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午朝在紧张的气氛中结束。

谢迁虽然触犯龙颜,但廷杖终究还是被取消了,朱厚照在很多时候蛮不讲理,但并没有无端打大臣的喜好,在人情味上,他比他那些动辄要人脑袋的祖宗好太多了,甚至比他老爹还要强一些。

但朱厚照的态度没有发生丝毫转变,出兵之事在一种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强硬态度中落实,甚至连出兵的日子都定好,三月二十,算算时间不过剩下半个多月。

张苑没有跟朱厚照一起离开,而是留在奉天殿上,站在龙椅前面,死死地瞪着谢迁。

朱厚照走后,大臣们陆续从地上站起来,谢迁一直跪在那儿,一时间心灰意冷……如果是弘治朝,政通人和,他绝对不会留在朝中受这份窝囊气,但此时他却偏要赌气留下来,因为谢迁觉得自己不能半途而废。

“谢中堂……”

杨一清过来搀扶谢迁起身,谢迁却不领情,一把甩开杨一清的手,显然还记恨关键时刻这位内阁的同僚没有站出来跟他共进退。

张苑从御阶上走下来,到了谢迁跟前。

听到脚步声靠近,谢迁终于直起身,脸上老泪已经风干,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人好像苍老了十岁。

张苑见谢迁站起来,直面自己,立即用声讨的口吻道:“谢阁老,之前咱家说得不够清楚么?你这么忤逆陛下意义何在?只是为了体现您的忠心,还是所谓的浩然正气?让咱家还有在场这么多官员跟你一起受罪?”

文武百官都没走,张苑声音很大,好像故意要让所有人听到一般。

现场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想知道后续会如何发展,尤其想明确出兵之事是否就此落实,因为谢迁的态度会决定接下来朝中文官所做应对,如果谢迁选择就此罢手的话,没人愿意站出来顶撞皇帝,就连一向号称敢谏的六科中人也噤若寒蝉。

所有人想法都一样:“谢于乔可以倚老卖老,浑然不顾会违反当初制定的国策,跟陛下唱反调,我们却不能……谁敢保证,陛下大怒之下不砍掉几个人的脑袋示威?”

谢迁面对张苑的质问,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如果单单从道义的角度讲,他的确认为自己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才会那么进言,但其实内心却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有不忠不义的嫌疑,忠是对朱厚照,义则是对周边同僚。

张苑继续咄咄逼人喝问:“结果如何?陛下还不是把出兵之事给定下来了,甚至连日期都选好,敢问谢尚书您有何良策?出兵已是板上钉钉,明知没有结果依然反对,以后有事的话圣上会跟诸位商讨么?谢阁老这可是把陛下对诸位的信任付之一炬啊……”

谢迁脸色很不好看,身体颤抖,竟然有些站不稳,好在旁边有杨一清和李鐩等人,赶忙过来一左一右搀扶。

谢迁低着头,完全是心不在焉的状态,就算被张苑骂了,依然没有任何反驳和申辩的意图。

“看什么看?”

张苑见谢迁没回答,皱了皱眉头,转身对在场官员吼了一声,浑然忘了自己只是宫里太监,作为皇帝的家奴,根本没资格对勋贵和文官大呼小叫。不过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张苑已顾不上许多,他觉得既然谢迁的首辅之位已摇摇欲坠,那他必须站出来,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威风,让人臣服……他心目中最佳的效仿对象就是当初曾权倾朝野群臣退避的刘瑾。

杨廷和有些看不过眼,站出来劝解:“张公公,谢阁老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人臣子者,就算明知不能劝阻陛下,也要站出来指出疏漏,防患于未然,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梁储在一旁看着,目光清冷……他脾气没有杨廷和那么火爆,就算心有不满,也能忍住,这也是当初刘瑾相逼下他能进退自如的根本原因。

杨廷和在内阁中处于末位,无所顾忌,主动站出来说话,也是因为他觉得必须要为内阁发声,维护阁臣的尊严和名望,不过就算如此他依然没敢在朱厚照发怒时挺身而出,与谢迁共进退。

好在谢迁感受到这份关怀,侧过身,望着杨廷和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又轻轻叹气,或许是觉得杨廷和出面力挺他没什么必要,毕竟开罪的对象是跟内阁工作对接的司礼监掌印。

张苑冷冷一笑,他对谢迁还有些顾忌,但内阁其余人等却从未放在眼里。

在张苑的想法中,他这个司礼监掌印手握朱批大权,理应高人一等,就在他要继续逞威风时,戴义出来劝和:“大家切莫伤了和气,我等同殿为臣,只是分工不同,谢阁老不也是出自一片好意?既然朝会已结束,诸位大人请回吧……散了,散了,来人啊,送诸位大人出宫。”

张苑被人打断,回身怒视戴义:“戴公公,你好大的官威啊……这里有你说话的资格吗?”

