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静原合作,必须要先解决掉艺辰这个后顾之忧。
梁、穆二人商量好以后,决定跟艺辰人员会面时唱一段双簧。
艺辰吕先生和李涛两人,在他们所住酒店的咖啡厅,会见了穆青二人。
梁亚静先发制人:“李总,吕先生,你们是我们工厂的合资股东。”
“贵司在我们工厂一直做的产品,转去湖南工厂已经快一年了。”
“我们一直在等你们的解释。”
“可你们跟我们销售讲,是因为这些产品订单减少,才没有订单给我们,这是合资股东应有的做法吗?”
看得出对方应该是有备而来。
吕先生不慌不忙地说:“梁总,我们也是没办法。”
“找过你们销售几次,希望能够降一些价格,可是你们讲,给我们的已经是最低价。”
“这个最低价我们确实已经接不到订单,只能去找更低的价格。”
“所以我们说,这些产品订单减少,没单下给你们也是事实。”
“在你们最低价格的前提下,我们接不到单,不就是没有单吗?”
梁亚静看了一眼穆青,显然他没想到吕先会这样回答。
穆青接过话说:“吕先生,我们给贵公司的价格确实是最低的。”
“这个价格你们接不到订单我们能理解。”
“但价格高,也不一定就肯定不可以接单。”
“大家既然是相互合作,总应该坦诚相见。”
“而不是不打一声招呼,就去价钱更低的工厂做。”
“您可以反过来想一下,”
“如果给你们的最低价格,你们不能接单,可是我们其他客人可以接。”
“我们也不跟贵司讲,直接把给你们预留的生产能力,给其他客人,你们可以接受吗?”
吕先生点头:“穆总讲的,能理解。”
“应该是我们最初没想周全,只是为了接单,为此深表歉意!”
梁亚静看着吕先生说:“大家能够相互理解就好。”
“那么吕先生是否愿意把转去湖南生产的品种再拿回来?”
吕先生:“这恐怕不行,湖南那边已经正常交货,再拿回来会很麻烦。”
梁亚静:“即使我们愿意比湖南工厂的价格还低,也不行吗?”
吕先生:“至少短期内应该不行。”
梁亚静:“那您让我们怎么办?”
吕先生:“实在抱歉,只能维持现有订单,再增加订单,我们恐怕帮不上忙。”
梁亚静故作满脸愁容地看着吕先生:“您的意思是,我们只能去想其他办法了?”
吕先生点点头,没说话。
梁亚静面带怒气地说:“你们帮不上忙,要我们想其他办法,还要以股东的身份限制我们,让我们想什么办法?”
吕先生看着梁亚静生气的样子,赶忙解释:“没有,梁总,您恐怕理解错了吧?”
“我们从来都没有限制过你们。”
“再说了,你们订单不够,当然要想办法解决,这不是我们可以限制的。”
这时,梁亚静看着穆青说:“吕先生明确说,从来都没有限制过我们。”
还没等穆青开口,吕先生赶紧又补充一句:“对,从来都没有限制过!”
穆青心领神会地回答梁亚静:“于总怕是理解错了。”
“吕先生也许跟他讲过,尽量不要接静原订单,但没有讲过订单不足时也不接。”
“吕先生我的理解对吧?”
穆青讲出静原,让吕先生有些尴尬:“对,但接静原的订单,最好讲一些方式方法。”
梁亚静冷笑一声,冷冷地看着吕先生说:“讲什么方式方法?”
“麻烦吕先生教教我!”
吕先生看出梁亚静的不满意,赶紧把目光移向别处,看了一眼李涛。
这时的李涛像是什么都没有听见,眼光看向窗外。
吕先生只好说:“至少不要影响艺辰的利益吧。”
梁亚静目光犀利地盯着吕先生问:“那您再告诉我,工厂怎么做才能不影响艺辰的利益?”
在梁亚静步步紧逼下,吕先生有些招架不住,眼神开始躲藏。
一时陷入沉默。
这时李涛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对吕先生说:“至少艺辰在工厂做过的产品不能给静原做吧?”
有了老板的指示,吕先生开口说:“艺辰的产品不能提供给静原。”
“否则就是影响艺辰的利益!”
梁亚静面露难色,对穆青说:“我们恐怕做不到吧?”
穆青知道这时基本已经达到目的。
但还是顺着梁雅静的意思说:“艺辰的产品,定义是什么?”
“工厂自己开发的器型、花面、泥釉料,艺辰做过,都算艺辰的产品吗?”
李涛比较坚定地说:“是,都算!”
穆青对梁亚静说:“如果这样,就只能给静原单独做一个配方了。”
“这样,不算是艺辰的产品了吧?”
李涛和吕先生都点点头。
梁雅静接过话来:“能给静原开发一个什么配方呢?”
“开发出来,艺辰看中了,还不是又变成艺辰产品了?”
李涛这时说:“放心!”
“你们如果单独给静原开发出一个新配方,艺辰不会去染指,你们和静原做就好。”
穆青对梁压静说:“我看也只能这样了。”
“目前艺辰的产品不要提供给静原,将来静原的产品艺辰也不会做。”
“我们先这样定,可以吗?”
梁雅静看着李涛二人,二人分别回答:“可以。”
从李涛二人所住酒店出来,梁亚静和穆青相视一笑。
二人心里都明白,至此,艺辰阻止工厂跟静原合作问题,基本解决,不用再担心。
这时,已经临近傍晚,二人打车去参加沈先生举办的晚宴。
席间,一直在听沈先生讲,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
很多都是小单,再没有以前那种几个品种,就可以做十几条甚至几十条大柜的订单。
穆青听着这话,就想现有订单的批量越来越小,而且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新品种。
从广交会上就可以看出,大家为了吸引订单,都在想方设法推出新品种。
而自己工厂这些年,除了花面的变化,一直在器型、釉面、瓷质等方面都没有很大变化。
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已经跟不上形势。
上学时,课本上讲所谓柔性生产系统,就是适应类似批量小品种多的产品变化。
课本上都是以丰田汽车公司管理模式为例,讲一个工厂的适应性问题。
这恐怕是一个大趋势,一方面要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问题,另一方面恐怕要加强研发。
想到这里,穆青问沈先生:“沈先生,您讲的这些小批量订单,一般都是什么公司的?”
沈先生:“深圳很多这类小公司,几个人或十几个人,对外接单、交货。”
“估计这类公司,你们这样的大工厂应该肯定看不上。”
“他们的订单量虽然小,但一般价钱会很好。”
穆青点点头,又问沈先生:“如果我们愿意跟这类小公司合作,沈先生愿意帮忙引荐吗?”
沈先生惊异地看着穆青说:“不会吧,穆总,你们这样的大厂也会愿意跟他们合作?”
“他们的订单会比较零碎,要求也多。”
“你们如果愿意做,我当然愿意引荐。”
“只有一个要求,如果你们合作成功,花纸是否可以跟我做?”
穆青点点头,没再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