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提出来的南水北调或者东水西引的工程,可以作为第二期的目标,用五十到一百年的时间,来逐步完成。

譬如可以先将现有的大运河开发支流,继续向凉州、并州和幽州等地延伸。

还有东北那边河流众多,从那边往辽州一带引水,要比从南方调水工程量小很多。

当然仓促之间,臣也不可能想出十分完善的计划来,陛下可以委派工部相关人员,对于西北地形和水利情况,进行详细的测量和估算。

到时候再汇聚专业人员,进行合理的规划,陛下以为如何?”

水利工程并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彻底定下来的,荀爽一向务实,自然不可能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了。

“很好,既然荀卿同意修建水利工程,过两天朕重新召开会议,另行商议。”

当然荀爽此来更多的是表明他的态度,献计献策还都是其次,见到皇帝松了口,众人都松了口气。

这几年刘志行事越发的难以琢磨,尤其是病重之后,做起事来不再像当年一样不急不徐,谋定而后动了。

他现在担心自己的身体无法长寿,有很多事情都急于把他做完,以至于急功近利,有些脱离大汉如今的实际情况了。

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君主来说,是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哪怕之前他的政策再英明神武,现在也有可能会把国家带到沟里去。

陈蕃和荀爽等人,都已经敏锐的发现了这个苗头,心中虽然隐隐不安,但以刘志如今固执的性格,又不好下力死谏。

毕竟刘志所做的这些决定,出发点都是好的,政策也不是说不对,只是操之过急了些。

就像一个半大的少年,还没有长大,就被急着拉上了战场去打仗,他再厉害,也缺乏经验和应变能力,结果自然也十分危险。

荀爽走后,第二个进宫求见的是陈寔,很显然,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陛下,老臣愿意带人去西北勘探地形,看看情况到底如何,该不该修建这些水利工程。

如果需要,又该如何去修建,才能既符合国情,又能达成目标。”

也就是说,到现为止,陈寔依旧没有表态,但以他一贯的行事作风,自然是用事实说话了。

一切的争论在他的眼里,都是空中楼阁,没有半点基础,因此他的意见就是,只有调查清楚了,才有真正的发言权。

“勘探工作肯定是要做的,不过陈公有更重要的事情,就留在京城给朕帮忙吧。

把勘探交给年轻人去做,他们也需要多磨练才是。”

陈寔也不坚持,立刻拱手听命,刘志却撇开西北问题不谈,顺势说起了东北情势。

他这个东北总督的头衔,虽然说是正二品,到却实实在在是个临时职位。

即便这次正式下诏书将他从涿州调了回来,可却依然没有个正式的称呼,就这么不尴不尬地吊着。

不过陈寔本人丝毫也不介意,反而泰然自若,大方面对,对他来说,只要能为国家出力,什么品级职务都无所谓了。

这一点,让许多人都佩服不已,满朝文武,除了他之外,又有几人能做到一心为国的。

接下来,陈蕃终于姗姗来迟,他的立场很简单,基本上介于两者之间,认同刘志的计划,只是要求将工期推后拉长……

当然,也不可能像朝廷上那个官员所说的,要等个一二十年的时间再进行,最多只是推迟三五年罢了。

而且最好是分段式修建,一点点稳固下来,同时鼓励西北边民自救,为他们在政策上大开方便之门……

两天后,刘志再次召开了朝会,不管他们心中是否赞成,表面上朝中大臣们基本统一了口径。

对于这个结果,刘志自然乐见其成,两百年的持续旱灾,并非一朝一夕间形成的,水土流失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理过程。

最重要的不是马上修筑水利工程,而是提高所有人的重视,然后有意识地保护西北环境,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这一番操作下来,朝廷上下算是再次领教了皇帝异常固执的一面,尽管他没有强行下令,但却用自己的方式,逼迫他们让步。

明明不甘不愿,搞到最后却个个都积极出谋划策,十分踊跃,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这件事情对朝廷造成的压力。

