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返京

五月初的长安已到仲春,阳光从窗格里透射进来,将暖意带进御书房内,屋角,蟠龙玛瑙炉内青烟袅袅,房间里异香弥漫,暖洋洋地空气中洋溢着催眠的味道。

但大唐皇帝李隆基却没有丝毫睡意,他在御案前奋力批阅奏折,堆积如山的奏折压得他的心中沉甸甸的,他已经几天没有进御书房了,但每天来的奏折却并不因此而中断。

前几日是他的六十岁寿辰(注),举国欢庆,张灯结彩尤胜上元节,且都是官家出资,李林甫又刻意讨好,所耗费的钱帛不计其数,可在奏章里却只字未提,李隆基也猜得到,只是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个数字。

批着阅着,他开始觉得头脑眩晕,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望着堆满案的奏折,李隆基暗暗叹息一声,心中竟产生一种畏惧。

这也难怪,他已是六十岁的老人,可仍然象年轻人一样夜夜行房,怎么还能有精力应付纷繁的国事,或许无数朝代的衰败都是种因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好色自然要透支精力,透支了精力自然就会昏庸。

当然不能指责红颜祸国,也不能一味责备君王好色,有自制力的人毕竟是少数,问题的关键是君王为何能拥有如此多的女人,打住,有点走题了。

李隆基将一叠奏折随手一推,奏折斜斜倒下,桌上地上,落得到处都是,他按着眉头颓然地倒在椅子上。

‘高力士!’

李隆基低低呼唤一声,却没有人答应,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走近,

“皇上,老奴在!”声音低微而悦耳。

不是听了几十年的声音,李隆基登时记起,高力士操劳他的寿辰,累得病到了,他抬起疲惫的眼皮,眼前是一名约四十岁左右的宦官,和一般宦官普遍白胖相反,此人面皮微黑、身材高瘦,若不是他声音尖细,乍一看倒象一名从西域归来的将军。

他也是李隆基十分信任的宦官,名叫边令诚,在高力士染病期间暂代替他几日,不等李隆基吩咐,他手脚麻利地从地上拾起奏折,轻轻将它们放在桌上,随即垂手站在一旁,等待皇上吩咐。

“你帮朕分一分,中书省传上来的放一边,翰林院传上来的则放另一边,还有就是御史的折子单独放置。”

这是李隆基的批阅习惯,以往的高力士不等他吩咐,总是会做的妥妥帖帖,如今高力士不在,这些小事也需要他亲自安排了。边令诚答应,不一会儿便将上百本奏折整理完毕,御案上只剩下小、中、大三叠折,可见边令诚对大唐的人事结构十分熟悉。

“做得不错!”

李隆基赞了一声,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御史类竟只有一份奏折,孤零零地躺在那里。

“难道天下真是太平吗?”

李隆基笑了笑,随手拾起奏折,只看了两行,便立刻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他又翻回封面,是御史中丞王鉷上的折子,说姚州都督李宓弹劾果毅都尉李清在滇东假传圣旨,擅自封寒崇道为南宁州都督,洋洋洒洒数千字,说得活灵活现,每一个细节都讲到了,仿佛亲耳所闻、亲眼所见。

李隆基又看了几遍,心中一阵冷笑,他相信这个李宓说的是真的,李清也敢这样做,他若不敢,就不可能替自己解决如此棘手的南诏问题,问题不在这里,王鉷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份奏折李林甫怎么可能没看过,上面却没有他的批阅,而且御史的奏折就只有这一本,可能吗?

借别人之手行事,这是李林甫的一贯做法,只一眼,李隆基便看透了李林甫的心思,他嫉妒李清在南诏的功劳,恨他与韦坚合作,欲对他下手。

李隆基心中忽然一阵厌烦,随手将这本奏折扔给边令诚,道:“宫里人中,你算有几分见识,你来说说,这事如果是真,朕又当如何处置?”

