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汉的朝议,形式与后世西方的议会制有点相似。

先由天子或者某位重臣提出一个议案,然后在座的众臣,对这个议案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需要站起来,甚至可以随意走动,在殿中的众人面前论述自己的看法。

而其他人若是对表达自己观点的大臣有什么疑问,可以提问,但不能站起来,只能坐着,这叫坐而论道。

等这位大臣论述完自己的看法,或者回答完别人的问题,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然后下一位有不同意见的大臣再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若是议案分歧过多,连续召开数次甚至十数次朝会进行辩论,那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过与后世议会讨论议案不同的是,殿上的大臣们要保持礼仪,不能随便吐口水,扔东西,比如鞋子什么的。

好吧,鞋子在进殿的时候已经脱掉了,但还是有其他东西的。

比如说自己屁股下面的蒲团,手里的笏板。

要以理服人,要文明,文明!

大汉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方向,世界灯塔,不能像胡夷一样蛮不讲理,不知礼仪。

冯君侯在心里也曾偷偷怀疑,上朝入殿解剑脱鞋,除了是要表达对皇权的尊敬。

还有防止尚武的大汉臣子说不过别人的时候,会向天子表现一下自己君子六艺的等级,拔剑互砍之类。

当然,朝会与后世议会制仅仅是有一点点类似,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比如说,议会主席(天子)和党派大佬(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等实权官员)的意见权重极高。

幸好冯君侯的第一次上朝,不是讨论议案什么的。

或者说,今天的议案只有一个,而且是早就决定好的,只有天子才能宣布的议案:统一封赏。

大汉已经好久没有大规模加官晋爵了。

还于旧都,是忠义之士忘身于外,奋不顾身,流血牺牲,才换来的。

于情于理,大汉都要对他们加以封赏。

只是这个诏书写得有点艰涩难懂——对于冯君侯来说,是这样的。

“惟延熙元年十月甲寅,大汉天子诏曰:昔孝灵中平,民乱四起,先帝为振汉室,起于涿郡,转战四方……”

听着上头谒者念着半懂不懂的圣旨,冯君侯强行忍住打哈欠的冲动,以让人注意不到的微操,悄悄地一点一点地挪了一下屁股。

让已经开始有点刺痛微麻的脚后跟稍稍地放松一下。

“……四海沸腾,朕运属殷忧,戡翦多难。上凭明灵之佑,下赖英贤之辅,廓清县,嗣膺宝历,岂予一人,独能致此。时既共资其力,世安而专享其利,乃眷于斯……”

忍不住了,冯君侯没有张嘴,两腮收起,打了一个闭嘴的呵欠。

这本也没什么,毕竟睡眠不足嘛,打个哈欠很正常。

只是让冯君侯没有想到的是,随着这个哈欠,眼泪开始充盈要掉下来了。

努力地眨眨眼,想要把眼泪收回去,可是眨得越快,眼眶越是收不住泪水。

完蛋!

冯君侯不敢乱眨眼了,死死地瞪大了眼睛,能拖延一点是一点,只盼着谒者能快点念完圣旨,到时候能趁机抹一把眼泪。

这么一来,他的神情,看起来反而是极为严肃,与现在的场合倒是不谋而合。

只是让冯君侯没有想到的是,上头的谒者这个时候才刚刚念完开篇,正式进入正题:

“……嘉庸懿绩,简于朕心,宜委以功爵:丞相亮,鞠躬尽瘁,谥忠武侯,立庙受飨……”

“叭嗒!”

冯君侯的眼眶承受不住越积越多的泪水,两滴大泪珠悄悄地滑落下来。

坐在最上面的天子,看到一直神情严肃的冯君侯,一听到追谥相父,竟是突然落下泪来,让他不由地大是迷惑。

然后又是恍然,只道冯君侯是思念相父太过,不能自已。

再看看那些带着祈盼的将军大臣们,小胖子原本欢喜的心里,也不知怎么的,就是一阵恍惚。

感同身受地升起一阵伤感的同时,又有些感慨:

自己这位连襟,竟是重情至此。

“故军师中郎将统(即庞统),杀身成仁,谥靖侯;昔前将军羽,勇而有义,谥壮侯;昔右将军飞,万夫不敌,谥桓侯;昔左将军超,雄烈过人,谥威侯;昔后将军忠,勇冠三军,谥刚侯;昔卫将军云,忠顺厚重,谥顺平侯。”

