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宝儿第二次来到平阳县。
只是之前到这里的时候,她心思都落在之后要怎么生活上,根本没心思打量城里是什么模样。
不算高耸但依旧有些压迫感的城墙带着岁月的痕迹,墙皮已经开始斑驳。
洞开的大门处有官兵把守,进出的百姓都会被仔细看上一眼。
宝儿牵着周氏的手,眼中全是好奇。
“娘,咱们等一下要去哪里?”
“先陪你爹和二叔将行李送到铺子里,然后咱们去找绣坊。”
等她和小王氏找到可以带回去的绣活,再去买料子,回去给宝儿做衣裳。
宝儿听着周氏周到的安排,大眼睛笑成小月牙,这个娘做事好利落好有章法啊。
穆子清和穆子敬做活的地方在后面一条街上,两人不在一个铺子里,但两个铺子都在一条街上,中间相隔不远,所以相互间都能照应得上。
宝儿这几天吃好睡好,夜里还有团团溢散出的光晕为她调理身体,这会走得不累不喘,还有精力四下打量。
“前面怎么那么热闹?娘,咱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宝儿好奇的踮脚,可惜她这个身量就算是将脚立起来也看不到多远。
周氏看着前方有些拥挤的人群,又看了眼穆子清和穆子敬身上的行李,想了下还是没有满足小女儿的好奇心。
“咱们先去送爹爹,等他们安顿好了,咱们再过来看。”
宝儿心里还有之前被拐的阴影,便乖巧的跟着他们转进了一旁的巷子里。
周氏他们对城里很熟,在小巷中七拐八拐的穿行而出,再一次回到了主街上,只是刚好避开了那片拥挤的人群。
再向前不远处就是穆子清他们帮工的地方。
穆子清帮工的地方是个木器行,穆子敬帮工的地方是个漆器铺子。
他们兄弟两个选了这里都是存了一点私心,想趁着帮工的时候偷学一点手艺。
这样以后就是不去做木工活,也能给家里做点桌椅板凳。
木器行和漆器铺子是同一个东家,所以兄弟两个都住到木器行后面的院子里,大通铺,一张大床能睡十来个人。
兄弟两个不是第一次过来,进门就手脚麻利的将自己的被褥铺好,然后找了掌柜就开始干活。
早做一天就早领一天工钱,两人开始帮工干活,周氏就带着宝儿和小王氏离开了这边。
再转回主街,之前看到的人群已经散了。
没了热闹可看,周氏惦记着找绣活,就跟小王氏商量着开始一条街一条街的找绣坊。
宝儿跟着他们在各条街道中穿行,三人走得并不快,周氏和小王氏照顾着宝儿的步量,也怕走得太快了她会走不动。
而且她们也要商量着这些绣坊的绣活,哪些更好接。
越是精细的绣活工钱就越多,但两人都是常年操持家务,不到三十岁一双手就已经格外粗糙。
这样的双手是没办法在丝绸上刺绣的,只能接一些棉布上的绣活。
只这种卖不上好价,绣活的工钱自然给得也不高。
宝儿默默的将绣坊中各种绣活给出的价钱一一记在心里,有心想让她们以后都别做家务活了,可她这个身量 还什么忙都帮不上。
耳边还有她们二人的商量声,为了能多赚一个铜板,周氏和小王氏每出一个绣坊都要商量许久。
她心里莫名有些沉重,又想起了前世为了攒学费和生活费,四处打工到处奔波的日子。
那个时候沉重的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让她差一点就要坚持不住。
还好,在她人生最晦暗的时候她有了团团,日子开始一点点好了起来。
“宝儿,现在的艰难都是暂时的,你别难过。”
“我没难过,就是……觉得他们有些可怜。”
救赎都是相互的。
之前是他们救了她,之后她想救他们!
她深吸了口气,发现周氏和小王氏还拿不定主意,便出声说道。
“娘,就拿这个吧,这个看起来钱少,但是花样简单,绣的快,你和婶娘一天能绣完两件,这个一天就只能绣完一件,仔细算一算还是这个更划算。”
周氏和小王氏怔愣了片刻,两人齐齐低头看着手中的绣活,又琢磨宝儿的话。
片刻后周氏第一个回过神来,“就知道我家宝儿最聪明,好,那就拿这个,我跟你婶娘拿上十件回去。”
这样花上两天半的时间绣完,正好还有半天时间可以将绣好的送回来,再拿新的绣活回去。
铺子中的绣娘低头看了眼机灵乖巧的宝儿,一边吩咐人去拿绣活和绣线,一边笑着说。
“周娘子,这是你女儿?可真是个机灵鬼。”
周氏低头温柔的看了眼宝儿:“是,这是我女儿,又聪明又懂事,我们全家都喜欢她。”
宝儿咧着嘴又开始傻笑,被人夸奖真开心。
空间里,团团只觉她这傻笑实在是没眼看,甩着尾巴将眼睛挡了起来。
拿好绣活,周氏和小王氏的心终于轻快下来。
这些绣活一件三文钱,她们三天就能绣出来十件,若是再辛苦些一个月也能赚三百来文。
“大嫂,咱们昨天问到棉花是多少钱一斤?”
“十五文,等咱们绣顺了手再快一点,看看还能不能多拿一点回去,忙上两个月争取到了冬天让孩子们都穿上新棉衣。”
每人一床新被褥对她们来说还有些难,但一人一身新棉花做的棉衣,她们还能咬牙拼出来。
小王氏想到家里的几个皮小子,眼神也跟着柔和坚定起来。
“走吧,咱们去前面看看,之前不是说那边有人在张贴告示,咱们去看看贴了什么。”
万一有流窜的杀人犯什么的,他们住在山边的村子里可不安全!
周氏牵起宝儿的手,转出小巷朝着主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