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祁钰让李宾言去学习狗斗术的目的,是为了让李宾言能够自保。

主要防备的是陈镒。

陈镒一直在找左都御史的接替人选,贺章当然勉强能用,但是陈镒不想走的时候,给陛下留下一个烂摊子。

李宾言毫无疑问是一个极佳的人选。

要能力有能力,要名望有名望,关键深受陛下的信任,又出身佥都御史,晋都御史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李宾言的狗斗术,第一次运用却是用到了金濂的身上。

金濂被李宾言的话差点给噎住,刚刚才说了要谨守臣礼,李宾言就用了这招。

金濂这精心准备的宴席和话术,一拳打在了棉花堆上,是有力也使不出来。

金濂十分认真的说道:“京官的任命,尤其是六部尚书,都察院总宪,文渊阁首辅,都是由陛下一意而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陛下会参详各部尚书的推介。”

“如果你有意如此,我可以给陛下推举你。”

中原王朝的科层制官吏制度之复杂,就连专门从事的吏部诸多官僚有的时候都犯糊涂。

首先是最顶级的世卿制,王公侯伯的爵位,就是世代为卿,虽然后世多平庸,但是其祖上有定鼎之功。这也包括世袭的千户、百户。

其次是军功制,西虏、建奴的人头赏一颗五十银币,如果不要钱,就会升武散官。

也会有察举制,比如现在在宣府的检阅边方兵科给事中朱纯,就是察举制度下的例子,他没有任何举人、进士的功名在身,但是依旧是正七品的京官印绶。

有赀纳,赀为赀选,纳为捐纳。

这一项自秦时就有,比如秦王政四年,蝗灾造成了大疫、大饥荒,为了救急,秦王政只好下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即便是军功爵授田制,军功比天大的大秦,也不得不采用赀纳来应急。

比如汉文帝时期,有大贾张释之,以赀为骑郎;司马相如以赀为郎。

唐朝时,是一千石者无官便授解褐官,宋时更是七百石补进义副尉,至四千石可补进武校尉。

大明并无赀纳,确切的说,自景泰年间起,才有生员纳粟、纳马人监之例,也在景泰五年废止。

征辟制,比如洪武年间有两次因为选官不足,不得不征辟,夏伯启叔侄的断指案,就是在征辟制下发生。

任子制,也就是恩荫,胡濙的长子胡长宁就世袭了锦衣卫的镇抚使,不视事,只领俸禄。

吏道,就是由官员访查贤者,或者干吏,像朝廷推介,比如当初刘昇被推介给了孙忠,这种吏道更像是九品中正制的变形,也有察举制的味道。

当然跟察举制最像的,是科举制度,察举制有策试,分为笔策和射策。

科举制对大明很重要,这也是大明卷的最厉害的地方,更是大明朝最主要的官员来源。

世卿制、军功制、察举制、赀纳制、征辟制、任子制、吏道的混用,并没有让大明的官场混乱,因为有非常明确的科层制,所以,尼古劳兹才会如此羡慕大明的科层制。

金濂的推荐,对皇帝任命官员,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陈汝言就是被举荐到了兵部尚书的职位,虽然于谦看不上陈汝言的能力,可是杨洪身死,于谦又立战功,必须要去世侯了。

李宾言对户部尚书的职位并不是很感兴趣,他筹备了那么久,他真的很想去天边看看。

“谢金尚书美意,京官,六部掌管兹事体大,不敢妄言。”

李宾言不答应,不代表不同意,而是代表不表态,这是李宾言在胡濙那儿学来的。

金濂颇为无奈,这胡濙都教了些什么东西!

