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磨铁读书 >  蜀臣 >   第98章 抵足

阳安口,乃是东入汉中郡的隘口。

北为秦岭山脉,南乃米仓山的突北山体。

以汉水与发源于东狼谷的沮水,分南北两侧汇流涌入汉中而得名。

是故,因地制宜之下,阳安口的防御工事,以两条河流而分为南北戍围。

北戍围,乃是依托秦岭山脉阳平山所修筑阳平关,与广石戍围的合称,沿着沮水南北流向而驻守。

南戍围,则是依托米仓山突北山体,沿着汉水走向而防御。亦是昔年先帝刘备攻汉中郡,夏侯渊所驻守的地方。

如今,郑璞一行,便是沿着汉水经南戍围而入。

跨过了阳安口,途径沔阳县、定军山与褒中县,只需再沿着沔水(汉水)行一日路程,便可抵达安置俘虏及战马之处:南郑县。

张苞驻地在北面的沮水畔,是故翌日一早,便作别驰骋而去。

只不过,他归到广石时,还寻来了柳隐,让他前去军械署,补充一些军械归来。

还特别强调了,军械半月后运至便可。

柳隐听罢,不由大笑,执礼谢过,方驰马而去。

盖因汉中军械署所在地,乃是有铁矿的沔阳县,从广石驰马而去无需一日。

无非,乃是张苞知柳隐与郑璞二人性情相契,且许久未谋面,便寻了个理由,让他去叙旧一番罢了。

目视着柳隐的背影化作黑点,张苞便归入自帐篷。

正襟危坐于案几前,执笔点墨,将昨夜与郑璞所坐谈的北伐兵出之议,悉数录于布帛上,将欲呈于天子刘禅过目。

倒不是冀望天子能参详一二,抑或者自身多舌邀宠。

他入宫伴驾多年,太熟悉天子的性情了。

知天子若见此表,必然会转呈于丞相诸葛亮过目。

至于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嘛.........

一来,他乃元勋之后,又身为外戚,忠贞于大汉早就刻在了骨子里。听闻与国裨益之言,自然会上禀。

另一,则是还要再作一手书,与张皇后。

他已然为张家之主多年,亦习惯了长兄如父。

比如张家少子与幼妹,皆尚未婚配,他身为长兄自是当仁不让肩挑起责任。

恰好,他颇为赞赏郑璞才学及为人坦诚,且未曾听闻其有定亲之说。便想着,要不让张皇后求天子下诏赐婚,为幼妹寻个好夫君。

只是执笔将落之际,心中又颇生踌躇。

他家中幼妹,年方十一,比郑璞小了足足十岁。

且,郑璞今功业已显,什邡郑家又人丁不旺,不知能等到张家小女及笄待嫁之龄否?

略作思虑,张苞便如实将心思落笔而下。

不过在末尾,还添了一言半语。

什邡郑家的门第虽不高,然家声甚佳,郑彦郑璞两支今皆得显名,假以时日必然成为蜀地望族。而郑家尚有一女,待到及笄之龄,恰好是张家次子及冠之年。

是故,张苞便想着让张皇后与夏侯氏商议,且看是嫁女还是迎妇,哪样更好些。

郑璞对此,自是不知。

抑或者说,他被丞相提点过,对自己婚事早就心生随缘了。

昨日他对张苞言无不尽,主要缘由乃是,张家已然与大汉朝廷休戚与共。

便想着,将自身所思所谋尽叙之,冀望张苞在日后,能与他同心同德,让北伐逆魏行走在正确的轨迹上。

譬如,莫做那一战定关中的痴想。

另一种念头,则是未雨绸缪的冀望。

以张苞兼功勋之后及外戚的背景,他日北伐,丞相必然会见重。

亦会有让其立功,以图擢拔之心。

至于有多见重........

或许也能,与马谡相提并论吧?

