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寝宫之中,朱允炆刚刚安抚好马皇后正准备休息。
殿外却传来双喜叩门之声。
“陛下!陛下!”
马皇后听到动静望向殿门。
“陛下,应该是有紧急事情要汇报吧!”
朱允炆点了点头,侍奉在远处的宫女连忙上前为朱允炆更衣。
随即朱允炆走出皇后寝宫,看向跪在地上的双喜。
“起来吧!有什么要事汇报?”
双喜一脸惶恐地站起来低声说道;“陛下,马指挥使汇报一些勋贵在废临沂侯王显府上密会。”
“具体内容他们尚未调查清楚,故而前来询问陛下要不要彻查?”
朱允炆听后摆了摆手说道:“他们要是不主动露头,朕还怎么揪住他们。”
“去告诉恩思,盯着他们就好,不用急着调查,日后有的是时间让他查。”
双喜连忙拱手退下,朱允炆则迟疑了片刻后转身又回到皇后寝宫,反正如今也是无事,不如忙活忙活,早日解决龙嗣的问题。
翌日,醒来的马皇后轻轻揉了揉自己胀痛的双腿,随后先行穿戴好准备给朱允炆更衣。
不久后朱允炆也醒来,在马皇后的侍奉下穿戴衣冠。
“陛下,昨夜双喜公公前来不知是何要务?”
朱允炆轻笑一声抓住马皇后的柔夷说道:“家中有几只老鼠偷了些粮食,还咬坏了一些丝绢。”
“不是什么大事,朕已经派恩思去处理了。”
马皇后轻轻点头,稍加思索后出言说道:“陛下,只怕这既是硕鼠不好动。”
朱允炆笑了笑不再说话,穿戴整齐后又和马皇后一起用膳,最后带上一干随从前去朝会。
大殿之上,随着朱允炆的到来文武百官皆是肃穆直立。
朱允炆刚刚坐定,便有言官直接出列。
“陛下,臣闻苏州府有百姓生事抗拒太后选娶秀女的懿旨,臣请陛下派人前往苏州查证此事。”
“以免伤到陛下和太后的名声!”
朱允炆扫了一眼面前的百官,正准备开口,却见安平伯陈征出列。
“陛下,臣也听闻此事。”
“而且抗拒太后懿旨的百姓不仅仅只有苏州府,江南各府对此都有抗拒。”
“臣请陛下和太后收回旨意,选取秀女之事暂时延后。”
如果是第一个出列的言官只是在尽责完成他作为一个言官的责任。
那么安平伯陈征便是故意出来恶心朱允炆的。
言外之意分明就是你看看你和太后为了选娶秀女把江南各府搅扰的不行。
就你这还是什么圣君,你这是妥妥的昏君吧。
龙椅上的朱允炆神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看向百官说道:“朕昨日已经知晓此事,故而以令护国卫前去查明此事,朕也和内阁商议后决定下诏安抚民心。”
陈征闻言却没有拱手返回队列,而是再度开口。
“陛下,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可若是不讲出来,臣怕陛下会被奸人蒙在鼓里。”
言毕,陈征直接跪在地上对着朱允炆大拜。
“陛下,臣听闻江南六府百姓抗拒太后懿旨是因为担心陛下将他们的女儿充作丝女。”
“想来也是因为陛下近日创立什么丝绸贸易公司导致百姓心中惶恐。”
朱允炆没见到陈征的燕国地图如此只短,怎么快就图穷匕见了。
殿上的百官闻言也是神色各异,徐辉祖此刻一脸怒意地看向陈征。
解缙则一脸玩味地看着徐辉祖和陈征等勋贵。
陈征并没有停下,而是跪在地上继续说道:“陛下农事乃是国本,若百姓皆从商事,则土地废弃无人耕种。”
“人人都为追求蝇头小利而相互争斗。”
“若不幸遭遇大灾,粮食绝收,百姓无粒米下锅,皆是若有贼人不轨,必定会动摇我大明江山社稷。”
“还请陛下重农事而轻商事,重农事以兴教化,可使百姓淳而勤,五谷丰登国家安泰。”
“若是陛下重商事,则百姓狡而惰,善谋小利而亡大义,我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重农抑商关系国本!”
“请陛下三思!”
此时,几名勋贵和部分被说服的言官也出列附和。
“陛下,不重农事则农事不兴,农事不兴则五谷不丰,五谷不丰则官民困顿。”
“户部若是收不到赋税,则朝廷国库空虚,国库空虚则无粮饷发给官吏兵卒。”
“纵使我等百官尚能体恤朝廷,可小吏兵卒若无粮饷,家中便要挨饿。”
“如此便是乱贼生事之兆啊!”
“还望陛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言毕,更多的官员也都出列附和道:“请陛下三思啊!”
朱允炆看着殿内的局面,神色骤然肃穆。
“安平伯,那朕该如何?”
听到朱允炆的询问,陈征连忙抬头看向皇帝。
“陛下,臣已经说了,重农事以兴教化,可使百姓淳而勤。”
“百姓淳而勤,便会用心耕织,届时五谷丰登国家安泰,百姓无衣食之忧。”
“同时,陛下还需轻商事,臣以为应当废掉那几家贸易公司,恢复原制。”
“若百姓即可传陛下御赐绸缎,官民无别上下无序岂不紊乱?”
朱允炆肃穆的脸上忽然露出轻笑。
“安平伯,你所言有理,农事关乎国本。”
“朕会和内阁好好商议一番。”
“届时你也可到内阁列席。”
“徐侯沐昂何在!?”
沐昂连忙出列半跪。
朱允炆笑着看向沐昂说道:“你继续检校新军就不必列席了。”
沐昂闻言先是一愣,新军不是半月一检校吗?
自己昨日刚刚检校完毕...
忽然沐昂反应过来明白陛下的言外之意了。
于是他对着朱允炆叩首道:“微臣遵旨!”
朱允炆随即点点头挥手对出列的众人说道:“诸位爱卿辛苦了,朕已经明白要重农事。”
“诸位爱卿起身入列吧!”
出来劝诫的官员纷纷起身行礼,随即退回到队列中。
随后六部各司衙门又汇报了一些事务。
不多时,朝会结束,朱允炆留下陈征前往内阁议事。
其他官员则各自返回应该当值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