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造海的工程没有进行完就迎来了沈薇过来的第一场大洪水。
洪水来势汹汹,连绵不绝的大雨裹挟着海水不断攀升,时不时的向渔村冲刷。
这一场大雨足足下了五六天之久,村镇众人的脸上忧心忡忡,再也不见往日的喜色。
“哥,这次的洪水这么大,我们的家是不是要被冲走了。”杂草屋内,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闷声问道,语气中带着笃定和未来的担忧。
小姑娘身材高挑,不过十二岁的年纪就早已经高出寻常女孩半个头,破布麻衣依旧难掩白嫩的脸蛋,转头看过来时清清冷冷的眉眼,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
旁边的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从两人的容颜足以窥见父母的容貌,少年露出小虎牙笑了笑,随即拍了拍女孩的肩膀道:“放心吧,有哥在呢,家没了还能重建。”
“更何况有郡主呢,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都是郡主给找的,郡主是个好人呢。”
小姑娘笑了笑,看着自家傻里傻气的哥哥将放在肩膀的手拍了下去,无奈道:“靠人不如靠己,下次建房子要建的高一点。”
少年闻言,稍微沉思了一下,随即点头应和道:“对对对,你说的对,等我们有钱了就把房子建在郡主家旁边。”
“........”
小姑娘看着自家憨厚的哥哥,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自从误打误撞进了赶工队,自家哥哥对郡主的崇拜是滔滔不绝,每次回到家除了领回来一堆吃的,剩下的就是将郡主的丰功建业。
赶工队的人参差不齐的,还有一部分是穆琛从盖房子那里抽调过来的,一群人混在一起新鲜劲就来了。
赶工的时候手不停,嘴不停是常有的,偶尔聚在一起吃饭也会聊上一下家长里短,不过最多的还是聊沈薇的做派。
军队的人跟着穆琛走南闯北的自然清楚沈薇的事情,对着一群没见识的人乱吹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听一耳朵,心里还是不信服的,不然也不会有沈薇是傻子的流言传出。
不过众人不信,总有人听了进去,杨开就是其中之一。
院子内。
沈薇钻在已经建好的房间内,从敞开的窗户看着外面淅淋淋的大雨计算着时间。
房子是建了一半的,主要的几个屋子已经建好了,就剩下外面的主体和几个院落,沈薇建的大,也不着急。
“想什么呢?”穆琛从外面走了进来,将身上的蓑衣脱掉。
沈薇转过身,明亮的眸子中满是担忧道:“这么大的雨,十里八村的恐怕又要遭灾了,派了人出去安置通知还有部分人不听话。”
渔村也不是没有能人,村里上了年纪的能通过风向和植被以及海水的涨落知道洪水的具体时间,虽然没什么科学依据,沈薇也觉的是个好能力,就请了两个老人特意观察洪灾。
术业有专攻,虽然没有依据,但是老人毕竟这么大年纪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沈薇还是很敬重的。
前几天两个老头子急匆匆的过来给沈薇上报说是第二天有暴风雨将至,沈薇也不是那种不听好赖话的人,更何况事关己命,哪怕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马虎,当即派出人马让村镇上的人避难。
村镇上的人能避难的地方不多,沈薇也是连夜号召了大量的人马在自家旁边连着盖了十几间茅草屋,想着收纳一些没有去处的人,可惜还是有不识好歹的人。
“不听话就不听话,这要是在军队,我一鞭子就抽过去了,不过现在,是他们自己的命,与我何干。”
沈薇点了点头,豁然开朗道:“你说的对。”
不过她真正忧心的又哪是那些不识好歹的人,她真正忧心的是那些没有选择权的孩子,妇女还有老人。
这年头,夫大于天,作为一家之主,男人说一句话在家里就相当于圣旨了,女人和孩子哪有反驳的地方。
“隔壁的院子,你要不要去看看?”穆琛看了沈薇两眼,知道对方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个梗在的,只能转移话题。
沈薇点了点头,跟着穆琛找了两把竹伞,又被披上一件厚重的蓑衣,才顺着回廊慢腾腾的往外边走。
秋季的雨是有感情的,悲从中来的时候嚎啕大哭,又是风又是雨的,别说在外面行走,就是堪堪站着就能给你吹飞,情绪好的时候就是绵绵细雨,虽然不大,却也不停。
沈薇和穆琛出去的时候运气好,正是大雨过后的小雨阶段,虽然小,地上积压的水洼也不少,到处都是水滩子。
穆琛也不含糊,直接抱着沈薇往前面走,大步淌过地上的水洼,留下一串宽大的脚印。
“阿爹,我也要抱。”穆小宝站在不远处的回廊上,声音喊的震天响,臊的沈薇满脸通红。
前面的人纹丝未动,依旧不紧不慢的走着,到了茅草屋前才将人放下。
“郡主来了,郡主来了......”
