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帝养蚕2

浙江左参政王巡潼算是这两年拔尖的人物。

自上任以来,以极其迅捷的速度扑灭了浙江当地所谓的叛乱,恢复了当地的秩序,并能做到政简刑清,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舒坦。

所以吏部每年给他的评论都是上优。

眼看着再进一步,就成为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最起码也是布政使一级的人物,甚至有可能平步青云,直接进入朝廷核心,成为京师朝堂纵横捭阖的大佬。

既然朝堂颇为认可,又得意面授机宜,按照道理来讲,只要他在皇帝面前,说出一番高屋建瓴的话,将来就会有一堆机会摆在面前。

但,在其他官员看来,这位平素里处事颇为稳重的大佬,今日脸上不禁没有任何喜色,反而在皇帝兴致盎然的时候,驱动着双腿,上前沉声说道:“臣浙江左参政,王巡潼有事起奏陛下。”

王巡潼是区别于就官员和新官僚之间的中间人物,因为他本身便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但没有机会受到官场环境的污染,便感受到了甲申之乱,使得他非常迷茫,但是他又跟那些参加过公务人员考试的官员,也大有不同。

因为他走的是陛下征召的机制。

自古以来,新皇登基建业,都会从民间选拔有学识,有威望的人做官。

王巡潼有幸被皇帝选中,并且官职越做越大,甚至到了今天的地位。

徐梁有些疑惑的看着王巡潼,示意他说下去。

“陛下,臣近些日子走访了不少蚕农,发现今年问题很大,大多数蚕农在饱受着无叶之苦,今年的收成怕事连往年的一半都没有。若是陛下执意执行蚕庄的经营,恐怕有迫害百姓之嫌。”

王巡潼大步流星的闯了出来。

而其他的臣子闻言,顿时忍不住蹙起眉来,众人心道这南官果然一个狗脾气,陛下给点好脸色,就敢拐弯抹角的说陛下与民争利。

陛下执政,那才是真的高屋建瓴如同羚羊挂角,在无声处显现出其极高的政治水平,别说一个小小的参政,就算是内阁大人们,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看的清楚。

就在大家都以为王巡潼触犯龙颜,难有好下场的时候,却见徐梁鲜有的没有生气,反而异常平静的问道:“敢跟我讲道理的文人,少之又少了,可见朕虽然鲁莽了些,但是江南的读书人的骨头没有断。”

王巡潼决然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江南固然有许多糜烂自私之辈,但也有诸多不畏死的书生。陛下可以杀我,但是该说的话,臣还是要说的。”

徐梁见王巡潼一副决然的模样,反而更加欣喜,笑着说道:“之前所言,朕知道并不是没有道理,但好歹是一省高官,要有格局,咱算一笔经济账。是将同样数量的桑叶给大量的蚕农,然后让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缴纳少量的生丝,还是我们用这些桑叶,以最少的人力,生产最多的生丝,赚取利润,再回过头来,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好一些,我想这不难做出决断吧?”

“陛下的道理是讲不通的!”王巡潼皱着眉头反驳道。

“王巡潼,放肆!”

“一个参政,也敢这般置喙陛下!”

“陛下,臣要参王参政驾前失仪之罪。”

徐梁却反而摆摆手道:“王参政是跟朕讲道理,何来失仪之说,王参政且把的观点详细说来。”

王巡潼见到陛下似乎并不反感自己的固执,当下说道:“陛下革新技术,提高产出,确实可以在未来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现在呢?现在很多蚕农已经是家中无粮,随时有饿死之困了。而且陛下如何保证,蚕庄赚取的银子,一定能用在现在这些蚕农身上吧?就算是陛下有心用在他们身上,又该以何等章程去做这事?”

