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备回村里只住了不到一周时间。

前五天游山玩水,听闻刘备发家致富,衣锦还乡,以前的狐朋狗友都找上门来,四处游玩,每日与公孙瓒简雍等人醉生梦死,好不快活。

到第六天终于干了点正事。

汉灵帝封他为楼桑乡侯,理论上,整个楼桑乡的人交税都要给他。

如今楼桑刘氏的族长正是刘元起,刘备就将这个问题交给了他,以后就由刘元起来负责收这笔税。

食邑两百户说多不多,说少,当然算少的,毕竟顶尖爵位是食邑万户的万户侯。

不过好歹有食邑,因为有些侯爵是没有食邑的,所以有就不错了。

按照东汉的税收,一户一家三口每年的田税、口赋和算赋大概在500-600钱左右,200户算600人,每年大概能提供30万钱。

当然这只是笼统的计算,东汉一户人家实际家庭人数远不止3个人,上有老下有小,生孩子比较多的一家七八口,甚至十多口人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正常收税,钱只多不少。

但刘备也不可能真收那么多税,肯定要减免不少赋税造福家乡,因此每年的赋税大概在10多万钱。

这笔钱自然不是说给刘元起拿去,而是拿来做一笔资助金,由刘氏整个宗族监督,用来资助整个楼桑乡所有贫困家庭,帮助乡人摆脱贫困。

这是陈暮的建议。

刘元起在刘氏宗族素有威望,为人品德也很好,当年不顾妻子反对毅然决然资助刘备,就可以见到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因此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全楼桑人的拥戴,毕竟减了不少税,每年少交很多钱,大家当然愿意。

而原本这些钱是该上交给国家的税收,现在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起其他诸侯王将所辖制的食邑收入自己口袋来供养自己享受奢侈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造福于民。

处理了一些私人杂事后,回归家乡的激动也渐渐熄灭了许多,大丈夫当志存高远。刘备到二月下旬的时候,桃花盛开的时节,离开了家乡。

刘备和张飞不知道,这一去,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情。

只是那时的桃花,不知是否也如现在一般绽放。

十里春风送花香,百余幽州铁骑奔涌南下,往司隶而去。

七八天后,抵达了洛阳。

一般来说,有封地的列侯其实是不准离开封地的,但身兼其它职务就另当别论。

比如匡衡是乐安侯,又是丞相,难道让他整天待在乐安不处理事务吗?还有十常侍也是有封地的列侯,一样没有待在封地里。

而刘备将济南的事物都交给了沮授处理,自己离开回家过年,是得到汉灵帝许可的,并不算懈怠政务。

到了洛阳后,陈暮与兄弟三人分别。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以及新加入阵营的简雍往河东郡去,陈暮则留在了洛阳。

回家先洗个澡,去去身上的风尘,再休息一夜,解了疲惫,第二天进宫面圣。

中平二年三月初,上午隅中三刻的梆子敲响之后,马车缓缓地在朱雀门前停下,给车夫付了钱后,陈暮将腰间的宫牌递给守门的羽林卫,确认无误后才被放行。

如今他的职位是议郎,被汉灵帝赐了宫中行走,以后再也不需要在宫门外等候或者等张让王钧把他带进去,自己就有随时进入皇宫的权力。

穿过崇德殿,过了嘉德门,就正式进入天子寝宫。问了天子位置,汉灵帝现在正在西园,无奈又只能往西园去。

西园在北宫旁边,秋冬季节的时候汉灵帝喜欢住在南宫,到春夏时候他又喜欢住在北宫。

好在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天子已经移居北宫,所以是从朱雀门进来,直接穿过了几个宫殿,就能从左边的白虎门进入西园。

正是春暖花开之时,西园无数奇花异草争相斗艳,草木遮天蔽日,茂密森森。林叶斑驳间,春日的清风从竹林间拂过,飘荡的竹叶和风而舞,发出沙沙的婆娑响声。

不远处的人工湖旁,成群结队的金鱼在池中嬉戏,据说光造这个西园,汉灵帝就花了不下数十亿钱。

早期天下不乱的时候,敛财成风,花钱如流水,现在天下大乱了,反倒没有钱用。

联想到那日汉灵帝说自己不是昏君,陈暮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人。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汉灵帝为了维持汉朝这个破窟窿,确实是舍得花钱。

为平定黄巾之乱,汉灵帝差点原地破产,若非陈暮,洛阳城外百万流民还不知道要如何安顿。

只不过他平定了叛乱,又有了钱之后,本性很快就暴露无遗,又开始享受起了生活。

当小黄门带着陈暮抵达人工湖,远远地就看到了汉灵帝正在倚靠在湖心亭里的木塌上,翘着二郎腿,坦怀露胸,毫无天子风度地张嘴等一个宫女喂食葡萄。

看到陈暮过来,一旁伺候的张让笑道:“陛下,子归回来了。”

刘宏眼睛一亮,从木塌上爬起来张望道:“我贤弟回来了?”

就在最近,当扬益荆三州的田税交上来之后,刘宏居然兴奋地喊出了“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陈暮是我弟”的口号。

一时间朝野震动,震惊于汉灵帝的荒唐。

原本陈暮的名气只在小圈子里流传,就算朝廷上的人知道,也顶多说一句“哦,是那个曲逆侯之后,一把火烧了长社的少年?”

现在则不一样。

随着刘宏说出这句话,同时天下张榜宣传陈暮为父报仇的事迹后,不仅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这么个人,连高高在上的朝廷诸公,都知道这位新晋的天子宠臣。

朝廷上下态度虽然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隐隐保留着一丝敌意。毕竟与张让赵忠并列,能好到哪里去?

