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陆瑁在吴地素来有君子之风,身为世家子,却与贫寒有志者交游相处,甚至还常常把自己珍藏之物与他们分享。

郡中即便是不认识陆瑁的人,也愿意把妻女托付给他。

这样的人,你要说他是一个伪君子,冯刺史是不信的。

但你要说活了几十岁的陆瑁,被委以重任,出使大汉。

现在仅仅单纯是为了咨询治国之道,冯刺史同样也是不相信的。

毕竟张温的事情才过去几年?

最重要的是,冯刺史前两天才跟张小四大吵了一架。

在冯刺史的深刻反省中,他认识到,抛去孙策时期留下来的元老集团不说,孙权掌权后所拉拢的江东大族里,孙家是最受信任的。

毕竟吴郡四姓里,孙家家风就是占了一个忠字。

陆瑁身为陆逊的亲弟弟,天然就是吴国的忠臣。

所以陆瑁方才那番言语,求教可能是真的,但十有八九不单单是一个求教那么简单。

冯刺史心如电转,手头却是不敢怠慢:“陆公,你真是要折煞我也,坐,请先坐下!”

他扶着陆瑁坐下,然后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然后自己这才返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陆公啊,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着,他呷了一口茶,然后继续说道,“我任凉州刺史,专注伐贼之事。”

“不瞒陆公说,我虽身为刺史,但从未参加过朝会,就是这街泉亭侯之位,其实也是在陇右拜受。”

“所以陆公要与我谈治军之道,我倒是还能说上两句,但这治国之道……”

说到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歉然一笑。

陆瑁作势就要起身。

“哎,哎,陆公,不急不急,且先听我说完。”

冯刺史连忙压了压手,“不过我虽不知治国之道,但好歹也是任了一方刺史,故这牧民之术,倒还是知几分。”

“兼之永这些时日读史,正好偶有所得,恰好陆公来问,倒是可以与陆公说说心得。不过此乃永一家之言,疏漏之处,还望陆公海涵。”

陆瑁听到这里,连忙拱手道:

“君侯何须自谦?但请讲来便是。”

冯刺史又呷了一口茶,这才说道:

“所谓治国,不外乎整军牧民治吏,其中之要,钱粮二字耳。”

陆瑁眉头一挑,似乎要开口说话,但也不知想起了什么,目光闪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出声。

冯刺史说话的时候,眼睑虽是垂下,尽量不让陆瑁探视到自己的内心。

但陆瑁的这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动,却是没有逃过他的暗中观察。

“永观史书,但凡诸国久立之后,必有弊端,但凡有志者,无不图变以延国祚。”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陆瑁,道:

“不拘是季汉,还是东吴,虽说皆是开国不久,实则多承后汉之制,其弊亦承之。”

“永观魏贼前些年已开始行九品中正法,岂非变乎?”他顿了一顿,又道,“故在永看来,汉吴亦当图变强国,以伐贼人。”

虽然不赞同冯永这番话里的某些看法,但骤闻“图变”一语,让陆瑁就如醍醐灌顶,眼前犹拨黑云而见朗朗晴空。

只见他脱口而出地说道:

“故君侯在凉州主持考课之制,亦是图变?!”

冯刺史微微一笑:“陆公此次前来问询治国之道,其实也是因为考课之事吧?”

陆瑁暗自吃了一惊:“君侯何以知晓?”

这些日子你天天跑去学堂大门蹲着,门房秦大爷都认识你了。

我还能不知道?

冯刺史心里嘀咕了一下,脸上神色不变,徐徐道:

“整军也罢,牧民也好,就算是治吏,都是需要人去做的。而这些事,良才做之,则多能成良治;庸者做之,则多是恶政。”

陆瑁一拍大腿,叫好道:

“妙啊,君侯此言,可谓大善矣!”

冯刺史谦虚道:

“陆公过誉了。”

陆瑁摆了摆手:“君侯请继续说下去。”

冯刺史清了一下嗓子,食指与中指骈成剑,指向虚空:

“故欲治国,则需求良才,而这求良才之法,”顿了一下,冯刺史又说道,“时不同,则法不同。”

“比如察举之弊,想来陆公自明,不须永多说。”

说着,他又意味深长看了一眼陆瑁:

“至于吴国当以何求才为佳,永从未去吴地,自是不敢多言……”

陆瑁点了点头,长叹一声,起身对着冯刺史躬身行礼:

“得闻君侯一席话,瑁获益良多,请受瑁一拜!”

“陆公当真是要折煞我啊!”

