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量的商队必须要通过你们的领地,那你们自然也能与之交换自己所需要的货物,不管是粮食,还是布帛,还是美酒又或者是铁器……”
“其实你们有所不知,许多深山中的好东西,汉人也是很喜欢的,受限于交通和敌对的态度,无法大规模交易,若是山路修好之后,大家就能各取所需,汉人得到山中奇珍你们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岂不是两全其美?”
“那感情好!”
葛旦忍不住第一个表态了,特别是听到美酒这两个字。
其实韩东时所说的东西,白族人都很需要啊,若真的能随时交易到那么多的货物,白族人再也不用挨饿,也不用再限量美酒了。
“这还没完,你们还有很多办法来赚取汉人的银钱,既然大量都要通过这里,那总要吃喝吧?你们可以修建客栈,让汉人们歇息,同时提供一定的美食和美酒,茶水,甚至是用你们山中骡马拉的车子帮他们运货。”
有长老立即提出了疑义:“可是大人,我们不稀罕汉人的银钱啊,美食和美酒,我们自己也要的呀。”
韩东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开导起他的思路。
“废话!你们自己不需要银钱,但可以用汉人的银钱来买卖货物啊!那些美食和美酒自然也是从汉人那里买来的,先囤积于你们建的客栈之中,等运送其他货物的商队前来,再加价卖给他们,这就是商业的本质,懂吗!”
“等时间长了,那些商队往来最繁华的地方就能形成山中小镇,形成市集,吸引大量的人口,而这些小镇,自然就会使得你们生活的区域更加繁华,到了人口多到一定程度,我再教授你们生产方法,你们自己也能生产各种小玩意儿,吸引更多的汉人商队前来……”
“到最后,单是你们山中部族自己,也有能力建造自己的城池,而且是非常繁华的大城市!”
“哦!”
韩东时所描述的未来,直接让诸位长老叹服,大家各自想象着自己期望中的场景。
建立山中部族自己的城池啊,那可是以前的部族长老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们早就知道,汉人生活的地方,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城池中,人口又多,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有大量的市集,还有安全感!
他们的孩子可以在里面自由玩乐,大家安居乐业,也不用担心山中野兽袭击自己的村落了。
大家已经被韩东时完全说服,以至于过了好长时间,才有长老反应过来。
“韩大人,这个……不太对吧?我们刚刚说的是,开山的举动有可能触怒山神,您这讲的跟山神可无关啊。”
韩东时故意用疑惑的神色反问道:“可是,你们谁能代表山神的意志?你们怎么就能肯定开山的举动一定会触怒山神呢?”
“啊?您连山都开了,这还不会触怒山神?”
韩东时摊手道:“我是觉得不会,只要我刚刚说的事情成真,你们山中部族就能更加富有,有更多的祭品上贡给山神,说不定山神会更喜欢呢,换成你们自己是山神,难道不喜欢更多的贡品吗?”
一番歪理,却说得众长老哑口无言。
明着听,韩东时确实是无理争三分,可真要反驳他,却也说不出自己的道理。
没错,开山的举动似乎是会触怒山神的,但也只是“似乎”,谁能说自己猜想的就代表了山神的意志?
若说神灵不喜欢更多的贡品,也说不通的,那他们还常常搞献祭做什么?
按照最朴素的想法,山神喜欢贡品,应该就跟他们喜欢粮食和美酒一样,那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这……难道,韩大人所说的才是对的?
所有长老都觉得信心动摇,不自觉地开始接受起韩东时的“歪理”了。
韩东时自己则是在心中暗暗发笑。
他当然是“无理争三分”,不过他刚刚给出的理由是否无懈可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一个看起来“合理”的借口。
他之前为白族长老们描绘出的蓝图,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哪怕他们长居于深山之中,想象力受限,也能明白若是自己描述成真,对于白族会是多么美好的将来。
这是“诱之以利”!
