其中深奥,小弟请你喝一杯吧。”

杜畿连忙拱手:“在下杜畿,杜陵人氏。”

年轻人也拱手:“弘农杨修,幸会。”

世家大族的人哪怕出去消费,也都有自己的习惯,某些馆子就是特别吸引某几家人,专门做他们的生意的。杨修和杜畿都算关中大族的子弟,在酒楼里碰到也不奇怪。

两人见过礼后,杜畿出于好奇、想打探本地情况,便问道:“愚兄看着京兆尹为百姓吃饭,也是操了不少心,为何不向百姓申明其中本钱、换取百姓认可呢?”

杨修捻须而笑:“杨某虽尚未得授朝廷实职,却也能猜到一二——上面肯定是在找那些造谣的人,等着他们猖狂,有机会就会抓起来揭露其罪恶吧。”

二十岁的杨修,简直比后来更爱显摆自己的智商。他现在还没被李素正式委以使命,就已经开始在其他世家子弟面前卖弄自己的眼光了。

李素并没有告诉杨修任何东西,这些确实是他自己猜到的,虽然没猜到具体的内幕和原理。

“原来如此?那贤弟还真是见微知着啊……”杜畿上下打量,还有点不信。

不过既然杨修是弘农杨氏,杜畿也乐于请客结交,当下杜畿出钱,两人好好喝了一顿。

酒局摆到傍晚时分,居然还真有一条新闻传了出来。

“凉州刺史韦端的二公子韦康被抓啦!听说是京兆户曹从事王必悔罪,把他供出来的!最近造谣朝廷从赈灾粮里赚差价的事儿,都是他指使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消息,是不至于让杜畿震惊的,因为完全也有可能是栽赃陷害。

但不久之后,就在这一夜之间,又有其他一些后续配套的小道消息传出来了。

比如,韦康的堂弟韦晃跟他划清界限,出首证明了王必和韦家的交情。

韦康的老父亲韦端、二弟韦诞也表示跟韦康划清界限。

同时,京兆杜氏本家和弘农杨氏等家族,也安安表示情绪稳定,韦康的事儿跟他们没关系。

这就说明,没有扩大打击面了。

士族的情绪暂时被稳定住了,百姓们倒是还没,主要是百姓们见识得比较少,起码得再过个把月、看到杜陵县和其他几个袁术治下的县有穷人开始饿死,才会真正知道李素的好处。

杜畿亲眼见证了这一切,心中忍不住揣摩:看二叔和四弟那样子,是铁了心投效刘备,不考虑南迁去宛城躲灾了?这刘备竟能如此得人心,匪夷所思啊……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我的极品小姨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回到2002当医生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神棍夫人:夫君,要听话杨辰秦惜在线阅读九阳丹帝女总裁的超级高手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女总裁的逍遥兵王重生之我是星二代王者荣耀:国服男神是女生修真传人在都市四合院:阿瞒看了直点头甜婚蜜宠:季太子的初恋绝品乡村小神医特种兵之神级提取系统昼夜妄想为了拯救天使,我不断自爆!超级吞噬系统我家妻主超高冷最强狂暴系统医门宗师寒天帝医武双绝小农民叶凡唐若雪医婿S级保镖穷小子当上总经理我的合租情人三十八岁桃花劫咸鱼的自救攻略宠物小精灵之冠军皮卡丘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直播科普帝皇铠甲,国家疯狂打榜大佬他命里缺我首辅娇妻有空间陆总今天破产了吗直播鉴宝:宝友,你这可太开门了!病娇相爷以权谋妻四合院:傻柱子的幸福生活城市里的法师想修道盛世官商娱乐三人行国运金铲铲:局局老八在冒火仕途之风云再起东汉末年枭雄志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游神九八佬将我除名?特种部队跪求我加入!每秒都在升级
磨铁读书搜藏榜:我有一个异世界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穿成悲催农女后的发家日常上门佳婿大国重器:机师成神之路!开局我怒休渣男逃离异都王牌相公:霸道妻主爱上我身为仙帝的我开局穿越了万亿透视豪医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重生之着魔.操盘手札记无限影视,从流金开始岁月如此多娇相思西游之大圣追爱记觉醒钞能力都市医仙魂穿大汉之未央宫赋都市游侠之青铜短剑农女:星际战将在古代开顺风快递残疾大佬不孕不育?她一胎生四宝!带着萌宝去结婚于枫于山高雨霜噩梦复苏,我有一只小僵尸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民政局门口签到,奖励美女老婆想躺平,却被娱乐圈女人们套路了特级厨师四合院:这个司机太过嚣张赘婿无双官道红颜四合院:从下乡归来后开始离婚后我成了薄爷的白月光闪婚甜蜜蜜:总裁老公宠爆了黑心娇妻,太放肆!我是真有宝藏农家努力生活乡村野汉:与表姐一起钻进山林白手起家杀嫡重生,反派演员被爆捐款无数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沧桑之情天才高手的妖孽人生从1977开始快穿之跪求愿望成真绝世容颜美女总裁董事长是我老婆四合院:八极传人过目不忘玄门大佬她直播后,全国沸腾了田园弃妇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重回六零开网店,我带全家丰衣足食知性姐姐,和温柔教师的调情日常你逃婚我抽身,悔什么啊前妻你的愿望我来实现!不好意思,我的奇葩超能力无敌了异能觉醒之异能世界仙尊大佬重生都市老子活阎王出世,你跟我说退婚?高武:没有感情,精神突破限制器无尽苍穹:灵气复苏之巅峰主宰重生93:我就赶个海,你把我直播了?仙二代的我不想躺平,只想救世1959:狗子打野太猛让我家天天吃肉我开挂加点,偏要说我是武学圣体重生七零:七个女儿让我卷成富豪我的异能可以解析万物!别惹我做了好事要砍树?神力集散港娱:我从赵哑芝开始称霸香江是你要陪干弟弟,御姐爱上我你哭什么我,神棍主播,但大哥真信啊!重生76打猎:村花求我养全家复仇的刀哥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重生之商业鬼才求婚被拒249次,重生后校花跪求我别走都市玄门:医武双绝逆天命知乎预言后,我成了世界守护者道门,封神之战!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穿成六零极品老头,开局拿捏白眼狼!成为渣男后校花依然死心塌地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解卦实操,算卦不难港片:古惑仔,开签到舒琪现世医仙:生机无限觉醒双职业的我无敌了白山黑土,我打猎养全家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九霄帝尊在都市24h古董店,只接待人怎么够职业舔狗摇身一变竟是公司大老板千金校花太高冷,每天和我要抱抱抗战:快!把苏辰调到总部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村花遍野,小神医太快活了玄天轮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