戴义本来是站出来当和事佬,被张苑如此喝斥,只能黯然地低下头,往后退一步表示谦让,不再言语。

张苑正得意,忽然发现在场大臣看他的目光中充满鄙夷和疏远,愣了一下,开始反思之前说话的态度,突然想起跟在场的文官武将结怨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这对以后他施政不利,不如想想怎么收拢人心。

张苑心道:“哎呀,疏忽大意了,不知不觉就把人得罪了……臧贤之前不是说了么?这朝中最大的矛盾,便是文官跟陛下的矛盾,文官们不敢对陛下如何,但陛下阵营中却有个异类沈之厚,只要把矛盾往沈之厚身上引便可。”

张苑叹了口气,道:“咱家先前说话太重了,这里跟杨大学士道个歉。”

“哼!”

杨廷和冷哼一声,没有接受张苑的道歉。

在他看来,内阁首辅是文官之首,乃是文人至高无上的荣耀,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堂堂三朝元老竟然被一个阉人如此喝斥,就好像心目中的神明被人侮辱侵犯,自然不甘心要站出来说话。

谁侵犯内阁乃至首辅的权益,他都会以敌对的态度反击。

张苑心里顿时来气:“嘿,我低声下气跟你道歉,你居然这态度?你小子是不想在朝中混了吧?”

但因为想转嫁矛盾,张苑也就没有针对杨廷和,道:“陛下之所以会如此胸有成竹,定下出兵之策,乃是因为朝中有兵部沈尚书这样旷古烁今的名臣在……想我华夏几千年,有几人对番邦战绩能比得上沈尚书?”

谢迁听出来了,张苑再次有意把仇恨往沈溪身上拉。虽然他对沈溪很不屑,但并不想被人利用,尤其这个心怀叵测之人还是个太监。

谢迁的想法是,就算要处罚沈之厚,那也是文官内部的事情,跟你张苑无关,你这个阉人一直在我们面前挑唆算几个意思?

谢迁没有跟张苑解释,甚至连句告辞的话都没说,一摆手,招呼杨廷和、梁储等人离开,等他转身时,张苑非常意外,愣了一下几步上蹿,拦住谢迁去路,问道:“谢阁老,咱家尚未把话说完,你匆匆离开算什么意思?”

谢迁不想搭理张苑,眼前这个太监没有丝毫让人折服的人格魅力,谢迁心里暗叹:“张苑完全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比刘瑾差远了,没有廉耻之心,如此庸碌小人竟被陛下委以重任,大明距离覆灭真不远了。”

经此一事,谢迁看明白很多事,对张苑的态度变得越发差了,就此不再把张苑看作政治上的盟友,因为他确定张苑不会为了仁义道德做出正确选择,一切都围绕着利益转,根本是我行我素。

“站住!听不懂人话还是怎么样?”张苑见谢迁绕过他继续往前走,态度顿时变得异常恶劣,直接用喝斥的口吻说道。

这次不但杨廷和动怒,在场很多大臣也都目呲欲裂,看向张苑的目光中满是不善。

莫说张苑了,就算胡作非为的刘瑾也没说在奉天殿内对着当朝首辅大呼小叫,刘瑾治人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张苑则完全是胡作非为。

谢迁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张苑,用一种云淡风轻的语气道:“老夫不想知道陛下因何而起战端,或许沈之厚真的是匡扶社稷的大才,此战结果或是大捷,老夫劝阻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此战得胜我大明所获利益跟失败带来的灾难根本不成比例,简直是劳民伤财……”

杨廷和道:“谢老,这些话您为何之前不对陛下说?”

“说了也没用。”

谢迁沮丧地道,“陛下根本就听不进老夫的话,换作谁去说都属徒劳,老夫不过是尽人事而安天命罢了,老夫能做的事情不多,陛下自打登基,辍朝已三年有余,在此期间朝廷发生太多事情……老夫实在累了。”

在场文武大臣都听出来了,谢迁去意明显,虽然他未必是真的想要退,但既然午朝上朱厚照说出那样绝情的话,谢迁不上表请辞说不过去,而且因为张苑和朱厚照的成见,这份奏疏很可能会被批准。

有些人不由看向面无表情的梁储,脑子里灵光一闪,好像明白什么:“怪不得梁大学士不站出来说话,感情他急于要做下一任首辅……谢阁老引退,他上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可能站出来跟陛下唱反调?”