一众臣子默然无声,大家知道,眼前这位王参政敢这般连珠炮似得开口,绝对是真心实意为百姓考量的,而且近日说完这般话,他怕是根本没打算活着回去。

一时间,众人心中竟然掀起了钦佩之心。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盲目崇拜徐梁,真的如同王巡潼这般仔细考量百姓前途的人不多,沿着王巡潼的想法仔细想下去,陛下当今的做法,与当初万历皇帝的做法其实没有太多的区别,典型的与民争利,而且这种革新技术的做法,肯定会导致很多蚕农破产,真可谓是敲骨吸髓一样的存在。

大家早就知道大明有过棉花吃人的事情。

如今怕是又要多一个蚕吃人了。

王巡潼见过破产农民的悲惨下场。

甲申国变那年,他从北京回苏州老家。江北也就不说了,简直是人间炼狱。即便进了他自幼熟悉的吴江地界,仍旧有人横死街头。坐着充满童年回忆的小摇船上,王巡潼亲眼看着船夫麻木地用浆拨开水面上大大小小的尸体。

“又不是灾年,哪能死这么多人?”王巡潼回想起来仍旧有些面皮发麻。

“欠了债,地没了,老婆孩子卖了,生计断了,不跳河还能怎地?”船老大对这位进士老爷没有太过尊重和敬畏,因为他觉得自己也很快要成为这河里的一员了。今年北面遭兵,南面这些大户就格外凶狠,半点情面不肯卖。好多底子厚的人家都熬不过去,举家自尽了。

“镇上卖糖的老王家,也是底子厚的,他家卖的是糖呀!前日我路过他家门口,见上着板,围了好多人在那里叫骂。原来是老板欠的债还不上,人家欠他的又收不回来,索性买了砒霜拌在糖水里,一家大小六口人都死了。

“门口叫骂的都是在他柜上存了钱的,贪那几分利息,如今看来回家也怕有人要上吊呢。”船老大低声讲述着镇上的新闻,听得王巡潼格外揪心。

王巡潼并不知道自己家里也有外债,也收着高利贷,同样有人因为还不上钱而给地卖身。这些都是庄头的事,虽然他是进士,但家中财计都掌握在父母手中,他只需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同情怜悯就行了。

从国变至今,江南的情形一日日糟糕起来。最初只是这些小民小户破产,后来就算是城中殷实人家也免不得家破人亡。那些大户人家逼债的时候多了一个说辞:“目今皇爷在北面打仗,哪里不要钱用?乘着现在大军没有过来,自己先把钱送过去,打完仗还能过好日子。若是大军逃到江南来了,就是连片瓦都不给们留下。

道理是如此说的,皇帝只要不过江。江南富家就觉得天下还有希望,勒紧裤腰带也要将粮税送过去。当然,现在皇帝还是过江了,而且一路从南京杀到浙江。连与朱家一起打天下的勋戚都遭了灭门之祸,真个是人心惶惶。

也不知道寻常百姓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

王巡潼说到动情处,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往下流。等他将这些年来所见所闻的民间疾苦通通倒完,心中却像是卸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一时舒畅。他抹了一把泪,躬身道:“臣失仪之罪当罚,然臣一片肺腑,实在是不吐不快。”

“很好。”徐梁面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就连跟随他多年的内侍都不能从中品味出任何皇帝的态度。很多时候,皇帝就像是个七八十岁的积年老宦。根本不让人摸清他的深浅。

徐梁站起身,再次肯定道:“很好。”所有人都犹疑地抬头望着他,想知道这“好”从何来。

“我南下以来,哭穷喊苦的不止一个,但我从来没当过真。”徐梁走到王巡潼面前。道:“我信。”

王巡潼愕然地看着皇帝,思索着自己缘何能够得到如此巨大的青睐。

“因为国家若不是糜烂到了根底,也就不会发生国变这等事了。”徐梁拍了拍这位年轻进士的肩膀道:“而国家糜烂,肯定是官员们从中大肆饕餮,损公肥私,这是千年铁律,根本不用想就知道的。其次是各种吏员、杂役、做公的、吃公家饭的。若是不上行下效,他们自己也过不上好日子。如此一来,公家被吃完了,小民也就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陛下……”王巡潼眼中又泛起泪花,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原来陛下都知道啊!

“我身上有许多骂名,其中就有苛待下属。不敬大臣。”徐梁环视周围,道:“们凭心而论,在我手里固然工作量大些,但俸禄、奖金、休假哪个少了?官员拿了钱财不卖命卖力,难道就是理所当然的?至于那些被我流放的勋戚大臣。仔细想想,是我欲加之罪么?哪个不是因为对百姓敲骨吸髓太狠,让我不得不下狠手除去?”

“但凡大明的乡绅、贵戚、大臣有些公心,不是一味贪婪搜刮,我为何不能容他们?”徐梁虚张双臂:“孟子所谓独乐不如众乐,这个道理我难道不懂?只是民为邦本,凡是坏我邦本的蠹虫,不该我一家恨他,该当是天下人共诛之!”