“羽、飞、云、超、忠,此五者,追随先帝,创国开业,屡立功勋,谓之五虎上将。”

眼泪流下来,眼睛没那么难受了,只是不能动手擦,现在轮到脸上有些不舒服。

最关键是这两滴大泪珠,流到了两边鼻翼,停住了……

所谓泪涕齐流,是因为流泪的时候,往往会有一部分眼泪进入鼻腔,眼泪在眼睛里停留得越久,鼻涕就会越多。

现在冯君侯就是这种情况,眼眶里的眼泪积攒了太久,终于流下来了,但鼻涕也快要流出来了。

不能有太大的动作,但吸一下鼻子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不吸还好,一吸之下,连停留在鼻翼两边的眼泪残留也被吸到鼻子里面去。

虽然吸这一下,缓解了不舒服感,但仅仅是过了几个呼吸,感觉鼻子里又有更多的液体准备要流出来了。

忍不住了,再用力吸一下鼻子。

只是吸气声有点大,引得旁边的几个大臣都下意识地看过来。

然后就看到了冯君侯正泪涕齐流,看起来竟是不能控制住自已的情绪。

卧槽!

加官晋爵的时候,你哭什么?

只是能凭本事坐到殿上的人,特别是坐在最前面的这些人,心思自然要比普通人转得快一些。

就如坐在斜对面的蒋琬,看到冯君侯这个模样,心里大是震撼:

“君侯听闻这些逝去的忠义之臣被追谥,为何会如此?”

“莫不是在追思丞相吧?也有可能是关老君侯?毕竟他是关家的女婿……”

蒋琬方才看到丞相被追谥,心里还高兴着呢。

此时看到冯君侯的模样,顿时心生惭愧:

追谥再美,逝者又何能复生?君侯重情重义,吾等远不如也。

也有心思恶毒的,例如坐在冯君侯身边的魏延,斜眼瞄了一眼冯君侯,眉头就是一皱:

堂堂军中大将,死在你手上的人都不知有多少,这种应当高兴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哭的?哭丧呢?

他就一个大老粗,哪有那些文臣的心思?

心里正恶毒地嘀咕着冯君侯是在哭丧的镇东大将军,再抬起头来,看到对面那几位重臣投向冯君侯的赞赏目光,不禁就是一怔。

哭丧也值得你们这样看?

嗯?

哭丧?

嗯!

哭丧!

镇东大将军就是反应再慢,这个时候也明白过来,他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心里就是冒出一个词来:

巧言令色?!

以前只见“巧言”,如今居然真看到了“令色”!

不说各人心里的想法,谒者已经继续往下念:

“都乡侯琰(车骑将军),晋汝阳县侯;镇远大将军班,迁左卫将军;前将军芝,迁右卫将军;镇东大将军延,迁左骠骑将军;镇东将军永,迁右骠骑将军,晋平城县侯,加中都护。”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冯永的封赐,仍是有不少人再次向冯骠骑行注目礼。

堪堪才过而立之年,便跻身右骠骑将军之位,成为大汉最顶尖的朝中大佬之一。

若是再加上手中所握的重权——平尚书事就不说——中都护那可是有都督中外军事之权的。

这么一算下来,此人根本就是大汉实际上首位重臣,没有之一。

看着冯君侯那张年轻的脸,有人更是想起了二十七岁出山辅佐先帝,就提出《隆中对》的丞相。

几乎所有人都冒出一个念头:

丞相……后继有人啊!

陛下这是在效仿先帝与丞相的君臣之义,要与冯骠骑再继一段君臣佳话?

天意耶?

“征东将军索,迁镇东将军,晋韩亭侯……”

冯君侯瞟了一眼坐他旁边的关兴。

很巧,关兴也是默默地向冯骠骑看来。

“征南将军到(即陈到),迁镇南将军;征西将军维,迁征东将军,晋瓦亭侯;中参军广,领征南将军,晋关内侯;江州太守嶷,迁安南将军……”

于是又一大波眼球向冯君侯看来。

传言冯君侯麾下,有风林火山四位大将。

关中一战,关索精骑疾驰如风。

萧关一战,赵广铁骑侵略如火。

街亭一战,张嶷陌刀徐进如林。

就是不知道最后一位不动如山,会是谁?

