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隆庆三年九月十九日,紫禁城奉先殿。

“踏踏踏.....”

整齐的脚步声打破了这里的寂静,一队队禁军衣甲鲜亮,手持各色旗帜和仪仗,迈着整齐的羽林步进入殿前广场。

明代宿卫禁军之一,设羽林左右卫,与金吾前后卫、虎贲左右卫、府军左右前后卫合称十卫,称亲军,轮流值勤,为皇城守卫。

大明羽林卫是明朝时期的一支特殊部队,它是距离皇帝最近的近卫部队之一,其成员都是身材高大、精神抖擞的宫廷仪仗队员,而他们的出身皆选自各地官宦家庭,身份显赫,被视为皇帝的亲信。

大明勋贵家族世子,在继承爵位或者任命其他官职前,大多供职在这些亲卫中,为皇帝左右臂助。

之后的清朝也继承了这点,收世家子为御前侍卫,赏黄马褂。

羽林卫作为皇帝身边最近的护卫,为了彰显皇威浩荡所以有自己独特的行进步伐,这就是大明羽林步。

大明羽林步的步伐被称为雁行步,向左或右斜着迈步,规律性强,步幅较小,能够在保持行军速度的同时迅速变换阵形,保持整齐划一。

在羽林卫在殿前广场摆好仪仗后,一架步辇在众多太监前呼后拥下出现在这里,随着步辇放下,隆庆皇帝一身皮弁服出现在广场上。

站在大殿前,隆庆皇帝抬头看了眼威严的奉先殿,一时竟有些发愣。

“皇爷,吉时到了。”

身旁的大太监腾祥看到皇帝呆立当场,于是低声提醒道。

今日,是按照大阅礼仪注来奉先殿用告词预告的日子,因为不是最重要的日子,所以并没有选择冕服前来,而是常服出现在这里。

按照明制,冕服只有在皇帝祭祀天地、宗庙以及正旦、冬至、圣节时穿着,祭社稷、先农和举行册拜时也穿戴。

所以从用途上也能看出来,一年里其实皇帝也穿不了几次。

相对来说皮弁服就成为明朝皇帝大部分时候参加重大仪式时的穿着。

皮弁服制定于洪武时期,永乐三年更定,一直使用到明末。

其作用是皇帝在朔望日视朝、降诏、降香、进表以及藩属国朝贡、朝觐时则穿皮弁服,嘉靖时又规定祭祀太岁、山川诸神时也用皮弁服。

被腾祥提醒,隆庆皇帝也回过神来。

此时他表情肃穆,迈着稳重的步伐,一步步向着大殿走去。

上得台阶,走到大殿门前时,殿门前值守的两名小太监抬手轻轻推开关闭的殿门,隆庆皇帝随之就走入殿中。

进殿后,入目的就是密密麻麻的牌位,这些都是大明朝历代皇帝的牌位,正中间的自然是太祖朱元璋,左右是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等,按照顺序摆好。

隆庆皇帝知道,百年后,他的牌位也会被摆在这里让后人祭祀。

按照祖宗定下的规矩,向牌位行礼后,他就在心中默念早已准备好的预告词,其实就是说他明日将于北郊大阅官军云云。

预告词是翰林院草拟,内阁修改后交上来的。

或许在后世人眼中觉得这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儿,可在这个礼法森严的时代,祭告祖宗的用词都是需要精雕细选,反复斟酌的。

念完预告词,隆庆皇帝站立片刻就再次行礼,礼毕后缓缓退到殿门前,这才转身出了大殿。

在他走出大殿时,殿门前值守的小太监又抬手抓住扶手,轻轻关上奉先殿殿门。

走到殿前台阶前,隆庆皇帝站定,对着下面侯立的太监道:“传旨,命固安伯陈景行守备承天门,庆都伯杜继宗、吏部右侍郎兼学士吕调阳守卫京城九门、皇城五门。

命总督戎政镇远侯顾寰,协理侍郎王之诰预肃教场。

命恭顺侯吴继爵,安乡侯张鋐,吏部左侍郎王本固,户部左侍郎刘自强分阅千把总以下及军士武艺,御史向程、刘尧卿、王圻、苏士润监射。

命英国公张溶祭旗纛之神。”

“遵旨。”

