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无损伤点火
看着杨崇仁院士所带来的数据,梁云脸上也露出了欣喜。
尽管对于这个结果他早就猜到了,但是当他看到真实的数据情况后,还是十分激动的。
至少这证明了他的模拟计算实验并没有出错,他的思路是正确的。
冷静下来后,将这份资料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梁云思忖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辐照温度只有680K,快中子注量也明显不够,单个中子携带能量也只达到了1meV的量级,先别急着高兴,我们的目标是聚变堆的结构材料,而这只能算是阶段性的成果。”
虽说这项阶段性研究成果,也相当的惊人就是了。
至少在低能区的表现,这种陶瓷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已经完爆了常见作为实验堆包壳材料的Al、mg、Zr合金。
而且其在热能传递上的各向异性更是无需多言。
单就这些优秀的性质来看,这个种材料哪怕用不到聚变堆上,放在部分裂变堆上也有很高的应用前景的。
杨崇仁院士笑了笑说:“你说的没错,确实只能算做阶段性成果,但是从这个阶段性成果的验证,说明了我们的方向是正确,这,依然值得我们庆祝一下!”
梁云莞尔一笑:“确实如此,不过我还是认为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品尝胜利的香槟更好一些。”
杨崇仁院士:“理应如此……既然这样,剩下的实验还是得在聚变装置内测试吗?”
梁云点了点头:“从目前来看,只能如此。”
虽然之前梁云已经利用数学模拟工具进行过模拟计算,但是那只是一个理想数据,并不能模拟出反应堆的环境情况。
真正能够模拟聚变堆环境的,只有聚变堆自己。
杨崇仁点了点头道:“嗯,虽说已经通过模拟计算过,但关于聚变堆的环境情况是无法模拟的,必须要聚变堆中实验过才知道真实情况是怎样。”
“对了,还有一事,既然确定了4号样品作为最优阶段成果,总不能还用编号来称呼它吧,对于4号样品的命名方面,你有什么想法吗?”
在说完反应堆实验问题后,杨崇仁院士又提到了关于4号样品的命名问题。
“命名一事,我没什么想法,杨院士你们决定就行了。”
虽然梁云也是总负责人之一,但是作为后辈的他,在这种为新材料命名方面并没有太多兴趣。
虽然这是一件好差事,但是对于他来说也就那样吧!
毕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并非是个人努力的成果。
命名一事还是交由长辈们决定就行了,他只要点头同意就行了。
虽说梁云对4样品的命名没有太大兴趣,但在为4号样品命名时,杨崇仁院士还是拉上了梁云。
让他一起跟另外几位院士一起商量。
最终在几位院士的商量下,最后他们一致决定将4号样品命名为Lpc-1。
Lpc是多孔炭材料的缩写,第一代产品就在后面加个编号1,基本上这是最不容易搞混的命名法,但也是最没创意的命名法。
虽然没什么创意,但是容易记忆。
……
在上一次可控核聚变后,受损的StAR核聚变装置经过了一个月的检修,已经恢复到了最佳的状态。
虽然最佳这两个字可能得打上引号,毕竟结构材料的肿胀怎么也没法完全消除,但有了先前那次试点火的经验,这次只要控制好燃料注入剂量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退一万步,即使出现了意外……
那也是值得的!
看到梁云和杨崇仁院士他们出现在实验室的门口,负责现场指挥的实验人员立刻迎面走了过来,向他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开始实验。”
杨崇仁:“样品放进去了吗?”
实验人员:“已经放进去了。”
杨崇仁点了点头:“那就准备开始吧。”
实验人员:“是!”
没有多余的交流。
在得到了命令之后,实验人员立刻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着手准备着将要点火的各项工作。
看着在落地窗背后的实验室内忙碌着的工作人员,站在梁云旁边的沈光宇院士皱了皱眉,眼中浮现了几分担忧的神色。
虽然在来这之前,作为项目总负责人的他们已经商讨过好,做出了一致的决定:点火。
但是真正要点火时,沈光宇院士依旧感到不些忐忑。
沈光宇:“咱们真要用StAR装置来做这个实验吗?”
杨崇仁:“这是最佳的选择。”
站在沈光宇院士身旁的梁云也点了点头,说道:“Lpc-1的真实效果如何,我们必须在真实的聚变堆环境中实验一遍才知道,而目前能够最稳定进行核聚变的点火的装置只有StAR,我们别无选择,哪怕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失败风险,我们也必须要做,毕竟在实验室中发现问题还能抢救,要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那就补救不了了。”
“梁云说的没错,我们必须要做这个实验。”对于梁云的话,杨崇仁表示深深的赞同。
其他几位院士也点头赞成,毕竟这是他们商量好的。
对于这一点,沈光宇也是知道,但是不安的情绪他依旧存在,他只能祈祷这次点火一定要成功。
毕竟,因为这个实验,他们付出了太多了。
……
二十多件样品安装在反映室内。
梁云和几位院士在观察室注目着反映室内的情况。
当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杨崇仁院士开口道:“开始实验!”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液氦开始注入SG-1超导磁体,将环绕在仿星器轨道外侧的一圈圈石墨烯导线浸泡。
随着外场线圈电阻率的急剧下降,庞大的电流开始通过线圈,在控制线圈的辅助下,沿着仿星器的轨道形成了一道完美闭合的磁场。
从电脑上确认磁场形态完好,杨崇仁院士继续下令大。
“注入燃料!”
1mg的氘氚混合物从导管注入了反应室的内部。
与此同时,微波加热装置开始对反应室内的气体分子加热。
几乎就在气体分子被电离成等离子体的一瞬间,在那极具几何美感的反应室轨道内部,铺开了一层宛如极光般灿烂的薄膜。
然而,那其中蕴藏着的炙热,却足以切断这世上一切装甲。
所幸,它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掌控着……
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继续攀升,直至濒临聚变点火的临界点。
在这一刻,所有人的拳头都不由地捏紧了。
一瞬间,镜头中白光闪烁,画面泛起了雪花白。
此时此刻,在那仿星器的轨道中,正酝酿着这个行星中最恐怖的能量。
虽然这个过程,仅仅持续了三秒不到……
“关闭微波加热装置!”
随着加热装置切断,热量被偏滤器持续导出,聚变反应骤然停下。
等待反应堆内冷却下来后,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将里面的Lpc-1材料取了出来,送到实验进行数据检测。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Lpc-1材料的检测结果就出来了,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匆匆跑不过来,汇报道。
“……中子束基本穿过材料,间隙原子基本回填原点格位……各项数据均表明,该材料在高能区中……无……无明显辐照损伤!”
听到负责检测的实验人员说Lpc-1材料无明显辐照损伤,所有人都激动的起来。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