不过是谁都已经不重要了,就算是没有,单单今天迁将军号的这三人,就足以证明,冯骠骑确实当得起大汉军中第一人。

先是追谥,然后是这些年征战在外,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

接下来,就是侍卫之臣,比如冯君侯的两位舅子哥。

关兴迁辅汉将军,领中监军,张苞迁安汉将军,领中护军。

(辅汉和安汉地位可能不低于四征,甚至可能与四镇相当,作者菌瞎想的,考究党莫怪)

然后再一波眼球向冯君侯看来。

冯家,大概是大汉第一权贵与第一外戚了吧?

恐怕皇太后的母家吴氏,都不能与之相比。

至于皇后的母家夏侯氏……

夏侯霸不是被俘过来的吗?

看着不少人眼神复杂地看向自己的妹夫。

关兴与张苞:?

我们俩升官,你们看他干什么?

接下来,就是类似董允、费祎、王平、句扶、石苞、柳隐、李球、王训等人,各有封赏不一。

也不知什么时候,冯君侯的眼睛鼻涕都风干了,谒者这才念完圣旨。

冯君侯跟着长松了一口气,又悄悄地挪了一下屁股,感觉脚已经完全麻了。

心道终于可以准备接受印绶了,谁料到谒者又拿出一张圣旨:

“惟延熙元年十月甲寅,大汉天子诏曰:朕蒙先帝不弃,得登大位。钦闻凭几之音,付畀承祧之托……”

冯君侯一怔,然后顿时大怒。

惟你妈!

俏丽吗!

我俏丽吗!

冯君侯鼓突着双眼,瞪着站在上边的谒者,强行微微地抬起屁股,让刺痛不已的双腿能稍稍得到一点舒缓。

他心里已经忍不住地破口大骂:有完没完?有完没完!

“兹有张夏侯氏,册封为平邑君;右骠骑将军左夫人,册封为修武君;右骠骑将军右夫人,册封为顺德君……”

这一个圣旨,说得倒是不多,但所带来的冲击,比刚才还要强烈。

原因很简单。

这是给妇人的封爵旨意。

张夏侯氏得封平邑君很容易理解,毕竟是皇后的母家,按惯例确实可以封爵。

只是给冯骠骑左右夫人封爵是……

好吧,皇后的妹妹,也是可以封爵的。

这些年来,冯骠骑的右夫人,在上层圈子,名声可不小,除了掌管皇家的内帑,还一直是冯骠骑的秘书。

听说冯君侯对彼甚为倚重。

但左夫人冯关氏……

虽然有人感到意外和震惊,但越是坐在前面的重臣,表情在经历了最初的惊讶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好吧,左夫人冯关氏确实是有资格封爵的。

大汉的脸面和给一个妇人封爵比起来,还是脸面比较重要。

至于不明内情的人,比如说站在殿外,靠近门口的官员,听到冯骠骑的两位夫人居然同时封爵,终于忍不住地发生了骚动。

天子这是有多宠信冯明文?

居然连他的夫人都能跟着沾光?

“肃静!”

负责维持秩序的御史大夫厉声喊道。

幸好,谒者很快就读完了,终于退了下去。

很快,这一回是轮到光禄勋走了上来,同时又有谒者走到刘琰面前,让刘琰出列,说道:“一拜!”

刘琰连忙站起来,伏拜于殿下,光禄勋走上前,举策书而念:

“制诏其以琰为汝阳县侯……”

读策书毕,站在一旁的谒者赞道:“再拜!”

刘琰依言而行。

这个时候,有尚书郎从殿外捧着玺印绶入内,交给侍御史。

侍御史再捧着玺印绶上前,立于东面,授予刘琰。

谒者再高呼:“三拜。”

刘琰再拜顿首三。

顿首毕,谒者高喊:

“琰新封汝阳县侯,都乡侯除,谢!”

这是向朝中百官通知刘琰的新爵位。

也免得站在外头,看不到殿内的官员不知道刘琰现在是什么爵位。

到时下了朝,再有人喊人家都乡侯,那可就是得罪人了。

谒者再高呼:“皇帝为公兴。”

刘琰连忙拜谢,然后这才捧着自己的玺印绶回到位置上坐下。

冯君侯看完这一套流程,再算了一下时间,顿时就是有些哆嗦:

“这么一来,光是能前来接受封赏的人,就能折腾上一天,莫说是到午时,这恐怕得到晚上了……”

ps:大规模加官晋爵的礼仪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作者菌简化了很多流程。

(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战场合同工什么!越娶妻越强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扼元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五代梦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我要做皇帝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