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多谢【姬大永远滴神】大佬的盟主打赏!

目前欠债(),估计要欠到下一本了……

---------

月上枝头,玄武湖东侧的钟山脚下,规模庞大的奢华府邸修建其中,灯火的光芒在遥远的玄武湖便能瞧见。

府邸外围日夜有身着黑衣的护卫来回巡视,蓄养的打手多达百人,打眼看去如同一个小型军营。而最深处的府邸内,丝竹之声和欢笑隐隐传出,不少醉醺醺的门客勾肩搭背嬉笑怒骂。

门客是从春秋传承至今的一门职业,古有荆轲、毛遂、朱亥等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但这个门客多半指门阀世家的门客,地位高在门槛。便如同老萧、岳九楼,淮南萧家的花敬亭,单拎出去放在江湖上都是纵横一方的枭雄。

能把这些人请回来当左膀右臂,自身的地位必然超然与世。也只有传承久远的门阀大族,能让这些枭雄心甘情愿的投入门下。不过江南豪门富户太多,免不了出些附庸风雅之辈,没有底蕴和实力,仗着银子多也招揽了一堆江湖上的人物充当门客,含金量一般都不高,当然,敢这么玩的,一般也不会有人去说三道四。

金陵杨家便是如此,和门阀世家靠不上边,财力却是很惊人。本来是商贾之家,在江南做航运生意,虽然家底雄厚,但在巨富遍地走的江南还排不上号。以至于在金陵长大的陆夫人,都没听说过杨家。

杨家的发迹,也就在近些年,家主杨映雄的妹妹进了吴王的门,花容月貌深得吴王宠爱,娘家自然也跟着一飞冲天。

在江南没人敢不给吴王面子,杨映雄借着这块金字招牌,生意越做越大,赌场、青楼等等,只要能挣钱的都染指,可以说日进斗金。曾经高攀不起的陆氏等门阀,也可以同席推杯换盏,连官吏瞧见了也尊称一声‘杨公’,市井间也渐渐有了‘杨半城’的外号。

杨映雄有没有半个金陵城,明眼人都知道没有,不过杨映雄自己看来是有的。

杨映雄从小跟着跑船四方摸爬滚打,处在‘士农工商’的最底层,受尽了读书人和豪门大户的白眼。如今整个金陵城没人不卖他一个面子,偶尔写两首诗,那些自命清高的才子也会吹捧两句,他知道自己写的狗屁不通,但那又如何,只要所有人都夸就行了,他享受的是这种所有人都礼让三分的感觉。

只是今天晚上,杨映雄的心情显然不怎么好,这可能是他发家以来第一次这么窝火,还无处发泄。

府邸正中的大厅里,大腹便便的杨映雄坐在太师椅上,手持白玉茶杯,听着手下的诉说。

“……当场就死了两个,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我想方设法才逃出来,也断了一只手……”

今天在码头上带头的黑衣汉子,手腕上缠着纱布,脸色依旧煞白,诉说着方才的见闻。

杨映雄脸色略显阴沉,询问道:“报我的名号没有?”

“和萧家家主一起来的,必然知晓杨公的名号。杀人的是西北那边的肃王世子,估计连陆家都招惹不起……”

杨映雄自然知道他惹不起,不过也没有到诚惶诚恐的地步,淡淡哼了一声:

“不过是个世子罢了,又不是藩王,我那妹夫可是货真价实的亲王,当今圣上都得叫表兄。等家妹有了儿子,以吴王的宠爱,说不定也能成世子。他一个异姓王世子,怎么比……”

旁边的师爷知道老爷在发牢骚,当下轻声劝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爵是孝宗皇帝封的,天下间就七个。就死两个不顶用的泼皮,没必要计较……”

杨映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点了点头,算是吃下了这个暗亏。

黑衣汉子迟疑了下,又道:“那小王爷,让杨公撤了南山港的人手,不许在收银子,这……”

杨映雄眉头紧蹙,显然有些恼火。

师爷思索了下,赔笑道:“肃王世子过来赴吴王的寿宴,若是起了矛盾,吴王恐怕会不高兴……要不,先停几天,等那煞星走了再说?”

