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锡根本不想组建什么新军,新军是什么样子,手雷和火枪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和效果,大玄锡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如果这个计划不是窦福和提出来的,大玄锡恐怕早就一口否决了。
大玄锡知道窦福和不想在朝堂上谈论购买武器的事情,准备回宫后好好问问窦福和是什么意思,便一挥手道:“退朝”。
大玄锡一说退朝,李烨便感觉有点饿了,一早起来到现在,就在马车里啃了一块胡饼,早就消化到爪哇国去了。李烨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不好意思的向两边望了望,发现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囧样。
官员上朝有一套标准的规矩,品级高的走在前面,品级低的跟在最后,文左武右分裂朝堂两边,李烨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是被有意思的排在了武将的最前面,而窦福和作为相国被安排在文官的最前面,两人见大玄锡从大殿的侧门退了出去,这才起身往大殿外走去。
李烨和窦福和都是站在官员的最前面,按道理应该一同走出大殿,可是李烨走了几步,发现窦福和虽然站了起来,但是并没有跟着李烨一同出殿,而是悄悄的跟着内侍往后殿走去。
李烨走出大殿,下了台阶,往宫门外走,就听见背后有人小声道:“郡王殿下,能否借一步说话”。
李烨一回头,看见身后走来一个穿着绯色官服的中年人,表情严肃的看着李烨。
“你是……”
“户部侍郎张昌震见过安远郡王”
李烨想想自己好像不认识什么张昌震,不知道这个户部侍郎找自己做什么:“张侍郎,不知找本王有什么事情”。
张昌震看看自己的四周没有什么人,便小声的说道:“郡王殿下,你可知现在渤海国的财政状况如何”。
李烨没有想到张昌震跑过来找自己,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自己根本搞不明白的事情,渤海国的财政情况跟李烨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李烨对渤海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归属感。
“张侍郎,你的话本王有些不明白,本王刚到渤海国对渤海国的事情一无所知”
张昌震根本不知道李烨已经把渤海国的国情了解的差不多了,想想李烨刚到渤海国应该不了解渤海国的财政情况,便解释道:“郡王殿下,渤海国这几年的财政早已经入不敷出,户部账面上早已经没有什么盈余。如今郡王殿下让皇上购买武器,可知道这会给渤海国造成多大的影响,百姓会加重负担,渤海国从此就会不稳了”。
李烨其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渤海国内部不稳定、内忧外患,李烨才有可乘之机,这种事情张昌震跟李烨说什么意思,难道想让李烨阻止大玄锡购买武器不成:“张侍郎,你的话本王有些不明白,这件事情并不是本王提出来的,如果有什么建议,你可以跟皇上说明”。
张昌震看李烨一脸迷惑的样子,恨不得踹李烨几脚,自己的意思已经相当明白了,就是希望李烨不要把武器买给大玄锡,自己户部根本拿出什么钱,要是把这些钱摊派到渤海国百姓的头上,必然会引起渤海国百姓的不满,到时渤海国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有天知道了。
“郡王殿下,你要劝说皇上不要购买武器,渤海国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武器,而是百姓安定的生活,希望郡王殿下以渤海国百姓为念劝说皇上,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李烨算是听明白了,张昌震完全是把李烨当枪使,已经李烨看不清渤海国的局势,忽悠李烨去劝大玄锡不要购买武器。
张昌震想着李烨初来渤海国,肯定不了解情况,如今又加封为安远郡王,肯定要干一番事业,知道渤海国财政紧张,必然会满腔热情的去劝说大玄锡放弃购买武器的想法,自己就不用出这个头了,让李烨这个愣头青去做。
张昌震太小看李烨了,大玄锡想不想购买武器李烨不知道,但是窦福和一定想购买李烨的武器,窦福和一定会忽悠大玄锡购买武器。不要说李烨知道这些事情,就算李烨不知道这些事情,为了能让渤海国发生内乱,李烨也会忽悠渤海国各部落之间购买自己的武器,一方面李烨可以向渤海国贩卖大量的军火,用于弥补自己在军事的经费不足,另一面可以转嫁矛盾,制造渤海国的内乱,李烨可以从中谋利,从而巩固李烨在渤海国的地位。
