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寿带着葛雍齐景山和褚瑛这三位老大人大摇大摆地到外城会馆区连吃了苏州、扬州、山东会馆三家,这才找了一家偏僻的小茶馆,出钱包下了这地方,请了三位长者小憩消食。阿六客气却不失强硬地请看店的老掌柜自己去休息,自己权充端茶递水的伙计在旁边伺候。

而这时候,张寿方才将皇帝之前交托内库审计之事道来。对此,葛雍早已知情,齐景山和褚瑛却不免有些意外,可再一想,张寿门下这些人纵使出身各异,但在九章堂中磨砺至今,也确实值得皇帝托付重任。然而,张寿接下来说出的话,就让他们全都愣住了。

“四柱结算法从唐宋沿用至今,虽说也有不断完善,但正因为时间太长,也已经被不少人找出了可以钻的空子。正如同光禄寺的弊病和亏空摆在那里已经很多年,可却一直不好动,也许是因为盘根错节,但何尝不是记账的时候,有太多可以做手脚的地方?”

“老师之前已经写了那样一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算学教材,如今何不与齐先生褚先生联手,为天下苦于账目的东主、官衙乃至于朝廷,改革一下记账法?”

看到齐景山和褚瑛对视了一眼,全都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葛雍终于忍不住骂道:“你小子既然有主意就直说,我老人家已经给你背锅背习惯了,你还要再拉两个垫背的,这也未免太黑心了吧?这种小事,就算没有我们三个,你一个人难道就不能承担吗?”

他话音刚落,就发现褚瑛面色微妙地盯着自己,他顿时悻悻说道:“别看我,我老人家被这小子算计很多回了。我也不怕告诉你们,什么葛氏算学新编……全都是这小子写的!”

尽管齐景山和褚瑛早在这一年琢磨那《葛氏算学新编》中层层递进的算学体系时,就隐隐觉得,葛雍虽说确实算学造诣更胜过他们一筹,可要说本来还挺固执的老家伙突然就完全接受海外泊来的那一套数字符号,甚至将其整理提炼成一整套更完备的体系,这不正常。

毕竟,年纪大了的人,接受新鲜事物会更困难且不提,就算能扭转旧有的认识,可要说把新鲜事物融会贯通,然后变成自己的一整套东西,那就更难了。

如今,葛雍竟是主动吐露真相,褚瑛就忍不住重重一巴掌拍在方桌上,随即怒视张寿:“好啊,原来是你小子借用你老师的名义招摇撞骗!”

张寿早知道纸里包不住火,迟早会有穿帮的一天,此时不但不慌不忙,反而神情诚恳地说:“褚先生错了,这不是招摇撞骗,凭借老师算学宗师的威德,那就能让我想传播的算学知识散布更广。这充其量只能说是借用伟力,造福于人。”

“如今也是一样,我一个人去做,别人只会在背后讥刺说,不过是一个因缘巧合得了皇上眼缘,因而幸进的小子,那所谓的龙门账也许能在光禄寺暂时用起来,但更多的人却会抱着警惕提防乃至于排斥的心思。但有你们三位师长参与,就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他就干咳一声道:“之前的算学新编,用了不少西洋算学的原理,然后和九章算术中某些章目结合,其实更多的是整理,并非新创。”

“但这一次龙门账,是新创,但也借用了一些外来会计知识,而我也仅仅只有个思路。”

张寿一边说,一边直接在桌子上倒了茶水,开始蘸着茶水写写画画,给三位老大人讲解“进”、“缴”、“存”、“该”四项分账的原理,然后是进缴表和存该表,最后才是合龙门。然而,关于这其中那些细节问题,完全没做过账的他就只能两手一摊了。

而这时候,他只能用真诚的眼神看向面前的三位长者,一脸我只能想到这些,接下来就看你们了的表情。

葛雍是早就熟悉了张寿这个关门弟子的德行,齐景山却是第一次见识,而褚瑛却还忙着考虑张寿刚刚那四项分账的事某人曾经在户部当过司官,对于核帐这种事,却是比另两位更在行。

