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戚继光不愧是个早在外地为边帅时便于中枢埋有线报的武将,他居然能猜到在李太后背后出主意的人是李文进。高务实听了也不禁有些意外,光凭这政治眼光,戚继光就算做个文臣,恐怕也不会混得太差了。

当然,原历史上的戚继光就可以说是他同时代名将中,政治眼光最靠谱的一个,所谓俞龙戚虎北马南刘,可不是他混得最好?至于万历十年之后被调任广东,以至于郁郁而终的问题,那实在怪不得他的政治眼光——谁能知道张居正死得那么早?戚继光又不是李时珍,怎么可能有这个本事。

说起来,戚继光是高务实穿越以来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个人。后世不怎么研究历史的人想起戚继光,脑子里大抵只有“抗击倭寇,民族英雄”八个字,但其实戚继光远不是如此“简单”的一个人,他十分复杂。

在高务实看来,土生土长于大明的戚继光,身上居然有着和自己这个穿越者类似的特质,这一点最有意思不过了。

抛开民族英雄这一条众所周知的情况不多说,戚继光这个人最“矛盾”的一点便是终身贪腐却又一世清廉。

这仿佛是个笑话,在历史与现实中似乎不应该又这样矛盾的人。但是不幸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什么千奇百怪的事情都会发生,尤其是在大明这样有着各自扭曲祖制的体制下,要想做官、为将,如果从不贪污、受贿,还想要做成一番事业,那其实才是真不太可能的。

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硬骨头的海瑞,这是大明树立起来的第一清官。按记载来看,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清官。但是除了海瑞之外,实在再难找到几个这样的清官了,况且海瑞虽然自己官做得不小,但到底算不算成就了一番事业,其实也很难定义。

而确实做成了一番事业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他肯定不属于清官这个行列,但是他确实又是清廉一生。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这样评价戚继光:“戚继光——一个善于搞关系、迎合领导、请客送礼、拉帮结派的人。在无数史书中,戚继光是英勇无畏的化身,他能谋善断,所向无敌,这一切都是事实,但他也有另一面,比如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去拜码头,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一通,然后再认同族找祖宗,大家就算是兄弟了,但是依照他的工资,绝不可能承担得起这么高的花销,所以结论就是:戚继光是一个既收礼又行贿的人。”

虽然当年明月用了很通俗的说法来评价戚继光,而且也并没有真正拿出证据,只是“因为所以”了一番,但这个评价其实基本是属实的。

大明这样的体制,从来不是搞什么“高薪养廉”,它只能是“低薪养贪”,因为大明的官员俸禄十分低下。

你要是在大明为官,而且并不打算拿自家的钱来填坑的话,那么你不贪污、不受贿、甚至不接受各种孝敬,最后只有一种结果:不但不能维持官场的各种关系,甚至连养家糊口都会感觉困难。

在朝廷中枢为官,比如当初高务实在翰林院的时候那样,如果他不是曾经的小阁老、实学一派的未来之星,其实他倒也可以比较省钱。只不过,那也是建立在无须太多应酬的基础上,而实际上除了翰林院之外,大明很少有不需要太多应酬的官。

如戚继光这样的武将,倘若不贪污、不受贿、甚至不接受孝敬,别说手底下凑不出一支精兵来,甚至只能够像海瑞那样,不但自己成为一个叫化子式的官员,同时还要让自己一家人都过着叫化子式的生活。穷到了一年到头连一斤猪肉都买不起,偶尔买上一斤猪肉,竟然会成为轰动全城的新闻。

事实上,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只能够成为被朝廷大力表彰的人物,他的官场地位才能不被动摇。但是这样的人物从来只有特例,而不可能有什么普遍性,正如高拱最后把海瑞“高高挂起”一样——你只适合做个楷模,绝不适合真正使用。

大明的官场复杂险恶,之前已经解释过。在大明为官,如果没有派别支持、没有老师照顾、没有同年帮衬、没有足够的钱财来疏通人脉、打通关系,你还想做到官运亨通,安然无恙,能够保官保命,基本上不太可能。

因此戚继光早就丢掉了祖训,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便唱什么歌。既然进入了大明官场,也只好当贪官。

可是,戚继光确实不想贪污、不想受贿,因为他的确是一个有志向的人,正如他自己的诗中所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事实上也是如此。

戚继光一生历官无数,转战大半个大明,南到福建、广东、海南,北到蒙古、辽东、穷处、富地,他都待过;小将、大帅,他都做过。但是,他每离开一个地方,都是身无分文,净身而出,甚至也没有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什么遗产。

由此可见,戚继光贪污也好、受贿也罢,但是基本上是左手进、右手出。到手的钱在一个地方离任之前会全部都花光、用光、送光,他不是要做守财奴,他贪污受贿来的钱,除了用来养兵之外,就是用来为自己的官场生涯架桥铺路了。

就好比高务实根本不缺钱,但戚继光从来没有在任何重要节日,包括高务实的生辰漏掉过哪怕一份礼物——即便他知道高务实的家底和为人,给高务实送的礼物可以不必在意礼物本身的价值,但他也从来不会少送一次。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看看他的上司,同为抗倭英雄的胡宗宪的命运就不难明白,官场关系十分复杂微妙,稍有不慎,不但官做不成,甚至脑袋也要搬家。

胡宗宪当年想要做官,想要做一番事业,几乎只有投靠严嵩父子一条路。而戚继光为了自己的前途,先是巴结自己的上官谭纶,在自己地位提升之后又靠上刚刚成为阁老的张居正,最后在张居正被高务实弄下台之后,又彻底投到了实学派门下。