嗯,但愿吧。

抛开自扰之念,郑璞携军穿过了南戍围,于杨霁的引见下,见到了阳安口的主官马岱。

一个十分克己之人。

不管是狭长形的容颜,与眉目肃然所呈现的刚朗严苛。

还是言辞淡淡,半点客套都无的三言两语,便让郑璞自行而去的一丝不苟秉公作态。

或许,他之前被马超叮嘱习惯了吧。

昔年马超率军来奔先帝刘备,以西凉各部势孤则降伏、势盛则叛的风态,而心怀不安,常自疑。又以门楣血脉凋零,在蜀之年,行事颇为谨慎。

马岱亦如此。

即使先帝刘备,以马超之女配安平王刘理,又擢他督阳安口,都改变不了寡言慎行。

唉,昔日跃马关中的马家军,已无昂扬之威矣。

心中悄然叹了声。

郑璞作别马岱,行过沔阳县十余里,便被柳隐纵马追至。

性情相契的生死之谊,近一年未谋面,再见之时自是欢喜莫名。

二人并肩而行,载笑载言于途。

待至日暮时分落营于定军山,深知郑璞性情刚愎的柳隐,在暮食后与之抵足而眠时,还细心的为他讲解了,如今汉中郡的形势。

因昔年魏武曹操,将汉中之民皆迁走的缘由,魏延守备汉中郡以来,一直以军法督领各署事务。

驻军之地,分别为沔阳县及城固县。

以一东一西,扼守住逆魏从秦岭山道、武都郡及东三郡进入汉中的可能。

辎重粮秣,皆屯着沔阳县;士卒的家眷,则是安置在靠近巴地的南郑。

然而,自从去岁马谡被丞相遣来汉中郡后,事情便有了些不同。

丞相的本意,乃是马谡来汉中划分田地、军营等杂事,以备南中各部新军安置,以及北伐各部军的屯田等。

不可避免,此职责亦会干涉到魏延的军务。

抑或者说,早就习惯了,在汉中诸事皆可一言决之的魏延,对马谡的到来并不欢迎。

且,依常理而言,马谡所署之事,他亦可署之。

何必让马谡来代劳?

即使是受丞相所遣而来,也应是协助他来署方对!

他身为汉中太守,马谡焉能于诸多事务上,屡屡不知会便自行决之?

心有芥蒂之下,二人性情又皆锋芒外露,各自职位互不隶属,难免起摩擦冲突。

虽无有因私废公之事,然二人在僚佐前各执己见而相争,已非一次两次了。

“子瑾,我知你与马参军关系匪浅。”

叙罢汉中情况的柳隐,压低了声音,悄声叮嘱道,“今子瑾来了汉中,马参军必然会有事寻你。而魏将军性情颇桀骜,届时,子瑾恐会被牵扯他们二人相争之中,当慎之。”

喔~~~

听罢,郑璞心中,不由泛起了无奈。

正如柳隐所说,当初郑璞得以布衣被辟入丞相府,其中少不了马谡的确言。

且后来,郑璞多番谏言于丞相,马谡都极力赞成及共谏。

或是说,步入仕途不过两载,郑璞便得丞相器重及擢拔,不仅是自身才学得施展,亦有马谡的举荐之功。

“嗯,多谢休然兄提点。”

亦然压低了声音,郑璞不掩饰自己颇为惆怅的语气,“马参军于我有举荐之恩,而魏将军乃国之藩篱。届时,若真如休然兄所言,我亦不偏于一方,所行所言皆秉心而为便是。”

“自是如此。”

肯定了一声,柳隐又轻笑而宽解道,“不过,子瑾莫要担忧太多。魏将军与马参军,皆久处显位之人,且又年长,必自持身份不会过多为难子瑾。再者,丞相乃是定子瑾为别督,不隶属于他们,若有两难之事,托辞抽身置外便是。”

“听休然兄之谓,我可无忧矣!”

拊掌而笑,郑璞赞了声,旋即又作愁容,“不过.......”

还故意拖了长长的尾音,止而不言,似是有难言之隐。

亦让柳隐蹙眉,关切而顾,催声发问,“子瑾有何难言之事?不如叙出来,我愚钝,却痴长数岁,或可参详一二。”

“倒无紧要之事,不过是有些感慨而已。”

先是摇了摇头,郑璞又怅然而叹一声,做足了姿态才说道,“一年未见,不想昔日豪迈直率如休然兄,今竟已世故矣!”

话落,不等柳隐开口,便大笑不已。

亦让微愕的柳隐,不由伸脚恨恨提了下,佯怒而责,“诙啁竖夫!不可任大事也!”

骂罢,亦纵声大笑。

笑闹了一阵,两人心中都隐隐有些怀念,偕肩作战的日子。

毕竟,那时在牂牁郡,他们也是如此做谑彼此嗤笑。

亦不可免,谈及了尚在成都任职门下督的句扶。

就是闲话叙了一阵,柳隐不由感慨了句,“子瑾与孝兴,皆年少于我,却专美于前矣!惭愧!昔日蹉跎岁月,今悔之亦晚矣!”

喔~~~

闻言,郑璞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所幸,柳隐亦非悲秋伤春之人。

感慨罢,又慨然作态,“不过,北伐未始,我他日功勋,未必不能与子瑾比肩!子瑾可莫自矜,哈哈哈~~~~”

“此言正是!”