边令诚望着奏折,仿佛在看一块诱人的胡饼,他想看吗?他想看,他并非自幼入宫,年轻时他也曾饱读诗书,游历大好山河,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这曾经是他的梦想,‘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也曾为他向往,但后来入宫,年纪又长,使他的锐意消退,暮气渐生,虽然他也曾在李隆基面前表现过他的才能,但生理的残疾让他自卑,宫廷的险恶使他胆怯,他不敢和高力士争权,只打算默默无闻地残了此一生。

不过高力士的病倒了却使他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一丝光明,这几日他替代高力士,使蛰伏在他内心深处的那一颗种子因雨逢时,竟悄悄地滋生、抽芽,机会终于来了,皇上竟将大臣的奏折让他来评述。

边令诚却不敢看,奏折仿佛又是一块烧红的碳,让他迟迟不敢拿起,这是高力士才享有的特权,拿起它会有什么后果,他比谁都清楚。

他微微抬头,却一眼瞥见皇上严厉的目光,手一哆嗦,拾起了奏折,他收拾过不计其数的奏折,却从没有象今天这一本如此沉重,机遇靠自己把握,既然已经迈出这一步,他便再没有回头路。

边令诚深深吸一口气,匆匆浏览一遍,有人竟敢假传圣旨,这可是灭门之罪,边令诚刚要开口,却仿佛有一只胳膊将他往后猛地一拽,‘等等!事情决不会这样简单,否则皇上就不会如此神色凝重,还让自己参详。’

他的脑海里在迅速思索,忽然想起昨日皇上给玉真公主说的话,‘你给朕推荐的李清,只带三百人去南诏,竟解决了让朕发愁十几年的南诏困局,这是朕今年收到的最好的一份寿礼。’

话语欣喜,还开怀大笑,多少年也没见皇上如此高兴过,现在竟有人在这个接骨眼告李清假传圣旨,边令诚迅速摸准了皇上此时的心情,不屑、恼火。

想到此,他猛地下定决心,拿自己的未来作赌注,押它一宝,边令诚毫不迟疑道:“皇上,老奴年幼时家境贫寒,有一次母亲生病,家里无钱去医治,我便去医堂偷药,结果被抓住了,可那医者并没有打我,更没有抓我见官,反替我母亲免费看病,说我为孝而为,不能算偷。今天李清所做之事和老奴十分相似,或许他是假传了圣旨,但皇上要想想他当时的处境,只有三百人,且职位低卑,更重要是他在为皇上效命,假传圣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皇上解决南诏困局,而并非一己之私。”

说到此,边令诚又偷眼看了一下李隆基的脸色,见他目光柔和,脸色淡然,知道自己押对了,心中不禁暗暗窃喜,又继续道:“老奴虽不知前因后果,但我想皇上一定也给了他临时处置之权,既如此,他也不算假传圣旨,只是做的尺度上没把握好,所以,依老奴之见,皇上只责备他几句,让他以后当心便是了,皇上,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啊!”

说完,边令诚垂手而立,等待皇上的发落,李隆基盯着他,半天没有说话,他忽然又道:“那朕再问你,南诏如果突然被一拆为二,不复从前的强大,那朕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边令诚想了想,声音低低道:“老奴以为,首先要做的是防备吐蕃。”

“说的很好,深合朕意!”

李隆基笑了笑,从御案下取出一面金牌,递给边令诚道:“这两天,从南诏归来的李清就该到长安了,你带朕的金牌去接他,只要他抵达长安,就立刻带他来见朕。”

边令诚接过金牌走出房门的一瞬间,一颗心悄悄落地,随之而来的是眉眼中掩饰不住的狂喜,在他身后,李隆基盯着他的背影,暗暗地点了点头。

李清率领三百骑护送着大唐最后一批出使南诏的官员返回了长安,一路餐风宿露,这一日,他们已经遥遥看见了沐浴在金光中的巍巍长安城,终于到家了,将士们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声欢呼,连一路不苟言笑的十几个文官也忍不住笑逐颜开,赞善大夫杜有邻满脸风尘的脸上竟忍不住老泪纵横,南诏内讧,险些波及到他们,大唐使团驻地据南安门不远,震天的喊杀声,临死的惨叫,冲刷不掉的血迹,成了这些文官挥之不去地梦魇。

这里离延光门约还有五里地,此时正是仲春,树荫浓绿,杏老花谢,官道上许多去郊外游玩的长安市民来来往往,都诧异地看着这支奇怪的队伍,穿着大唐的军服,却一个个皮肤黝黑,满面风尘,不少士兵盔甲残破,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路人不敢多看,赶紧离他们远远的。

李嗣业纵马来到李清身边,感慨道:“交了差,我就要返回安西了,此次和阳明南诏一行,让我受益太多,最重要的还是结交了你这个兄弟。”

他伸出硕长的手臂按住李清的肩膀,眼中流露出一丝留恋,诚恳地说道“你也来西域吧!那里才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

李清默默地点了点头,拍拍他的手道:“我也很想,若有机会,我一定去!”

