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早年护乌丸校尉田豫还在幽州时,与幽州刺史王雄势如水火。

田豫主张对胡人强硬,王雄主张对胡人怀柔。

最后曹叡选择了王雄,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身份背景:

田豫不过是降将,而且出身低微,还曾追随过刘备。

但王雄就不一样了,乃是曹丕亲自提拔,又是山东大族出身。

更重要的是,曹叡选择王雄,不但可以减轻幽州边塞的压力,还可以抽调更多的人力物力前往西边,抵抗季汉。

甚至随着与胡人关系的缓和,还可以通过与草原易市,得到战马。

只不过凡事有利,则必有弊。

幽州边塞多年的安宁,兼之与胡人往来易市频繁,不但导致幽州军备松驰,甚至连哨寨这些前沿警戒都逐渐荒废。

“鲍丘水其实也是连通幽州和塞外的驮道。幽州的商队,经常走这条路,运送盐铁前去塞外易市。”

“田豫离开幽州后,也有塞外的部族,驱赶牲畜走这条路,前去幽州卖。”

“不过易市多是在秋日,现在是夏日,河水高涨,所以很少会有人经过。”

老祝巫指着鲍丘水向镇东将军解释:

“大人不要看这水边现在只能并骑而走,待到了秋日水少,露出水底,这里甚至可以供大队骑军行走。”

“小人年少时,乌丸仍算强盛,就经常行此道南下,劫掠汉地。”

说到这里,他小心地看了一下将军大人。

镇东将军面容平静,目光落在鲍丘水水边那条只能并骑而走的道路上,缓缓道:

“能并骑而走就足够了,但前提是不能被人发现。”

老祝巫连忙道:

“现在草原上牲畜正是育肥长膘的时候,不会有部族在这个时候过来。”

听了老祝巫的话,镇东将军没有说话,但目光却是看向南边。

“幽州那边的商队,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出塞”

“回大人,汉人的商队出塞,多半也是和草原上的部族买卖牲畜皮草之类,基本也是在秋日。”

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让人把裴秀叫上来,吩咐道:

“从现在起,我们走过的路段,你不但要记下来,还要画下山形地势,知道了没有”

裴秀点头:

“秀明白。”

作为冯鬼王的弟子,别的可以不会,但算学和制图必须要会。

传闻这是冯某人出山以来,最先传授的学问,乃是开门之学。

裴秀本身天赋极高,再加上又对地图绘制有着浓厚无比的兴趣,得拜入冯鬼王门下,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这几年大汉军中的地图绘制,多有参与。

再历练几年,就要入朝,正式参与大汉的舆图测绘。

舆图属于朝廷机要,越是精密的舆图,机秘等级就越高。

更别说军用舆图,普通人敢私藏,最低也是一个谋逆起步。

现在的裴秀,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前程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能走到哪一步。

能跟随镇东将军出征立功,无疑会在自己的履历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

虽说夏日的鲍丘水水量暴涨,水边的道路只容得上双骑并行,但对于刚经过沼地和毒谷的大汉将士来说,这已经算得上是坦途了。

若非需要担心被人发现,甚至连斥候都不用派出去,只要跟着鲍丘水一路南下就行。

七日后,镇东将军率七千精兵悄无声息地来到一个大湾,这不但是离渔阳古口最近,也是可供大军藏身的最后一个大湾。

南边不到二十里,就是渔阳古关。

只要大军一出现在湾口,就会立刻被渔阳古关的守兵发现。

渔阳古关建在鲍丘水的西岸上,关城前地形狭小,最多能容得下千来人攻城。

鲍丘水的东岸,切山而过,无法通行。

关口两边,各有一山。

如果说,关城是铁锁,那么东西这两山,就是两扇铁门。

三者一体,构成了牢固无比的幽州锁钥。

只要关城有三五千守军,再在东西两山驻守一两千人马,就算是十数万大军,恐怕也难以寸进。

当然,关城也不是没有弱点。

那就是等秋日鲍丘水水量下降,露出足够多的河床,如果关城守军没有及时把河床堵上,利用骑兵的优势,拼着伤亡惨重,在河床上快速通过。

然后再掉过头来,前后夹击,只要幽州没能及时救援,足以攻下关口。

只是这个弱点,对于镇东将军来说,等于没有。

因为她不可能等到那个时候。

而且她也经不起这样的伤亡。

放下千里镜,镇东将军看向手里同样拿着千里镜的裴秀,问道:

“如何

裴秀心里估算了一下,摇了摇头,“难说,还需要回去测一下。”

比划了一下,又说道,“就算能成,但贼军恐怕也能移到西边这个山上躲避……”

“山上的你不用管,你只管那个关口就行。”

镇东将军盯着裴秀,缓缓道:

“我急召你随军前来这里,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让你提出问题。”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要给我做成此事,否则的话,你当知道后果。”

也不知是天气实在太热,还是镇东将军给的压力太大,裴秀下意识抹了一把汗:

“学生明白。”

然后再次举起千里镜,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

镇东将军没有打扰他,只是把目光看向关城那一侧的山峰。

想要顺利通过这个关口,除了要拿下关城,至少还需要拿下与关口相依的西岸这座山。

至于东岸这个山,倒是没有那么重要。

隔了一条鲍丘水,若是没了关城和西岸这座山呼应,东岸这个山军事价值大降。

有威胁,但威胁不大。

待裴秀观察完毕,几人又悄悄地撤下山去,一路上镇东将军都没有打扰裴秀的思考,直到回到大军驻扎的水湾,这才问道:

“有什么想法”

裴秀沉吟了一下,回答道:

“不是没有可能,关口外城离水面一丈左右,只要能把鲍丘水的水位抬高一丈,确实能漫到城墙。”

他的目光,落到前方奔腾不休的鲍丘水,若有所思道:

“这些天我算过鲍丘水的水量,想要把水位抬高一丈,只需要蓄水两天就够了,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找到至少方圆一里的蓄水处,当然,这是最低的要求,最好是能达到一里半甚至两里。”

镇东将军指着大军所在的水湾,问道:

“这里如何看起来足够大。”

裴秀摇头:

“大是够大,但位置不合适。”

他指向下游的水流拐弯处,“出口太大了,不好筑坝,而且临时筑成的堤坝不牢固,若是时间太长,有溃堤的危险。”

“如果在那里筑坝,山脚下这边可不够高,还需要再加高。”

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工程量太大了,我们人手不够,真要在这里动工,极易被贼人发现,不妥,不妥!”

镇东将军皱眉,她选这里扎营,一是为了隐蔽,二就是为了方便水攻关口。

这里离关口不算远,如果当真能蓄水成功,很容易打贼人一个措手不及。

没想到却是被裴秀一口否决了。

“这已经是最合适的地方,这里不合适的话,难道你还有别的选择”

裴秀从怀里拿出一个油布包,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他这几天画下来的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只他才看得懂的符号。

“将军请看,这里。昨日我们刚经过那里”裴秀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大概是生怕镇东将军看不懂,然后又用笔特意圈出来:

“这里,就在鲍丘水旁边,有一个潭水,乃是低洼之地,地势极为险要,”

(即后世黑龙潭)

“将军可还记不记得那个潭水”

镇东将军想了一下,一个地势险要之处浮在心头,点了点头:“有印象。”

“对!”裴秀略有兴奋地说道,“那个地方足够大,鲍丘水出口极为狭窄。”

“只要把鲍丘水截流在这个潭里,再堵上出口,待水满后,最后开坝放水。”

“在深潭蓄水,要比在这里方便很多,非常节省人力,至少比这里要节省得多。”

“坏处就是,这里离关口有四十来里,有点远。”

镇东将军一巴掌按到地图上,当机立断地说道:

“四十里,不算太远,正好合适!那就在此处蓄水。”

看向裴秀,问道:“需要多少人力”

“这个,”裴秀用笔挠挠头,“学生经过那里时,只是大略看了一下,至于需要多少人力,要筑多高的坝,还得去那里测量一下才知道。”

“立刻出发!”

镇东将军一刻也没有等,催促道。

让赵广留守,自己亲自带队重新回头,前去寻找裴秀口中所说的潭水。

二十来里路,轻装而行,不过是一个多时辰。

前番只顾着赶路,领军匆匆路过,根本没有来得及细看。

此时再回到潭水观察,镇东将军第一个念头就是:

此处当真是个设伏的好地方!