至于研究理论数学却蔑视实用数学这种事……在如今这年头,纯粹的数学家那是不存在的,因为活不下去,会饿死!数学家素来兼朝廷官员,兼文学家,兼西席先生,甚至于……兼诗人,兼清客捧哏。一人多能,在如今这年头是再平常不过的。

阿六一点都没去听张寿和葛雍三人的谈话因为他老早就发现了,自己和那些数字之类的东西完全不合。如果说诗词他还能在张寿强压下背个几十首的话,那算学这种东西,他能把加减乘除都弄清楚,就已经很满足了。

于是,他只是时不时去给四人斟茶,时不时去到后头茶炉上烧水续水,而一面做这些枯燥的事情,他还不忘一面在心里琢磨花七夤夜过来教导他的那门新武艺,同时盘算怎么更严格地训练家里那些人,让他们更具战斗力。

眼看葛雍等人喝水喝多了,连净房都去过两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一声大喝:“好,这件事就算别人不应,我褚瑛第一个应了,嘿,三老带一新,我才不怕沾你的光!光禄寺那边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张寿你尽管来找我!”

“还有,今年我会推荐几个人去考你的九章堂!”

褚瑛这一说,葛雍立刻没好气地叫道:“褚老头,你别自恃管过两年户部的帐就得意,这事儿还轮不到你占先。老齐,你就别犹豫了,如此一改,账册更加明了,是好事不是坏事。这小子既然要挤兑我们三个老人家顶在前面,我们就替他背锅好了!”

齐景山不禁苦笑。他当然知道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如若推行下去,至少朝中户部、光禄寺以及内库、兵部、军器局等最经常和银钱账目打交道的地方,一定会在皇帝的强力下最快推行开来。然而,那些借着在账目中做文章为生的家伙,却绝对会恨之入骨。

他倒无所谓,就是张寿……这小子真的就不怕麻烦太多吗?

看到了齐景山瞧自己的眼神,张寿就索性呵呵一笑道:“齐先生,虱子多了不怕痒,我若要躲事,也不会惹那么多事出来。在这龙门账的教材编纂出来之后,我还想麻烦你们帮忙编一本《审计要诀》呢。”

说到这里,他就若无其事地说:“说实话,在我看来,如若不是一个监生的名头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我以为九章堂不妨从国子监独立出来,挂到公学名下。因为短时间看来,是国子监成全了九章堂,让九章堂能够乍一重开就有人应考,但长远看来……”

“难道不是因为九章堂重开,而使人重新正视曾经被人视之为鸡肋的国子监?纵使皇上下令整顿学风,又拨巨资修整屋舍,奖励好学监生,但只要六堂第一的率性堂出来的优秀学生依旧要和其他士子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不是直接做官,那国子监就仍旧是鸡肋!”

“而九章堂不一样,能考进九章堂,而且愿意去考九章堂的人,要么是不那么看重所谓功名出身的,要么根本就是没什么前途的,因此大多数人根本考不出举人进士的功名,也不指望能起居八座一呼百诺,成为部堂乃至于阁老这样名动天下的人物。”

“这些人,有的是为了求一条不至于一生沉沦的出路,有的只是为了能够有机会学习自己喜爱的学问,这和那些愿意把难得一点点玩耍休息的时间放在公学中,读书认字学算,从而改变家庭命运的贫苦孩子有什么两样?他们都是往日因为机遇没有上进希望的人。”

“而且,相比在国子监开诸科的难度,老师和齐先生褚先生不觉得,在大明公学中开诸科要简单很多吗?”

这一刻,三位长者尽皆无语。

葛雍素来注重算学,他人生鼎盛的那二十年间固然刚直不阿,等到后来年纪大了,又当上了帝师,却渐渐尽力远离政治,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学问上。

然而,他一面扼腕痛心于出色的人才却得不到机会,于是有的受雇于海商在海上观天文给船舶导航,有的为做官而无暇研修学问,也有的则是沉醉学问,日子过得穷困潦倒。于是,在他看来,研究算学等各科杂学的人,最好朝廷供养,人少碰政治,一心一意钻研即可。

可当初他一说出这样的感慨,就被褚瑛怒喷饱汉不知饿汉饥。他至今还记得对面这个老头儿气咻咻对他说的那番话。

“你以为你为什么能安安稳稳老来研究这些,那还不是因为你姓葛!再说了,要不是有你前半辈子为官耿介刚直不阿的名声,你当得了帝师?你要不是当帝师,你能引导皇上重视算科?要不是皇上在算学上也有点天赋,还重视算科,能这么重用你那关门弟子张寿?”