杨映雄沉默了片刻,将茶杯拍在桌子上,沉声道:

“罢了,给他个面子,停几天。”

师爷和黑衣汉子暗暗松了口气,连忙赔笑点头,退了下去……

————

秦淮河文德桥的南岸,白墙青瓦之间,许不令和陆夫人并肩而行,穿过高墙之间的巷子。

萧绮还没从许不令杀人如麻的场景中缓过来,下船后就去了萧家在金陵的府邸处理事务,许不令觉得萧绮能抗住,也没有去安慰,轻装简行跟着陆夫人回了文德桥。

文德桥南岸的巷子很有江南水乡的风格,不是很宽,两侧白墙上的飞檐探出少许,偶尔走过的门口,可以瞧见地上蹲着两个很小的石狮子,大门上方多半嵌着石质匾额,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小家子气,和长安那种朱漆大门、辽阔长街截然不同。

若不是陆夫人介绍,许不令很难想象这些门户里有多少传承数百年的大小家族,祖上没点说法的好像都不好意思住在这里。

陆夫人幼年便在这片儿长大,此时眸子里明显有些触景生情,见巷子里没有外人打搅,被许不令扶着胳膊也不避讳,不停的指着周边的物件:

“看到那口井没有,小时候捉迷藏,我经常往里面躲,下面有个梯子,是以前打仗的时候藏身的地方。后来就被我爹打了一顿……我和你娘就是在那里遇上的,当时她牵着马找陆家的门,还奇怪堂堂金陵陆氏,怎么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许不令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不过没说出来,只是跟着陆夫人走走看看。

金陵陆氏在‘萧陆崔王李’中排第二,家族规模不比萧家小,城外大半田地都是陆家的。不过陆家不像萧家涉猎广泛,主要走仕途,偏偏九卿之一的陆承安又不得圣宠,以至于近些年有些消沉,家中子弟大多在各地求学做官,留在金陵的人没有萧家那么多。

随着陆夫人走到巷子中央,便瞧见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妇人站在门口,容貌依稀能看出陆夫人的些许影子,笑盈盈的道:

“红鸾回来了。”

“娘!”

陆夫人连忙把手抽开,对着多年未见的娘亲弯身行了一礼。

许不令也连忙行了一礼,犹豫了下,才开口打招呼:“见过伯母。”

这个称呼显然不太对劲,陆夫人蹙眉想了下,却又一时不知道该叫啥。总不能把她娘叫奶奶,那样也太老气了些。

陆夫人的娘亲对称呼并不介意,招呼了两句后,便领着两人进入府中。

能走到这个位置的顶流贵族,家风一般都无可挑剔,勤俭持家是基本,陆家和萧家一样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饰,府邸很深,过了小门后便是各个院子之间的巷道,偶尔可以听到小孩的说话声,除此之外便只剩下安静了。

许不令也看不出这栋宅子有多大,不过走了半天没到底,想来不比萧家祖宅小多少,只是建筑风格看起来有些小。

随着陆夫人一起来到了萧家的客厅,陆家现任的家主不在,出来接待的是陆夫人的兄长,说起来算是许不令未来的大舅哥,不过许不令是没胆子这么叫,老老实实的坐在旁边安静聆听。

陆夫人很想念家乡,但她现在毕竟是萧家的媳妇,算是客人,除了陪着娘亲说了会儿心里话,其他时候还是保持着礼节规矩。

直到天色渐晚,陆夫人聊完了长安的琐事之后,才带着许不令回到了她幼年长大的闺房……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惜芳时异世之帝王路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开局成帝,朕称霸天下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系统再拉也得用着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东汉末年烽火路北宋之天生反贼龙腾美洲汉天子大汉反王隋末我的帝国春回大明朝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穿越成皇帝,咸鱼翻身了!世子贤婿,快请上位!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王朝的腐朽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雾雨长安异世权谋:重生智者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王爷有点懵大乾暴君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风入邺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秦:开局震惊秦始皇嫡妻难惹唐逗云尧长歌综武之大明帝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穿越明末两太子系统之帝国崛起雄霸南亚代嫁之绝宠魔妃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