皇帝一句话,伤脑筋的却是他们,调集民夫,准备材料,筹措粮食……哪一样简单得了。

由陈寔出面,在工部和户部挑选人手,对西北水文和地理情况进行大规模的勘察。

这个勘察队汇聚了大量当年参与大运河设计的工匠,他们在勘测和设计路线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年曾经跟随着陈寔,踏遍了中原的千山万水,虽然当时刘志已经规划好了大路线,但具体的方案依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修建大运河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采取的分段齐头并进的方式,多线同时开工,这对总指挥陈寔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若不是他从工匠中培养了一批务实肯干的基层官员,又如何能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现在,这批工匠在陈寔的提拔下,都已经成为工部的骨干,老上司发了话,一声令下,用最快的速度就组建起来。

去西北地区,可与中原大不相同,那里地域广阔,地理条件多变,山川戈壁都是无人区,极其具有挑战性。

勘探队分为十二个分队,分别去往不同的地段,这些地方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挑选。

分布于幽州,并州,凉州,西州,匈州、乌州,和辽州等等境内,其中西州和辽州是重点。

至于更远的康州和宛州,根本不用考虑,那边已经过了喜马拉雅山脉,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雨水充沛。

即便有旱灾,也不可能长达一两百年。

而凉州和并州、幽州等地,水资源虽然不如中原丰富,但又比西北其他地区好得多。

何况大运河最远已经延伸到长安,再往前不远,就进了凉州,幽州的涿郡本就通了运河,再往前修一截,也花不了多大的代价。

相对而言,并州要麻烦一点,但好在并州的水资源还算过得去,实在不行从汾水引沟渠过去,也算是能解决部分问题。

最难办的还是西州和匈州,路途遥远,不可能从中原引水过去,那样成本太高了些。

只能在雪山上打主意,既然连续干旱,那么也就意味着温度升高,雪山的冰雪会大量的融化。

如果能想办法把这些雪水都利用起来,应该可以解决饮水,再提前干预,尽量将现有的湖泊和绿洲保存下来。

早在西汉时期,西域那边就已经开始修建坎儿井,刘志在稳定西域局势之后,对原始形态的坎儿井进行了合理改造,然后大力推广。

因此西域那边的饮用水,主要都是靠的坎儿井来供应,这个优势可以继续发扬光大。

但即使到了工业发达的现代,解决西北饮水问题,依然是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专家们曾经提出过多种方案,例如引渤入疆,或者引藏入疆,以及扩大南水北调工程等等。

但最后这些计划没有一个真正实现的,原因只有一个,也是现在这些大臣们所担心的问题,那就是成本实在是高得惊人。

即便是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国家,也无法负担得起。

不过刘志倒觉得,引藏水入西域,或者可以考虑,在现代曾经有一个叫做红旗河的计划。

就是从西藏与新疆交界的边缘引水入新疆,利用两边的海拔落差,让水自己流过去。

整个工程量,的确要比其他计划小得太多了,但在后世却遇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问题,最后导致了这个红旗河计划搁浅。

这个问题就是新疆的沙漠化,水从新疆通过,一进入浩瀚的沙漠,就直接陷了进去,根本不可能通得过。

而在沙漠中修长距离沟渠,在技术上又难以过关,最终导致红旗河不了了之,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个世纪骗局。

但搁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这个问题却迎刃而解,毕竟此时的西域地区,绿洲遍地,水草丰美,沙漠面积与后世相比,要少了太多。

本来这些事情刘志是不太清楚的,即便是在前世,他也没有认真关心过,只是隐约听了那么一点。

这些日子他殚精竭虑,每日都在地图前认真的观察和思索,越看越觉得绝望,难道西域的水源问题,就真的没办法解决了吗?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日他临睡之前一直都在观看地图,迷迷糊糊睡着了之后,突然之间惊醒过来。