当然。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是陈暮献策,怂恿汉灵帝收取田税。

如果朝廷诸公知道的话,恐怕早就群情激愤,立即口诛笔伐,将陈暮描述为祸国殃民的妖孽了。

陈暮踩着小趋步进了亭中,向汉灵帝拱手道:“拜见天子。”

“子归这一去可是让朕十分想念。”

刘宏含笑着摆摆手,示意让他坐下。

“承蒙陛下挂念,暮感激涕零。”陈暮在一旁坐下,说着恭维话。

刘宏大笑道:“子归这一去,家中大人是否安好?”

陈暮叹道:“我父亲被那张纯征了徭役,与胡人厮杀被砍断了一条胳膊,伤了一条腿,但我父亲也不是孬种,杀了七人,战功赫赫。”

刘宏肃然起敬,对左右张让等宦官说道:“子归家真乃一门忠烈也,下诏书,封子归之父为乡侯,赐百金。”

陈暮大惊道:“这如何使得,陛下厚爱了。”

“嘿嘿。”

张让在一旁笑了起来:“子归莫要谦虚,你可知道如今国库之中有多少钱?”

国库有多少钱?

这谁知道。

陈暮摇摇头。

张让与汉灵帝对视一眼,嘿嘿一笑,伸出两根手指头:“二十多亿,这还只是去年,若今年再收一笔,则国库更加充足。”

根据《秦汉史》《后汉书》等书记载,东汉时期全国耕地面积大概在7-8亿亩。

扬州益州荆州算是富庶的三州,耕地总数1-2亿亩还是有。

每亩交100钱,收上来能有100-200亿。

虽然按照惯例,各地方需要截留一部分,再加上汉灵帝必须兑现自己的诺言,将大部分的钱都用来救济受灾最严重的冀、豫、青三州。

但取个二十分之一,再加上地暖效应赚的钱,汉灵帝也瞬间暴富,国库一下子变得充盈起来。

最关键的是这么收税并不伤百姓根本,伤的只是地方豪强而已。

一县之地,如果算30万亩田,根据汉朝土地兼并的严重性,地方豪强占了一半,普通自耕农占一半。那么取消了口算赋税,自耕农要交的税就比以前少很多。

东汉的口赋是从一岁收到十四岁,十五岁到五十六岁则是交算赋,如果一家五口有三十亩田地,以往三十抽一,加上赋税,一年大概要交2000钱。

但这只是表面,这年头苛捐杂税无数,除了正常的田税口赋税以外,还有户赋、丁赋、更赋、献费、徭役税、单身税,一户人家,每年林林总总加起来要交6000钱以上,甚至还会更多。

按照《九章算术》《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等书记载,当时一名普通百姓年收入一般在3000-5000钱左右。

一家五口如果耕地30亩,每亩收入1000钱,那么年收入大概是3万钱,交完税再去除掉各项生活开支,一年辛苦下来,所剩无几,一旦遇到灾年,破产百姓无数。

而现在取消了口算赋税,再免除一部分苛捐杂税,那么实际要交的钱就少了很多,相当于免除了一半,就是将原本的三十分之一的田税变成了十分之一,看似税上涨了,可实际却因为少了其它苛捐杂税而降低了。

对于普通平民百姓来说,这是非常乐意见到的事情,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只是对于豪强来说,就没那么高兴了,一万亩田要交100万钱,十万亩交1000万,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也是去了块肉。

白白交那么多钱,地方豪强怎么可能开心得起来?

然而汉灵帝采用陈暮的分化之计,三州三州地薅羊毛,扬州荆州益州三地的豪强再闹腾,三州在朝廷里代表的利益官僚群起反对,其它州的官僚不会帮他们说话,那么最后自然也闹腾不起来。

这一切都归功于陈暮献上的国策。

怎么能不让汉灵帝高兴?

听了张让的话,陈暮微微一笑,坐在席子上拱手道:“这一切都是天子与张公有慧眼,知道这一计策的好处,暮不敢居功,给家父封侯的事情,就免了吧。”

嗯,现在皇帝有钱,赐百金倒是可以接受。

“诶,休得过谦。”

刘宏露出不高兴的表情,说道:“如今国库充盈,冀州豫州青州三地百姓也得到了安顿,都是你的功劳,怎么能不论功行赏。本来是想将你提拔进尚书台,可惜你资历太浅,怕贸然升上来难以服众,等再过两年就将你调去尚书台,先做仆射,再做尚书令,有你在尚书台,我也高枕无忧矣。”

尚书令是千石,可位低权重,相当于明朝内阁五品大学士,看似比那些一品高官小,可手中的权力却是极大。

张让在一旁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初平,国库也有了钱,再过两年,很快就能国富民强,不如先让子归去地方担任刺史,两年之后再调回洛阳当尚书令,如今常伴天子身边,为天子谋划治国之道,岂不更好。”

汉灵帝想了想,点头道:“这是个好主意,子归,你想去哪州当刺史?”

“青州吧。”

陈暮见张让给了助攻,毫不犹豫道:“青州百废待兴,我去的话,正好实验一些治国之策,如果能够成功,便献给陛下,让大汉国力更加强盛,恢复汉武雄风。”

“可,等你从鸿都门学毕业,那便去青州。”

汉灵帝拍板决定。

鸿都门学出身就比太学出身要舒服得多,一毕业马上就是六百石起步。如今的尚书令梁鹄没什么本事,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人家从鸿都门学毕业后,立即就是幽州刺史,没两年就是尚书令,可见鸿都门学的学历有多重要。

谋划青州刺史早在陈暮的预料当中,陈暮心中平静,拱手敬礼道谢。

再过几年,大争之世即将拉开序幕。

谋夺天下,以青州开始!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