山中部族们确实愚昧,所以格外敬畏神灵。
这个时候,想强行说服他们不要畏惧所谓的神灵,甚至告诉他们世间根本没有所谓的神灵,都是下下之策,若是措辞不当,甚至能直接激怒他们,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韩东时自然不会采取这种笨办法,而是改变口气,避过神灵的话题,诱之以利。
他利用的就是人性。
人性确实对“未知”有极大的恐惧,可是人性更有贪婪的一面。
让他们明白开山拓路的巨大之“利”,自然就能动摇他们对山神的畏惧,或者说让他们自己本能地避开对山神的畏惧。
这时,韩东时再提供给他们一个借口,不论是否是“歪理”,他们都乐于接受,都会想办法自己说服自己。
果然,白族听到韩东时的强词夺理,根本没有正面反驳,反而纷纷露出深思的表情。
“大人的道理,我们已经明白了,此事确实可以商议一下,不过我们得把最新的谈判成果告知族长,还请大人您多等待几天。”
听到他们的回复,韩东时满意地笑了起来。
只要白族长老们没有当场拒绝,那最后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这代表着他们心中对于美好的向往其实已经占据上风,他们只是还在犹豫,还想找到更多的“借口”来回避对山神发怒的畏惧。
唯一能阻挡韩东时成功的,只有突然发生什么大的动,直接向山中部族们展示神灵之威。
但,那真的是极小概率的事件,除非韩东时回家喝水直接被呛死,否则不会发生。
为什么白族人说,他们举行献祭之后,山神就会平息愤怒?
废话!在关中之地,大地动又不是高发地带,一次大地动之后,自然有很长时间的安稳时期,连续发生大地动的概率根本不需要考虑!
只是白族人自己愚昧,把问题归结于他们向所谓的山神献祭,才平息了神灵的怒火。
白雁这次也很懂事。
虽然跟在韩大哥身边很有趣,能见识许多新奇的东西,可是她作为白族的大小姐,也要为族人未来的幸福做点事。
她主动跟着使者回到族中,为说服白族族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几天之后,白族使者带来消息,族长与众多长老都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只要白族认可他们开山拓路的举动,那就等于踢开了妨碍汉人与山中部族和谈的最大绊脚石。
韩东时大喜,再次关照官吏们给白族更加优惠的条件。
其实现在给的条件越多,表面上看是大唐朝廷吃了些亏,实际上从长远来说,是有利于大唐的。
因为有个问题,白族人是无法绕过的,那就是山中部族自己并没有“朝廷”,只有最原始的统治秩序。
双方和谈,本质上还是让山中部族回归大唐王朝的统治秩序之下,只要达成和约,也就代表着他们认可了大唐的治权。
山中部族们所期望的,自然不是独立于大唐之外,甚至说让大唐归顺于他们的治下……对他们自己来说,那都是个笑话。
他们期望的,是能由当初帮助过他们祖先那样的开明的汉人官员,来“治理”他们!
只要认清了这个本质,那大唐官府做出的一切让步,都能看出是整合山中部族的过程中,让他们适应新生活的一些特权。
随着开山拓路的完成,随着各路商队往来增加,吸引越来越多的山中部族下山生活,甚至像韩东时描述的那样直接在关键商路上建起新的城池,那么山中部族自然就会被更先进的汉人生活给同化。
到了那时,所谓的部族之分自然也不存在,特权自然也就会消除了。
若论起对某些唐律细章:的掌握,对于小算盘的精算,韩东时可能会比不过某些大唐的“技术型官僚”。
可若论起对大局的把握,只怕就连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比不上他。
看到大唐官府开出的条件,已经消除了心理障碍的白族长老们笑得合不拢嘴,直感觉这位韩大人实在是通情达理,给了他们天上掉粮食的好事儿。
那条件好的,他们自己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仿佛怕唐朝官府又反悔一般,到最后反而是白族人急着跟汉人达成和约了。
和谈以超乎两方人员预料的速度达成,白族族长白英豪亲自出山,与韩东时歃血为盟,此事终于定调。
……
“恭喜大人,万没想到,大人出马竟真的让此事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属下等佩服啊!”
几位罗州官吏心服口服地赞叹着自家刺史的作为。
当初听到山中部族闹事儿,他们的脑袋都胀大了两圈。
几位熟知地方民情的官吏私下交谈,都觉得此事最后的结果,要么发生大量流血冲突,靠着唐军的精兵猛将把诸多山中部族铲除才能继续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