“张让,快给我拿纸笔过来。”

值夜的张让听到他的呼唤,立刻训练有素的,用最快速度给他把东西递了过来。

刘志兴奋地在纸上挥笔疾书,一会儿之后又爬起来去看地图,边看边写,神情中透露着兴奋之情。

半晌,他终于把梦中所见记录下来,忍不住拿着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张让,朕太高兴了,这真是天助我也!哈哈……”

虽然不明白皇帝是为了什么事情,但这并不妨碍张让由衷地陪着他一起开心。

“陛下洪福齐天,自有天帝庇佑,自然能够遇难成祥了,哈哈……”

两人高兴了一阵子,刘志错过了瞌睡,看看天色还早,干脆起来和张让唠嗑。

自从那年他病危之时,张让孤身一人,千里迢迢地寻到朝歌去看他,刘志感动之余,便将他留了下来。

最开始只是个中黄门,现在已经升到内监的位置上了,但职责却没变,还是贴身伺候刘志。

这次他重回宫廷,和以前有了明显的区别,不再热衷于权力和财富,只是安安静静的待在刘志身边,永远都在等候着他的吩咐。

他的家人基本上都已经不在了,孑然一身活在这世界上,在他的心中,刘志就是他的天,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最后一位亲人。

而刘志也早已习惯了他的陪伴,看着面前明明比自己还小一岁,却满脸沧桑的张让,感慨道。

“张让啊,你说说,要是我还是那个蠡吾侯,当年也没有娶梁家女儿,那现在我们又该如何了呢?”

想了想,张让才回答,“蠡吾县虽然是个小地方,却也出产丰富,陛下过个丰衣足食,还是大差不差的。

如今估计也早就儿孙满堂,每天出去打打猎,享享天伦之乐吧。”

他所说的也正是一些普通皇族县侯所过的生活,每天无所事事,悠游自在,虽然没这么尊贵,但日子却过得不要太舒服。

当初刘志刚刚穿越,从病榻上醒过来的时候,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张让,听说自己是个皇族县侯,还很是窃喜了一场。

以为可以从此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谁知却是被梁太后亲点了妹婿,从此踏上一条风云激荡的不归路。

也说不上后不后悔,毕竟在当时,他也是身不由己,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但如果他没做上皇帝,那么今日的大汉,是否已经如历史上一般,外忧内患,处于崩溃的边缘。

可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刘志与张让也只是偶然感慨一下罢了。

“去搬个炭炉子来,我们俩打个火锅,边吃边聊。”

身为皇帝,无论想吃什么东西,只要这个时代能够办到的,都能实现。

因此他在二十几年前,就把火锅这种全新的烹饪方式,在京城中推广开来。

如今已经成为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从上到下都十分热衷的美食。

陛下兴致高昂,张让更不会阻拦了,这次回来,因为刘志身体不好的缘故,以前无辣不欢的他,已经很少再吃辛辣菜式了。

偶尔打个火锅,也都是清汤底料,根本就不过瘾。

因此他特地吩咐,“上点儿微辣的,解解馋。”

关于他的饮食起居,张让经常与负责他健康的太医沟通,自然知道他已经可以吃少量辣椒,于是便没有表示反对。

火锅准备起来十分容易,宫中有熬好的底料,十几个配菜一端上来就可以直接开动了。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惜芳时异世之帝王路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开局成帝,朕称霸天下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系统再拉也得用着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东汉末年烽火路北宋之天生反贼龙腾美洲汉天子大汉反王隋末我的帝国春回大明朝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穿越成皇帝,咸鱼翻身了!世子贤婿,快请上位!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王朝的腐朽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雾雨长安异世权谋:重生智者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王爷有点懵大乾暴君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风入邺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秦:开局震惊秦始皇嫡妻难惹唐逗云尧长歌综武之大明帝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穿越明末两太子系统之帝国崛起雄霸南亚代嫁之绝宠魔妃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