“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

葛雍还记得,自己拿出当初沈括沈梦溪明明于算学和各科杂学上全都极具天赋和才能,却因为野心和嫉妒掀起政争,在军务上又选择失误,由是被人钉在小人这根耻辱柱上的旧例,结果却被褚瑛给反驳了回来:“人家沈梦溪至少晚年退居梦溪,还出了一大堆书呢!”

“人品卑劣归人品卑劣,但这家伙要是一个乡野村夫,没有在官场拼杀出一个名声来,那《梦溪笔谈》会这么出名?他之后那些士大夫就算骂他,他的书还照样有人看。”

而那时候褚瑛说完这话却还没完,又拿出元时那位名声赫赫的郭太史郭守敬来打比方。

“郭太史从历法到水利到算学,样样精通,样样顶尖,有人说他这辈子就没怎么参与政争,还不是成就无数,着作等身。可等他到了晚年,说是还管着太史院不退休,但实际呢?朝中一乱,等我朝初年,他的学生他的后嗣还找得着一个?天下大势,总要有人去掺和的!”

就因为那次争吵,最近这十年来,葛雍虽然和褚瑛是一见面就争,但交情其实却越发深厚,彼此互补不足的同时,都隐隐觉得,研究算学等各科杂学的人,那也不能真的就一心只读圣贤书,该崭露锋芒的地方就不该退缩。

葛雍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在国子监重开九章堂培养后继者,最终在去年认了张寿这个关门弟子之后找到了机会。然而,如今张寿明言更希望另起炉灶,他自然意识到了张寿的不同。

这小子也许野心不足,但想做事的心思却一点都不逊色!他张嘴就想骂人,然而,面对丝毫没有玩笑之意的张寿,他到了嘴边的话最终吞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深深的叹息。

国子监因循守旧已久,与其对其开膛破肚,大动干戈,还确实不如另起炉灶……可是相比重开九章堂也好,新建大明公学也好,这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事!

褚瑛却嘿然笑道:“张寿,葛老头成天夸你,我从前一直都觉得他言过其实,可现在我得说,你小子还真是有胆子!就冲这一点,九章堂那边你若需要我去讲点什么,随时对我说。但你真的要另立山头,那动作得快一点,我半截都快入土了,希望快死之前能看到这情景!”

齐景山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见葛雍捂着脑门那头痛的表情,他就沉声说道:“以我之见,且等此次光禄寺之案有了结果之后,再徐徐图之,那才更妥当。在此之前,我们先把书编出来,再看看光禄寺用新记账法是否便利。要知道,欲速而不达。”

发现纵使自己那离经叛道的最后一个提议被齐景山忽略了,褚瑛则是明显很感兴趣哪怕葛雍仍然有些气鼓鼓地瞪他,张寿还是不禁喜出望外。他连忙满脸堆笑地连连表示诚恳接受长辈意见,可这时候,葛雍却突然重重一搁手中茶盏。

“好了,你小子别拍我们马屁。你托付的这事情我们答应了,不就是推广龙门记账法,宣扬其优点吗?就和你之前在军中推广密码本和编码方式一个道理。不过这事还不能太急,而我们三个老人家和你逛了一下午,又在这坐了这么久,好歹得给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说到这里,葛雍一顿,随即笑呵呵地说:“好歹我们三个今天一口气吃了三顿饭,滋味倒是各具特色,大家挑两家中意的写了投票,选出来让顺天府衙和司礼监去查人根底好了!”

老人家说着就顽皮地眨巴了一下眼睛:“顶多让别人把我们看成和你一样的吃货!”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