潭水嵌在燕山主脉的褶皱深处,形如巨兽獠牙咬出的豁口。

两座岩峰东西对峙,岩壁布满纵向沟壑,像是天神用指甲生生犁出的战壕。

鲍丘水在此被山势勒紧咽喉,原本三十丈宽的河道骤缩为五丈。

河水挤过隘口时轰鸣如雷,腾起的水雾经年不散,在岩壁上凝成青黑色苔藓,远望宛如巨龙褪下的旧鳞。

潭面终年浮着一层诡谲的墨绿色,正午阳光直射时,水面会泛起金绿交错的波光,恰似龙睛开阖。

岩缝中斜生出千年古柏,树干扭曲如痉挛的手指,树冠却齐刷刷向南倾斜——这是燕山特有的“旗树”,常年受塞外朔风摧折所致。

浅滩堆积着上游冲下的兽骨,被浸成灰白色。

镇东将军一经裴秀提起,就能想起这里,正是因为此处的地势太过独特。

就算是匆匆经过,也给她留下了印象。

“将军你看!”

裴秀举目观察四周,忽然指向某个地方。

顺着裴秀所指,但见潭口北侧,地势与周围有些格格不入,似是人工所为。

待走近了,让军士把乱草清理干净,半截夯土堰坝露出了真面目。

“将军,原来早有前人曾在这里筑过堰坝!”

站在已经塌废的堰坝前,裴秀摸着仍算是牢固的夯土,在兴奋之余,不禁有些疑惑:

“没错,没错,这里确实有人筑过堰坝,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毁了。但这看起来似乎不像是被水冲毁的……”

镇东将军对这里出现了堰坝遗迹同样是惊讶不已,她看了看被毁之处,面有了然之色:

“这是被人所毁。”

裴秀大吃一惊:

“自古以来,治水乃是大功德,只闻兴修水利,未闻毁水利者,谁人这般大胆”

“吾如何得知”镇东将军有些不耐烦,“能在此处筑堰坝,必是幽州所为。你真想要知道,待打下幽州以后,自去查询。”

不过为了不打击裴秀的积极性,她还是难得地多解释了一句:

“你都说了治水是大功德,幽州筑了此坝,自然不会无故毁去,最有可能的是胡人南下劫掠,嫌堰坝碍事,故而毁去。”

这么个设伏的好地方,如果能利用好堰坝,数千人可败数万人。

所以胡人毁了堰坝,倒也不算是乱说。

(据后人所考,此为后汉渔阳太守张堪屯田时所筑,后毁于鲜卑南下劫掠。)

看到镇东将军略有不耐,裴秀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不敢再多言。

绕了一圈观察一番,回到堰坝残存处:

“前人既在这里筑坝,那吾等何须再多费心思且还可以利用这半截堰坝,又可再省一番事。”

言毕,当场拿出工具,开始测量堰坝,军中也有学院出来的学生,正好能给裴秀搭手帮忙。

测量完毕,又是一阵紧张的计算。

待结果出来,已是到了夜里。

“将军,有了这半截堰坝,原本需要三天筑坝,现在只要两天。”

裴秀手里拿着一张纸,递到镇东将军面前,“再加上蓄水,最多只需要五天。”

反正是临时堰坝,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东西。

只需要简单计算一下工程量就差不多了。

镇东将军扫了一眼纸面,只见上面写满了数字,还有一些一看就是阿郎师门独有的公式。

她没有伸手接过来,只是问道:

“需要多少人”

“大约筑坝需要一千人,再多了挤不下,再加上伐木编篓装沙石,还需要两千人。”

“一共三千”

“对。”

“六千人,分成两拨人马,轮番进行,我要你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堰坝筑好。”

至于剩下一千人,散出去监视可能出现的敌情。

反正这里离关口有近一天的路程,不用太过担心会被关口的贼人发现。

“记住,水蓄得越多越好!”

“学生明白。”

区区不过五丈的山口而已,六千人,绰绰有余了。

再加上学院出身的将校帮忙。

让裴秀自信满满。

土木工程这种活,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不但是他,很多学院出身的学生,也很熟悉。

先生说得对,土木学问,无论是治民还是军中,都是大有用途的!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代嫁之绝宠魔妃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琅琊榜之安定天下三路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福寿至执手春江王爷有点懵惜芳时异世之帝王路红楼琏二爷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开局成帝,朕称霸天下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器焰嚣张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唐逗系统再拉也得用着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东汉末年烽火路北宋之天生反贼龙腾美洲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开局暴打贵妃,被封西凉王汉天子太平天国的末路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大汉反王抽盲盒,搞科技,我在古代当皇帝隋末我的帝国春回大明朝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大唐繁荣系统穿越成皇帝,咸鱼翻身了!世子贤婿,快请上位!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假太监:我在皇宫如鱼得水!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