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磨铁读书 >  蜀臣 >   第422章 察士

的确,淮南的战事消弭了。

虽然曹叡十分不甘,但也得罢兵归去雒阳。

江东大军退回南淝水依托合肥新旧二城扼守后,兵力并不优势的他,数次试攻皆无有破局希望后,便不得不接受了满宠“以寿春城为御贼吴屏障”的筹画。

毕竟,魏国将士一年数征。

如成军不久、士卒以东胡部落族众为主的乌桓突骑。

自夏初时便从冀州赶来荆州与战,后又奔赴千里至河西鏖战数月,今再赶来淮南,几无卸鞍之时。

厌战情绪浓厚,劳顿怨言满腹。

若再不归去休整,恐就不是士气不高那么简单了!

事实上,统领乌桓突骑的牵弘与夏侯献,都私下上禀给曹叡,声称麾下士卒不堪再战,不然便诱发哗变了。

曹叡对此满心无奈,但也能理解。

哪怕是作为天子亲军的、备受魏国厚待的虎豹骑都不免怨言滋生,何况胡虏乎!

诸多因素下,曹叡唯有顺势而为。

自罢兵归去雒阳,将乌桓突骑留在豫州休整、将夏侯霸部转来扬州归属满宠节制。

其余如对勺陂入淮口与东淝水入勺陂处以铁链铁锥横断、河床立暗桩;重新修筑成德戍守点、当成日后御吴前哨;加强六安县一带的兵马守御等等诸事,便由满宠自筹备罢。

盖因下次吴国再来入寇,他便不前来救援了。

这是满宠的谏言。

依着江东用兵的习惯,下次来犯亦会选择在江水大涨的夏秋之交时。

满宠觉得,凭借乌桓突骑的善战与寿春城之坚固,若仅是守御的话,他无须雒阳中军来援亦能确保贼吴无法入淮水。且在他以寿春城作为屏障的筹画中,本就是诱敌深入,令江东频频大动刀兵而空损国力,以待时机成熟再一战破之。

是故,他便谏言此一两年内,曹叡都让雒阳中军安之若素的在雒阳休整。

为了减少国库的损耗、为日后决战蓄力。

对于满宠的军略,曹叡无有质疑之处。

抑或者说,事到如今,他除了依满宠之言行事外,已然没有更好的御吴之策了。

此军情传到了关中长安,便有了司马懿眺望秦岭山脉的举动。

以他之智,无需曹叡颁发诏令便能猜测得到,在未来数年内,魏国各州郡都要推行与民休息、修缮甲兵的国策。

且他还知道,以如今逆蜀占据了陇右与河西、贼吴夺了合肥新城,天下局势似是回到了汉中之战后的三足鼎立

真正的三足鼎立!

差别,不过是逆蜀失荆南而补陇右及河西,且贼吴比先前更强盛了些。

所以他也在思虑着,实力已然不复以一敌二的魏国,若是迎来类似“襄樊之战”的鏖战关中时,是否还有机会重演昔日魏吴联手战巴蜀故事?

以吴主孙权与江东诸臣的秉性,应该会吧?

如果依子元之言行事的话。

是的,这个推断乃他长子司马师做出来的。

在得悉淮南战事时的父子计议中。

司马师此番来长安,乃是昔“浮华桉”的影响终于过去,他亦仰仗着父辈功勋与自身名气被庙堂诸公推举为散骑常侍,在受职的前夕被其母遣来倾听父辈的训导与叮嘱。

但司马懿却没有半句叮嘱。

对于这个迈入而立之年的长子,司马懿觉得已没有什么可耳提面命的了。尤其是他最近还从司马孚的书信中得悉,长子的发妻夏侯徽“暴毙”,竟是人为!