连李宾言这样有些憨直的人,都学会一推四五六了。

李宾言在金濂的府邸逗留到了月上柳梢头之后,主要聊得内容和户部掌管的位子没什么关系。

聊的是松江、南京宝源局吸储的问题。

他们聊了许久,就宝源局的立场、作用、承兑、银根等等问题,交流了下地方和朝堂不同的思考方向,这给李宾言带来了许多的思考。

比如宝源局是不是可以进行借贷业务,就以黄稻钱利息为准。

酒未足饭已饱,茶水已经上桌。

金濂低声说道:“唐宋的时候,各州主管公廨钱的捉钱令史,专门负责公廨本科、杂料等买卖关系,每月可交纳四千钱者,满一年可授职太学高第。”

“明承唐律,这个抓钱令吏的制度,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

大明朝的官营买卖投资极好,但是眼下大明的国帑内有将近千万的存银,这么多的钱,需要支付一笔庞大的费用。

按照大明的利率,这千万的存银,每年都要付出五十万有余的利息和行政费用。

钱很多,压力也很大,朝廷能不能把这笔钱用好,能不能按时付息,涉及到了宝源局这个制度,能不能持续的、长久的执行下去。

李宾言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不知金尚书是否发现了,其实宝源局的票证,是钞法的一种变形,虽然他们有本质上的不同,比如票证更像是户头,而不是钞票。”

“但是也是纸钱的一种。”

“王安石的常平新法中的青苗法,青苗钱,在政令制定的时候,是为了富民强兵,试图找到一个通过理财的手段,不动摇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赠资的想法。”

“毫无疑问,这是错误的。”

“所以,宝源局纳储,放钱这件事,我认为不合适。”

金濂眉头紧蹙思索着李宾言的这番话。

大明的新货币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和唐时的捉钱令吏,宋时的青苗法并不相似,更像是汉武帝在元狩四年,搞出的算缗告缗令。

只不过汉武帝是每两贯抽一算,而当下的宝源局,是每两贯给一算罢了。

李宾言说的有道理,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金濂眉头紧皱的说道:“可是只靠官营,总有一天会赔钱的。”

“如果宝源局成为大明朝廷负担的那一天,必然会有人高声疾呼,苟得无耻,不可使其居职。”

李宾言当然知道,如果宝源局成为朝堂负担的那一天,宝源局必然无法执行下去。

他十分认真的说道:“眼下无论煤铁都是暴利,投入到官厂的钱,是稳赚不赔的,还有海贸,无论这笔钱用于营造官厂、市舶司、海船,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目前来看,还没到需要放钱去盈利的时候。”

李宾言人在松江市舶司,对南衙事极为了解,就眼下,松江造船厂虽然还在烧钱的阶段,但马上就有可能赚钱了。

松江造船厂因为没有历史负担,进度要比龙江造船厂复工的进度快上许多,一旦开始生产,哪怕是不去开海,生产一千料的三桅大船,两千料的六桅船,都能够实现盈利。

按照陛下的指示,宝源局的投资以稳健为主,是完全能够支付利息的。

即便是到了盈利能力降低,也可以由计省投资其他行业,增加固定资财。

李宾言继续说道:“而且金尚书啊,现在诸宝源局的吸储,所有的银币留用兑付,所有的银两押解入京。”

“当下宝源局的目的,还是吸收大明的游散银两,压制为御制银币,防止钱荒,而不是为了牟利。”

“这些钱的支出全靠计省定策,若是开了口子可以放钱的话,这些钱放给谁呢?”

“到那时,就不是朝廷能够决定的了,而是地方宝源局决定。”

“青苗法的败坏就是前车之鉴。”

宝源局的目的自然是吸储,更确切的说,是将宋以来,所有流入大明的银两全部压制为御制银币。

宝源局的主要作用,还是为了解决大明钱荒的问题。

在没有吸干这些散在各个地主、商贾、势要埋在猪圈和柳树下的银两之前,宝源局即便是赔钱,也有做的必要。

因为大明最重的税,是铸币税。

金濂面色凝重的点头说道:“李巡抚所言有理。”

青苗法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失控。

朝廷根本无法管理地方各地的昌平仓,最终青苗钱变成了高利贷,从便民、富民的政策,变成了强迫百姓借贷、朘剥百姓余财的手段。

眼下宝源局跟个貔貅似的,只进不出,是因为大明还在收铸币税。

李宾言在地方,考虑的和金濂考虑的就有所不同。

金濂越看李宾言越满意,笑着说道:“李巡抚啊,再考虑考虑?离京前,给某一个答复便是。”