这时,高展刀与武行素也催马上来,武行素这些日子一直沉默不语,人也变得消瘦,眼看已经到了长安,他再也忍不住,迟疑一下对李清道:“我决定回去后便辞去军职,那里没有我出头之日,我要跟随阳明。”

李清急忙摆手,“这怎么行,这次你立了大功,回去后必有封赏,少说也是校尉,甚至还会升到果毅都尉,正是你出头之时,跟随我最多做个小吏,又何苦!”

武行素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我从滇东起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不会因为你说两句就改变主意,你如果不收我,那我们的交情就一笔勾掉!而且不光是我,你再看看弟兄们,甚至在成都分手的南霁云,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

李清抬头向众人看去,只见所有的人都停下了马,围成一圈默默地注视他,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满了不舍,李清只觉眼角有点发酸,勉强对众人笑道:“我们都住在长安,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我会经常请大家去喝酒。”

这时,高展刀却上前笑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次阳明立下大功,皇上定会升你的官,从皇上免你太子舍人来看,以后你应该是军职,若是派到地方上去,你便可以趁皇上高兴,提出将他们都带走,我想才三百人,皇上应该会答应的。”

一句话提醒了李清,这倒是个机会,去地方上为官,躲开太子对自己的拉拢,一举两得,是最好不过。

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事,便对大家笑道:“险些忘了,走之前敲了于诚节一笔竹杠,大家拿去分了,每人十两黄金,另外阵亡的弟兄要给双份。”

十两黄金相当百两纹银,在黑市上可兑得一百五十贯钱,虽然羽林军不同于一般的府兵,可以不用自备兵器、粮食、日常用品,甚至还有一点津贴,但每年也不过几贯,而且这次去南诏是件苦差,有钱有门路的都说情脱了身,随行的大多是清贫人家子弟。

听说李清要给他们每人十两黄金,狂喜之下,众人竟忍不住大声欢呼起来,直看得一帮文官眼中羡慕,暗叹自己没这么好的运气,不料李清又对他们微微笑道:“各位大人自然都会严守朝廷戒律,不过这一路车马津贴也该是有的,况且也不是公款,十两金子大家都有份,就算是给大家的一点茶钱,若不收下,可是不给我面子哦!”

众文官面面相视,心中想要,却又不知该怎么开口,这时杜有邻哈哈一笑,“李将军说的是,钱虽不多,若不收下,真是不给面子了,老夫第一个收下。”

众官见有人带头,而且还是太子岳父,皆喜笑颜开,纷纷表示一定要给李将军面子云云,心里却暗赞李清会做人,有财大家发。

倒不是李清想给他们,而是于诚节送别给金子时,他们在一旁都见了,倘若不堵住他们的嘴,恐怕士兵们的钱也捂不了多久。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杂沓的马蹄声,只见旌旗招展,似有大队人马开来,这里是延光门外的官道,并非主干道,官路较狭窄,沿路的百姓们纷纷向两边逃避,惟恐惹了这群马队,渐渐地马队走近,约五、六百人,都骑着马,还有十几辆马车,里面人员混杂,有衣甲鲜明的军士,有满脸凶蛮的家丁,护卫着中间近百名男男女女,均年纪不大,个个红裙绿裳,衣着艳丽,正吵吵嚷嚷朝这边快速而来。

杜有邻打手帘看了半天,忽然脸色一变,大叫道:“不好!是长安那帮小混蛋,大家快闪开!”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萌妻十八岁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战场合同工什么!越娶妻越强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李治你别怂汉道天下明朝伪君子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纨绔世子不好当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女帝的内阁首辅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打造巅峰大明:开局奖励装甲师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帝国霸主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红楼之开国篇一等庶女明末:我有帝国全面战争系统扼元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明:朕杀敌成神萌妃驾到王爷绕道寒门崛起笔趣阁医毒狂妃路子野风云1200勇闯天涯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五代梦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浩瀚河山亮剑之浴血抗战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