是故,自作思虑的他,心中愈发觉得长子之言可行。

轻轻拍掉积在肩上的薄雪,司马懿缓步下城墙归来都督署屋,且让人召来司马师,轻声而谓曰:“子元翌日便归去雒阳罢。前日所言之事,你自可寻时机谏于天子。事若成,乃你日后得入庙堂决策中枢的进身之阶;弗成,亦能彰你忠贞报国之诚,无需顾虑其他。为父这边,自会为你张势一二。”

言罢,不由分说,就挥手让司马师退下。

因为他也打算翌日便亲自巡视关中各部的状况,且还要赴贺兰山以南。

在仲冬十一月末时,南匈奴刘豹归朔方郡安置妥当后,驻守在贺兰山以南的邓艾与费曜便联名作书来,呈上了一个很凶险的计策。

那时,他以淮南的战事未见分晓,暂且搁置不做决断。

但如今他觉得,此计策值得让他亲自赶赴实地考察一番,好衡量是否能推行的利弊。

不管怎么说,若日后逆蜀来犯,必然会率先进军贺兰山以南嘛。

先手图人,总要比被动守御好。

冀县雒门聚,卢家别院。

小溪畔的亭子内,郑璞正在教导小靖姬习字书,而得了冀县消息的张包兴冲冲的步入,“子瑾,方才马幼常遣人来报,称丞相允我等之请了!不过,日期定在月望之后,且你需先会见一弃逆魏投明的冀州士人。”

有弃魏之人来奔?

郑璞略扬眉,先是纠正了小靖姬的握笔姿势以及叮嘱了一声好生临摹后,才起身出来,“幼常兄遣来之人,可携有文书?”

“自然是有的。”

从袖中取出一绢帛递来,张包瞥了眼亭内正襟危坐的小靖姬,便压低了声音道,“方才我看过了,弃逆魏入我大汉之人,竟是关安国所荐,且赞其有经国之略。”

呃~

郑璞眼眸一亮,生出不少兴趣来。

待接过绢帛细细看罢,却发现都是关兴称赞之言与丞相嘱咐之事,至于那冀州士人嘛

连名字都没有提及。

但彼赶来冀县的时间倒是大致确定了。

快则中旬之初,晚则月望当日,因沿途风雪是否恶劣不定。

“文容兄,可有兴趣与我一同会会那来奔之人否?”

将绢帛收入袖中,郑璞昂头发问,“彼既从关中而来,必知逆魏治下风物,或能为你日后出战”

“不了。”

但他话还没说完,便被张包出声打断了。

且还急不可待的转身离去,以背影扔了下搪塞的理由,“丞相嘱你之事,我参合其中反而不好。嗯,我尚有他事,先离去了。”

亦令郑璞一时气结。

这个妻兄行事是愈发轻脱了。

在求亲上加亲的意图被回绝了以后,原本围着小靖姬转的他,便将心思落在了张遵的身上,犹如骤然间想起了作父辈的责任一般。

今出言搪塞急匆匆离去,亦是赶去教导张遵纵马使槊的功夫。

这原本也没什么不对。

但张遵如今骑乘的良驹,原本是郑璞的坐骑,乃是张包私下让张妍做主“赠予”的。

且得了好处,还不知收敛!

竟声称郑璞武力不佳,即使日后临阵了亦不会纵马厮杀,还不如将坐骑赠给外甥,莫浪费了如此神俊的良驹。更令郑璞意难平的,乃是嫡子小虎头对自己不亲近,连抱一下都啼哭不止,但张包抱着的时候却手舞足蹈的乐呵。

这叫什么事!

闲暇居家了数月的郑璞,倏然觉得日子有些乏味了

月,十五日盈满,在西方与日相望也。

月望乃是指月半十五。

关兴所荐的冀州士人,在月望前一日抵达了冀县。

乃是从子午谷亡入汉中郡的魏国屯田小吏,石包石仲容。

得悉了消息的郑璞,赶去冀县丞相别署内相见,甫一听闻名字便啧啧称奇:难不成,这位曾在邺城与长安贩铁求仕之人,竟未被司马懿所知?

尤其是石包容貌姣美、气宇轩昂,望之便可断定非等闲之辈。

莫非,乃是另一个“隐蕃”?

早就被告知且恭候在屋内的石包,见郑璞入内,当即便躬身行礼,“冀州渤海人,原魏屯田小吏石包石仲容,见过郑司直。”

态度十分恭敬。

没办法,如今“疤璞”之名在魏国堪称如雷贯耳。

至少对于功业未建的石包而言,如今的郑璞乃是他无法望其项背的存在。

“无须多礼。”

径直步至上首入座,郑璞笑颜潺潺伸手虚扶,“君弃逆魏,不避行途艰辛、不惧杀身之祸来奔,委实乃义士也!且入座。”

“谢司直。”

石包依言直身,唱诺入座。

而郑璞的问话旋即而至,“君仪表堂堂,行举自若,乃非常人也!何在逆魏时,止于屯田小吏?”