李宾言又把皇帝陛下拿出来挡枪,笑着说道:“京官之事,还是交给陛下去定夺。”

金濂看着李宾言,他和胡濙一样,变得面目可憎了起来。

李宾言走出了金濂府邸的时候,已经月上柳梢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他并没打开自己的明灯,而是走在月光之下。

皎洁的月光洒在官邸之上,一个缇骑站在李宾言的身后,官邸之内有恶狗,宵禁之后,所有人的走动,都会有缇骑跟着。

李宾言对于胡濙的话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山头并不可靠,因为所有的山头都是用利益去维护的,一旦出现了更大的利益,这山头就会树倒猢狲散。

朱祁钰已经回到了泰安宫,一言不发的靠在凳子上,思索着今天一天做的事,有没有纰漏,自己制定的政令,有没有出现差错。

自我反思,是一个为上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兴安将一张缇骑送来的纸条放在了桌上,这是李宾言和金濂对话的内容。

这是李宾言走后,金濂写的,六部明公现在常怀恭顺之心,请李宾言这个松江市舶司的官员吃饭,自然要禀报给陛下,省的误会。

朱祁钰睁开了眼,看完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李爱卿真的是越来越稳重了。”朱祁钰非常满意李宾言关于宝源局当下责任的分析。

任何一个政令,想要一蹴而就,就会变成宋代的变法,明明是好的政令,出现坏的结果。

而李宾言很是慎重。

朱祁钰忽然觉得,李宾言掌户部事也不是不可以,即便是李宾言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有吴敬这个算学大家、王祜这个度支使帮衬。

沐阳伯,是金濂的流爵,是朝廷的恩荣,虽然不能世袭,但这是对金濂一生的肯定。

他不擅长养生,也老了、病了,让他歇一歇,和胡濙多学学养生之道,看着大明朝越来越好,是一种何等幸福?

朱祁钰眉头紧蹙,正如胡濙所言,南衙双李,缺一不可。

他想了想问道:“张凤这个人如何?真的不能胜任户部尚书吗?”

“臣以为能。”兴安十分确信的说道。

朱祁钰面露思索的说道:“具体说说。”

兴安琢磨了下,才开口说道:“这天底下最难得是两个字是:知耻。”

“知耻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知耻而让贤,像咱们的陈汝言陈阁老,在奉天殿,知耻让贤,传为美谈。”

“另外一种是知耻而后勇,张凤是个后勇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很是上进,最近经常听闻张凤和吴敬走的很近,臣一打听,嘿,陛下猜怎么着?”

朱祁钰嗤笑的说道:“有事说事,你隔这儿说相声呢?”

兴安在自己腰腹比划了一下说道:“张凤主要是算账不太行,这张凤去找吴敬,是学算学去了。”

“还把这些年翰林院的算学题都做了个遍,那可是数百张卷子,这么厚一摞。”

“张凤也是不容易了,每天在户部坐班,下了班还要去上学,这都半年多了,这账越算越明白了。”

“这项文渊就不知耻,他以为他平调吏部右侍郎,是被王翱被挤了左侍郎的位置,是因为他没有南下扈从平叛,可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问题,才闹出了丑事来。”

“项文渊不知耻,所以才闹到那么大的笑话来。”

知耻,是一种承认自己很失败的勇气。

这份勇气,再加上本身就是人中龙凤的资质,算账用到的算学,对张凤而言不是什么难事。

“这倒是。”朱祁钰颇为认同兴安举荐的理由,他满是笑意的问道:“兴安大珰,这是收了他张凤多少个金元宝,让兴安大珰为他如此说话?”

兴安满是笑意的说道:“看陛下说道哪里了,臣的话,可不是多少钱能买来的。”

兴安又不是王振,陛下又不是稽戾王,他哪敢收贿?

爱钱的金英、曹吉祥是被兴安亲手埋的,那喜宁、小田儿在解刳院又是何等的模样?

兴安可不想去解刳院里,被人观察。

再说,那头三经厂的提督太监成敬,讲武堂的提督内臣李永昌,可都是眼巴巴的看着他屁股下的位置。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