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房俊只是稍一沉吟,便说道:“本侯可以让皇家钱庄为贵县百姓提供一笔贷款,按最低利息结算,然后在本侯的江南船厂订购一批新式的渔船。但是有一个要求,孙县令要拿贵县的财政收入做担保,若百姓有赖账或者无力偿还者,即由贵县的财政收入偿还。”

资助一个穷县几百条小渔船,对于房俊的财力来说没什么难度。但是他不想这么直接,有钱人可以做善事也必须做善事,但是也要有个度,善事做得多了,也会成为一种把柄和污点,尤其是在君权至上的古代。

人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对于帝王来说,无比敏感……

既然如此,不若由此事上实验一种模式,由皇家钱庄放贷、县衙担保、百姓收益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类似于宋朝的“青苗法”。

县衙代替国家征税,在上缴税赋的同时会有一部分的截留,这就是县衙一级政府的经费,是财政收入,国家是不会给予县里另外的财政拨款的。

有县衙来担保,可以避免百姓与钱庄之间的扯皮。当然也会出现县衙从中加息获得额外报酬这种不合法的收入,但是与大部分百姓收益这方面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青苗法”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他给予县衙一个类似于强制性的“名额”限制,这就变相的将一个好政策变成了土豪劣绅盘剥百姓的手段。

房俊前世就当过官,最是理解“从来没有完美的政策”这句话里的无奈和含义。

再好的政策,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也会有恶劣之辈从中钻营而谋私利。一项政策的施行过程当中能够做到利大于弊,就是一项好政策,不能因为一些瑕疵的地方,就去抓住缺点从而无限度的攻歼……

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古今皆然。

孙承恩先是一愣,随即狂喜,不过依旧谨慎的问道:“敢问侯爷,不知这贷款的额度……是多少?”

“理论上说,可以是无限度的。但是必须遵从一个原则,那就是自愿。这件事情上,县衙的作用是牵线搭桥并且提供担保,但是本身毫无收益,也不允许有收益,你可明白?”

县衙无收益,但是在政治上有加分,州府看得到,刺史看得到,皇帝也会看得到。若是县衙有了收益,就意味着从中盘剥了百姓,就是大罪。

孙承恩激动得长身而起,没有施行官方的礼节,而是深深的弯腰一揖,衷心敬佩道:“素闻侯爷有天纵之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想出一个造福于万民的好法子,下官衷心敬佩。但是更让下官敬佩的,却是侯爷这颗为了百姓谋福利而殚精竭虑的心思,请受孙某一拜!”

一揖到地。

房俊赶紧起身将孙承恩拉起来,他也是很欣赏这位能够无视自己的政绩亦要为百姓的真正福利谋算的官员,笑着说道:“不仅仅如此,本侯尚有一件捕鱼的利器,请孙县令稍等,本侯这就将图纸画出来,尔可以请吾房家铁厂的工匠帮着打造一批。”

房俊格物之道、奇技淫巧的本事独步天下,就算是再孤陋寡闻的人也会听说过,孙承恩又惊又喜:“下官何德何能,侯爷厚爱了!”

“不是给你的,是给百姓的,希望全天下的渔民都会在此物之上得利。”

房俊说着,命人拿来笔墨,当即写写画画。

图纸看着乱七八糟很复杂,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滑轮组构成的拔网机。几组滑轮,几个齿轮,组成一个类似于开启城门吊桥的绞盘一样的装置,一个人便可以轻松的转动绞盘,将重达几百斤的渔网拽上船来。

现在的捕鱼业之所以如此落后,渔船的简陋是一个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就是网具的落后。尼龙这种又轻便又坚韧的化工材料房俊造不出来,那就还得依靠麻绳编成的渔网,只是这种渔网结实程度还好说,沾水之后重量大增是最大的弊端,一张大网捕捞渔获,十几个强壮的大汉也未必拽得动……

只要有了这个拔网机,可以轻易的似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捕捞作业变得很轻松。守着“吕四浴场”这个天然的聚宝盆,如东县的百姓若是再吃不饱饭,房俊可能会考虑带着大军将这些人统统杀掉,如此愚蠢,或者也是浪费粮食……

几个人都凑过来看,感觉很是新奇。

刘仁愿摸着下巴疑惑道:“这玩意……怎地好像城门楼上的绞盘?”

薛仁贵也点头道:“真的很像,只是有几处稍微有所不同,但是大体上就是那东西。”

孙承恩显然也是一个领悟力很强的人,看着看着,突然一拍大腿,叫道:“奇才!侯爷当真奇才也!此物就如两位将军所言,很想城门楼上的绞盘,两个守城的兵卒转动绞盘就能将重达千斤的吊桥吊起来,何况一张区区几百斤的渔网?”

房俊倒是稍有的谦虚了一下:“不错,此物正是由吊桥的绞盘改进而来,只有几处稍加变动,更适合在渔船上使用。所以,你口中的‘奇才’之赞誉,本侯愧不敢当,此乃前人之创造,本侯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后世的轮船上,用电机带动的拔网机可以将几万斤的渔网拽上船,现在用人力来转动绞盘,可以说只要是在渔网的承受力量范围内,就没有半点问题。

听到房俊自谦,孙承认肃容摇头道:“侯爷此言差矣,绞盘这种东西,老祖宗发明了不知道多少年,无数的人见过、用过,可是有谁想过能将它移植到渔船上,就可以轻松的让一个人拽起几百斤的渔网?侯爷思维敏捷,天下不作第二人想!”

他不仅佩服房俊的才智,更佩服房俊的心胸!

身为大唐一等一的勋贵人家,年纪轻轻凭借自己的才华晋位侯爵,敕封沧海道行军大总管,又是帝王之婿,天下还有何人能比房俊更尊贵、更有锦绣的前程?

可就是这样一个低位高高在上的勋贵子弟,再面对自己这个小小的从七品县令之时,没有一丝一毫的慢待和不屑,自己提出了过分的请求,人家没有撵人,甚至没有半点不耐烦,反而连续指出两条妙策。

才华可以学习,但是这等为百姓谋福祉的心胸,却是学也学不来!

刘仁愿看着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孙承恩,颇为意外道:“某还以为孙县令只是一介清流,是个为百姓办事的清官,却不知这拍马溜须阿谀奉承的本事丝毫不弱,失敬失敬。”

孙承恩一翻白眼,毫不犹豫的怼回去:“岂敢当这位将军的夸奖?下官每一句话都是诚心实意,何曾有半分阿谀之词?若是将军觉得下官那句话说的不对,请您指出来。”

刘仁愿愣了一愣,大笑道:“好家伙,这张嘴简直比刀子还利,就算有,某敢说么?哈哈,厉害厉害!”

开什么玩笑,说孙承恩说的不对,岂不就是说房俊做得不够好,当不得夸?

这人口齿伶俐反应敏锐,真的很难想象这个岁数还只是区区一个从七品的县令,不过想来这也与他寒门出身的身世有关。没有背景,没有家世,单单凭借一身才华和一颗为民的心,想要升官也殊为不易。

所以世家才要消除不是说世家没有人才,但是它天然的垄断着权力阶级,挡了太多人才的上进之路。74

:。: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