这一问,令石包满目怅然。

出身微末的他弱冠之念便步入仕途,虽才学不缺且辗转各地汲汲而求,但兜兜转转十余年,终不得出头际遇,其郁郁不得志的心酸苦楚,岂是一言两语能概之?

沉寂了少时,他方自作讪笑,拱手作答,“包才疏学浅,德名不显,既无家世助力,又无贵人提携,居卑处微乃必然也。今包弃魏亡奔而来,并非求显赫之职,乃见冀州桑梓之民徙入关中后苦徭役哀生计,实不忍视之,故而寻机自子午谷入汉中,不与同流合污也。”

“善!”

郑璞拊掌而赞,“哀民生之多艰兮,长太息以掩涕。君得此言也。”

言罢,略作沉吟,又继续说道,“我大汉自丞相开府治事以来,抡才不问家世、不论出身,尽忠益时者必得其位也。嗯君可知姜伯约否?”

“回司直,知之。”

石包颔首,冁然而笑,“包入关中京兆数年,常流连于市井中,对大汉诸将皆略有耳闻。”

“嗯。”

郑璞亦颔首,轻声说道,“伯约初为魏将,后入汉,其才丞相器之,屡委重任、不吝擢拔,已然征西将军矣!且今留驻河西,督凉州兵事。我大汉现今仅益、凉二州,而伯约督领一州,足可见我大汉用士之风也。君弃逆魏而来,母庸自疑,且关安国赞君有经国之略,只需奋起尽忠,我大汉必可令君得施胸中才学,得授显职与扬门楣家声也!”

听得肺腑激昂的石包,刚想慨然作言,却被堵在了嗓子里。

盖因言罢的郑璞,根本不等他作声便又话锋一转,发问道,“君可知杨仪杨威公否?”

杨仪杨威公?

汉魏争锋以来,此人似是不曾有功绩传扬啊~

才入关中数年的石包有些茫然,垂头好生想了一阵,才如实回道,“回郑司直,包交游不广,不曾听闻此人。”

“杨威公昔乃逆魏荆州主簿,襄樊之战前奔入我大汉。”

郑璞将杨仪入汉后的过往大致说了一遍后,乃作肃容而戒之,“威公此人,署事称能、才干绝伦,有功于朝廷北伐,然不修德行,觊觎权位、妄自尊大,多有怨怼之言,今已然被废为庶人徙边郡矣!”

是的,杨仪被论罪徙往汶山郡与廖立作伴了。

自他被贬归地方,任职犍为太守后仍不知悔改,怨怼之言不绝,被郡内僚左告发,上禀于考察官员施政得失的廷尉李严。

李严与他可没有什么交集,更不会念及他昔日苦劳。

得闻后,令人察得事情属实后,乃上表天子刘禅,与朝中诸公共议依律将之废为庶民、举家徙去汶山郡了。

而身在陇右的郑璞得知此事,缘由乃后继的犍为太守,恰好是他兄长郑彦

“我大汉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但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君若被朝廷授职任事,当奉公守法、修德积善,日后得显于时,亦需以杨威公为戒。”

说完杨仪之事,郑璞语气殷殷而谓之。

完全忘了他自己便是性情刚愎、睚眦必报,素不以德着称之人。

不过,这对敲打石包无碍。

当郑璞话语甫一落下,石包当即神情一凛。

连忙起身作礼,音容激越而道,“司直训诲,包铭记于心,日后不敢有忘!若朝廷不以包愚钝授予官职,包任职必勤勉笃行、修身养德,绝不作无智之举贻笑大方。”

“善!”

郑璞颔首而笑,按手让他就坐,“无须如此,且座,且座。我不过就事论事罢了,无有疑君品德之意。且观君仪表,可得正气凛然之赞,绝非德薄之人。”

客套了几句,他才敛容捋胡,也终于到了察其才问其能的步骤。

问曰:

“今四海分崩,呈三足鼎立之势。逆魏拥天下富庶之地,人口密集、物产丰饶,而我大汉仅据地二州、民少且物寡,实乃敌我悬殊也。君旧时在逆魏,足迹多历他方,不知可有裨益我大汉之策否?”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答题:从始皇开始我是正统我怕谁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