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的媒体,主要承担的就是一个外宣的工作,这次的访谈也是比较行政味道的采访。
采访时间不长,提问的一些问题,跟票房等利益无关,着重询问的是技术内容相关的问题。叶桓丘在这方面上并不会露怯,毕竟当初【星芒】将这些划时代的特效设备还有技术传递过来时,那也是叶桓丘带头学习的。
他自己非常了解其中的原理,所以采访人员来了,本来还想让他提前备稿之类的,叶桓丘直接说不需要,采访一气呵成。
都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已经采访完毕。
联播台这边派来采访的人员,这回就纯粹是奔着电影票房方面的探讨来的,叶桓丘也见到了熟人马梵淑。
感觉这一两年里,她在联播台的出镜率,以及占据c位的主持画面也变得多了一些。
联播台的主持这碗饭真不是那么好捧的。
采访的内容是围绕着票房增长的趋势展开的问询。
以前如果是没经历过庄小楹采访之前,他或许会觉得马梵淑的采访功底也算不错,但现在感觉的话,就她还是偏向于娱乐方面的主持。
也难怪在一些晚会上,她频频亮相。
这不是能说孰优孰劣,只是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
如果让叶桓丘自己选,还是希望庄小楹这样的采访者来采访他。
但自己毕竟聊票房这些事情都是偏娱乐类的,马梵淑过来应付也已经是绰绰有余。
采访结束,马梵淑迈着小碎步到叶桓丘跟前,请求道:“叶导演,拜托签个名,采访您几回,那些想要您签名的朋友就求了几回,请恕我唐突,实在是我也被他们烦得不行。”
你说拒绝那是不太可能的,当一个主持人,尤其还是在联播台主持,八面玲珑这是最基本的。
一些签名而已,叶桓丘倒也不会藏着掖着,约莫签了十几张给她。
怎么说这趟采访放出去,也算是给《流浪地星2》做点线上宣传了。
最后剩下的采访,来自于灯塔国的网红达人保罗。
最早叶桓丘宣传球1时,他便担任过当时见面会的主持,这一次球2的全球热映,他想更进一步的采访叶桓丘。
二人见面时,看到他提前写的一堆问题,询问的方向,既不是特效技术力,也不是票房的多寡,而是讨论电影内容本身,以及写了几个科幻迷们,最想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或者说是看完电影后,他们不太理解的地方。
叶桓丘让保罗根据事先准备的问题进行采访,他全盘接受。
三拨不同的采访,三个不同方向的提问。
这一场的提问,进行得很顺利,在采访结束后,保罗远道而来,作为东道主的叶桓丘,自然是宴请一番,带他尝一尝华国的一些美食。
保罗期间也不忘和叶桓丘聊起《三体》改编电影的事情,欧美那边科幻论坛的小说迷们,是特别希望看到三体进行影视化改编的。
不过短篇小说电影化简单,而像《三体》这种长篇小说,想要拍成具体的电影,确实非常有难度。
最起码第一二两部里,在三体人没有掀起大规模的热战时,前两部小说里,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片段能够直接应用在电影上,更多的人也倾向于,《三体》拍成电视剧。
真要进行影视化,以叶桓丘的高要求,三体的影视化难度会直接拉满。
可惜没有特别优秀的影视改编作为参考,原地球上的东西两边改出来的《三体》,东边的影视化是最好的,但同样存在一些缺陷。
这种事情急不得,慢慢来吧。
………………………………………………
三次采访,各自在合适的时间放出来,国字号的媒体发布时,灯塔国那边不少电影从业者都看了,那大段关于技术层面的讲述,专业的人听几句就知道说得有没有水平。
很显然能够在特效工业上,短短几年就已经跟好莱乌分庭抗礼的华夏光魔公司,就是有这个硬实力。
包括公司的老板叶桓丘,他是真的懂特效技术,自己是公司老板的同时,还是一位导演。
即便是卡梅陇,他也无法做到如此的全面。
他懂特效,但特效公司不是他的,他是导演,但投资方面的份额,他自己说了不算,这也就存在拍电影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干扰。
哪怕这些巨头们,再能让步,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会让的。
而这些对于叶桓丘来说,统统都不是阻碍,他自己就是投资方,干涉创作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一些灯塔国的电影公司的老板,在各自的社交平台直接开骂。
“这家伙不就是在搞垄断么,最好的特效技术,加上他自己是唯一投资人,导演、编剧都是他自己,一切都是那么为所欲为,东大那边就没有其他公司阻拦么?”
这是一位来自德州的电影特效公司老板,在行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在他发出这条推文,没多久就有一堆人赶来嘲讽,不少都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人。
“你一个灯塔国的人说别人搞垄断!你在逗我笑么?什么叫垄断,就是你抢占了那个行业后,靠着运气做起来之后,立马把这个行业进入的大门关闭,不允许任何人进来,mr.Ye导演的特效公司做起来了,你们心里不平衡,做得没人好,价格还特别的贵,你哪来的资格说出这种话?”
“我的老伙计,我知道你非常的嫉妒,但拍电影这种事,是搞垄断就能垄断的事情?人家限制你自己投资拍电影,还是把你大脑摘了,让你不能自己想剧本,导演技术去学去练,你自己也拥有特效公司,我看好你做西方的mr.Ye,加油!”
……………………
以上诸多嘲讽的话语比比皆是。
只能说还在增长的《流浪地星2》的票房,给予这些家伙很大的危机感。
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别的方式排解,最后也只能网络上过过嘴瘾,日常散播一些威胁论之类的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