这些人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梁储的确没说话,不过这不代表他觊觎首辅之位,而是内阁三人中,唯一支持沈溪的就是梁储,梁储对于出兵并不反对,他从来都把沈溪当作能臣看待,并不认为开战是自取祸端。

谢迁道:“既然事情已无法挽回,各位同僚自行回去准备吧,这场战事想来耗费极大,甚至持续日久,老夫希望未来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秉承匡扶大明社稷之心,切莫感情用事!”

说完,谢迁再无停留,径直离开奉天殿。

……

……

正德皇帝又一次在朝议时针对谢迁。

两次都是因为出兵之事翻脸,结果都是以朱厚照强硬态应对而告终,不过这次谢迁受到的打击更大。

谢迁不但得罪了朱厚照,更跟张苑也交恶,这让他意识到,自己未来内阁的差事会无比艰难,之前长达半年全面执政的好时光已成为过去,大明权柄已慢慢落到张苑和沈溪手上。

朝事被张苑掣肘,军事则完全由沈溪主导,他这个首辅的好日子到头了。

谢迁没有称病不出,因为他不觉得这是应对当前危机的好办法,回府后他第一时间写下请辞奏疏送到皇宫,心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很可能会遭到来自皇帝和司礼监的双重压力,这还不包括来自沈溪和全力主战的军方带给他的压力。

此时的谢迁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离开朝堂,一定要坚持下去,谨守文官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为这是内阁首辅自己递交的请辞奏疏,没有人敢做票拟,直接送进司礼监,等候皇帝批复。

谢迁对前途感觉无比迷茫,他不知道朱厚照会如何应对他的请辞,至少现阶段他必须做好随时离开朝堂的准备。

“……坚持这么久,难道最后落得个灰头土脸离开朝廷,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朝事变迁的下场?当初朝中名臣,离开后全都沦为看客了吧?”

谢迁想到刘健、李东阳、刘大夏、马文升等人,这些人曾经在朝堂上叱咤风云,显赫一时,但在请辞归乡后就失去音信,好像从来就不存在一般,朝廷仍旧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一代新人换旧人,旧人逐渐被人遗忘。

只有当权者,才会被人记住,否则只能从史书中找寻踪迹。

二月初四,宫中仍旧没做出任何关于谢迁请辞的批复,谢迁也没再见过正德皇帝和司礼监的人,一种随时都将离开朝堂的危机感侵袭着谢迁的身心。

也就在这天,谢迁请见张太后。

在谢迁看来,自己一定要为大明做点儿什么,如果出兵遭遇惨败,至少自己心安理得,会觉得自己尽了尽力,而不是事后后悔,而他最关心的事情,已经从反对出兵跳到如何保证大明皇位传承上。

谢迁觉得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是朱厚照出征出状况,而对比的例子就是当初英宗在土木堡失利被俘,到时候大明必须要有储君坐镇京城,与鞑靼人周旋到底,如此就算出事大明也不至于彻底崩塌。

别的事情张太后管不着,但涉及皇位传承,张太后有发言权,这也是为何谢迁要入宫见张太后的根本原因,他明白让张太后劝说朱厚照不现实,与其纠结于出兵与否的问题,不如把出兵后的皇位继承人给确定下来!

当天谢迁得到永寿宫传召,带着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入宫。

白天进出宫门对于内阁首辅来说根本不算难事,过了午门,高凤已在金水桥前等候,他正是张太后派来迎接谢迁入宫之人。

“谢阁老,请随咱家来……”

高凤在谢迁面前很恭谨,这位首辅虽然惹怒君王,但变相也成就他的好名声,旁人就算再厌烦谢迁的倔脾气,也都明白他不是为一己私利,到底谢迁是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劝谏皇帝,甚至差点儿被罚廷杖,这种魄力不是一般人拥有的。

可惜的是,谢迁只是为自己挣了脸面,别的什么都没挣到。

高凤在路上没有跟谢迁说话,不想跟谢迁商讨得失,毕竟他自己也在司礼监挂职,虽然更多的时间他是负责宫内事务。作为张太后信任之人,高凤年老持重,基本负责夏皇后入宫后的内宫所有事务,是张太后和夏皇后共同信任之人。

如此一路到了永寿宫,谢迁始终没有跟高凤说话。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