倘若单以个人节操而言,戚继光是不符合中国历代称颂之标准的,他的为官风格也是风吹两边倒,谁强跟谁混,但高务实却非常理解他的做法。

因为高务实觉得戚继光和他自己一样,“只要我的志向没有改变,具体手段是可以商榷的,阶段性的妥协也并无不可”。

什么叫务实,这就是务实。天下间很多事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要不然原历史中怎么可能出现国本之争?皇帝都有许多事没法坚持本意,何况他们这些为臣子的。

也正是因为“本意”,高务实才没有对朱翊钧不断加恩潞王的做法过于计较,甚至没有特意去干涉。

为什么?因为朱翊钧这样不断的加恩,未见得是他的本意,他其实也只是因为皇帝加儿子加兄长这个三重身份,而不得不如此做。

做给母后看,做给天下人看。

谁让大明讲究以孝治天下,讲究兄友弟恭呢?他为什么在诏书中不断强调“副朕友爱同气至意”?原因便是:即便他这个皇帝,也怕天下人说他不孝。

在大明,没有人能承担“不孝”这个罪名,一旦被打上“不孝”的标签,任你有千般能耐、万种变化,等待你的都只能是被鄙夷、被嘲讽乃至被声讨。

杨巍被张四维请回朝廷为天官,主要是因为孝名动天下,所以他回朝的时候没有什么人反对;王锡爵之所以此前被心学派内定接替潘晟,也主要是因为孝名动天下。

如今换到了朱翊钧身上,其实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他对潞王的恩宠,十有八九来自于他必须顺着李太后的意。这一点有个很明显的证据:原历史上李太后一死,潞王既惊又哀,没多久自己也病死了——他知道一旦没了母后的护佑,他的皇兄很可能就会改变态度。

所以高务实觉得,朱翊钧的所作所为并不一定是出于本意,他只是不得不作秀,哪怕作这个秀的成本很高昂,也没办法不做。

只要是吃政治这碗饭,天下谁人不作秀?不仅朱翊钧要做、戚继光要做,他高务实难道就能不做?

高务实淡淡地道:“李文进深知太后宠爱幼子,他自己又一贯是靠着太后才有如今风光的人,自然要顺着太后的意思,想方设法将潞王留下了。至于景王遗业,那便是他拿来堵塞天下人悠悠之口的工具。”

戚继光张了张嘴,似乎有话想说,但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沉默了下来。

高务实瞥了他一眼,问道:“南塘公想说什么?”

戚继光苦笑道:“末将只是担心,这潞王之国就藩的事不办下来,怕是朝廷始终没有对图们发起最后一击的本钱。”

高务实知道他这话还有保留,于是平静地道:“如果皇上非要凑足了景王遗业的实数给潞王,我看也不是办不下来,到时候终归还是能在咱们手里完成对图们最后一击的。”

戚继光苦笑道:“少司马刚过弱冠之年,自然是能等到那一天的,但末将的年纪却已不小了。若是以北马南刘两位大帅的情况来看,再过个三四年,末将怕是也该请辞本兼各职,回乡悠游林下去了。”

哦,原来你是担心这个。

高务实心里点了点头,暗道:这倒是很“戚继光”,他担心的是自己赶不上这场对北元最后的一仗。也是,他这样一个想要做大事业的人,怎么会甘心不在这样一场重要战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是潞王这件事……朱翊钧不大可能妥协啊。

或许是看见高务实似乎若有所思,戚继光燃起了一些希望,小声问道:“少司马历来一步三计,这些年来什么样的难事到了您手里就没有办不下来的,您看这件事……是不是也还有机会改变?”

高务实嘴角轻轻一抽,暗道:嗯,果然是戚继光本尊,这彩虹屁简直要把我吹上天了。

不过他的确不想拒绝戚继光,毕竟戚继光的出发点并不坏,而且他想在对图们的战争中表现一把本身也很合理——“西怀东制”这么多年,他一直让着李成梁在辽东大杀四方,自己却只能守着京师门户,换了谁也不甘心啊。

再说高务实自己也觉得应该赶紧让戚继光表现表现,因为现在李成梁看起来已经铁了心投靠申时行了,倘若戚继光再不表现一下,到时候可别一场仗打下来首功真的归了心学派,那我高某人岂不是也得坐蜡?

他终于有些坐不住了,站起身,踱起方步。戚继光从来不会失礼,也立刻起身,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等着高务实想办法。

不知道过了多久,高务实才忽然站住,似乎是在对戚继光说话,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潞王之国不能成行的原因,看似是由于景王遗业拿不到手,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利益本身。”

戚继光刚才自己也在思考,一时没跟上高务实的思路,下意识道:“利益本身?”

“不错,利益本身。”高务实肯定地道:“其实潞王也好,太后也罢,真正关心的未必在于他拿到的是不是景王的遗业,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拿到的实惠不能少于景王遗业那个数。”

戚继光皱眉道:“可这不还是一样么,景王遗业已经还给了民间,现在朝廷拿不出来了,而要另给一个‘景王遗业’的财富,户部恐怕也照样抓瞎。”

高务实摇头道:“不然,这里头只要可以变通,那事情就还有希望改变。怕就怕皇上或者太后认死理,非要揪着景王遗业不松口,那才让人头疼。”

戚继光一听有希望,也懒得再问高务实其他了,直接问道:“少司马可是有了办法?”

高务实沉吟着道:“主意是有了一个,不过这法子恐怕又要‘开风气之先’了,不知道能不能说服太后与潞王母子……看来我得亲自与太后和潞王谈谈。”

戚继光立刻奉上彩虹屁:“有少司马出手,天下还有什么难事?末将这厢就先预祝少司马马到成功了!”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年久失修nn”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提前剧透一点:潞王这件事不光是单一事件,还会引出宗室问题。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