冯刺史连忙上前,扶起陆瑁。

两人对话许久,皆是心有所感,此时执手,不禁相视一笑。

冯刺史心里暗道:如今汉魏皆求变以图良才,唯有吴未动,陆瑁此番回去,十有八九会劝说孙权。

以孙十万外宽而内暴的性格,特别是在大汉与魏国皆变的情况下,孙十万至少也会在表面做个样子。

所谓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到时候吴欲学大汉而不可得,学魏那就是极大概率的事情……

而陆瑁想的是:冯明文此人,果真不愧是有“小文和”之称,才干过人。

不过幸好,此人过于重利,以为治国乃是以钱粮先,却是失之偏颇。

吾观蒋琬有治国之才而不知兵,冯明文知兵而不知治国,二者若是得逢明主,则汉国可兴。

然今汉家天子却不过庸人之资,素无主见,怕是有能臣良将而不能用啊!

兼之诸葛孔明身体病弱,怕是不久于世,待彼去后,汉国怕是再难有如今之盛。

不过也好,如此一来,我大吴无忧矣!

……

两人各怀心思,脸上却是惺惺相惜之色。

欢谈之后,在冯刺史的再三挽留下,陆瑁心满意足离去。

不日之后,吴国使团收拾行李,启程南归。

待他们行至陇右冀城,凉州的第一场大雪就纷纷扬扬下来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建兴十三年的冬日。

吴国使团很多人根本没有办法适应西北的天气,在寒气的侵蚀下,有近十人当场就感染了风寒。

不过幸好汉国的医学比较先进,再加上这些年早就在西北积累了不少经验,对治这等风寒自然是手到擒来。

虽说如此,陆瑁等人亦是加紧赶路,不敢再耽搁。

直到回到汉中,感受与西北大是不同的温暖,这才松了一口气。

汉家天子得知吴国使团从凉州归来,亲自召见了陆瑁。

而趁着这个空档的机会,秦博拿着冯刺史的推荐信,悄悄地前去拜访丞相府参军李遗。

李遗得到消息,竟是亲自出来迎接:

“有劳秦校事送来兄长书信,遗不胜感激,里面请,有请,请!”

秦博一看到李遗这副热情模样,心里就是一喜,暗道听闻这汉国年青才俊大半以冯君侯马首是瞻,如今看来果然不差。

有冯君侯的推荐,看来荆州粮食之事,怕是可以无忧矣!

他一边想着,一边跟随李遗来到前厅。

“秦校事请坐,前几个月秦君来到汉中时,遗竟不知秦君与兄长交好,以致失之交臂,实是失敬。”

“李君言重了,所谓客随主便,某到汉中时,没有过来拜访,才是真失礼。”

两人客气了一番,寒喧过后,秦博这才向李遗提出此行的目的。

哪知李遗听了,眉头却是一皱。

秦博本以为有了冯明文的背书,此行当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却是没有想到李遗竟是面露难色。

这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只听得李遗“啧”了一声,又是一叹,这才说道:

“唉,秦君来迟矣!”

秦博连忙问道:

“李君此言何意?”

李遗看向秦博,问道:

“秦君可知,如今南乡交易所的粮价标价几何?”

“吾才至汉中,如何得知?”

李遗竖起三根指头。

秦博大吃一惊:“三百钱?!”

李遗点头。

“怎么会这般贵?”

三百钱自然不是吴国的大泉五十,也不是汉国的直百钱,而是实实在在的五铢钱。

事实上,往来汉吴之间的商队,在很多时候,宁愿收汉国的直百钱,也不愿意收吴国的大泉五十。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年汉国早就不铸直百钱了,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但吴国的大泉五十,那可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薄,里头甚至还掺着大量的铁,质量极差。

而在南乡交易所,各类大宗物资的价格标准,五铢钱就是唯一的价格标准。

倒卖各类物资的老油条们都知道,前些年坊间流传有一个传言:

那就是无战事时,粮食不得涨过两百钱。

因为过了两百钱,百姓就可能有人在挨饿。

过了三百钱,就会开始出现真正的饥馑。

当然,这两年已经有了变化。

粮价比前些年似乎要高一些,常常在一百七八十钱浮动,到达一百九十九钱的也有。

这并不代表着大汉百姓肚子饿,相反,这几年不少百姓家里的存粮,比十几年前多得多。

为什么粮食会涨价?

一是因为朝廷对粮价的保底,保护百姓种粮的积极性。

二是因为南中那边的铜矿开发得越来越多。

但不管怎么说,粮价到达三百钱,就已经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若是蜀中本地的粮价已经高达三百钱,那再加上运到荆州的费用,成本只怕是要到四百多钱了。

想到这里,秦博的脸色就难看了起来。

毛料专卖,按计划是后年才能有货;

红糖专卖,必须要找到新的甘蔗来源,粮食的供应是前提。

如此说来,到手的三件大功岂不是要飞走了?