说完这些,徐梁心中压抑的忿恨终于倾吐出来,道:“王巡潼,家也是江南大姓。又是进士,是族中砥柱。家有没有人打着的旗号聚敛吞并?有没有人拿着的帖子包揽词讼?有没有人仗着的官声放印子钱,逼得小户卖儿卖女?”

王巡潼被问得冷汗直流,正要告罪,却被皇帝一把扶住。只听他道:“就算有,我想也未必知道。如果知道,也就不会跟我说这些小民的苦处了。我还可以跟说一件事,大明的《税法》从建兴元年就开始让内阁商议,至今没能出台,为何?阁老们不愿签署。阁老啊,从学识、人品、为官、办事,样样都是出类拔萃,但为何在这事上不肯松口?”

王巡潼不知道还有这种事,心头骇然。

“因为他们不能背叛血亲之族。”徐梁简单道:“在这个以孝为本的天下,他不能,不能,我也不能。所以百姓就活该被鱼肉,被盘削致死?实际上百姓也不肯乖乖饿死,所以才有了王嘉胤,有了高迎祥,有了李闯和献贼,乃至于前不久的奴变。”

“咱们为何不能收敛一些贪婪之性,让下民安居乐业,权贵常保家声,天家垂拱而治,最后天下太平,以近大同之世?”徐梁盯着王巡潼。

王巡潼仿佛感觉到了一股热流从丹田上涌,让他整个人都激昂起来。长久困扰他的死结突然打开,应声道:“陛下所言极是!天家、势家、民家,本不该是有我无,死我活之状!圣人立教,正是为了生民安康,各得其所。礼者,离也。正是有人非礼而为,才酿成今日窘迫之势。臣以为陛下严法纪,正是斩断非礼之爪,诚可为也!”

“既然内阁推不出一部税法,那就从我浙江先来。”王巡潼道:“臣愿挨家挨户,收罗民意,促进此法在浙江推广。”

徐梁本来不希望国家重要法律从下而上产生,这样很可能造成美国似的司法紊乱,增大司法成本,甚至还会埋下“联省自治”的隐患。不过浙江一向是华夏故土,又是财赋重镇,若是在监控下适当放松一把,倒是打破僵局的切入口。

“只是陛下,”王巡潼抬起头,“臣风闻一桩小事……”

“说。”

“听闻当日陛下征召蚕娘,许诺给予其家上年卖丝纯利,可有此事?”王巡潼问道。

“是,因为各地情形不一,不宜统一标价,只以其家上年所得为准。”徐梁道。

“可是各州县给出的官府定价却是十两银子一人。”王巡潼道:“到了村中各家,多的能拿六七两,少的只有一二两!这等情形又该如何杜绝?”

徐梁心中不免暗恨,仍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笑脸道:“这也就是在浙江,去山东、河南看看,是否会有这等事。”

王巡潼愕然:“陛下是说江南官员格外贪婪么?”

“人心贪婪是一样的,但有一些东西能够抑制贪婪。”徐梁道:“比如说敬畏,比如说荣誉。表彰勤廉能吏,严惩庸蠹蛀虫,这事不仅仅是都察院的责任,平日们也该自查自警,真等都察院来了就晚了。”

“我本来是想等下半年给浙江找个铁腕些的布政使,不过既然有为民之心,看起来还对讲道理略存幻想,不妨让暂代布政使一职,今年十月我再来看效果。”徐梁道。

王巡潼本来还担心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此刻有了布政使的名头,倒是轻松许多。

“另外,担心的农民破产问题,我可以给一个建议。”徐梁道:“大兴土木,以工代赈。农民失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一失去土地就断了活计。浙江水网稠密,平原与山地共存,光是修桥铺路就能让多少人找到活干?”

“可是库中空虚……”

“收富人的税,抄贪官的家。”徐梁笑道:“而且还可以报项。”

前两者让王巡潼脖颈一凉,最后的“报项”却是不明其旨。

“可选些年轻干练,有志于民生的热血青年,先去行政学院学学规矩,施政起来也能方便许多。唔,对,们浙江提学就是个能吏,办的河南行政学院效果极好。不妨多与他走动走动。”徐梁又道。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画河山答题:从始皇开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