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天性就是这样,对于轻易得到的东西常常嗤之以鼻,费尽千辛万苦收获的东西,哪怕是苦果,依然甘之若饴。
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因为这个原因,即使有不少人已经达到了可以毫无代价回到原部落的条件,可到目前为止,不仅没有人想着离开,反而是生怕某一天被赶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也开始以“洞”部落族人的身份自居,并且通过自己的言行不断的影响着后来的人。
这就是姜崖制定的同化政策。
同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用时间来消除各个部落的固有认知。
同化也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你影响别人的同时,别人同样的也在影响着你。
最后合为一体,不分彼此。
好在现在处于原始时代,每个部落虽然会有不同的特点,但也只是为了生存逐渐演变而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
说白了,就是虽然有一些孤僻动作,不过还只是受过启蒙教育,算起来只是个新兵,很容易就能把孤僻动作纠正过来。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不传播一下华夏文明,怎么对的起自己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身份。
在这一点上,姜崖很是公平,无论是“岩”部落、“咸”部落,还是“洞”部落、“桑”部落,都是需要被同化的对象。
不客气的说,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是乐色(垃圾),都应该被同化。
其实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虽然没有刻意强调,可在无形之中姜崖已经开始将华夏的文化传播开来。
比如。刚来这里的时候,语言还没有形成体系,人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还停留在单音节、或者双音节上面,想要表达一件事情通常是语言+手势+情绪,十分的原始。
姜崖虽说学历不高,可作为一个话痨来说,说中国话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并且随着教育的逐渐深入,大家也就慢慢掌握了“华夏语”。
就像四川话、广东话、上海话这些地方口音一样,“洞”部落的“华夏语”同样结合了这里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方言体系。
可以理解为第56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姑且将其称之为“洞语”。
除了语言方面,“洞”部落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在发生改变。
比如用筷子吃饭、喝热水、睡觉要盖上肚脐眼等等一些生活小细节,在潜移默化中,都影响着族人。
另外还有华夏人的传统,孝道、守礼等等,很多方面都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悄然改变着。
姜崖不是国学大师,没有深入研究过华夏人的行为习惯,真叫他开一门汉学课,估计也讲不出什么来。
但是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华夏人,很多东西是不需要理解其中的含义的。
在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本能的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上厕所的时候。是不是很自然的就会采用类似于亚洲蹲的姿势解决问题。
比如在吃惊、愤怒、委屈、难过的时候,时不时要骂两句国粹,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艹”
“牛逼”
“狗曰的”
……
张口就来。
再比如华夏人出了名的宠老婆,姜崖虽然不惧内,不过对蓝的宠爱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在他的带动下,女性的地位虽说没有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比起以前被当做货物或者牲口来交易,已经算是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其他的包括教育、人伦、孝道等等方面吧,无疑都对这个星球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陡然变成了文化传播的使者,姜崖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都变得重了一点。
姜崖暗自想着。“看来以后还是得少说点脏话,要不然被后世哪个没屁眼的史学家发现自己第一个带头骂人,有损自己的光辉形象。”
……
时光如水,匆匆流逝,转眼之间,暑气渐消,秋天悄悄地到来,万物渐渐凋零。
树叶落下,花儿凋谢,树叶开始变得疏落,成了寂静的景观。天气变得凉爽舒适,秋天的景色让人陶醉,金色的阳光穿透树叶,照射在秋色缤纷的大地上,风吹过黄色的薄雾,落叶漫天飞舞。在这个季节里,总算可以放缓自己的步伐,享受美好的时光。
然而,来自各族的务工人员却没有心情享受这份美丽的景色。
随着秋天的来临,修建围墙的工程也逐渐进入尾声,此刻他们不得不考虑下一步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习惯了挨饿,不会觉得什么不对,即使被饿死,也是理所当然。
可如今他们来到了“洞”部落,见识过不一样的世界,如何还愿意回去忍受朝不保夕的日子。
这些人中,有的人加入了围墙的建设,每天虽然很累,但是朝九晚五,而且顿顿都能吃饱饭,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有的人进行了粮食的抢收,亲身感受了一把丰收的喜悦。看着一袋袋粮食搬回仓库,他们才知道,原来传言是真的,“洞”部落真的有吃不完的粮食。
有的人学会了耕种,亲手将一粒粒种子种进土地,他们参与了浇水施肥,除草翻地。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洞”部落的食物不是大风刮来的,同样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不过比起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这种方式更加稳定,在他们的眼里看到了一种东西,叫做希望。
……
“洞”部落的生活很苦,每天天还没亮就要开始干活,到了天黑才会收工。
“洞”部落的生活也很甜,因为只要有付出,就会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这是他们做梦都想过的生活。
于是工程越进入后半段,人群越是浮躁,不少务工人开始议论起来。
天色已暗了下来,此时来自“树”部落的大壮二壮两兄弟围着火堆,等待今晚分配晚餐。
“大哥!我们真的要回去吗?这里天天都能吃饱,我不想回去。”
“我也不想回去,可眼下活都干完了,难道让人家白白拿粮食养我们吗?”
“有什么不行的,他们那么多粮食,分给我们一点怎么了。再说,我们也不白吃,我们也可以帮着他们种地啊。”
“竟说这些没有的屁话,就拿以前我们在部落的时候。有人不干活,你愿意把打来得猎物分给他吗?”
“不愿意!”
“为什么?”
“他啥也没干,凭什么把猎物分给他。”
“那如果多十几个人帮你打猎,你愿意不?”
“不愿意。”
“为什么?”
“因为林子就那么点大,再多人也只能打到那么多猎物。”
“这不就得了吗?你都能想通的道理,人家‘洞’部落就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