自己此番出来,正是因为朝廷上下皆视校事府为眼中钉,若是不能及时拿出成果,巩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谁知道后头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君,吾听闻,蜀地粮价一直不高,怎么会突然就涨了这么多呢?”

秦博有些焦虑地问道。

若不是冯明文在凉州那边,秦博就要怀疑小文和是在玩自己,或者是想趁机提价。

“不瞒秦君,这些日子,有从北边和西边来的人,要买一大批粮食囤着过冬,所以粮价这才涨了许多。”

“北边?那不是魏……”说了一半,他又觉得不太对,汉人怎么可能卖粮食给魏贼?

还有西边?

李遗咳了一声:“是羌胡。秦君,你有所不知,我大汉视汉夷如一,这些年,不少胡夷跟着得了不少好处,好不兴盛。”

“所以手上也是有不少好东西,胡夷嘛,不善耕种,这眼看着就要过冬,可不得赶紧把养了一年的牛羊换成粮食……”

秦博一听,顿时就瞪大了眼。

还有这等事情?

汉中怎么起来的?

南中鬼王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你当我真不知耶?

我才从凉州回来,你知道伐?

知道那边一头两脚牲口值多少钱?

现在你跟我说汉夷如一,胡夷兴盛,居然还能炒粮价?

入你阿母咧!

只是秦博看着李遗脸上没有一丝作假,而且这等事情,只要去打听一下,就能打听出来,根本没办法隐瞒。

这让他又有一些狐疑:莫不成当真有这么巧?

李遗心里却是笃定得很。

没错,这一回粮价上涨,背后确实有兴汉会的影子。

但白手套确确实实地胡夷的头人。

以冯鬼王在阴平武都陇右的号召力,想要拿几个胡夷部族过来擦屁股,有的人上来舔。

咋啦?

胡夷不是大汉子民?

不能买粮食?

只要官府不出手,兴汉会就是粮食交易的最大庄家。

那些卖粮的,巴不得最好天天涨!

秦博来到汉中,最多也就是慕名去南乡逛了一圈,看看传闻中的群鬼乱舞之地。

他连交易所的交易规矩都不知道,又如何知道群鬼乱舞之地有多少弯弯道道?

看到秦博这副模样,李遗脸上亦是有些愧色,似乎对不能完成兄长所托很是羞愧。

只见他安慰道:

“兄长来信里,言秦君有意寻财源以补府库,一心为君上分忧,遗亦是极是钦佩的。”

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这粮食之事,一时半会是没有办法解决,但遗会一直帮秦君看着,但凡价格回落,遗会立刻派人通知秦君。”

秦博有些意举阑珊:

就怕到时候校事府已经出事矣……

除非能再找到一件功劳,让校事府渡过此次危机。

“所谓钱粮嘛,现在粮食没办法,但这钱财一事,遗倒是还有一个办法……”

“噢!”秦博精神一振,“请李君教我!”

“秦君请随我来。”

李遗带着秦博来到一间屋子门口,吩咐守在那里的下人:

“把屋里的灯烛全部点上。”

然后领着秦博进入屋子,李遗又令下人把门窗全部关上。

“秦君请看。”

“这……这……”

但见屋内烛火璀璨,一排一排的火光,在九枝灯上跳跃着,红黄交错的火焰突突地放着光,照得屋内比外头的还敞亮。

即便秦博常年出入宫中,也从未见过这么多的蜡烛一齐被点上。

也就是说,即便是天子,也不会一次性地烧这么多蜡烛。

因为蜡烛作为贡品,是非常珍贵的。

秦博艰难地咽了咽口水,他的眼睛已经花了。

“秦君请看。”

李遗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摆着的,全是蜡烛。

他拿出一支,递给秦博,“秦君摸一摸,圆不圆?”

“圆。”

“滑不滑?”

“滑。”

“白不白?”

“白。”

“美不美?”

“美!”

“李君何来此物,竟是又圆又滑又美又白……”

秦博爱不释手,他是真没见过这等蜡烛。

吴国的贡品蜡烛,那都是黄色,而且淡黄暗黄杂黄的都有,黄得还不一样。

哪像手里这种,竟是如玉一般。

李遗嘿嘿一笑:

“如何来的秦君就不要管了,吾只问秦君,秦君可愿拿此物吴地卖?”

秦博猛地抬起头来,紧紧握住手里又圆又滑又美又白之物:

“李君手里有多少这个东西?”

“不多,明年可分秦君大约三四万支吧。”

这特么的还不多?!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战场合同工什么!越娶妻越强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扼元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五代梦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我要做皇帝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