腾祥、孟冲、冯保、张诚等随驾大太监立马在台阶下躬身答道。

隆庆三年九月二十日,锦衣卫备卤簿驾,设辇于皇极门下。

隆庆皇帝常服乘辇由长安左门出,扈驾官军前后导从,钲鼓响器振作。

从安定门出至阅武门外,总协戎政官率领大小将佐官戎服跪迎,接驾过方起随入将台下,北向序立。

驾追阅武门内,中军举号炮三,各营钲鼓响器振作,扈从官序立于行宫门外迎驾。

隆庆皇帝车辇到行宫门,降辇,兵部官导入行宫。

鸣金止鼓候,隆庆皇帝升座,扈从官行一拜叩头礼,如例赐酒饭,各官仍叩头谢恩毕,即退出,于将台下东西序立。

兵部官跪奏请登台大阅,兵部、鸿胪寺官引导隆庆皇帝登台,升御幄,举号炮三声。

鸿胪寺官跪奏,京营将士叩头一拜。

叩头礼毕,分东西侍立,总协戎政官镇远侯顾寰列于扈从官之北,其余将佐列于扈从官之南,兵部尚书霍翼跪奏,请令各营整搠人马。

承旨毕,将台上吹号笛摩黄旗,总协戎政官指挥副参游佐等官各归所部整搠人马。

兵部尚书再跪奏,请阅阵,举号炮三声,马步官军演阵,悉如常法。

隆庆皇帝坐在高台御座之上,这会儿才瞪大眼睛看着魏广德一直吹嘘威武不凡的大明官军。

总体来说,大阅军阵的顺序并没有变化,依旧是京营五军营打头,其后是神枢营、神机营及昌平、保定、山东三镇兵马依次操演。

只是在神机营进入大阅台前,那十门威风凛凛的大炮吸引了百官的注意,实在是神机营展示的其他将军炮和佛郎机的体型和那十尊大炮差距太过巨大,想不吸引眼球都不能。

“善贷。”

高台上,隆庆皇帝身体前倾,对着台下的魏广德招手道。

魏广德听到皇帝喊声,回头看过去,急忙快步走了过去。

到了御座前侍立,隆庆皇帝就指着那十门大炮问道:“那个就是你口中说的大将军炮吗?”

魏广德此时心中有些小得意,不过面上还是不显,只是低声答道:“回禀陛下,那就是臣说的大炮,工部还在研究铸造之法,一旦功成,威力必不同凡响。”

“可惜了,今日是见识不到了。”

想到魏广德之前所说,隆庆皇帝未免有些惋惜。

他就是好玩的性子,就如同他爹嘉靖皇帝一样,几十岁的人了还喜欢烟花一类的表演,自然对于隆隆的炮声并不敏感。

而鸟铳那炒豆子般的爆响,都觉得意犹未尽,那声响实在太小儿科。

可不像此刻台下的文官,许多都已经被演练中火器的鸣响吵的头晕脑胀,还有对那天空中飞过密集的箭雨产生严重的不适感。

对于大部分文官来说,他们眼中的武人就是自家府邸里的奴仆,哪里见过这样全身披甲,手持各种要命武器的士卒。

而边镇每年报送到京城的各种战报里面,那些为国戍边而死的士卒不过就是一组组数字罢了,哪里是面前活生生的人命。

不得不说,今日的大阅对文官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眼中卑微的大明军卒好像忽然变得不一样起来。

特别是京营几千骑兵合兵一处展示大骑兵集团冲锋的场景,那是只有在边镇才能看到的场面。

庚戌之变时,在北京城外也出现过,只是那时候没有人会愿意去亲眼看到俺答部骑兵这样的锋芒,也不愿意去亲身感受那样的气氛。

“这就是当年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的明军吗?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李春芳此时站在台边,嘴里不住喃喃低语。

声音虽小,可紧挨着他站立的陈以勤还是听到了,于是小声接话道:“确实很威武,也难怪善贷说只要把军士的军饷给足,我大明官军依旧是天下最强大的军队。”

“是啊,没想到汇聚成阵是这个样子。”

李春芳低声答道。

“以前看到的明军只是仪仗,而今日观之有了一股杀气,这才应该是军队该有的样子。”

陈以勤笑道。

“若是十八年前有这样的军队,或许真该如先皇之意,誓师北伐,洗刷庚戌之变的耻辱。”

这时候,张居正也站了过来,低声说道。

“是啊。”