郑璞亦笑,掷地有声,“以休然兄之才,他日封侯拜将,易如反掌耳!”

“过矣!过矣!”

连连摆手,柳隐摇头谦逊。

待收起笑颜,柳隐略作思绪,便凝眸而视,轻声道,“子瑾,你我性情相契,亦可性命相托。有一事乃家中托我问之,如若有冒犯,还望子瑾莫介意。”

“休然兄言重矣!”

当即,郑璞肃容以对,“兄有言径直问之,我焉能归罪?”

“善。”

颔首而赞,柳隐不再客套,“不知子瑾家中,可为你寻得良配否?”

咦?

倏然睁大眸,郑璞试声道,“休然兄之意,莫非是.......”

“然也。”

柳隐颔首,又苦笑了几声,才轻声叙来缘由。

巴蜀自古闭塞,豪族历来以姻亲之家来保障同气连枝。

成都柳家,见什邡郑家此些年家声大盛,又以郑璞得丞相诸葛亮器异,授于别督之职。便想着让柳隐问一声,两家可否联姻而休戚与共。

虽功利了些,却也是世俗常情吧。

尤其是,成都柳家的门第,要比什邡郑家高多了。

郑璞听罢,不由哑然。

他倏然发现,于不知觉中,自身竟已得入巴蜀顶级豪族之眼矣。

亦没有作虚言,径直告知,“实不相瞒,休然兄,我家中虽未为我寻姻亲之家。然而,我亲事已不可自主矣!”

话落,便将丞相声称为自己择妻之事,细细说了一番。

柳隐知缘由后,张口结舌。

他虽知,郑璞备受丞相器异。

但委实无法想象,朝廷咸无巨细尽决之的丞相,竟为郑璞择妻邪?

举今巴蜀之地,孰人由此殊荣邪?!

少顷,愣愣呆滞的柳隐,终于回过来了神,口气犹有不信。

“不想,子瑾竟得丞相器异如斯矣!”

“呵~~~~”

露齿一笑,郑璞摊了摊手。

暗地里亦于瞬息间,心念百碾。

最终,还是将与天子刘禅同出游,以及如今天子一月一书信来询他诸多巨细之事等,不叙出于口。

唉,还是另寻时机为上。

是夜,再无话。

再度行军于途,柳隐又随行了数日,直至将入南郑县地界,方作别而去。

只不过,

少时后,便有约莫二十余骑,驰骋而来。

前方引路的白马氐,眺望少许,便驰马来寻郑璞,“督军,乃魏将军至。”

我未去拜见,他竟自来了?

心中颇不解的郑璞,连忙大步向前而迎。

魏延年约四旬,身长近八尺,颇雄壮,鬓发已有点点染霜白。或是久督战一方的干系,眉目间威势颇重。

且,行事一如传闻中的桀骜。

郑璞越众而前,他却兀自端坐于马背上,睥眼而视之。

见状,郑璞心有不喜,亦淡了攀谈之心,依礼而言,“玄武督军郑璞,见过镇北将军。”

“你便是郑子瑾?”

微微挑眉,魏延上下打量了一番,才扯了一丝笑意,“呵,景谷道之战,倒是不辱我大汉之军威。”

言罢,挥了挥马鞭。

他身后一骑立即下马,双手捧来一诏书与郑璞。

原来朝廷对阴平之战录功了。

乃是让郑璞将俘虏交与马谡安顿,休整半月再归成都;赵广则是被留在汉中训练骑卒。

郑璞看罢,心中不由有些哑然。

赵广的部曲,自然也要随之留在汉中。

再扣去战死与伤退的士卒,他虽升迁为裨将军,然而所领士卒却是少一校。

而魏延见他看罢,便朗声而道,“牙门将赵义弘,率本部驱赶马匹随我来。”

旋即,便调转马头,缓缓离去。

竟越俎代庖直接下令,丝毫都不顾及,身为玄武督军郑璞的颜面。

不得不说,此人能得朝中无数同僚诽议,并非是人心不古。

罢了,与之争亦不妥。

压下心中愤愤,郑璞招来赵广,大致叙说了缘由,便让他率部曲离队而去。

小插曲过后,继续南下,待眼眸中映入南郑城池时,出城迎来的马谡,喜笑盈腮,“子瑾何来迟也!我已久盼矣!”

言语亲切,喜色难掩,不由令人心间暖意自生。

就是顾盼时,见郑璞军中已无战马,眼眸中依稀有一缕愠色闪过。

亦让郑璞瞧得真切,心中免不了一声叹息。

“见过马参军。”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