“在哪呢,在哪呢,郡主怎么这个天儿过来看我们,多危险啊!”
“放心吧,身边有穆将军护着呢......”
“......”
沈薇看着乌泱泱的一群人,一时间有些难以下脚。
茅草屋盖的不多,挤的人不少,多数都是些半大的孩子和老人,早年的时候因为父母或者孩子落了难就孤苦伶仃了。
众人受了沈薇的恩惠,早就想说一句感谢,如今看到沈薇过来,都急哄哄的挤了过来。
沈薇顺着人流被众人裹挟进屋,找了个明亮的椅子坐了下去。
看沈薇过来,众人也不含糊,七嘴八舌的说了些感谢的话,不过翻来覆去也只有感谢两字,多余的也就年龄大的能唱两句词,沈薇也不在意。
她过来主要是想估摸一下渔城的状况,要是运气好还能招几个帮工,最好是能帮着养海鲜,还能帮着运送海鲜的人。
海鲜这东西,运往京都的也不少,不过京都的海商运送过去半路就死一半,运送成本太大,要价也不低。
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明显也走不通,毕竟没有人不爱银子,沈薇想着若是能找几个好帮手,在运送途中懂得怎么养这玩意儿,那也是一笔巨款。
都是同样的货,她的货损不过十分之一,自然比二分之一能卖的多些,收的银子也多些。
想到白花花的银子,沈薇一阵开心,畅想着这次收获之后让自家小包子好好开开眼。
“郡主,郡主......”
“........”
“郡主不会是个傻的吧......”
“嘘,小胖子你不想活了,不许这么说郡主。”
“想什么呢?”穆琛宠溺的坐在椅子扶手上,从后边将身边的人揽了过来,后者满是顺从的将头靠了上去。
这是穆琛在家中惯用的姿态。
不过这次没得逞,沈薇清醒过来后脸唰的红了一下,随即镇定自若的转了个方向。
众人没有发现这个小插曲,只以为小夫妻之间的悄悄话。
“怎么了?”沈薇回头问最开始叫话的人,眸中有些不解。
杨开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将一个盒子举了起来道:“我想给郡主送个感谢礼。”
“我也有,我也有......”
“还有我,还有我。”
“.......”
小孩子天性总是有些知恩图报的,可能是想要送礼物的人早在私下里传开了,被几个小伙伴知道后争相模仿,如今几个小的乱哄哄闹成一团,倒是几个空手的大人面色有些尴尬。
从茅草屋回来之后,沈薇搂了大包小包,依旧被穆琛抱着回来的。
这事儿一回生二回熟,穆琛这么光明正大的抱来抱去,倒是将沈薇的脸皮锻炼的铜墙铁壁,不过家里的小包子却气鼓鼓的。
回来之后穆琛好几次唤他都没有搭理,还是沈薇用带回来的礼物才换回对方的一片真心。
渔城的大雨持续了十来天左右,不过停了之后洪水散去的时间却不长,沈薇还以为自己的大坑没有起作用,不过村里的两个老人却觉的简直就是个奇迹。
“郡主真是厉害啊,这坑确实是有用的。”水坑前,一个白胡子老头摸了摸胡须怅然道。
老头旁边的人微微佝偻着腰,神色闪了闪,随即可惜道:“若是我们早点把这个水坑建好,当年那场洪水洪石她们也不至于被冲走。”
“.......”
老头沉吟了一会儿,随即叹了口气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放不下。”
男人摇了摇头,似是回忆,“我早就放下了,只是不甘心啊。”
两人似乎想起了往事,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这次因为这个水坑,洪水虽然冲到村里去也不过浅浅一层,和当年真的不能比啊!想当初那水冲进村里都分不清哪边是海哪边是山。”
“是啊,那场洪水是真的大,不过我听说郡主已经想好了应对方法。”
“对,引到后边去,那边再挖一个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