李春芳当即附和道。

嘉靖二十九年发生的庚戌之变影响是巨大的,在俺答部骑兵在京畿外肆掠之时,京城里人心惶惶,仿佛天塌了般。

此时内阁的几位阁臣,除魏广德外,那时候都已经中了进士,在翰林院里经历了那一段历史。

当初嘉靖皇帝在安抚俺答汗骑兵,虏骑退出长城后,一度打算尽起大明天下精锐北伐,宁愿被耻笑无信无义也要为大明讨回脸面,但终因诸多原因最终无疾而终。

其中就不得不说嘉靖皇帝选择的明军主帅咸宁侯仇鸾,一面说整军备战,可实际上却一直在畏敌怯战,并没有做出什么有意义的军事准备。

加之当时的内阁首辅严嵩也极力反对北伐,终于让嘉靖皇帝放弃了这个打算,而明廷为北伐筹集准备的钱粮最终也变成了北京城的外城墙。

此时此刻,看到完全焕然一新的京营,内阁几位阁臣心中不由得追忆往昔,想起当初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

而其他的大臣们,许多在朝十余年的老臣此时也和他们是同样的想法。

当时严嵩名义上顺从嘉靖皇帝北伐的决定,但实际上却联络了绝大部分朝臣反对这道旨意,其实就是因为在京城戒严时看到京营军卒的不堪。

在他们眼中,京营尚且如此,其他明军也不会好多少。

特别是之后因为兵部尚书丁汝夔传令京城内外诸将不许轻易出战,不仅鼓舞了俺答部骑兵的嚣张气焰,更是让大明朝堂上下官员都生起了不勘一战的念头。

“好,好得很。”

隆庆皇帝看到京营骑兵演练冲锋时,不自觉也被气势感染,拍着御座扶手大声喊道,“不愧我大明京营,果然威武不凡。

善贷,三年后的大阅,还是由你来安排,你看那些大臣,还有那些番邦使臣的脸色,呵呵......”

“臣遵旨。”

魏广德听到隆庆皇帝现在就开始安排三年后的大阅,虽然心里觉得好笑,可还是马上接旨道。

“还有,工部那边多关注一二,我希望到时能见到那种大炮开炮。”

隆庆皇帝此时面色有些潮红,心情非常激动。

“对了,你说这炮能打两里地,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呃......”

隆庆皇帝突然发问,让魏广德一时语塞。

这个糜烂数里是他记忆里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好像是明末的时候,明军使用红夷大炮后对朝廷奏报所说。

糜烂数里肯定是夸张了,不过一炮下去,炮中之地肯定尸骨无存,也就是城墙这类被刻意放大防御功效的建筑能抵挡一下,像砖石垒砌的城头,估计应该扛不住。

“陛下,此炮威力肯定很大,就算是打不穿夯土的城墙,但要是打到城头,估计砖石是抵抗不住的。”

魏广德只好这么说,“至于打进敌人的军阵里,除了残尸断臂,臣想不到还能留下什么。”

“工部那边你催催,试炮的时候给朕说一下。”

隆庆皇帝又说道。

魏广德知道,皇帝似乎来了兴趣,或许想亲眼见识这么大火炮的威力。

虽然试炮肯定不能当着皇帝的面试,可他现在只能答应下来。

其实解决此事的办法也好办,同时铸造两门炮,先试一门炮,确定射程、威力等后,再安排另一门炮让皇帝试看,这样也算满足皇帝的意思了。

“这几个军阵很一般,都是外镇兵马吗?”

京营的表现实在出乎众人的意料,不过之后昌平、保定和山东军的演练在大家眼里就显得有些乏善可陈,虽然也是戚继光精心训练过的,但终归还是不如京营。

“陛下,最后是九边重镇抽调的部队,他们都是和边外虏骑有交战经验的官军,还是其中佼佼者,届时他们会会同京营骑兵向陛下展现边镇大战的场面。”

魏广德看到远处正在向大阅台行军的混合军阵说道。

“今日京营的表现远超朕想象,你说朕该怎么奖赏这些将士?”

顺着魏广德的目光看过去,隆庆皇帝看到远处正向这边来的军阵说道。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对这些武夫糙汉子,陛下奖励他们些俗物就好。”

魏广德打着哈哈道。

他口中的俗物自然是金银,对军户来说还有更喜欢的东西吗?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