大玄锡会听李烨的劝说吗?显然不会,李烨现在是皇太后一党,大玄锡把李烨的辽东郡王爵位调换成安远郡王,封地也设到鬼不生蛋的安远府、怀远府,就大玄锡这样的态度,李烨去劝说大玄锡,这不是找倒霉吗?真不知道张昌震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当真李烨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就冲着张昌震忽悠李烨这点,李烨都不会把张昌震当成盟友来看。
“张侍郎,恐怕这件事情本王也无能为力,要是张侍郎一心为国的话,就应该冒死纳谏,而不是劝说本王”
张昌震被李烨说的脸色青一块、紫一块,好像京剧的脸谱似的,李烨一点都没有给张昌震留情面,直接指出张昌震胆小怕事,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张昌震应该做的事情,现在想推卸责任把李烨推到风口浪尖,不管是险恶用心,还是作为一个大臣来说,没有丝毫的责任和担待。
被李烨一眼看穿了自己的目的,张昌震又气又羞,自己不敢觐见的事情,还以为李烨什么都不知道。这件事情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张昌震难道看不出来,李烨和窦家的矛盾难道张昌震不清楚,李烨现在在渤海国的处境张昌震难道不知道,张昌震呆呆的看着李烨,一时间心里翻江倒海不知道怎么说。
李烨朝前走了几步,发现张昌震还站在那里,便冷冷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张侍郎还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吧”。这件事情张昌震不可能不明白后果有多严重,户部是做什么的,户部掌管着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张昌震不想这么做好自己的事情,反而让李烨这个跟大玄锡和窦家有矛盾的人去劝说,这不是用油救火自投罗网吗?张昌震用意居心叵测。
其实李烨冤枉了张昌震,张昌震身为户部侍郎,却是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这当然主要是张昌震的立场问题和性格上的问题,张昌震不愿意投靠窦家,同时也不愿意得罪窦家,要是一般的官员也就罢了,可偏偏张昌震处在户部侍郎的位子上,这种暧昧的态度只有一个结果,不管是窦家还是后党都不会站出来帮助张昌震,张昌震只能一个人在朝堂上苦苦支撑,现在张昌震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愣头青,以为能够帮自己一把,结果杯具了。
张昌震感觉天旋地转,很明显李烨并不好忽悠,不仅如此自己还把李烨得罪了,自己的位子现在越来越不好做了。
“张侍郎,怎么还站在这里,是不是找皇上有什么事情”
张昌震听见有人在自己身边说话,这才反应过来,看见刑部侍郎杨善就站在自己的身边:“原来是杨侍郎,你怎么也没有走”。
张昌震和杨善平时的关系不错,而且都属于骑墙派,只是杨善执掌刑部要比张昌震逍遥的多。刑部平时主要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按理说并不比户部轻松。
可是杨善这个刑部侍郎做的的确很逍遥,小事不用管,大事管不了,这就是杨善现在的工作状况。渤海国立国不过百余年,国家也是刚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国家的基层案件根本就不是刑部能管的,一些部落中的事情全部有部落内部处理,有着司法的独立性,所以小事管不到也管不了。至于发生什么大事,杨善想管也管不了,好像李烨在东牟山遇刺的事情,本应该有刑部派人调查,可是这件事情李烨和窦家都不想把问题扩大化,结果就被大玄锡压下来了。
杨善也不想揽权,也就没有人找杨善的麻烦,杨善也不会主动的找别人的晦气,在朝中属于真正的老好人,比起张昌震这个受气的老鼠日子要舒服的多。
张昌震一见杨善,便大倒苦水,把户部的情况跟杨善说了一遍,至于刚才与李烨说的话,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
杨善也是老狐狸了,早看见张昌震在与李烨交谈,便远远的落在后面,看见李烨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知道张昌震又把李烨得罪了。现在听到张昌震说起户部的事情,马上就想到了张昌震可能忽悠李烨的事情,轻轻的拍打着张昌震的肩旁道:“张侍郎,你现在还没有看清楚吗?渤海国的天马山就要变了,郡王殿下岂是好糊弄的,如果你真想让郡王殿下帮忙,就应该做出足够的姿态,否则谁也帮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